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傷重(二)
右腿處疼得厲害,大皇子忍着沒有痛呼出聲,額上一個勁地冒冷汗。
廣平侯沒有心疼地去扶一把或是安慰,他就這麼冷眼看了半晌,然後問道:“疼不疼?”
大皇子終於忍不住,從牙縫裡迸出幾個字:“當然疼!”
疼得撕心裂肺,疼得入了骨髓。
一直強忍着的溫熱液體,從眼眶裡涌了出來。
大皇子不願自己這般狼狽不堪的模樣被人看見。哪怕對方是一直疼愛自己的舅舅也一樣。他吃力地將頭轉向內側。
廣平侯嚥下喉中的一聲嘆息,聲音平靜得近乎冷酷:“疼就對了!受了傷,哪有不疼的道理!”
“你隨軍打過幾回仗,就以爲自己是戰無不勝的戰神了!那一日你領兵出擊之前,我攔着不讓你去,你固執己見,一心要立大功。張口就說自己是主將,我這個做副將的攔不住你。結果如何?”
“你中了楚軍的誘敵埋伏,帶去的士兵死了大半。那些都是大魏耗費數年之功養出來的精兵,是孟家軍裡的精銳。一仗就死了幾千!”
“你區區一條腿算什麼!要不是看在你躺在牀榻上不得動彈,我早就動手教訓你了!”
“你的狂妄自大,葬送了幾千將士的性命。也將原本的大好戰局毀於一旦!軍中士氣低迷,皇上不得不親自領兵上陣,鼓舞士氣!”
“而你,除了自怨自艾自苦,還做了什麼?”
“連藥也不肯喝,要人安慰要人央求才喝是不是?你想活就好好喝藥,不想活了,就這麼折騰吧!”
大皇子又悔又愧,紅着眼轉過頭來,低聲道:“舅舅,對不起!”
“現在說對不起還有何用!死去的將士,還能活回來嗎?”
廣平侯心裡的怒火燃了一個月,今日終於燃出了口,眼裡閃着憤怒的火苗:“楚軍趁着大勝,集結所有軍力。接下來打的是硬仗苦仗,要麼徹底擊潰楚軍,攻下楚國。要麼兵敗如山倒,灰溜溜地待着殘兵敗將回大魏,從此以後偏安一隅。”
“皇上忙得幾日幾夜沒閤眼,我也一樣。”
“今日我再來一回,以後,我也不來了。隨你怎麼樣!”
說完,起身便走。
大皇子哭着喊了一聲:“舅舅!我一定好好喝藥養傷!”
廣平侯沒有回頭,扯了扯嘴角,邁步離去。
大皇子痛快地哭了一場,積鬱在心底的絕望悲涼被淚水沖淡,總算有了求生的意志。也肯張口說話了。
兩位太醫再來診脈的時候,大皇子沙啞着聲音張口問道:“我的腿還有救嗎?”
兩位太醫對視一眼,其中一個斟酌着言詞答道:“腿傷太重,日後怕是會落下腿疾。”
大皇子早有預料,咬牙追問:“我還能站起來,還能拿刀嗎?”
太醫低聲應道:“臣一定盡心盡力!”
所謂盡心盡力,也就是希望渺茫的意思了。
大皇子心涼了大半截,硬撐着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勞煩兩位太醫了!”
大皇子總算肯配合療傷肯按時喝藥了!
兩位太醫齊齊鬆了口氣,連忙應道:“這都是臣分內之責,不敢當殿下勞煩二字。”
……
又過一日。
永嘉帝邁步進了軍帳。
軍營裡都是糙漢,衣食住行樣樣都得簡之又簡。身在軍營,便是貴爲天子,也一樣是滿臉鬍鬚的邋遢模樣。
正如廣平侯所言,永嘉帝近來壓力頗大,熬了幾夜不曾好睡,眼裡滿是血絲,頗見憔悴。
大皇子一見永嘉帝,頓時紅了眼:“兒臣不孝,不能起身給父皇行禮賠罪。”
永嘉帝看着面色慘然的長子,心中一陣絞痛,伸手輕拍大皇子的肩膀:“你好好養傷,就是孝順朕了。”
大皇子眼睛又是一紅。
隨着永嘉帝一同進軍帳的,正是大皇子的舅兄樑大郎樑二郎。
兄弟兩個看着妹夫那副慘樣,心裡也沉甸甸的。
戰場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孫將軍還因舊傷發作掉下了馬,直接就嚥了氣。大皇子傷了腿,確實令人難過。不過,能保住性命,也算是幸事了。
永嘉帝低聲安慰長子幾句:“朕知道你心裡不好受。只是,眼下已經如此,就什麼都別多想了。安心在軍帳裡養傷。等你傷勢好一些了,朕令人送你回京城!”
大皇子一驚,脫口而出道:“我不回去!”
他還有什麼臉回京城?
永嘉帝皺起眉頭,沉聲道:“你傷成這樣,沒個一年半載,傷根本養不好。哪裡禁得起行軍打仗。”
軍帳現在是安頓在這兒,下面若是打了勝仗,就要繼續往楚地深入。若是吃了敗仗,或許要後退。以大皇子的現狀,確實禁不起顛簸折騰了。
最好是送回京城,安心養傷。
大皇子伸手抓住永嘉帝的衣袖,聲音裡透出懇求:“父皇,兒臣不想回京城。兒臣想留在軍營裡!顛簸辛苦,兒臣都不怕。父皇別攆兒臣回京城……”
說到後來,聲音已經哽咽:“兒臣自大輕敵,打了敗仗,死傷了幾千精兵。還有什麼臉面回京!”
“兒臣腿受了傷,還有一雙手,還有頭腦。求父皇,讓兒臣留在軍中。或許還能爲大軍出些力!”
這副模樣,不拖累就不錯了,還能出什麼力!
永嘉帝動了動嘴,到底將這幾句刻薄的話嚥了回去,轉而說道:“也罷,你想留就先留下。若是禁不住行軍顛簸,別硬撐着,一定告訴朕。到時候送你回京城也不遲。”
大皇子哽咽着應了。
永嘉帝無暇多留,說了幾句,留下樑二郎照看大皇子。
樑二郎坐在牀榻邊,低聲道:“殿下受傷的消息傳回京城,孟妃娘娘和大皇子妃娘娘禁不住,都病倒了。殿下是她們的主心骨,一定要撐住。”
是啊,他還有親孃和妻兒。
他不能就此倒下。
大皇子打起精神來,點了點頭:“放心吧,我能撐得住。”
就在此時,小鄭公公輕步走了進來,低聲稟報道:“啓稟殿下,太子殿下派人送了信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