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大名府之戰28

逐鹿天下 712,大名府之戰(28)

接下來就是極爲平靜的幾天,當然,只是看起來很平靜罷了,

姚古一直在派人暗中觀察遼軍與夏軍的動靜,即便察哥和蕭察剌一再下令,但幾十萬人準備撤離就算再小心也不會一點破綻也露不出來,姚古很快就知道了遼軍與夏軍正在暗中準備着什麼,姚古不由一陣緊張,再派人查探卻得出了一個令他頗爲驚訝的結果,他懷疑遼、夏兩軍似乎並不準備對付自己,他們好像是想撤兵!

這還沒完,察哥和蕭察剌又不約而同的命人向他催促了一次糧草,藉口是耶律大石的二十萬人已經到了,馬上就可以對賊寇發動反擊了,他們兩軍都需要再多備下一些糧草以備不時只需,

這些反常的舉動終於讓姚古確信天道軍沒有騙他,遼軍與夏軍的確已經知道了真相,但一看遼夏兩軍其實是想“逃跑”,這多少讓姚古有些發覺是上了鄭飛的當,他暗道怪不得那鄭臨風要和自己和談,原來遼夏兩軍根本就沒想和那鄭臨風結盟對付自己。

想通這一點,姚古不禁又動了動心思,暗道,既然如此,自己還有必要跟那鄭臨風合作對付遼、夏兩軍嗎?遼夏兩軍這一逃走,戰場上也就只剩下了自己和天道軍,雖然自己的兵力仍然少於天道軍,但差距也不是特別大,自保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不過再往深處一想,姚古又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他也發現現在絕對不能放跑遼、夏兩軍,因爲等他們各自回到遼夏兩國後,他們必然會對大宋展開報復,西北與河北便首當其衝!而如今大宋的兵力都集中在這裡,在西北與河北拿什麼抵擋他們?如此一來,只怕大宋還沒被鄭臨風打敗,倒先滅於遼、夏兩國之手了!所以,現在必須先消滅這幾十萬遼軍和夏軍,先儘可能的折損他們的兵力,也算間接爲日後抵擋他們兩國的報復做準備。

至此,姚古終於放棄了所有的僥倖,立刻按照與天道軍的約定下令各軍行動起來,下達完所有的命令之後,姚古來到院子中,面朝西北的方向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只覺一陣無力感籠罩住了他的全身,讓他覺得好累,好累……,雖然造成目前這種不利狀況的責任並不在他,他現在所做的都是正確的選擇,他做的問心無愧,但大宋從來就不講什麼“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一套,他擅自決定了這麼大的事,首先就是犯了大宋的大忌!

而違抗了趙桓的命令,破壞了趙桓的計劃就更不用說了,趙桓的如意算盤被打破,盛怒之下的趙桓會不會有理智分清楚究竟是誰的錯,又能不能看清楚他的一片苦心,他對此是毫無信心!

更重要的是,此戰出現這樣大的失誤,總有人要對此負責,若論起罪過,鄭修年纔是罪魁禍首,正是他的不聽勸告才導致接下來的一切,但不要忘記,鄭修年是宰相鄭居中的大公子,治他的罪就等於治鄭居中的罪,更是治鄭皇后的罪,以趙桓與鄭家的親密關係,這是絕不可能的,最終的結果極有可能是他姚古會成爲替罪羊,承擔一切!

所以,從做出與天道軍合作決定的那一刻起,姚古就已抱定了必死的念頭,他如今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儘自己最大可能爲大宋多爭取一些時間挽回敗局,讓趙桓能看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再在戰後從鄭臨風手中把鄭修年討要回來,看看能不能借助鄭家的力量保住自己,就算不能……也要最少保住姚家!

而對鄭飛,姚古不由感到了一絲的害怕,這是他這一生從未有過的感覺,曾經在西北面對隻手遮天的童貫時,他沒有害怕。在戰場上陷入夏軍的包圍九死一生時,他也沒有害怕。但現在他卻真的對鄭飛感到了一絲的恐懼,他從未輕視過鄭飛,一個能白手起家攻佔大宋半壁江山,把大宋逼得都快亡國的人,他是沒有資格輕視的,他只是恨奇怪,奇怪那個據說曾經在渭州城殺了十幾年豬的肉店老闆怎麼就突然發達到瞭如今的地步,甚至連西北軍四大將帥中已有兩位先後敗給了他並投靠了他,如今經過這件事,他覺得自己似乎是明白了什麼,那個鄭臨風,是個瘋子!

是的,只有瘋子,纔會想出這種與死對頭聯手消滅五十萬遼、夏兩軍的計劃!也只有瘋子,才能做出種種不可思議的舉動,也只有瘋子,纔會讓人完全看不出他最真實的想法和目的!就像你明知道他一定還有什麼別的企圖,但你仍舊無法反抗他,因爲他是瘋子,一切道理對他都不起作用!

經過幾日的倉促準備,在一天天黑之後,遼、夏兩軍並沒有如往日般休息,而是同時行動起來,各軍同時開拔,輕裝簡行,主要帶着兵器與乾糧,趁着夜色按計劃朝着目標開動而去,很快,遼、夏兩軍各軍的營地就都成了一座座空營。

察哥一邊帶着大軍往臨清的方向趕去,一邊還不忘時刻注意宋軍與天道軍的動向,而根據派出的斥候不停的輪番的來報告的消息顯示,宋軍與天道軍都沒有任何的異樣,一切的跡象都顯示他們根本沒想到遼、夏兩軍會同時撤軍。

察哥心中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宋軍目前如果還沒有反應,就算等到天亮後他們想做出反應也來不及了,他轉頭看了一眼濰州的方向,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他真是很希望可以看到那姚古和鄭修年在天亮時知道遼、夏兩軍突然撤兵,並且已經渡過大運河的消息時究竟會有如何的反應,不過就算看不到他也覺得自己能猜得到,沒別的,鄭臨風肯定會很失望,或許還會因自己欺騙了他而大發雷霆,而姚古,肯定是嚇得臉都白了。不過總體而言,鄭臨風要比姚古好受,因爲畢竟瞬間不僅讓宋國失去了遼夏兩大國的支持,還招來了兩大國的痛恨,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這也是個不錯的結果。至於宋國,居然敢算計自己,原本自己還打算維持一下宋國,但現在看來完全沒這個必要了,等自己回到夏國,就要立刻對宋國展開報復,而這一次自己要的就不僅僅是西北十二州了……!

一夜的急行軍後,天剛矇矇亮時,遼、夏兩軍順利的會師在了距離臨清不足十里的地方,察哥與蕭察剌也見到了面,這也是二人自抵達戰場後的第二次見面,上一次見面時是在姚古舉辦的歡迎晚宴上,當時他們二人還都各視甚高,彼此間只有客套沒有交情,但經過了這件事,二人的再度重逢就變得如同老朋友見面一樣,彼此稱兄道弟,相互承諾這一路歸途兩軍要通力合作,無間配合,爭取順利返回遼國。然後又一起痛罵宋國真是無恥卑鄙到了極點,這次兩軍沒有留下來跟他們算賬真是便宜他們了。不過這件事絕對不能就這麼算了,等兩軍各自返回國內之後,一定要再度聯手,大遼從河北,大夏從西北,對宋國同時發動進攻,將宋國徹底消滅!

說話間,察哥注意到蕭察剌身邊多了一個自己沒見過的年輕人,此人相貌不俗,雙目炯炯有神,舉手投足之間也是頗有氣勢,如同一隻隨時準備出動的野獸,一看就不是等閒之人,更令人奇怪的是,他現在滿臉都是不耐煩的表情,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察哥不禁有些好奇,便問向蕭察剌此人是誰?

蕭察剌直到這時才似是想起來一樣趕忙介紹道,“這就是剛剛率領二十萬大軍抵達的大遼西南路都統耶律大石!耶律大石還是大遼宗室,被皇帝以子侄相稱,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呢!”

察哥心中不禁暗暗一驚,他當然早就聽過耶律大石的名字,可卻沒想到居然是這麼年輕的一個人,不過一聽耶律大石是皇帝的侄子,察哥心中不禁冷冷一笑,覺得自己似乎是明白了什麼,暗道怪不得眼下堂堂大遼竟被偏居一隅之地的金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已經丟了半壁江山,敢情是大遼國內無人以至此嚴重地步,如此重要的事,卻只能派一個乳臭未乾的宗室子弟領兵,別看此人相貌雖然不俗,也定是一個草包罷了,否則又怎會白白帶着二十萬大軍在路上耗費了那麼久纔來到戰場呢?

當然,察哥心裡這麼想,面上卻不能表現出來,他立刻故作驚訝的對耶律大石抱拳道,“原來竟是耶律大石將軍,久仰久仰!百聞不如一見,真是一表人才呢!”

蕭察剌接着笑道,“王爺別看大石將軍年輕,卻是戰場上一員猛將,在上一次與金賊之戰中,他……,”

卻還沒等蕭察剌說完,就只聽耶律大石似是終於忍耐到達極點一樣沒好氣的說道,“王爺,蕭大人,現在不是閒聊的時候,咱們還是抓緊時間進入臨清,渡過大運河,用最快的時間返回大遼吧!”

這話直接說了蕭察剌個沒臉,雖然天色尚未完全轉亮,仍舊有些陰沉,但還是能看出他的臉色有些難看,

察哥見狀心中一動,暗道這遼國宗室小將軍脾氣還不小,而且這蕭察剌與耶律大石之間看起來關係也不太好的樣子……。不過現在可不是鬧矛盾的時候,平日裡遼軍內部願意怎麼鬥就怎麼鬥,打死一個纔好,但現在可真不能出問題,自己能不能順利的返回大夏還要靠他們幫忙呢!察哥想定趕忙出來打圓場,“對,大石將軍說的極是,蕭兄啊,咱們先解決臨清再說。過了大運河,咱們再一醉方休!”

蕭察剌冷冷的看了耶律大石一眼,也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點了點頭,

你道耶律大石爲何如此不淡定?原來,前文已經說過,他在率軍從遼國來此出發前相信了耶律淳編的假話,在路上一再拖延,隨時準備返回遼國抗擊金軍,誰料這一等許多天都過去了,邊境還是一片平靜,這讓他不禁對耶律淳的話產生了懷疑,眼看因此子虛烏有之事耽誤了這麼多天的行程,他頗有些惱怒,隨即就帶着大軍全速趕到了大名府,

可他剛到沒幾天,就從蕭察剌嘴中得知宋國已與金國秘密約定,金國馬上就要趁機進攻大遼的消息,耶律大石真是後悔不已,這些天常常自責自己錯怪了耶律淳,要是自己能再多堅持幾天,豈不就是可以馬上返回大遼了?現在倒好,一頭扎進了宋軍的埋伏,連回國都要偷偷摸摸的,不知要耽誤多少時間,如果因此無法及時回國耽誤了抗金,那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

所以,整個遼、夏大軍中沒有比他更加迫切想重返遼國,今日終於可以行動了,眼見察哥和蕭察剌只顧着聯絡感情卻遲遲不見具體行動,直急得他心急如焚,這纔不顧失態出此一言。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他如此不顧及蕭察剌的顏面,因爲這蕭察剌別的本事沒有,爭班奪權卻是個好手,他手中有皇帝的手諭,指明他是遼軍的主帥,對耶律大石這麼晚才趕到他早已有所不滿,待耶律大石一來,他又仗着手諭和身份、資歷搞一言堂,對耶律大石的許多作戰建議充耳不聞,搞得耶律大石很是煩躁,其實早就煩透了這蕭察剌。

眼見察哥這麼說,耶律大石連連點頭,對察哥這名夏國權王,耶律大石早已如雷貫耳,據說這一次夏遼兩軍聯合行動一起返回遼國也是來自於他的提議,耶律大石很是贊同和佩服,比蕭察剌可強得多了。

“王爺,在行動之前,我有句話要講。”耶律大石道,

察哥一愣,“將軍但說無妨。”

耶律大石道,“我覺得……現在的事有點怪!”

察哥詫異道,“怪……?”

731 蕃軍13344 梁山泊大戰曾頭市11758 君臣同心641 塞外揚威11310 鎮關西重回梁山晁天王齊聚七星1103 放豪言再立寨規嚴法紀從嚴治軍下740 殺風口629 招降與招工2400 新的戰鬥12472 鄭飛的煩惱5286163572 東南劇變2764419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4641 塞外揚威11237 鄭飛初會及時雨大計終成上梁山終022 龐萬春三箭奇襲少華山大破官軍729494056 雲仙樓進門受阻蔡侍讀耍威詞會595 平定西京9515 反擊7015 深夜小僧來引路孤身一人探虛實123 衆好漢山下放糧大頭領暫別岐山下259555 戰馬4434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9695513 反擊5430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5083 大和尚怒殺鳳姐化誤解拳下偷生上304640 塞外揚威10058 蔡侍讀仗勢欺人鄭屠戶摔杯現身718727722 蕃軍4625 清君側2654 自作孽不可活9382 童貫的自信457298 安道全鬼門七針鎮關西大福大喜3098 誅叛徒終入山寨生死前元覺落淚363510 反擊2451250533 藩鎮2433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8017 千里無人萬骨枯立志要把歷史變471 鄭飛的煩惱4522654 自作孽不可活9381 高廉的憤怒255612 大戰京東15128293284 機緣巧合天算定曾弄反目高唐州6472 鄭飛的煩惱5689 大名府之戰5135 林沖中計得寶刀鄭屠求救燕雲會下632 塞外揚威2529629 招降與招工2304358 梁山泊大戰曾頭市15008 鬼門關前來回轉爲報恩德且追隨110 欲擒賊先要擒王劫糧草兵不血刃下283573 東南劇變3211 回岐山偶過齊州辨濟南意外偷聽658 聯姻風波3257 梁山泊糧草告急鎮關西故伎重施1160663 聯姻風波8425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0425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0029 少華山不入法眼登州港風水寶地630 招降與招工3226163006 西夏夕陽無限美觀瞧卻遇追與殺672 天翻地覆2647 自作孽不可活2224 別岳飛義釋周侗大頭領重返岐山下1090 歙州城分頭買糧鄧元覺身陷牢籠中047 小李廣突然相約二人會相視一笑283478513 反擊5168 姚夫人忠君不變鄭屠夫無賴應對上451469095 兩兄弟義結金蘭厲天閏獻計岐山上081 暴醜女自稱鳳姐盡小心依舊着道671 天翻地覆1049 上元節終至汴梁遇仙樓卻遭譏言724
731 蕃軍13344 梁山泊大戰曾頭市11758 君臣同心641 塞外揚威11310 鎮關西重回梁山晁天王齊聚七星1103 放豪言再立寨規嚴法紀從嚴治軍下740 殺風口629 招降與招工2400 新的戰鬥12472 鄭飛的煩惱5286163572 東南劇變2764419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4641 塞外揚威11237 鄭飛初會及時雨大計終成上梁山終022 龐萬春三箭奇襲少華山大破官軍729494056 雲仙樓進門受阻蔡侍讀耍威詞會595 平定西京9515 反擊7015 深夜小僧來引路孤身一人探虛實123 衆好漢山下放糧大頭領暫別岐山下259555 戰馬4434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9695513 反擊5430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5083 大和尚怒殺鳳姐化誤解拳下偷生上304640 塞外揚威10058 蔡侍讀仗勢欺人鄭屠戶摔杯現身718727722 蕃軍4625 清君側2654 自作孽不可活9382 童貫的自信457298 安道全鬼門七針鎮關西大福大喜3098 誅叛徒終入山寨生死前元覺落淚363510 反擊2451250533 藩鎮2433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8017 千里無人萬骨枯立志要把歷史變471 鄭飛的煩惱4522654 自作孽不可活9381 高廉的憤怒255612 大戰京東15128293284 機緣巧合天算定曾弄反目高唐州6472 鄭飛的煩惱5689 大名府之戰5135 林沖中計得寶刀鄭屠求救燕雲會下632 塞外揚威2529629 招降與招工2304358 梁山泊大戰曾頭市15008 鬼門關前來回轉爲報恩德且追隨110 欲擒賊先要擒王劫糧草兵不血刃下283573 東南劇變3211 回岐山偶過齊州辨濟南意外偷聽658 聯姻風波3257 梁山泊糧草告急鎮關西故伎重施1160663 聯姻風波8425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0425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0029 少華山不入法眼登州港風水寶地630 招降與招工3226163006 西夏夕陽無限美觀瞧卻遇追與殺672 天翻地覆2647 自作孽不可活2224 別岳飛義釋周侗大頭領重返岐山下1090 歙州城分頭買糧鄧元覺身陷牢籠中047 小李廣突然相約二人會相視一笑283478513 反擊5168 姚夫人忠君不變鄭屠夫無賴應對上451469095 兩兄弟義結金蘭厲天閏獻計岐山上081 暴醜女自稱鳳姐盡小心依舊着道671 天翻地覆1049 上元節終至汴梁遇仙樓卻遭譏言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