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

ads_wz_txt;

崔德本反覆思考權衡後,回書段文操,認同他對魯郡及其周邊地區局勢的分析和預測,爲了確保東征的順利進行,齊魯和徐州兩地的穩定至關重要,所以當務之急是剿殺以白髮賊爲首的各路叛軍,爲此他決定揮師北上,與段文操南北夾擊,置叛軍於死地。

崔德本在書信的最後部分提到了納言楊達的病逝,並就此事表達了對皇帝和中樞的深切擔憂。中樞四位最高長官的“密集”辭世,造成的影響太大了,而時值東征期間,這一影響必然累及到正在進行的對外戰爭,本來十拿九穩的征伐由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崔德本寥寥數言,看似泛泛而談,但其中隱含的東西太多了,足夠段文操揣摩思量。

崔德本隨即趕赴左驍衛府拜訪武賁郎將樑德重。

樑德重現在的壓力很大。東征戰場上的官僚、軍隊、民夫有近兩百萬人,每天消耗的軍需是個驚人的數字,而這些軍需主要靠貫通中土南北的大運河進行運輸,其中樑德重負責衛戍的淮河、通濟渠段就長約兩千裡。目前留守徐州的諸鷹揚兵力不過兩千餘人,樑德重既要保護徐州諸郡,又要衛戍大運河,可以想像他在兵力部署上的捉襟見肘。

不過讓樑德重感到僥倖的是,白髮賊自遠走蒙山進入齊魯後,便把擄掠的目標放在了魯郡,雖然初春也曾下山侵擾了蘭陵和郯城一帶,但搶了就走,並沒有把目標對準連接東萊和江都的沿海運輸通道,否則樑德重必定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其有限兵力既要衛戍運河水道,又要戡亂剿賊,肯定是顧此失彼,難以爲繼,後果十分嚴重,一旦敗北,就要重蹈董純之覆轍。

所以樑德重密切關注魯郡戰場,當他得知段文操敗走寧陽,便預感局勢不妙。果然,沒過幾天,白髮賊就帶着軍隊進入徐州,猛攻谷庭和方與。谷庭轉瞬丟失,方與還在堅持,沛城鷹揚府和藤城鷹揚府十萬火急報警衛府,沛城鷹揚郎將韋雲越更是直接請示樑德重,是否出兵救援。

樑德重緊急下令,據城堅守,靜觀其變,沒有衛府命令,切勿擅自行動。樑德重擔心部下驕狂大意不聽命令,特意提到了全軍覆沒的前永城鷹揚郎將費淮和黯然下臺的前左驍衛將軍董純,還有剛剛在寧陽城下敗退而走的段文操。這些人都敗在了白髮賊手下,可見此賊不好對付,你們還是小心謹慎一點好。

以樑德重目前的狀況,他連完成自己戍衛職責的兵力都不足,哪裡還有多餘軍隊去剿賊?再說以他的出身,若想再升一格,跨入從三品將軍級高級統帥行列,根本就不可能。十二位府有十二個正三品的大將軍,二十四個從三品的將軍,總共就三十六個高級統帥,這麼少的位置,還不夠中土的超級豪門和一級豪門瓜分,哪裡輪得到像樑德重這等出身二三流的貴族?對於樑德重來說,戎馬幾十年,功勳無數,能夠官至正四品的武賁郎將,已經是仕途的頂點了,已經很滿足了。十二衛府正四品的武賁郎將也就四十八個,僧多粥少,盯着這個位置的人太多太多,稍不小心犯了錯,給對手抓住了把柄,那就是一場災難。樑德重可不想在人生最後關頭“馬失前蹄”,所以他一門心思求穩,只求無過,不求有功。

樑德重的求穩,便是把大部分兵力放在衛戍水陸運輸通道上,以確保東征軍需的安全,把小部分兵力放在徐州北部一線,以阻絕魯西南地區的叛軍南下侵擾。然而,天不遂人願,魯西南地區的叛軍還是南下了。這與樑德重對魯西南局勢的推測不一樣。

在樑德重看來,張須陀離開魯郡返回齊郡後,以段文操的力量無法掌控魯西南局勢的發展,而形勢的走向也正與樑德重的推測,段文操敗走寧陽,陷入被動,以白髮賊爲首的魯西南叛軍聯盟奪取了戰場主動權,接下來叛軍聯盟應該是乘勝攻擊,以蒙山爲大後方,向魯郡及其周邊地區拓展地盤。如此一來,齊魯局勢惡化,而徐州安全也受到了威脅,並直接影響到了東萊水師渡海遠征,影響到了東征大計。魯西南叛軍聯盟隨即成爲衆矢之的。這種情形下,東都就要出兵戡亂了,負責齊魯軍事的周法尚和徐州軍事的樑德重也要出兵剿賊了。沒辦法,賊勢太大,已經把他們逼到了懸崖邊上,頭上的官帽子岌岌可危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

然而,出乎樑德重的預料,以白髮賊爲首的魯西南叛軍聯盟沒有乘勝攻擊瑕丘,攆着段文操窮追猛打,而是沿着泗水南下,攻打菏、泗一線的亢父、高平、方與和谷庭。這四座城池位於連接中原、齊魯和徐州三地的菏水、泗水水道的樞紐位置,有一定的戰略價值,叛軍佔據之後,既可以霸佔這條水道擄掠財富,又可以以此爲據點,向西挺進中原,向東殺進齊魯,向南攻擊徐州。

很顯然,白髮賊有了新的攻擊方向,而這個攻擊方向肯定不是齊魯,否則白髮賊沒有必要做出這種異常舉動。南下徐州的可能性也不大,留守徐州的諸鷹揚實力強勁,另外淮河以南便是江都,而江都是今上崛起之地,費盡心血經營了近二十年,是江左第一重鎮,有陪都之暗譽,其留守軍隊承擔了戍衛江南之重任,兵力多達數萬之衆,一旦徐州陷入危機,江都必然出兵相助,這對叛軍來說就是個噩耗了。所以這樣推算下來,白髮賊的目標便一目瞭然了,他要挺進中原。

樑德重豁然大悟,知道張須陀爲何勝券在握之刻與段文操突然反目憤然離開了魯郡,爲何段文操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兵敗寧陽城下,爲何蘭陵蕭氏在段文操兵敗魯郡形勢危急之下突然撤離了魯郡,爲何白髮賊和魯西南叛軍聯盟沒有乘勢橫掃魯郡,原因就在於山東人爲了自身之利益,爲了實現山東人的政治目標,竟然以叛軍爲武器操控着魯西南乃至整個齊魯地區的局勢,並推動局勢向有利於山東人的方向發展。

中原的中心就是東都,東都的四周便是京畿。今上登基之際,漢王楊諒爲了奪取皇統,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席捲整個山東地區的軍事叛亂。叛亂平定後,今上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山東方向的威脅,於是沿着大京畿四周,挖掘了一條寬約數丈的大壕溝,然後沿着這條大壕溝築造關隘,部署軍隊,構建了一道堅固的關防。

這道關防把中原和山東分開了,與此同時,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的隔閡和矛盾,也因爲這道肉眼可見的天塹的存在而進一步加深,於是,這道天塹自然成爲兩大政治集團對立的象徵。

現在,山東叛軍聯盟要越過這道天塹,殺進中原,向關隴人開戰。此事從政治上來說,對山東人不利,對關隴人有利,關隴人可以以此爲藉口,加大對山東人的遏制和打擊。

然而,在中土深陷對內改革和對外戰爭雙重夾擊的大背景下,在皇帝和改革派急需以對外戰爭的顯赫武功來加強中央權威,繼而加快對內改革步伐的大前提下,此事在政治上的解讀就不一樣了,不是對山東人不利,而是對關隴人不利了。

誰是反對改革的保守派?既得利益集團。誰是既得利益集團?掌控權柄的貴族官僚。誰掌控了中土的權柄?關隴人。關隴人統一了中土,關隴貴族集團是中土的統治者,關隴人理所當然掌控中土權力和財富分配的主導權。

山東人和江左人在統一大戰中失敗了,成王敗寇,做爲失敗者,理所當然要接受被統治的命運,於是他們理所當然失去了分配中土權力和財富的主導權。但山東人和江左人向來認爲自己是中土的正朔,關隴人不過是一羣粗鄙的蠻夷,爲此,山東人和江左人決心逆轉乾坤,他們以改革爲武器,高舉着和平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大旗,試圖從政治上推翻關隴人,重新奪取中土的統治權,重新掌控中土權力和財富分配的主導權。

但關隴人同樣充滿了智慧,尤其那些以軍功崛起的新興貴族,他們也以改革爲武器,也高舉着和平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大旗,試圖從政治上摧毀門閥士族政治,徹底斷絕山東人和江左人的東山再起之路。

大家都要求改革,而改革的實質就是重新分配中土的權力和財富,做爲既得利益集團的關隴人,他們佔據了最大份額的權力和財富,一旦改革進行下去,損失最大的就是他們,結果當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山東人和江左人越來越積極,而關隴人卻越來越消極,最終他們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反對改革的道路,成爲政治上的保守派。

山東叛軍攻打中原,威脅東都,實際上就是幫助山東人打贏東征,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解釋爲這是改革派向保守派發動了攻擊,而這一象徵意義是皇帝和改革派所需要的。皇帝和改革派在贏得了對外戰爭,建下了顯赫武功,樹立了強大權威之後,正好可以藉助此事打擊保守派,以此來推動改革加速前進。

樑德重憂心忡忡,從他的高度遙看未來一片模糊,撲朔迷離。既然看不到未來,那就要確保現在的利益不受損失,爲此樑德重決定與崔德本好好談一談,只要我的利益不受損失,你崔德本愛怎麼於就怎麼於,我視而不見。

就在這時,崔德本主動尋上門來。

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章 到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
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章 到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