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

ads_wz_txt;

張須陀的軍隊離開博城,沿着大道直奔巨平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遞到了王薄和孟讓的手上。

此刻王薄正在汶水上游一個僻靜山谷裡,會見段文操的秘使,而在幾十裡外,孟讓則在奉高城外聆聽斥候杜伏威的稟報。

杜伏威帶回來的消息讓孟讓又驚又喜。徐州有一支舉旗造反的義軍衝出了徐州官軍的圍追堵截,順利挺進了蒙山。孟讓不是吃驚徐州有義軍,現在大河南北舉旗造反的越來越多,徐州有義軍也很正常,只是這支義軍在官軍的圍剿下,沒有選擇捷徑渡淮南下,而是千里迢迢轉戰齊魯,搶在長白山義軍的前面挺進了蒙山,這纔是孟讓十分吃驚的地方。

世上巧合的事很多,但是不是好事,就要看對自己是否有利了。徐州義軍先行挺進蒙山,對孟讓和長白山義軍來說理所當然是件好事,當然了,前提是,徐州義軍是否如杜伏威所稟報的那樣,主動攻擊魯郡,吸引和牽制一部分魯郡官軍,從而給長白山義軍南下蒙山創造機會。

李風雲?一頭白髮?年紀輕輕?孟讓眉頭緊皺,努力在記憶裡搜尋着,但他可以肯定,自己從未見過此人,也沒有聽說過此人,只是,依杜伏威所說,李風雲似乎對他和王**有所瞭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孟讓今年四十歲,齊郡章丘人,官宦子弟,年輕時也曾有理想有抱負,但在關隴人遏制和打擊山東人的大背景下,像他這種普通官宦子弟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不論是從軍還是混官場,都只能在最底層打拼。既然仕途上難有發展,那就求財吧,做個土財主享受人生也不錯。孟讓發財了,但也被關隴籍的地方官員盯上了,可惜孟讓恨透了關隴人,他寧願散盡家財,也不願意便宜了關隴人。民不與官鬥,與官斗的下場很悲慘。孟讓明明知道這個道理,卻誓死不回頭,結果可想而知,官府隨便誣陷個罪名就讓他家破人亡了。孟讓四處逃亡,殺人越貨,漸漸在濟水兩岸闖出了惡名,身邊也慢慢聚集了一幫亡命之徒。王薄舉旗造反,他第一個響應,率軍三次攻打章丘,發誓要報仇雪恨,但章丘三次都因爲郡丞張須陀的及時救援而安然無恙。

孟讓的血仇至今未報,仇恨日夜煎熬着他的心靈,讓他痛不欲生,然而,從舉旗到現在,他距離章丘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了,這讓他不得不冷靜下來思考,爲什麼現實與願望背道而馳?實力,關鍵還是實力,但如何才能壯大實力?他沒有答案,他也無法從未來中看到希望,他墜入了無邊黑暗,在恐懼和迷惘中無助地等待着死亡的降臨。

杜伏威是孟讓的小老鄉,當年孟讓在章丘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杜伏威還是一個小羊倌。兩人本沒有發生交集的可能,但命運就是這樣的神奇,就在孟讓率軍第一次攻打章丘的時候,杜伏威出現在了他的眼前。孟讓已經家破人亡,杜伏威亦是孤苦伶仃,兩個章丘人同病相憐,不知不覺便有了一絲若有若無的親近。

孟讓因此而信任杜伏威,對杜伏威帶給他的消息深信不疑。杜伏威曾在蒼頭軍的大營裡自由自在的轉了一下午,聽到了很多有關蒼頭帥和蒼頭軍的故事,如今他把這些故事又原原本本地轉述給了孟讓。而孟讓以此估猜到,那支徐州義軍在通濟渠兩岸做了不少足以震驚東都的“大事”,尤以劫掠重兵船隊和全殲永城鷹揚府爲最,由此可以推測到那支徐州義軍的實力肯定超過了長白山義軍。

孟讓堅定了南下蒙山的決心。到蒙山與徐州義軍會師,應該是當前壯大自己實力的唯一辦法。

當孟讓派人把這一好消息告之王薄的時候,王薄亦在派人傳遞給孟讓一個壞消息。魯郡太守段文操通過秘密渠道,向長白山義軍發出了嚴正警告,齊人不要殺齊人,更不要讓親者痛、仇者快,段文操要求他們重新殺回齊郡,並承諾將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關照”。

孟讓仇恨關隴人,亦不相信齊魯貴族。齊魯貴族尤其像段文操這樣的權貴,是當朝既得利益者,爲了維護他們自身之利益,只會把義軍當工具,當犧牲品,所謂的“關照”,是在維護他們既得利益基礎上的“關照”,他們絕不會支持義軍推翻大隋,摧毀國祚。中土一旦分裂,生靈塗炭,他們如何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孟讓急書王薄,警告他不要中了官府的奸計,此刻義軍身陷困境,缺衣少糧,人心渙散,隨時都有覆滅之危,根本無力與張須陀的軍隊正面對抗,唯有南下突圍,在徐州義軍的接應下殺進蒙山,纔是唯一的求生之路。

王薄卻是十萬火急地趕往孟讓的軍中。

杜伏威帶來的消息太讓人震驚了,而且十有八九都是真的,因爲長白山義軍進入魯郡的時候,段文操不但沒有派人向義軍發出警告,反而陳兵巨平、樑父一線,做出了與張須陀前後夾擊義軍之勢。但突然間,段文操卻做出了異常舉動,不但遣秘使警告義軍,還承諾給予“關照”,這背後肯定有原因,而最爲可能的原因便是段文操陷入了某種困境。杜伏威帶來的消息恰好應證了王薄的猜測。

王薄縱馬疾馳,途中遇到了一隊斥候,輔公祏就在這隊斥候當中。

在呼嘯的山風中,王薄認真聆聽了輔公祏的述說,詳細詢問了諸多細節,最後他認定,徐州義軍在攻佔蒙山後,的確有可能北上接應長白山義軍,蒼頭帥李風雲對杜伏威和輔公祏做出的承諾應該是真的。徐州義軍立足蒙山容易,發展壯大卻很難,因爲他們不是齊魯人,短期內很難得到齊魯人的支持,但若與長白山義軍會師,這一困境將得到根本性改善。

王薄陷入兩難之中,彷徨無策。

王薄是齊郡鄒平人,年過四十,出自普通官宦之家。他的人生經歷與孟讓非常相似,年輕時進入仕途奮力打拼,本來很有前途,但因爲站錯了隊,在齊郡的一場官場風暴中身陷囹圄,差點就掉了腦袋。好不容易出獄了,本想安心做個土財主終老一生,哪知地方官僚又惦記上了他的財產,乘着東征強徵賦稅徭役之際設了個圈套讓他鑽。王薄剛剛掉進這個圈套,地方官僚尚未動手“收網”,一場洪水從天而降。鄒平位於大河和濟水之間,受災極其嚴重。王薄前面掉進了官府的圈套,後面又遭天災洗劫,走投無路,一怒之下,造反了。

造反的目的是爲了活下去,如今活路在哪?是南下殺進蒙山,還是重新殺回齊郡?

王薄趕到孟讓的軍中,與孟讓詳細商量。

杜伏威和輔公祏這對兄弟重逢了,兩人順利返回軍中,一前一後僅隔一天,但輔公祏卻跟着徐州義軍在蒙山打了個轉,並給王薄和孟讓帶來了非常確切的消息。

孟讓堅決要去蒙山,王薄則猶豫不決。雖然徐州義軍會北上接應,但長白山義軍處境艱難,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一旦陷入官軍的包圍,以當前義軍將士的士氣,必定不戰而潰,全軍覆沒。義軍將士都是齊郡人,大部分都是濟水兩岸的災民,假若重新殺回齊郡,反而會激起將士們的鬥爭,或許勝算還大些。

正在委決不下的時候,斥候突然急報,張須陀率軍離開博城,沿着大道飛奔巨平而去。

張須陀讓“道”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裡面必有陰謀。張須陀既然把義軍趕出了齊郡,又一路追殺到魯郡,豈肯放下殺戮之刀?

孟讓認爲這是段文操和張須陀聯手圍剿義軍的陰謀,而王薄卻認爲,徐州義軍進入蒙山並向魯郡展開攻擊後,魯郡局勢發生了變化,從這一變化進行分析和推衍,可以估猜到,段文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爲確保魯郡的穩定,不得不把巨平和樑父一線的軍隊撤回泗水一線,向徐州義軍展開反攻。魯郡軍隊從巨平、樑父一線撤離後,等於給長白山義軍南下蒙山讓開了道路。但段文操不希望看到兩支義軍會師,繼而給魯郡帶來無法估量的惡果,所以他一方面遣使警告王薄,一方面向張須陀施壓,迫使張須陀南下巨平,幫助他阻截長白山義軍南下蒙山。

“對張須陀來說,把我們趕進蒙山,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他怎麼可能再讓我們殺回齊郡?”孟讓聽完王薄的分析,忍不住嗤之以鼻,“段文操和張須陀肯定在博城設下了陷阱,就等着我們跳進去了。”

王薄搖頭,“段文操是齊人,假若段文操與張須陀聯手圍殺我們,必然會影響到他在齊魯貴族中的聲譽,這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即便博城是個陷阱,那也是張須陀設下的陷阱。不過段文操既然對我們做出了承諾,那麼他肯定會利用魯郡的局勢,牽制住張須陀的一部分兵力,給我們重新殺回齊郡創造機會。”

“你明知博城是個陷阱,爲何還要跳進去?”

孟讓急怒攻心,忍不住厲聲質問。

“你以爲段文操會讓我們突破巨平、樑父一線南下蒙山?”王薄苦笑道,“張須陀爲何要去巨平?因爲巨平也是一個陷阱。我們南下必然會受阻於巨平、樑父一線,那時不論是張須陀留在博城的伏兵,還是正在泗水一線攻打徐州義軍的段文操,都會蜂擁而至,就算我們不惜代價突破了張須陀的阻截,也一樣會被官軍包圍於泗水北岸。”

孟讓俯身望着地圖,沒有說話。

“我們南下蒙山,便與段文操徹底翻臉,段文操從自身利益出發,必然與張須陀聯手圍殺,而我們若取道博城殺回齊郡,對手則只有張須陀一個,且其至少有一半兵力位於巨平、樑父一線,這給我們突圍而去贏得了足夠時間。”

王薄這話剛剛說完,孟讓便冷笑問道,“假若我們受阻博城,未能在張須陀由巨平趕回博城之前突圍而走,豈不全軍覆沒?”

王薄沉吟不語,良久,反問道,“你有何計?”

“將計就計。”孟讓說道,“段文操和張須陀既然給我們設了兩個陷阱,我們當然要加以利用,否則豈不白費了他們一番心血?”

王薄立刻明白了孟讓的意思,臉上當即露出感動之色,不過眼裡卻情不自禁地掠過一絲失望。說到底,孟讓還是要去蒙山,無意重回齊郡,或許在孟讓看來,到蒙山尚存一絲希望,而重回齊郡,希望在哪?

孟讓急召杜伏威和輔公祏,告訴他們已經決策南下蒙山,命令兩人即刻趕赴蒙山向徐州義軍求援,懇請白髮帥火速北上接應。

杜、輔二人帶着一幫小兄弟再次踏上了征途。

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762章 上當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735章 四大寇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
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762章 上當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735章 四大寇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