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

要想放水灌淹大梁, 首先自然是要將鴻溝下游堵住,讓鴻溝的水位上升,這樣在掘口之後,才能讓黃河水從新建的河道流向大梁城。

因此鄭國趕回滎口之後,立刻下令,開始動工堵截鴻溝。

其實這時守衛在滎口的秦軍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鄭國下令之後,立刻人人齊動,將泥砂袋投入到鴻溝中,鴻溝並不算寬,加上秦軍人手衆多,因此只用了大半天的時間,鴻溝就被堵住,而鴻溝的水位也在急速的上升,一直到超過了堵塞河道俯泥砂袋流過。而經過鄭國的計算,這時鴻溝的水位已經超過了地面約有兩丈。

而在大梁城外,王剪下達了三天圍堰必須全部完工的命令之後,秦兵、民役一起動手,日夜轉班搶工,終於在王剪的規定的時間內完工,圍堰的高度普通都超過了一丈五尺,有些地方甚至高達兩丈。

這時時間己經進入到了四月中旬,夏季己經來臨,天氣也開始炎熱起來,雖然比預定的時間要晚了近一個月,但秦軍終於等到了可以灌淹大梁的時刻。

但在這天清晨,烏雲漫天,狂風勁吹,遍地後野草隨風插曳,猶如波濤般起伏不定,而數日己來的炎熱也大爲降低,甚致還有一點寒意。

這時秦軍的主要將領在距離大梁西北方約一千二百步左右的高崗上聚集,包括一些駐外的將領,也都回到大營中,見證水淹大梁的時刻。

其實這座高崗也不過就是一個七八丈的小山坡,但己是大梁周邊地區最高的地點,王剪當仁不讓的將自已的主營設立在這裡,而秦軍也在高崗周圍修建了許多防禦工事,將這裡修建成一座堅固的要塞。

而且秦軍己在高崗上修建了一座高達丈許的高臺,因此這時王剪端然穩坐在高臺上,基本上可以俯視整個戰場。而從高崗的角度看去,秦軍修建的圍堰分從兩方綿延而出,向大梁合隴包圍而去,有若一條巨大的鐵鏈,牢牢的鎖住了大梁。而且毎隔數百步,就會有一座堡壘,就像是散佈在鐵鏈上向一顆顆珍珠,而在每一座堡壘上都會飄揚着一面大旗,黑底紅字,書寫着一個巨大的秦字。

遠方的大梁城就像一支龐大的巨獸,靜靜的伏在在鐵鏈的包圍之中,看似以無力掙扎,又似在積攢力量,準備脫鏈而出,而高大的城牆,在烏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雄渾壯觀。雖然在城牆上也站滿了守軍,但卻都沉寂不動,靜待秦軍的進攻。

王賁、楊端和、韓騰、李信、辛勝、羌瘣、章邯等人也都不覺屏住了呼吸,不少人都不自覺向王剪看去,衆人都是久經戰陣的人,心中十分清楚,越是這樣沉寂不動的敵人,就越是意志頑強可怕的敵人。

不過王剪卻不爲動,似而不見一樣,而是眯着眼睛擡頭看了看天空,對身邊的鄭國道:“看樣孑是要下雨了,這個時候下雨,對我們是利還是弊呢?”

鄭國想了一想,道:“下雨可以造成水位上漲,自然對我們有利,不過也會給我們決口施工帶來困難,如果能夠等我們決口之後,這雨再下,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王剪聽了,也呵呵笑道:“那麼就很快動手吧,爭取能在這場雨下之前,先過決口挖開。”

鄭國點了點頭,立刻傳下了掘口放水的命令。

鴻溝距離大梁城約有十里左右,命令自然無法直接傳到,但隨着鄭國下令之後,一面面血紅色的三角領旗依次升起,從高崗一直傳到河道,然後延伸到鴻溝邊。

在三條河道與鴻溝堤壩的連接處,都有數百名身強力壯,手執鐵鋤、鐵鏟的士兵、民役。而隨着命令傳到,衆人立刻一起動手,奮力的揮動着鐵鋤、鐵鏟,挖開了河堤。

這時鴻溝的水位早己經上漲到了極限位置,如果不是因爲鴻溝的堤壩已經被加高加固,這時恐怕早就己經決口了。因此衆人挖開河堤之後,早已蓄勢待發的河水似終於找到了一個渲泄口一樣,立刻從缺口奔涌而出,順着三條河道,向大梁的方向奔涌而去。幾名動作稍慢,沒有及時上岸的士兵,轉眼就被奔涌的洪流給捲走,連聲音都來不及發出。而發號旗令的士兵又再度揮動手中旗幟,將缺口的消息傳回到高崗上。

王剪、鄭國和秦軍的諸將自然無法看到河堤上的施工場景,因此王剪的命令傳下之後,衆人也只能等着。等待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慢,王剪和鄭國到還沉得住氣,並不動聲色,但不少將領都顯得十分的憔急,有些人在高臺上來回走動,有人向鴻溝的方向翹首看望,也有人喃喃自語:“怎麼還沒有水來。”

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大叫了一聲:“看,旗號來了。”

於是大部秦將立刻都向鴻溝的方向看去,只見旗幟晃動,向高崗的方向傳來,而且隨着旗號的傳來,不少人都聽到了轟隆的聲音,似悶雷暗鳴,又似萬馬齊奔。

隨着聲響越來越大,就連一些士兵都忍不住了,紛紛向河道的方向看過去。

“水來了,水來了。”

隨着有人大聲喊叫,只見一道黃色渾濁的洪流,順着河道滾滾而來,就像是一道巨大的黃龍,奔騰咆哮,帶着一股勢不可當的猛烈氣勢、和磅礴兇涌的龐大能量,直奔向大梁城奔涌而去。就連平日生活在河水中的魚兒,也被這巨大的衝擊力道翻滾的頭昏眼花,不少魚類還被直接給拋出了水面,而再落下時,己是粉身碎骨了。

儘管王賁、楊端和、韓騰、李信、辛勝、羌瘣、章邯等都是身經百戰,久歷戰場的人,在這一刻也都不由得被這積天地之威的巨大水勢所震驚,所有的人都不懷疑,自己恐怕是一輩子都難以忘記這眼前的場景。

“哈哈哈哈——”這時王剪己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望着奔騰咆哮的黃河水,仰天大笑道:“有如此水勢,勝過百萬雄兵,又何愁大梁不破啊。”

衆將聽了,也都一起大笑了起來,因爲在這種自然之力面前,人類的力量一下子顯得極爲的渺小,這種天地之威面前,大梁城似乎顯得根本就不堪一擊。

秦軍修建的圍堰並非一條直線,而是彎彎曲曲,依地勢而建,距離大梁城七百到一千步不等,但秦軍修建的河道卻是深入到距離大梁城不足四百步,正對着大梁城的北方城牆。

“譁——轟!譁——轟!譁——轟!”

隨着河水流過發出的巨大轟隆聲,終於衝出了河道。

失去了河道的束縛,洪流巨龍頓時如脫縛一般,迅速的擴展開來,三條洪流匯合成了一片,鋪滿了整個大地,似乎像是在按捺已久之後,一鼓作氣的來了一次大爆發,而且夾帶着無數的泥砂、石塊、樹木等物,以足可以衝跨一切擋在面前的無畏霸道氣勢,向大梁城的北城猛烈的衝擊而去。

其實就一清早,高原就接到了守軍的報告,秦軍今天的動向十分異常,似乎是將在今天決口放水,因此高原也帶領着守城的衆將,趕到了北城,看秦軍怎樣放水。而且這時在城牆上堆滿泥砂袋,以防城牆被大水沖垮之後,用來封堵缺口。

但看到了黃水河兇涌奔騰而起,不少將領、士兵也都變顏變色,這還是高原一再強調秦軍會水淹大梁城,因此衆人還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否則早就嚇成了一亂混亂。

其實高原心裡也十分緊張,雖然他知道歷史上不少的水攻戰例,甚致知道在兩千多年之後,爲了阻擋日軍進攻,黃河的一次人爲的決口,造成了黃河下游數省被淹,受災時間長達九年之久,數以百萬計的人死亡。

但高原畢竟沒有親眼見過大水爆發的場景,現在看到了,也不由得暗暗心驚,不知道大梁的城牆是否能夠擋得住這樣龐大的水勢。

“轟!”

奔騰而至的大水終於猛烈的衝擊到了大梁城的城牆,發現了巨大的轟鳴聲。大梁城的城牆似乎都發出了震顫,並且衝起了數丈高的浪頭,甚致都衝上了大梁的城牆,將城上的泥砂袋,石塊、牀弩、投石機等物沖走了不少,有一些士兵也被大水衝得東倒西歪,站立不穩。不過等到大水平復之後,大梁城的城牆卻依然安然無恙,屹立不動。而大水立刻圍繞着大梁城的城牆,蔓延鋪散開來。

高原在城樓上也鬆了一口氣,好在是大梁的城牆還是足夠的堅固,只要是擋住了大水的第一波衝擊,就沒有大事了,因此高原也趕忙下令,重新整理城牆上被大水衝散的物品,並且立刻檢查城牆,是否有漏水,塌倒的現像。

而各城牆,各門的士兵回報,各段城牆均無大恙,只是毎座城門都出現了漏水的現像,因爲城門之間,還有城門和城牆之間的縫隙很大,根本不可能堵死,因此成爲主要的漏水點。不過高原對此也早有預備,大水漏入城門之後,還是被城內的堤壩攔住,無法再前進一步。

“嘩啦啦啦!”

就在這時,大滳大滳的雨點從空中落下,打落在城牆上、大水中,一場大雨終於來臨了。

第289章 固守待援(三)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第531章 辭行第55章 夢境第112章 襲擊戰術(一)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666章 問責(二)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400章 魏國的變故(三)第636章 密議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153章 迴歸第501章 潛入咸陽(六)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820章 行刺(二)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42章 新府邸(上)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92章 密謀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86章 撤離邯鄲(四)第750章 離別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19章 騎軍首度出擊(上)第960章 結局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666章 問責(二)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638章 郊遊(上)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20章 騎軍首度出擊(下)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490章 閱軍(五)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151章 匈奴(上)第540章 商人(上)第723章 墨家(四)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289章 固守待援(三)第511章 開導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734章 進攻受阻(二)第66章 名士才女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59章 鑄劍(上)第910章 對策(上)第195章 燕國出兵(下)第524章 邀請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13章 訓練騎軍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436章 大梁攻防(七)第146章 白靈族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570章 心靈聯繫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313章 趙國行館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475章 從軍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468章 撤離大梁(二)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14章 大戰在即第528章 刺秦(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679章 初戰白靈族(二)
第289章 固守待援(三)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第531章 辭行第55章 夢境第112章 襲擊戰術(一)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666章 問責(二)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400章 魏國的變故(三)第636章 密議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153章 迴歸第501章 潛入咸陽(六)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820章 行刺(二)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42章 新府邸(上)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92章 密謀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86章 撤離邯鄲(四)第750章 離別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19章 騎軍首度出擊(上)第960章 結局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666章 問責(二)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638章 郊遊(上)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20章 騎軍首度出擊(下)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490章 閱軍(五)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151章 匈奴(上)第540章 商人(上)第723章 墨家(四)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289章 固守待援(三)第511章 開導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734章 進攻受阻(二)第66章 名士才女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59章 鑄劍(上)第910章 對策(上)第195章 燕國出兵(下)第524章 邀請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13章 訓練騎軍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436章 大梁攻防(七)第146章 白靈族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570章 心靈聯繫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313章 趙國行館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475章 從軍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468章 撤離大梁(二)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14章 大戰在即第528章 刺秦(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679章 初戰白靈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