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

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

閻應元奪取金鄉,屬於隨機事件。

按照費如鶴的原定計劃,是先順着大運河北上,迅速拿下戰略要地南陽鎮。

然後,讓民夫修築防禦工事,以少量正規軍和農兵駐守,再回師拿下谷亭鎮和魚臺縣城。保證自己後方的同時,再去攻打金鄉,用火炮全力轟塌城牆,如此就能穩固自己的側翼。

實際狀況讓費如鶴很尷尬,他在進軍魚臺縣的半路上,魚臺縣城已經被典史和秀才拿下。至於谷亭鎮,則被一羣鄉紳給奪了。

此地跟趙瀚的地盤接壤,官吏、士子、平民和鄉紳,只要膽子大就敢奪城,並且毫無後顧之憂,大同軍很快就能接管城池。

魚臺已克,於是費如鶴又去打金鄉。

距離金鄉縣城還有幾裡地,費如鶴再次收到消息,頓時哭笑不得:“金鄉也拿下了?那裡可是有幾千守軍!”

探馬詳細說道:“又是徐先生派出的細作,說服城內百姓奪城。金鄉典史叫閻應元,孤身登城殺死敵將,勸降兩千多敵軍,先後斬殺敵將三人。”

“真猛士也!”費如鶴讚道。

探馬又說:“閻典史請求增兵駐防金鄉,再撥發一些軍糧。他說自己帶着兩千降兵,保證拿下單縣、城武、曹縣、定陶、曹州五城。”

費如鶴感慨:“他口氣還真大。”

一個敢誇下海口,一個竟真敢答應,費如鶴真把自己側方諸城交給閻應元解決。

如果沒有閻應元,他會派農兵和民夫去搞定。

因爲只要拿下金鄉,其餘諸縣距離趙瀚的地盤太近,多半會選擇望風歸附。誰不投降,就將直面大同軍的攻擊!

這跟山東北邊的情況一樣,守軍直面滿清攻擊,於是紛紛投降滿清。

而且,李正的部隊在歸德府打仗,隨時可以渡河增援費如鶴的側翼。

就在費如鶴返回南陽鎮時,忽然接到細作發回的消息:有大量運送兵糧的船隻,正在朝兗州、曲阜方向調動。

費如鶴連忙調來南陽鎮以西的騎兵,撒出大半扔去南陽鎮東邊。

很快又有消息傳來,說金鄉河對岸的西北方,發現大量敵人的蹤跡。

東西兩個方向都有人,難道多鐸分兵進擊?

費如鶴召集軍官們議事,詳細商討好半天,都搞不清多鐸想幹啥。

師副萬斯同說:“管他想幹啥,該怎麼打,就怎麼打,我軍先將滕縣給拔掉。快船去通知張將軍,讓他留下農兵和民夫駐守沂水、莒州、諸城,讓黃蜚死守濰縣、昌邑、安丘。反正青州府打不動了,讓張將軍帶着主力回來幫這邊。“

費如鶴立即明白:“張鐵牛帶兵從沂州出發,沿着浚河經費縣,直插泗水、曲阜、兗州,跟我們一起兩面夾擊。這確實好計策,不知是否來得及。”

“來得及,”萬斯同說,“這邊的戰事,一時半會兒打不完。”

“那就這麼辦!”費如鶴拍案決策。

……

兗州府、青州府,山東就這兩大戰場,打到現在全部僵持住了。

雙方都在想辦法,而且想出的辦法一模一樣。

多鐸讓洪承疇駐守濟寧,派遣降兵降將,在南陽鎮兩側進行迷惑。自己則親率主力,走浚河直插沂州,不但斷掉張鐵牛的一半退路,還能順河而上夾擊張鐵牛。

費如鶴則是暫停進攻青州府,讓張鐵牛回師走浚河,直插泗水、曲阜,在兗州夾擊多鐸的主力。

張鐵牛和多鐸的部隊,很可能轉角遇到愛,在浚河沿岸撞個正着!

卻說金鄉那邊。

費如鶴派來的農兵和運糧隊抵達之後,閻應元立即帶着兩千降兵出發,把金鄉縣城留給董用卿管理。

閻應元帶兵直奔單縣,來到城外時,縣城居然已經改旗易幟。

卻是這地方距離碭山很近,李正在碭山出兵時,派一支農兵部隊渡河,單縣守軍直接選擇投降。

閻應元在單縣略作補給,又帶兵奔襲城武,守將張秀德立即投降。

閻應元、張秀德合兵前往曹縣,曹縣知縣李坤起義響應,殺死守將獻出城池。

於是三人合兵,且募集鄉勇,4000餘人殺往定陶。

張秀德佯裝兵敗逃跑,詐開城門,殺死守將奪城,會兵5000餘人再殺向曹州(菏澤)。

就如滾雪球般,雖然全是烏合之衆,但這路軍隊的規模越打越大。

如此順利,原因有三:

第一,左良玉麾下的中低層將士,是不願投靠滿清的。

第二,此地距離趙瀚的地盤實在太近,不但害怕被大同軍攻擊,而且也對大同政策比較瞭解。還知道南邊疫情控制得好,想請大同醫生趕快過來治理瘟疫。

第三,開戰之初,費如鶴不去攻打城池,而是沿着運河直取南陽鎮。只這一個舉動,看似沒有攻城略地,看似沒有殺滅敵軍,卻瞬間將左良玉的南方地盤進行分割。兗州府的南部諸縣,全部陷入孤立無援狀態,要麼守軍容易投降,要麼百姓熱衷起義。

費如鶴也在戰爭當中成長了,且不論其指揮能力如何,戰役戰略佈局堪稱絕妙。

就連戰略位置極爲關鍵的滕縣,也在費如鶴切割戰場之後,都不等大同軍去打,便主動選擇改旗易幟。

山東戰場就是這般詭異,北邊守將紛紛投靠滿清,南邊守將紛紛投靠趙瀚。最大的軍閥左良玉投了滿清,而實力第二的軍閥黃蜚投了趙瀚。

當閻應元、張秀德、李坤帶兵來到曹州時,發現這裡根本打不下來。

邊軍降將唐通,已經帶兵增援駐紮,守軍兵力五千餘。

就在他們打算離開時,北邊忽然來了大部隊。

卻是鄭沛然、馬進忠率領的梁山聯軍,棄了鄆城跑來攻打曹州,沿途不斷有義軍加入,算上家屬已經超過十萬人。

“老子這回是栽了,狗孃養的多鐸!”唐通看得渾身冰涼。

城外,馬進忠與閻應元會師,雖然彼此不認識,但此時雙方都打着大同軍旗。

侄子唐倫私下對唐通說:“叔父,要不咱們也降了吧。”

唐通說道:“你我全家皆在北京,如何能降?更何況,投了南京,能得到什麼好處?咱家在薊州圈佔那麼多土地,大清要是敗了,咱家的土地也沒了。”

唐倫焦急道:“城外敵軍聯營數裡,怕不下十萬之衆。我軍只有五六千,如何守得下來?”

唐通說道:“便有十多萬敵軍,真正能打的也只幾千,其餘部隊就連旗幟都亂得很。咱們雖只五千餘人,守城卻綽綽有餘,而且可以尋機出城劫營。只要攻擊不備,便是一場大勝仗,說不定還能立功封侯!”

唐倫卻不這麼想,但又不敢反對叔叔,只能默然回到自己防守的那段城牆。

他還年輕得很,不願光着腦門兒扎一輩子辮子。

而且,眼下十多萬敵軍圍城,城內早就已經人心惶惶。真能守得了嗎?

數日之後,攻城部隊已將護城河填平,各部義軍首領也鬆懈下來。雖然馬進忠、閻應元、鄭沛然等人,再三告誡要警惕夜襲,但底層士兵都不把這當回事兒。

唐通揀選八百精兵,讓侄子唐倫負責守城,竟然親自跑去城外劫營。

這貨給大明朝廷打仗慫得很,現在給滿清打仗卻英勇起來,八百人就敢夜襲十多萬人的大營。

夜間,義軍一處大營突然起火。

外圍營寨陷入混亂當中,一座連着一座營寨,就跟瘟疫傳播似的開始混亂。

烏合之衆組成的義軍,完全像無頭蒼蠅般亂撞。黑暗之中,他們不曉得敵人來了多少,不曉得敵人從哪邊殺來,只知道友軍在呼喊逃跑,於是他們也跟着呼喊逃跑。

十多萬義軍,一盞茶功夫,就有一大半炸營崩潰。

只有兩人的營寨沒炸,一個是馬進忠,一個是閻應元。

他們各自在嘈雜混亂中聚兵,但夜裡聚兵太困難了,最後各自只召集到千餘人,朝着火光最盛的方向衝去。

“怎還不出兵?”唐通疑惑的看着曹州城方向。

他跟侄子約定好了,只要夜襲成功,侄子立即帶着大軍出城追殺。

但此時此刻,曹州城卻安靜得很。

曹州城。

部將王敞欣喜道:“少將軍,夜襲成功了,咱們快出城追殺!”

黑暗中,唐倫的表情陰沉不定:“王將軍,你覺得韃子真能坐穩天下?”

王敞驚道:“少將軍,你怎如此說?”

唐倫說道:“南京朝廷,佔盡天下富庶之地。就算打仗不如韃子,也絕非大明可比,不可能一潰千里。南京朝廷能輸十次,韃子卻只能輸一次兩次。韃子根本就沒多少軍糧,這次咱們南下,到處搶糧搶民夫,糧食能撐幾個月?一旦僵持對峙,南京朝廷根本不需要打硬仗,據城堅守就能把韃子拖死。”

王敞當然明白,卻焦急道:“少將軍,話雖這麼說,可咱們的家人都在北京啊!”

唐倫嘆息道:“只能對不住父母妻兒了。你降不降?”

王敞猶豫不決,內心糾結良久,終於咬牙說:“爲了漢家大義,我跟少將軍一起投降!”

唐倫摘掉頭盔,揮刀割下辮子:“王將軍請吧。”

王敞有樣學樣,也摘盔割辮。

接着,兩人又召集軍官,強迫麾下軍官割辮,不願割辮子的當場砍死。

他們心中或許真的厭惡滿清習俗,但選擇倒戈,卻絕不是爲了什麼漢家大義。

而是戰場形勢發生轉變,原以爲八旗軍能夠狂飆突進,結果兗州府、青州府兩處戰場,全部陷入對峙局面。爲了籌集更多糧食,多鐸逼迫左良玉,派出大量部隊前往各縣,強行從百姓手裡搶糧,又強徵民夫把糧食運到前線。

百姓哪還有多少糧食?被搶的全是士紳商賈!

這種搞法,弄得後方遍地起義。士紳、商賈、平民、讀書人,紛紛聯合起來造反,陸續有十多個縣插上了大同旗幟。

就連曲阜孔家都想造反了,因爲被勒令捐出五千石米麥。

孔家被白蓮教搶過一次,糧食本就沒剩下多少。這幾年又遇到旱災,根本拿不出五千石糧,缺額只得用銀子來補齊。

許多降將,都感覺韃子要玩崩,心裡盤算着什麼時候趁機倒戈。

多鐸、洪承疇若想扭轉局面,必須來一次大勝。

否則就真崩了,軍糧還沒吃完,大批降將就要率部反水。

城外義軍遍地潰散,馬進忠、閻應元、鄭沛然、張秀德等人,率領小股部隊逆流衝殺。中途遇到潰逃的李青山、石巋然和任七,這三人各帶幾十義兵匯合。

最終,三千多義兵跟唐通撞上,唐通的八百精銳嚇得連忙逃跑。

逃至城下,唐通大喊:“快開城門!”

城上無人回答。

唐通氣得破口大罵:“唐倫你個不孝子,我是你親叔父,在戰場上救過你多少次?你這狗入的,快快把城門打開!”

唐倫回答:“叔父,快快投降吧,韃子這次輸定了。”

曾幾何時,曹變蛟也是夜裡劫營,而且把多爾袞的大營給殺潰了。唐通這些降將,只在城內看着,逼得曹變蛟只能帶兵南下投靠趙瀚。

而今,同樣的情況發生,唐通被親侄子擺了一道。

眼見追兵殺來,唐通無奈之下,只能喊道:“我願投降,我願投降!”

李青山帶人衝在最前面,一刀砍死跪地請降的唐通,咆哮道:“老子好不容易攢了幾千兵,全被你這廝夜襲殺散了!該死,該死!”

這種陣仗,打得就他媽離譜。

一邊十萬大軍被八百殺潰,一邊被自己親侄兒給坑死。

而在浚河岸邊,奇襲兗州府的張鐵牛,跟奇襲青州府的多鐸撞上。這是雙方包抄敵軍的必經之路!

(本章完)

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997章 993【炸城】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0章 468【商業市場壯大】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216章 214【年輕的數學家】第945章 941【電氣】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523章 520【空心陣和山地游擊戰】(爲企鵝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896章 892【石油】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278章 276【回家】(爲雙盟主“Hello付先第638章 635【攻城】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41章 040【天元術?】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712章 709【失土還臣服】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885章 881【人形小強】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57章 056【會社組織】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289章 287【原君】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957章 953【張獻忠做總督了】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章 097【發老婆】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第374章 372【救援】第719章 716【驕敵之計】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1071章 【番外一】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491章 488【屠華】第249章 247【夜間奪城】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1054章 1050【實地調查才靠譜】第848章 844【官方走私】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677章 674【掉腦袋的案子】第71章 070【稿費】第635章 632【圍城打不了援】第436章 434【論死】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231章 229【趙瀚想跟皇帝聯手】第897章 893【欺君要砍手】第179章 177【俘獲】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601章 598【文明】第9章 009【獻計】第183章 181【熟人好多】(爲盟主“99玖玖久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997章 993【炸城】第441章 439【朝鮮 安南來朝】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65章 363【拷餉】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7章 903【閣臣】
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997章 993【炸城】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0章 468【商業市場壯大】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216章 214【年輕的數學家】第945章 941【電氣】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523章 520【空心陣和山地游擊戰】(爲企鵝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896章 892【石油】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278章 276【回家】(爲雙盟主“Hello付先第638章 635【攻城】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41章 040【天元術?】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712章 709【失土還臣服】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885章 881【人形小強】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57章 056【會社組織】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289章 287【原君】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957章 953【張獻忠做總督了】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章 097【發老婆】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第374章 372【救援】第719章 716【驕敵之計】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1071章 【番外一】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491章 488【屠華】第249章 247【夜間奪城】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1054章 1050【實地調查才靠譜】第848章 844【官方走私】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677章 674【掉腦袋的案子】第71章 070【稿費】第635章 632【圍城打不了援】第436章 434【論死】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231章 229【趙瀚想跟皇帝聯手】第897章 893【欺君要砍手】第179章 177【俘獲】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601章 598【文明】第9章 009【獻計】第183章 181【熟人好多】(爲盟主“99玖玖久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997章 993【炸城】第441章 439【朝鮮 安南來朝】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65章 363【拷餉】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7章 903【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