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兄弟

bookmark

第113章 兄弟

不到片刻,大皇子就來了。

兄弟幾個,一同起身相迎。

大皇子一臉理所當然。他是最得父皇喜愛的長子,是弟弟們的長兄。兄弟們對他恭讓幾分也是應該的。

“我還以爲大哥會留在文華殿,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李景俊臉含笑,聽不出半點譏諷。

大皇子挑眉一笑:“我原本想陪父皇用膳,你派人來一說,我自是想和兄弟們一同用膳,難得今日我們五個齊聚,正好熱鬧一番。”

大皇子很快入席就坐,先關切地問四皇子的膝蓋如何。

四皇子有些不好意思:“沒什麼大礙,跪得久了,略有些淤青。敷幾天傷藥就好了。”

大皇子笑着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沒有大礙就好。”

又對李景李昊說道:“送聘之事,惹得父皇和皇祖母不快,皇祖母還病了一場。你們兩個心裡縱有些委屈,以後也別再提了。兄弟如手足,別爲了些許小事損了兄弟情誼。”

大皇子是驕傲霸道了些,卻也頗有長兄風範。

李昊立刻笑着應了。

李景也笑着略一點頭:“大哥言之有理。”

平心而論,大皇子算不得惡人。就是仗着永嘉帝的寵愛驕縱肆意了些。話說回來,任誰這般受寵,也會驕狂幾分。

當然,也可能是因爲,前世大皇子和他死得都太早,尚未等到父皇在庶長子和嫡子間掙扎猶豫,兄弟兩個就一前一後地死在了戰場上。最後,讓李昊輕輕鬆鬆摘了桃子,做了儲君。

前世種種,不必再多想。

今生誰能笑到最後,就看各人的能耐本事了。

李景這麼好說話,倒是惹得大皇子心裡有些詫異。

弟弟們對他這個兄長,都是口服心不服的。尤其是二皇子,身爲嫡出,有嫡子的驕傲。他們兩個,自小較勁爭鋒,互看不順眼。

他時不時要壓二皇子一頭,二皇子則不時出言還擊。今日二皇子怎麼像轉了性子一般?

李景只當沒看到大皇子眼底的訝然,笑着招呼衆人用膳。

這一席午膳,兄弟五個談笑風聲,分外和睦融洽。

……

“……幾位殿下坐在一處,有說有笑,沒有半點隔閡。”劉公公笑着稟報:“大殿下提議飲酒,二殿下三殿下四殿下都喝了一些。五殿下年齡稍小,不能飲酒,不過,飯比平日多用了一碗。”

永嘉帝聽進耳中,陰鬱了多日的心情終於徹底轉晴,龍目中閃過笑意:“這幾個混小子,正午時怎麼敢飲酒。”

劉公公多伶俐的人,焉能看不出永嘉帝的欣慰開懷,笑着說道:“奴才斗膽多嘴。兄弟如手足,打斷骨頭也連着筋。縱有些不痛快,幾杯酒一進口,也就都釋懷了。幾位殿下這般和睦有愛,奴才也覺得高興。”

這些話,聽着別提多順耳了。

永嘉帝一高興,一揮手重賞了劉公公。

劉公公意外發了筆小財,心裡也覺高興。退出殿外時,叫來一個小內侍,耳語幾句。小內侍點點頭,悄悄去了椒房殿。

不知這個小內侍對喬皇后說了什麼。

當日傍晚,喬皇后親自來了文華殿,求見永嘉帝。

永嘉帝其實也在後悔那一日和喬皇后鬧得太僵。喬皇后主動來求和,永嘉帝有了臺階,也就下了。

“臣妾今日是向皇上賠禮來了。”喬皇后行了一禮,滿面愧色:“那一日,臣妾心中不暢,和皇上爭論了幾句。氣得皇上拂袖而去。這幾日,臣妾每每想起,便覺羞慚。”

“皇上忙於政事,還要徵兵練兵籌備軍糧去打仗,日理萬機,十分勞碌。臣妾連後宮這一攤子事都管不好,令皇上操心,都是臣妾的不是。”

“懇請皇上,原諒臣妾這一回。”

永嘉帝舒展眉頭,親手扶起了喬皇后:“皇后平身。那一日的事,也不全怪你。是朕太過心急,一張口就指責你。你心裡有委屈,刺了朕幾句。朕也是放不下顏面,這才一怒而去。”

頓了頓,又道:“事情已然如此,說得再多也無益處。母后年齡大了,偶爾犯些糊塗,朕是做兒子的,不能不體諒擔待。皇后也擔待一二。”

喬皇后溫聲應道:“皇上言重了。臣妾身爲兒媳,孝順婆婆是天經地義的事,何來擔待之說。”

心裡卻厭惡極了。

趙太后越來越任性越來越偏心,都是永嘉帝縱容出來的。可恨她還得敬着讓着,不能露出半分不滿。

否則,就是不孝,就會觸怒孝順的永嘉帝。

她這個皇后,看着風光,箇中憋屈,也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

這一晚,永嘉帝留宿椒房殿。

帝后和好如初,幾位皇子和睦有愛,宮中的氣氛空前的和諧起來。

不過,秦妃的日子卻不好過。

四皇子去上朝,秦妃每日還是去壽寧宮裡陪伴趙太后。永嘉帝時常來給趙太后請安,對着秦妃卻十分冷淡。

任憑秦妃如何陪笑示好溫柔小意,永嘉帝硬是心冷如鐵,半點沒心軟。

加上之前禁足,算起來,永嘉帝都快一個月沒踏進過秦妃的寢宮了。

秦妃心苦如黃蓮。在趙太后面前,不敢表露半分,每日打起精神哄趙太后開心。

趙太后偶爾在永嘉帝面前唸叨一句:“皇上,你得了空閒,也去秦妃的寢宮坐坐。”

永嘉帝隨口笑道:“朕時常來給母后請安,每次秦妃都在,又不是見不着,還去秦妃寢宮做什麼。”

見面有什麼用,肯去睡才行。

趙太后再偏袒着秦妃,這等話也說不出口啊!

趙太后私下數落秦妃:“你也是,好好給皇上陪個不是,哄一鬨不就是了。男人不就那麼一回事。”

秦妃被臊得紅了臉。

待過兩日,永嘉帝又來壽寧宮。

趙太后衝秦妃使了個眼色,秦妃便揚着笑臉,款款走到永嘉帝面前行禮:“臣妾見過皇上。”

永嘉帝目光淡淡一掃,並未像往日那般伸手相扶:“秦妃免禮平身。”

之後,永嘉帝和趙太后說話,根本不理睬秦妃。

秦妃碰了一鼻子灰。

(本章完)

第41章 心意第325章 好戲第53章 孽債(二)第317章 忠奴(一)第348章 嫌棄第356章 鬧劇第640章 勢弱第595章 相聚第173章 母子(一)第414章 母子第195章 信任第586章 後續(二)第279章 爭寵(一)第440章 厚賞(二)第367章 相思第8章 盤算第537章 口舌(一)第592章 勾連(二)第477章 陽謀(三)第110章 折騰第632章 哀求第86章 姐弟(一)第381章 養傷(一)第52章 孽債(一)第235章 生死(一)第621章 鶴唳(一)第46章 退讓第84章 及笄(二)第371章 春日第337章 翁婿(一)第197章 長弓第20章 歸來第151章 出嫁(二)第301章 投桃第48章 心動第221章 改變第87章 姐弟(二)第284章 臨盆第70章 下馬(一)第45章 碰壁第568章 震怒(一)第483章 較量(三)第347章 女兒第366章 軍權第663章 瞞天(二)第53章 孽債(二)第138章 上元(一)第311章 舊怨第643章 湊巧第78章 秘密第22章 父女(一)第575章 面聖(二)第138章 上元(一)第563章 驚聞(一)第506章 新寵(二)第639章 痛揍第274章 早產(二)第353章 久別第561章 帝后第627章 真相(二)第710章 番外之太子第468章 靜安第51章 隱秘(二)第239章 紛亂第394章 毒計(二)第262章 撐腰第217章 無賴(一)第324章 百日(二)第233章 決裂(一)第325章 好戲第199章 有喜(二)第585章 後續(一)第23章 父女(二)第326章 處置第350章 知足第319章 離別(一)第302章 聖心(一)第318章 忠奴(二)第705章 番外之翁婿(一)第259章 雙胎(一)第231章 亂麻(一)第681章 相聚第241章 香消(一)第586章 後續(二)第677章 歸來第587章 後續(三)第349章 喜事第210章 刁難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488章 有喜第479章 心思(一)第485章 拒婚(一)第303章 聖心(二)第674章 生死(一)第202章 餘波(二)第709章 番外之親兵第327章 天倫第51章 隱秘(二)第271章 新寵(三)第552章 散心(二)
第41章 心意第325章 好戲第53章 孽債(二)第317章 忠奴(一)第348章 嫌棄第356章 鬧劇第640章 勢弱第595章 相聚第173章 母子(一)第414章 母子第195章 信任第586章 後續(二)第279章 爭寵(一)第440章 厚賞(二)第367章 相思第8章 盤算第537章 口舌(一)第592章 勾連(二)第477章 陽謀(三)第110章 折騰第632章 哀求第86章 姐弟(一)第381章 養傷(一)第52章 孽債(一)第235章 生死(一)第621章 鶴唳(一)第46章 退讓第84章 及笄(二)第371章 春日第337章 翁婿(一)第197章 長弓第20章 歸來第151章 出嫁(二)第301章 投桃第48章 心動第221章 改變第87章 姐弟(二)第284章 臨盆第70章 下馬(一)第45章 碰壁第568章 震怒(一)第483章 較量(三)第347章 女兒第366章 軍權第663章 瞞天(二)第53章 孽債(二)第138章 上元(一)第311章 舊怨第643章 湊巧第78章 秘密第22章 父女(一)第575章 面聖(二)第138章 上元(一)第563章 驚聞(一)第506章 新寵(二)第639章 痛揍第274章 早產(二)第353章 久別第561章 帝后第627章 真相(二)第710章 番外之太子第468章 靜安第51章 隱秘(二)第239章 紛亂第394章 毒計(二)第262章 撐腰第217章 無賴(一)第324章 百日(二)第233章 決裂(一)第325章 好戲第199章 有喜(二)第585章 後續(一)第23章 父女(二)第326章 處置第350章 知足第319章 離別(一)第302章 聖心(一)第318章 忠奴(二)第705章 番外之翁婿(一)第259章 雙胎(一)第231章 亂麻(一)第681章 相聚第241章 香消(一)第586章 後續(二)第677章 歸來第587章 後續(三)第349章 喜事第210章 刁難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488章 有喜第479章 心思(一)第485章 拒婚(一)第303章 聖心(二)第674章 生死(一)第202章 餘波(二)第709章 番外之親兵第327章 天倫第51章 隱秘(二)第271章 新寵(三)第552章 散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