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

自從潼關一敗之後,李自成便不敢輕易再對潼關一帶動什麼念頭了,轉而開始調集兵馬,朝着陝西西部開始進兵,意圖在肖天健騰出手對付他之前,爭取將整個陝西都控制在他的手中,爲以後做好準備。

但是陝西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天災人禍之後,早已是殘破不堪到了極點,在經歷幾十年時間的亂戰之後,陝西境內的人口劇減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許多地方已經是十室九空,甚至於出現幾十裡範圍內,幾乎見不到人煙的情況。

原來陝西人口有一千多萬人,可是到了崇禎十四年這一年的時候,陝西各地人口粗略估計,已經僅剩下了幾百萬人了。

自從李自成攻克了西安府之後,陝西明朝官府和官軍已經徹底星散,也徹底的失去了統一的領導,就連高傑也投降了大中軍,所以李自成揮師向西基本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一般,很輕鬆的便拿下了鞏昌府、平涼府、岷州衛、臨洮府等地。

可是向西攻勢的順利,卻並不代表着李自成的日子就好過了,地盤大雖然有好處,但是陝西這個時候實在是太窮了,李自成這一路上幾乎將陝西境內所過之處的富戶殺了個精光,能搶的也搶了個精光,可是銀子倒是搶了過百萬之多,可是糧食卻並沒有搶到多少。

而且李自成已經感覺到了肖天健的大中朝對他的威脅,深知肖天健這次只要北伐成功,騰出手便會揮師大舉進入到陝西境內,對他的大順動手,所以危機感始終壓迫着他和麾下的諸將,使得他們在潼關大敗之後,再一次放棄了以前想要效仿肖天健走精兵路線的策略,再一次大肆開始擴充兵力。

隨着李自成向西發展,李自成的大順軍也滾雪球一般的將陝西的大批民衆裹挾了進去,短短几個月時間裡,便再一次如同吹氣球一般的膨脹到了近四十萬的兵馬數量上。

但是表面上看起來這四十萬大軍兵力不少,但是其實大順軍已經恢復到了當年的那種流民軍的程度,四十萬大軍之中,老弱病殘佔了近半,有一半的人連把像樣的兵器都沒有,只能掂着一些棍棒、鋤頭、鐮刀等物,充作武器,九成以上的兵卒沒有甲冑,騎兵雖然不少,號稱擁有三萬騎兵,但是這三萬騎兵之中,多是一些瘦馬,甚至連騾子和驢也濫竽充數。

至於火器方面,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號稱擁有大炮數量不少,但是都是一些官軍丟棄的亂七八糟的各式舊炮,破爛不堪不說,火藥奇缺,而且多是一些碗口銃之類的傢伙,而火銃就不用說了,李自成雖然知道火銃的厲害,在控制了漢中之後,他也曾經招募了一些工匠爲他打造鳥銃,試圖通過這樣的手段,取得和大中軍對抗的手段。

但是打造這東西,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連肖天健當初在陽城縣起家的時候,爲了打造鳥銃,即便是依託着陽城豐富的鐵產量,也消耗了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的培養起來了一批可以打造火銃的工匠,別說漢中本來鐵產量就不豐富,會打造鳥銃的鐵匠更是有限的很,所以李自成這幾年下來,通過從官軍手中繳獲和自造,僅僅是裝備了幾千支形制混亂的鳥銃,而且其中一批還是當年肖天健送給他的淘汰鳥銃,口徑不統一且不說,李自成也沒有掌握紙殼彈的秘訣,依舊是用的散裝黑火藥,而且還不是粒狀的,質量根本無法和大中軍相媲美。

如果他用這樣的兵馬,對付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明軍的話,倒是還可以所向披靡,在肖天健暫時沒有騰出手收拾他之前,李自成的兵馬還可以在陝西橫行一段時間,但是也僅限於延安府和慶陽府以南以及陝西以西一帶,就連陝北一帶,李自成也不敢輕易去找大中軍的麻煩。

但是雖然他們在陝西發展還算是順風順水,可是李自成也發現隨着他兵力的增加,他又回到了以前的怪圈之中,兵馬是越來越多了,可是就糧卻越來越難了,想以陝西這個窮地方,一下養活他三四十萬兵馬,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只能派人去更遠的地方搶,可是越搶陝西就越窮,他的壯大對於陝西百姓來說,非但沒有將他們救出水深火熱之中,相反卻使得更多的陝西百姓流離失所,爲了活命纔不得不跟着大順軍混口飯吃。

缺乏糧食供應,成了李自成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於是李自成不得不再一次將目光盯在了富庶的湖廣一帶和四川一帶,可是四川多山,因爲肖天健比他下手更早,在去年底便派出李栓柱所部攻入了四川,並且迅速的攻克了重慶和成都,進而又飛速的將川北一帶給控制在了大中軍的手中。

李自成在五月間派出少量人馬試圖從利州試探着想要入川撈一筆,但是當看到大中軍已經嚴陣以待之後,便沒敢繼續深入,退回了漢中一帶,但是李自成實在是被逼的沒法子,還是經不住富庶的湖廣對他的誘惑,在肖天健率軍北伐的時候,又一次想要利用大中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北方,湖廣一帶兵力缺乏,派高一功率兵偷襲鄖陽,可是李自成的算盤還是落到了空出,雖然肖天健北伐,但是絲毫沒有輕視對於湖廣的防禦,兵部在出發之前,早已安排趙二驢坐鎮鄖陽。

結果高一功不但沒有攻克鄖陽,相反還被趙二驢打了個大敗而逃,退回了漢中,可是沒成想就在高一功偷襲鄖陽的時候,卻被李栓柱在保寧府瞅準了時機,派出三千精兵,突然襲入李自成賴以再次起家的漢中,一通大殺大搶,將漢中一帶攪了個底朝天,等高一功從鄖陽撤回漢中之後,卻發現漢中已經被大中軍毀的不成樣子,氣急敗壞之下的高一功集結漢中兵力追入到了保寧府,但是卻又被早已準備好的李栓柱給陰了一把,差一點就把高一功給堵在保寧府一帶的山中,結果是高一功最終不但沒有找回場子,還在保寧府再一次被大中軍打了個大敗虧輸,幾乎單人獨騎逃回了漢中。

可以說李自成兩次想要偷襲大中軍,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非但沒有討到半點便宜,還偷雞不成蝕把米,連他的老巢漢中也被李栓柱給來了個黑虎掏心,給攪了個亂七八糟。

所以表面上來看,李自成通過這兩年在漢中復振之後,佔據了陝西大片地盤,兵力壯大到了近四十萬人,可是實質上他的實力並沒有增長太多,相反麾下的那些大將們爲了爭功,搶奪糧食和財物金帛,相互之間還鬧出了不少的矛盾。

本來李自成還期望着肖天健率軍北伐,即便是能攻下北京,但是起碼也消耗非常大,而且他在聽聞建奴趁機也揮師南下,試圖入關搶奪燕雲之地的時候,這個消息幾乎讓他喜出望外,以他對肖天健的瞭解,肖天健肯定不會輕易將燕雲之地讓給建奴,所以這個時候肖天健率軍北上,鐵定會跟建奴大軍展開一場大戰。

而雖然李自成沒和建奴交過手,但是從這麼多年來大明傾盡國力,和建奴的屢屢大戰之中敗多勝少,他認爲肖天健想要戰勝建奴,雖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算他能打贏,最終也只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於是他立即下令,在鄖陽大敗之後的六月份,開始將兵力開始從陝西西部收縮,再一次開始朝着西安府一帶匯聚,並且囤積糧秣,磨刀霍霍只待肖天健在北方和建奴廝殺個兩敗俱傷之後,他便趁勢起大軍再一次兵分兩路向潼關和鄖陽進兵,趁勢一舉攻入河南和湖廣兩地,徹底扭轉時下他大順的困境。

可是到了七月底的時候,一個消息從北方傳入到了西安府之中,讓李自成頓時如同遭了雷劈一般,驚的是目瞪口呆。

就連他麾下的諸將聽聞此消息之後,也一個個都大驚失色,原來他們得知了肖天健先在通州殲滅入關建奴近四萬人之後,進而集結重兵前往山海關,又在山海關外和建奴大軍決戰一場,並且再一次大敗建奴大軍,兩戰下來,生生幹掉了近半南下的建奴大軍,打的建奴倉皇退回到了遼東。

這個消息不但令李自成大驚失色,而且也徹底斷絕了他想要再和肖天健一決雌雄爭霸天下的念頭,建奴的厲害,天下人可以說是盡人皆知,而肖天健據說北伐僅僅是集結了十萬大軍,不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打通了京杭大運河,一直殺之了山海關,而且以弱勢的兵力,將兇頑的建奴大軍,打了個丟盔棄甲,那麼肖天健麾下的大中軍就不是他可以對抗的了。

再想想他這半年來主動發起的潼關之戰和鄖陽之戰,兩次他的大順軍都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是卻被大中軍打的落花流水,現如今以他的實力,如果還想和已經快要騰出手的大中軍爲敵,恐怕下場會非常慘。

於是就在得知大中軍山海關大捷的消息之後,李自成便立即將宋獻策等謀臣招至了他的“宮中”,問計於宋獻策等這些謀臣,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39章 蒙古八旗第77章 戰雲密佈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50章 其人之道第163章 平亂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0章 定四川第15章 較量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章 民政之議第65章 兩害相遇第61章 退縮第15章 下馬威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22章 堅堡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158章 鬥智第65章 通州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86章 磨刀霍霍第85章 善後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21章 內訌第61章 退縮第32章 打上門來第63章 局面轉換第152章 訓誡第34章 險勝第14章 損失慘重第28章 定策第33章 危局第68章 不得消停第89章 疑竇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56章 水壩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40章 紅石山2第65章 求戰第26章 倒貼女奴第6章 磨刀霍霍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231章 拍賣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32章 暗箭1第29章 再戰石橋第84章 城破第99章 夜襲2第93章 潰逃第215章 非議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55章 定心丸第45章 京師第214章 罷兵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10章 定四川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02章 血案元兇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63章 局面轉換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78章 李過之惑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55章 撞破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32章 援軍已至第72章 崩潰第2章 畝產千斤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95章 破南陽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66章 步騎對陣1
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39章 蒙古八旗第77章 戰雲密佈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50章 其人之道第163章 平亂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0章 定四川第15章 較量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章 民政之議第65章 兩害相遇第61章 退縮第15章 下馬威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22章 堅堡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158章 鬥智第65章 通州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86章 磨刀霍霍第85章 善後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21章 內訌第61章 退縮第32章 打上門來第63章 局面轉換第152章 訓誡第34章 險勝第14章 損失慘重第28章 定策第33章 危局第68章 不得消停第89章 疑竇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56章 水壩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40章 紅石山2第65章 求戰第26章 倒貼女奴第6章 磨刀霍霍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231章 拍賣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32章 暗箭1第29章 再戰石橋第84章 城破第99章 夜襲2第93章 潰逃第215章 非議第85章 趙靈兒的意外抉擇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55章 定心丸第45章 京師第214章 罷兵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10章 定四川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02章 血案元兇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63章 局面轉換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78章 李過之惑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55章 撞破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32章 援軍已至第72章 崩潰第2章 畝產千斤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95章 破南陽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66章 步騎對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