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節 楚國的重禮

范雎起身:“門下先告退,再去查看是否有其他情報的疏漏。”

“去吧,也別太在意那個黃歇,他還年輕,經驗尚淺。更何況他身邊並沒有一隻優秀的參謀團隊,更沒有強大如我大秦在背後支撐,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門下明白,若是着了他的道,門下也是丟盡的臉面,門下告退。”

范雎施禮退出的時候,白暉又補充了一句:“你說,我是否有必要讓兄長秘密的回來呢?”

范雎停下了,足足思考了一刻鐘:“門下以爲,俱實相告,是否回來請武安君決斷。”

“好,去辦吧。”

“諾!”

范雎退出去之後,白暉依然是站在地圖前發呆。

這個時候,白暉需要幫助,特別是自己兄長白起的戰略眼光,以及魏冉的對政治以及列國鬥爭的敏感性。

可惜,白起在遼東,魏冉在咸陽。

處理完燕王登基的事情之後,魏冉不得不回咸陽去,因爲西域對秦國這邊麻布、絲綢、瓷器、鐵器、茶的需求量已經影響到了咸陽庫存。

用後世的話說,市場需求量遠遠大於生產量。

特別是茶的需求量,可以說把秦國眼下全部的茶產量拿出來,都不夠給西域製作茶磚的。

接下來幾天,白暉藉口去查倉庫沒去見韓王。

而韓王也打算見白暉,他在等楚國的使節團到來。

數日之後,楚國的使節團到了,楚國令君熊子蘭帶團,還有項汕也陪同一起前來。

洗塵宴肯定是不能少的,白暉作爲主人,自然是要去陪的。

在洗塵宴上,熊子蘭命人擡上來一隻箱子。

“大河君,這是項汕將軍特意給你帶回來的,你一定要收下。”熊子蘭說着,親自打開了箱子,箱子裡只有一樣東西,一隻足有二十斤重的狗頭金。而且形狀特別的好,鏤空,象是連綿山河之形。

白暉當真是大吃一驚。

要知道狗頭金這種東西,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寶物,而且這麼大塊,又是形狀奇特的,更是極珍品。

“我說子蘭老兄,這東西我可不敢收,太貴重。”

白暉開口拒絕了。

熊子蘭搖了搖頭:“若非有白暉老弟你的妙計,此物還在泥塘裡不知道會再沉睡多少年,這是項將軍從那邊回來之前,命令封礦的時候無意中發現,所以這是天意。”

是不是天意,是不是真如熊子蘭所說,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熊子蘭送這麼貴重的東西,白暉確實有些猶豫,收還是不收。

“好,謝過子蘭兄。”白暉思考再三,還是選擇收下這塊狗頭金。

酒過三巡,白暉假裝是醉了,被人擡回到了自己的院子裡。

那塊狗頭金也已經送了過來,白暉回屋後就清醒了:“不要留,命人擡着,過會隨我送到太后那裡去,這樣的重寶不適合留在家裡。”

白暉從來都不在意這些只能擺着好看的寶物,更重要的是,白暉不希望有人找到挑撥自己與秦王關係的理由與藉口。

若是家中擁有比秦宮更珍貴的寶物,這種事情就是尋死。

想一想歷朝歷代,那些家中擁有比宮中更多更好寶物的重臣,那一個不是死的很殘。可以比宮裡富,但卻不能顯富,天下人在看着呢。

白暉洗漱、更衣之後,帶人擡着那隻箱子就往宣太后那裡去。

宣太后屋裡秦王也在,一見白暉過來,再看那隻箱子,宣太后說道:“王兒,你輸了。”

宣太后與秦王剛纔打賭,宣太后認定了今天白暉就會把狗頭金送到他這裡來,秦王卻認爲沒這個可能,也沒這個必要。

但事實是,白暉確實送來了,而且是宴會剛結束就送到了。

熊子蘭還沒見秦王,依禮明天他纔會正式的拜見秦王,若有禮物也會是明天獻上。

秦王呆呆的看着白暉打開箱子,然後取出裡面那塊狗頭金來,喃喃而言:“你怎麼就送過來了,你怎麼就能把這東西送來,你爲什麼不自己留着。”

白暉並不知道秦王與宣太后打賭之事,聽到秦王的自語以爲是秦王以對自己說話,立即回答道:“王兄,天下奇珍是王兄的,但高堂在,獻給長輩也是沒錯的。所以這東西臣弟自然是拿來獻給太后了。”

“瓜娃子。”秦王罵了一句。

白暉不知道的是,秦王這次輸慘了,原以爲必勝的賭局所在下了重注。

母子之間賭博,賭的並非是錢財之物,而是必須答應對方一個要求,秦王提出的要求是,他想出海去看看,而宣太后也表示,自己也想出海去看看。

結果就是,只能是贏了的人才能出海。

而輸的人,五年之內不能靠近海邊,更別說是出海了。

白暉一頭霧水的坐下了,然後發現秦王一直在盯着自己看。

“王兄,臣弟臉上有花?”

“你這個瓜娃子。”秦王又罵了一句。

白暉更加糊塗了,宣太后這才說道:“剛纔本宮與王上打賭,賭的就是這塊狗頭金。王上說,你必會自己留下,我賭你今天就會送到這裡來,結果本宮贏了。王上從今日起計算,五年內不得靠近海邊,而本宮則決定到海外去看看。”

“啊!”白暉倒沒想到這種事情。

宣太后對秦王說道:“王兒,你沒想到自己會輸吧。”

秦王必勝的自信來自於他對天下的瞭解。

不說列國,就是在秦國許多珍寶也未必在王宮之中,所以秦王認爲白暉留下狗頭金並沒什麼不對的。

宣太后卻很清楚,白暉看似狂妄,卻是一個很謹慎小心的人。

而且事事、處處都在想着維持王權、王威與自己這個臣子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作好一個身爲臣子的本份。

可以說,白暉給自己畫了一條紅線,但凡是超出這紅線的,白暉肯定不會作。

秦王自己沒想過,白暉爲什麼先挑了最大的那隻紅珊瑚獻給宣太后,而在宣太后收下之後,纔敢拿了小的回家。

所以說,秦王瞭解的是天下,宣太后瞭解的是白暉。

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三節 老哥叫白起第四九一節 兵臨倭島第六二三節 白暉的謹慎第一八五節 老軍之怒(加更一)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四八六節 秦國變招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六五二節 狂戰第二節 戰場的恐懼第五零四節 瘋狂的郿縣三族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三十三節 鬱悶的秦王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四三三節 白暉的洗腦課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四六九節 三請趙相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三十三節 鬱悶的秦王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二四五節 魏王的小計謀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二四二節 正面對決第五五一節 這城不好接第六五九節 別走,一起打匈奴第七十六節 攻城第六五零節 吐血、吐血第四六四節 趙章必死之因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三零二節 八陘之地第三六二節 想成爲燕王的不少第五六七節 禮樂之問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三九三節 秦王的胡亂猜測第四三一節 秦楚的親情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二一九節 趙國的軍需第六三九節 無解的死棋第三六三節 麻將決定燕王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二三八節 白起要打硬仗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四十一節 再換一計第六十七節 被提前的開戰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二四五節 魏王的小計謀第一二六節 蘇秦的大禮第四零四節 中圈套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二七七節 竟然是位文武雙全第一零七節 秦王都沒吃過的關中名菜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五七二節 天下有多大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一八六節 白暉的秘寶(特別加更,請看作者感言)第四八七節 秦兵提親第八十五節 蘇秦死間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六二六節 回新港第五四五節 趙普死了第二七四節 秦國的禮樂第六三五節 要打嗎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三十節 汾城談判 上第五零一節 要休息一下第二三六節 弱燕第四六四節 趙章必死之因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第二六七節 齊國雙王第一五四節 情份第三七九節 趙王不行?第五二九節 什麼都敢說第九十節 論三晉換王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六二四節 贏驪爲何而來第六六三節 佈局匈奴第四三六節 狡辯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六四五節 秦王的辯材第一八八節 宣太后代筆第四零一節 太后不管了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四一二節 勸降無忌公子
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三節 老哥叫白起第四九一節 兵臨倭島第六二三節 白暉的謹慎第一八五節 老軍之怒(加更一)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四八六節 秦國變招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六五二節 狂戰第二節 戰場的恐懼第五零四節 瘋狂的郿縣三族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三十三節 鬱悶的秦王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四三三節 白暉的洗腦課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四六九節 三請趙相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三十三節 鬱悶的秦王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二四五節 魏王的小計謀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二四二節 正面對決第五五一節 這城不好接第六五九節 別走,一起打匈奴第七十六節 攻城第六五零節 吐血、吐血第四六四節 趙章必死之因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三零二節 八陘之地第三六二節 想成爲燕王的不少第五六七節 禮樂之問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三九三節 秦王的胡亂猜測第四三一節 秦楚的親情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二一九節 趙國的軍需第六三九節 無解的死棋第三六三節 麻將決定燕王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二三八節 白起要打硬仗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四十一節 再換一計第六十七節 被提前的開戰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二四五節 魏王的小計謀第一二六節 蘇秦的大禮第四零四節 中圈套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二七七節 竟然是位文武雙全第一零七節 秦王都沒吃過的關中名菜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五七二節 天下有多大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一八六節 白暉的秘寶(特別加更,請看作者感言)第四八七節 秦兵提親第八十五節 蘇秦死間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六二六節 回新港第五四五節 趙普死了第二七四節 秦國的禮樂第六三五節 要打嗎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三十節 汾城談判 上第五零一節 要休息一下第二三六節 弱燕第四六四節 趙章必死之因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第二六七節 齊國雙王第一五四節 情份第三七九節 趙王不行?第五二九節 什麼都敢說第九十節 論三晉換王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六二四節 贏驪爲何而來第六六三節 佈局匈奴第四三六節 狡辯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六四五節 秦王的辯材第一八八節 宣太后代筆第四零一節 太后不管了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四一二節 勸降無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