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

ads_wz_txt;

八月初七日,聖主詔告遼東大本營,及遠征軍前線統帥部。

聖主重申了東征的戰略意義以及它對中土未來的重要性,所以,東征必須取得勝利,東征必須繼續下去,雖然東征遭遇了重大挫折,但這並不代表中土會放棄東征,相反,這更加堅定了中土把東征進行到底的決心。聖主和中樞要求遼東大本營和遠征軍前線統帥部,在做好撫慰遠征將士的同時,針對目前遠東形勢和東征戰局,拿出與之相適應的,且行之有效的策略,爲儘快贏得東征的勝利而奮戰。

聖主和中樞沒有在詔書中就平壤大敗指責和詰難軍方,很顯然,對抗只會激化矛盾,於事無補,面對殘酷現實,聖主和中樞明智地選擇了諒解和妥協。現在聖主和中樞返回東都處理因東征失敗而引發的一系列危機,東征戰場交給了軍方,接下來的仗怎麼打,聖主和中樞不再於涉,其實他們即便想於涉也因爲距離過於遙遠而有心無力,所以於脆放權,只要軍方支持聖主和中樞把東征繼續下去,只要遠征軍願意竭盡全力爲明年的東征做好準備,那麼雙方就有共同利益存在,就會選擇妥協和合作,就不會走上對抗的道路以致於彼此嚴重傷害。

同日,聖主率行宮加快了回程速度,日夜兼程奔赴東都。

同日,遠征軍前線統帥部撤至遼東大本營。

留鎮大本營的民部尚書、左武衛大將軍樊子蓋,衛尉卿、檢校右候衛將軍劉權,左翊衛將軍段達,兵部侍郎斛斯政、明雅等統帥出迎三十里。見面一刻,中樞重臣、諸軍統帥們相對無言,大家面對自中土統一以來的空前慘敗,面對二十萬將士的覆滅,面對匪夷所思的結局,悲憤欲絕,這是十二衛府的奇恥大辱,是這一代中土老軍們的奇恥大辱。

樊子蓋宣讀了剛剛接到的聖主詔書。

聖主詔令,民部尚書樊子蓋、衛尉卿劉權、兵部侍郎斛斯政、明雅以及左翊衛將軍段達,待遠征軍撤回後,即刻起程返回東都。

又令,遠征軍前線統帥部的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尚書右丞劉士龍,並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恆、右候衛大將軍衛文升、右翊衛將軍薛世雄貴、右御衛將軍張瑾、右候衛將軍趙孝才、左武衛將軍崔弘升等遠征軍六路統帥,撤回遼東大本營後,馬上起程返回東都述職。

又令,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太僕卿、檢校左翊衛武賁郎將楊義臣坐鎮遼東大本營,爲東征大軍正副統帥,全權負責東征事宜。

詔書宣讀完之後,帳內一片死寂。

這份詔書中,人事安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中樞決策。

聖主和中樞的決策是,繼續東征,明年再攻平壤,務必要實現東征之戰略目的。

既然中樞決策繼續東征,那麼就目前東征戰局來說,遠征軍應該實施何種策略?是在冬天到來之前橫掃鴨綠水以南,把戰線穩定在鴨綠水,繼續執行“兩步走”策略,還是就此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撤過遼水,在中土邊境內進行休整,以養精蓄銳,明年捲土重來?

很顯然,以目前遠征軍的狀況,如果強行實施“兩步走”策略,後果不堪設想,一旦再遭敗績,再損失人馬,對軍方來說,那就不是明年能否東征的問題,而是北疆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的問題,而對聖主和中樞來說,東征不能繼續,各種危機同時爆發,那就是一場政治災難,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未必能否撐過危局。

但是,關鍵時刻,聖主和中樞又給軍方挖了個“坑”。

不該他們於涉軍事決策的時候,他們非要於涉,現在需要他們於涉了,需要他們下達撤過遼水的命令時,他們偏偏又不於涉了,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了

之前聖主和中樞不願意承擔軍事失敗的責任,這可以理解,但現在軍事上已經失敗了,而且這個責任也由軍方背了,與聖主和中樞無關了,他們完全可以下令撤軍,這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只是有些丟臉,面子上不好看而已,但僅僅爲了毫無意義的面子,聖主和中樞竟然連撤軍的命令都不願意下,都要逼着軍方自己做出撤軍命令,然後將之歸罪於軍方,從失敗到撤軍的所有責任統統歸於軍方。難道這樣就能規避自己的責任?就能老賬新帳一起算,徹底清算軍方,壓制軍方,控制軍方?

將帥們的心寒透了,連唾罵的心思都沒了。

現在“兩步走”的策略肯定不能執行,今年內遠征軍肯定沒有實力佔領鴨綠水以南,目前軍方要做的事就是撤軍,撤過鴨綠水返回中土,這是最明智最穩妥最正確的事,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誰願意捨身赴死,主動跳進聖主和中樞挖的這個“坑”?

於仲文毅然站了起來,指着自己斑斑白髮,以非常平靜的語氣說道,“明日,某率遠征殘部撤過遼水,所有罪責,某一力承當。”

然後於仲文步履堅定地離開了帥帳,再不回頭。

諸將站起,肅然而立,望着老帥昂然背影,無不悲愴。一代傳奇,就這樣殞落了。

於仲文是遠征軍最高統帥,而遠征軍統帥部與遼東大本營並無隸屬關係,兩者都直接聽命於聖主和中樞,所以於仲文有權決定遠征軍撤過遼水。遠征軍如果撤過遼水返回中土,遼東大本營能指揮的軍隊只有幾萬人,連遼東城都打不下來,更不要說執行什麼“兩步走”的策略了,所以也只能隨之撤退。這樣一來,就是軍方不經聖主和中樞同意擅自撤軍,責任完全是軍方的,而決意要帶着遠征軍撤回中土的於仲文理所當然要承擔最大責任。

於仲文已了無生意,不僅是罪責深重,還有對陣亡將士的巨大負疚感。對他而言,一世英名的終結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無顏去見列祖列宗,無顏面對陣亡將士的親屬,無顏苟活於世。反正都是死,罪多罪少又有什麼區別?

當夜,遼東大本營急奏,附送遠征軍前線統帥部奏報。遠征軍已失去戰鬥力,不得不撤回中土境內休整,而大本營也不得不隨之後撤,至此,今年的東征結束,戰爭暫時停止。

八月初八日,於仲文帶着遠征軍西渡遼水,撤回中土。

同日,樊子蓋、段達等人也踏上了返回東都之路。

八月十八日,聖主率行宮抵達北平臨渝宮,詔令東都,馬上從黎陽、洛口等國倉調運糧草武器等戰爭物資,經水陸兩路送達東北邊疆的瀘河鎮、望海頓和懷遠鎮,以確保東征戰場之需要。

詔令水師總管來護兒即刻趕赴東都述職。

八月下,魯西南。

齊王楊喃、韋福嗣、韋保巒接到了東都密信,而密信的內容非常簡單:平壤慘敗,東征失利。

楊喃等人極度震驚。李風雲對東征戰場的推演竟然變成了事實,東征竟然真的失敗了,匪夷所思的結果,不可思議的事實,這一切都是如何發生的?

密信內容簡單,顯然東都也不知道東征失敗的具體經過,目前也僅僅通過私密渠道打聽到了結果,但這個結果對楊喃等人來說,卻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雖然從內心來說,他們也不願意看到東征失敗,看到王國受辱,看到中土利益受損,但事關切身利益,道德良心情操也只能放一邊了。

東征失敗,東都必然爆發政治危機,而政治風暴的大小,與失敗的程度有直接關係。如果東征只是小敗,遠征軍還是取得了一些戰果,實現了部分戰略意圖,只是東征要延續到第二年而已,那麼東都的政治風暴就不會太大,反之,若東征大敗,遠征軍未能取得預期戰果,未能實現戰略意圖,那政治風暴就大了,而政治風暴一旦失控,東征能否繼續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楊喃來說,若政治風暴較小,對他不利,若政治風暴較大,則對他有利,但政治風暴若失控,對他就有危害了,誰敢擔保他不會被失控的政治風暴席捲而去?

然而,東都的消息不是大敗,而是慘敗。何謂慘敗?遠征軍要麼折損過半,失去戰鬥力;要麼全軍覆沒,沒有了。在楊喃等人看來,東征大敗都有可能導致政治風暴失控,那麼慘敗的後果可想而知,政治風暴失控的可能性幾乎超過了九成。

楊喃第一時間想到了李風雲,馬上約見李風雲,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然後聽聽他對東都未來政局的預測。

李風雲成神了。楊喃這麼想,韋福嗣和韋保巒也這麼想,如此奇人異士,非同尋常,或許,這就是齊王的機緣,假如齊王身邊有這樣一個可以預測未來的人,齊王衝頂的機率肯定是大大增加。

三天後,韋福嗣泛舟菏水,與李風雲秘密會面。

聽到東征慘敗的消息,李風雲的情緒十分低沉,坐在船艙內久久不語。他曾期待崔家十二娘子北上遼東戰場後,利用她非凡的能力,把自己這隻扇動翅膀的蝴蝶所產生的效應無限放大,但事實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一羣人的力量同樣改變不了歷史,幻想就是幻想,中土的歷史還是隨着東征的慘敗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和戰亂。

韋福嗣耐心等了很久,終於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現在,雙方可以正式合作,秘密結盟了,但前提是,東都的政治風暴不能失控,否則東征延續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爲此他迫切想知道李風雲對未來局勢有何推演。

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804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804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