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51章 連環計

bookmark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哦?”三皇子玩味似地看了看秦素,又看了看太子殿下:“這人所說的主公,是何人?”

俞氏的臉色越發地白,雙脣亦微微顫抖起來:“他說的主公,是……是……桓家的大郎君。”

殿宇中,再度變得安靜起來。

俞氏說出的最後幾個字,就如同一句詛咒,讓在座的所有人,都微微色變。

良久後,中元帝的語聲方纔響了起來:“俞氏,你見到桓大郎了?”

俞氏連忙垂下了頭,兩手扶地,顫聲道:“回陛下的話,是的,那桓大郎……親來了一趟青州,將十三娘領走了。”

“那是何時之事?”中元帝問道,面色反倒不再像方纔那樣陰冷,而是一臉散淡。

俞氏立時回道:“回陛下,民婦記得那是前年夏末時候的事兒,大約是在處暑前後。具體的,民婦委實是想不起來了。”

俞氏話音落地,殿中又是一片安靜。

說起來,這俞氏言語謙恭、條理清晰,行動間又有一種溫婉柔和的感覺,極易予人好感。

聽了她的話,中元帝的神情似是緩和了些,溫言道:“起來回話罷。”

俞氏連忙伏地謝過,旋即便站起了身。

三皇子此時便上前一步,向着中元帝揖手道:“父皇當還記得,前年的處暑前後,正是晉陵公主被認回之時。可父皇與我們卻從不知曉,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桓氏亦認回了他們的女兒,亦即這位桓十三娘。如此巧合,兒臣乍然聽聞時,心裡是惶惑的,總覺得,這樁樁件件,就像有人經過精心算計,掐好了前後時間,將兩件事……同時達成。”

他拖着長音說出了最後一句,一臉地意味深長。

除秦素之外的所有人,此時皆是目露震驚。

好一會兒後,四皇子方纔顫聲道:“這莫非竟是……狸貓換太子?”

此聲一出,滿室俱寂。

秦素陡然轉眸,冷厲的視線向他身上一轉。

四皇子似是自知失言,一語說罷立時便將衣袖掩了口,蒼白而溫秀的臉上,泛起了不敢置信的神情。

“狸貓換太子,四皇弟這話卻也不盡然。”三皇子俊雅的臉上溢着笑,擡手撫向腰畔的螭紋玉珮,眸光微閃:“依我說,魚目換珠,還差不離。”

四皇子仍舊維持着失言而驚的神情,怔忡地點了點頭。

三皇子便又看向了中元帝,躬身道:“父皇,兒臣斗膽,想要在此時將兒臣的推測,或者不如說是一個離奇的故事,說予衆兄弟姊妹聽聽,不知可否?”

“可。”中元帝從口中吐出了一個字,面無表情。

三皇子卻是滿臉地歡喜,再向他躬了躬身,便轉向了衆人:“說起來,這個故事要從十五年前說起。”

他的語聲沉而緩慢,彷彿故意要讓所有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五年前,本朝有一大族,正於遼西邊陲受那流放之苦,那時,他們偶爾聽到了一個傳聞,道說才登基的當朝天子有一幼女流落民間。這戶大族聽了這事,便動起了別樣的心思。這戶大族乃是我朝冠族,實力雄厚,他們要調查這些事情,還是很容易的。而幾經查訪之後,他們終是查知,那落難的小公主卻是被好心人收留了,而收留她的那戶人家麼……”

他轉動眼珠往四下看了看,便看向了俞氏,含笑道:“我們便假說那好心的人家便姓秦罷。”

語罷,便勾了勾脣。

衆人的視線盡在他身上,此時見他如此表情,有那麼一兩個人,已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三皇子此時便又道:“這秦氏收留了下了當朝公主,卻根本不知其真正的身份,只將其當僕役一般對待。而在查知這件事後,遼西的那個大族,本來大約是想借獻上公主之機,立個大功,也好得來大赦之令的。只是,機緣巧合之下,新帝登基,天下大赦,這戶大族卻並不在赦免之列。那老族長是個極爲精明的角色,立時便明白,在短時間內想要重回京城,卻是極難的了,就算拿公主去換,只怕亦換不來回京之機。於是,這老族長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便想出了一個連環之計。而若依此計,輕者欺君,重者謀逆,卻是爲我大陳,埋下了一個隱患。”

“這……又是從何說起?”四皇子像是聽得入了神,不由自主地開始發問。

三皇子聞言,便勾了勾脣:“四皇弟請想,那流放的大族明知公主在何處,卻不上報朝廷,而是將這消息隱了下來,只想待價而沽,這是不是欺君?”

四皇子微微點頭,秀氣蒼白的臉上是一抹沉思:“這確實算是欺君了,不過,僅憑這一件事,卻也遠遠構不成謀逆。”

“誠如四皇弟所言,僅此一事,自不能稱之爲謀逆。”三皇子接口說道,面上的笑容很是溫雅:“所以我纔會說,這是個連環計。此計最毒之處,便在於一計雙用,可攻可守,委實大妙。”

他賣關子似地停住了話聲,舉眸四顧,卻見中元帝雖然神情淡然,但眼底有微光閃動,顯是聽得入了心,而其餘諸皇子更是一臉地聚精會神。

三皇子心下極是得意,清了清嗓子,再度續道:“守株待兔、待價而沽,此乃這連環計的第一層,其目的麼,自然是爲了爲族中求得最大的利益、獲得最大的好處;而這連環計的第二層,那就誅心了。這老族長不只按下公主的消息絕口不提,更是悄悄命族中的一名妾室,帶着這個家族纔出生不久的一名女嬰,按照真公主及其生母一路流落的路線,重走了一遍。這家族幼女本就與公主同年,那妾室的年紀亦與公主生母相仿,如此一來,這計策的第二步——‘混淆’——便完成了。那妾室帶着這族中幼女,一路顛沛流離,終是來到了好心人秦氏所在的郡縣。因那妾室因生得極美,勾得那秦氏郎主與之結識。那秦氏郎主見她母弱女幼,便動了惻隱之心,於是便將這妾室收作外室,而那個女嬰,則被他認在了膝下,成了秦氏的外室女。”

第890章 避九川第524章 膩香膏第042章 葫蘆引第582章 漸揭曉第544章 夜來人第852章 這位是第987章 可願賭第667章 衛氏女第614章 弄櫻桃第889章 約明日第953章 公道話第533章 柳下問第693章 杏子林第385章 細雪來第950章 問檀印第078章 不速客第146章 風絮亂第504章 論嫁娶第999章 昔往矣第151章 蘊茶香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986章 梅初綻第649章 水蓮開第983章 開山斧第118章 纖絲帚第792章 願還鄉第735章 出猗蘭第766章 有後招第899章 皆無用第801章 程僕射第672章 嘆金龍第018章 先攻心第594章 曲有誤第834章 且着棋第370章 旬空也第741章 裙上拂第030章 曾相識第681章 美人圖第416章 數碗血第981章 痛快否?第294章 折輕柳第911章 奉國書第374章 袖中物第776章 《長清》絕第651章 忽有信第503章 非天災第754章 欲泫然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生機第077章 風骨論第536章 拂殘局第298章 青衿舞第749章 作羹湯第685章 問蘭草第355章 拭墨痕第369章 金四局第167章 鴻雁來第616章 三重因第019章 別連雲第766章 有後招第188章 天雷落第1049章 別亂碰第736章 我保了第719章 傷其類第694章 筵開處第738章 莫大監第497章 樹下人第113章 傲霜圖第1025章 如稚子第773章 謝贈言通知第391章 阿堵郎第433章 煙水闊第1039章 英雄冢第721章 春風軟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646章 忽聞歌第723章 袖餘香第770章 龍陽好第244章 飄香館第848章 陳惠姑第682章 憶青衿第846章 曲廊深第499章 再入懷第166章 媚語儂第251章 承吉言第832章 因何返第1005章 桓家女第783章 問冰鑑第522章 赴異鄉第334章 多儲糧第1033章 曾爲畫第381章 溼長睫第901章 音泠泠第101章 暈青瓷第二百一十八章 苔痕綠第488章 九霄宮第665章 論泗水第586章 夜語時第555章 揮素袂第1030章 口舌爾
第890章 避九川第524章 膩香膏第042章 葫蘆引第582章 漸揭曉第544章 夜來人第852章 這位是第987章 可願賭第667章 衛氏女第614章 弄櫻桃第889章 約明日第953章 公道話第533章 柳下問第693章 杏子林第385章 細雪來第950章 問檀印第078章 不速客第146章 風絮亂第504章 論嫁娶第999章 昔往矣第151章 蘊茶香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986章 梅初綻第649章 水蓮開第983章 開山斧第118章 纖絲帚第792章 願還鄉第735章 出猗蘭第766章 有後招第899章 皆無用第801章 程僕射第672章 嘆金龍第018章 先攻心第594章 曲有誤第834章 且着棋第370章 旬空也第741章 裙上拂第030章 曾相識第681章 美人圖第416章 數碗血第981章 痛快否?第294章 折輕柳第911章 奉國書第374章 袖中物第776章 《長清》絕第651章 忽有信第503章 非天災第754章 欲泫然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生機第077章 風骨論第536章 拂殘局第298章 青衿舞第749章 作羹湯第685章 問蘭草第355章 拭墨痕第369章 金四局第167章 鴻雁來第616章 三重因第019章 別連雲第766章 有後招第188章 天雷落第1049章 別亂碰第736章 我保了第719章 傷其類第694章 筵開處第738章 莫大監第497章 樹下人第113章 傲霜圖第1025章 如稚子第773章 謝贈言通知第391章 阿堵郎第433章 煙水闊第1039章 英雄冢第721章 春風軟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646章 忽聞歌第723章 袖餘香第770章 龍陽好第244章 飄香館第848章 陳惠姑第682章 憶青衿第846章 曲廊深第499章 再入懷第166章 媚語儂第251章 承吉言第832章 因何返第1005章 桓家女第783章 問冰鑑第522章 赴異鄉第334章 多儲糧第1033章 曾爲畫第381章 溼長睫第901章 音泠泠第101章 暈青瓷第二百一十八章 苔痕綠第488章 九霄宮第665章 論泗水第586章 夜語時第555章 揮素袂第1030章 口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