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五 對馬海戰
對馬海峽是朝鮮半島西南側和倭國本州、九州兩島之間的海峽,這道海峽在漫長的歷史中被兵家光顧過了很多次,比如十三世紀末蒙元徵倭的時候,蒙元海軍兩次渡海進攻日本;十五世紀初期,朝鮮太宗派兵進攻對馬島,驅逐倭寇;十六世紀晚期,豐臣秀吉兩度率軍進攻朝鮮,日本人走的也是這條路;日俄戰爭中俄國海軍和日本海軍之間的戰爭也是選擇在這裡,還發生了一場影響了後來幾十年世界海軍發展的對馬海峽海戰。
對馬海峽每一次被載入史書總是和戰爭離不開關係,似乎是一片被戰爭所詛咒的海域,而此次,作爲大唐徵倭行動的總策劃,蘇寧也早早的策劃好了收拾完朝鮮半島之後的滅倭戰役,首先是要整理一下朝鮮半島,留下一部分兵力駐守朝鮮半島,並且把百濟王室還有新羅王室全部送去長安城等等,接着就是度過對馬海峽攻擊倭國本土。
而蘇寧的徵倭計劃也早早的得到了李二陛下的批准,被允許實施,並且可以在結束半島戰役之後,秉持兵貴神速的理念,儘快發動對倭戰役,狠狠的爲李二陛下出一口氣,這個小島國對我天朝上國不尊敬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隋文帝和隋煬帝可以忍,是因爲時機不對,而如今我大唐沒有必要了。
就隔着一道海峽,我大唐斥重金打造的海軍戰艦難道還收拾不了倭國?就我國現在的那幾艘小破船還能是大唐的對手?
李二陛下信心滿滿,蘇寧則很謹慎,考慮到另一個時空中蒙元兩次徵倭都被對馬海鮮的颱風所阻擋,以至於無形間救了倭國一命,所以這裡的氣候必須要弄明白了,要是弄不明白氣候。萬一也遇到了颱風,那就完蛋了,颱風所帶來的海上風暴的威力可是大家都明白的。這是很嚴肅的問題,不得不嚴肅考慮。
再詳細諮詢了一些當地漁民之後。蘇寧算是大致弄清楚了這裡的氣候和潮汐乃至於洋流,行軍打仗的將軍要是不會一點兒天文地理,那是很容易吃虧的,萬曆朝鮮之役期間,曾經發生在這一片海域的鳴樑海戰,就是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識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只有十幾條戰船對付倭國數百條戰船,創造了世界海軍戰史的奇蹟。
蘇寧可不想因爲不懂天文地理白白的把功勞和名望送給某一個倭人。那可就太讓人不爽了,大唐斥重金打造的三支海軍,哪一支海軍放到現在的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強軍,數一數二的規模和噸位,倭國的海軍呢?情報裡也不是沒有提過,估計就一百多條船,還是倭國積攢了很久的,沒辦法,國土小,資源少。人力物力各方面都不足。
沒有得到大唐的養分,我國現在還處於較爲原始的政治時代,沒有系統的文明。沒有系統的文字和語言,沒有冶鐵,沒有先進的農業技術,軍隊都穿皮甲,只有將軍才能穿鐵甲,使用鐵武器,而少得可憐地鐵武器在質量上也是足以讓人笑掉大牙的,根本不值一提。
這種感覺,就像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和中國軍隊之間的差距一樣。那個時候的中國國軍也是如此,而日本人則是武裝到了牙齒。讓人不得不感嘆滄海桑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一切都是命數,當初強橫的中國,卻也有那樣的時候,不由得讓人想象要是那些帝王們知道後輩如此無能,會不會氣的活過來,然後又被氣死。
蘇寧不想折騰死人,更不會讓這個時空的一千多年後再一次發生這種事情,所以就要在這個時候,在大唐是個巨人而倭國是個小瘸子的時候把倭國滅了,這纔是王道,誰管什麼公平交手什麼的,那是日本的武士道,和軍隊打仗沒有任何關係!大唐沒有這種累贅,沒有這種負擔。
倭國大概還不知道目前大唐準備對倭國開戰的消息,蘇寧已經派出了很多的小船在海里面來回查看消息,看看有沒有來自於倭國的情報船或者什麼可疑人物之類的,然後彙報給蘇寧相關的情報,情報裡面沒有顯示倭國有人知道了大唐正準備對倭國發動戰爭的想法,也並沒有什麼相對應的準備。
戰爭的準備很早以前就有了,那是因爲偷竊大唐技藝東窗事發,倭人震恐,但是近在眼前的戰爭準備似乎並不充分,或者說倭人也不知道大唐會不會立刻發動戰爭,所以他們也不太清楚應該怎麼做,也不知道大唐會如何進攻他們,是從什麼地方進攻等等,這些他們都不知道,所以對於唐軍來說,這是很大的優勢。
更別說分別列裝在北海海軍和東海海軍各自五艘一共十艘大戰艦上的五十門火炮,每一艘戰艦五門火炮,都是最大最堅實最牢固的戰艦,才得以安裝火炮這樣的海戰神器,開花彈是還沒有研究出來,但是海戰的時候,對付船隻,實心彈的效果反而是最好的,一炮下去就能把倭國戰船打個對穿,幾顆鐵彈下去,倭國的戰船也就差不多廢了。
而這個時候,倭國的戰船還沒有碰到大唐戰船一根毛,就被打的全軍覆沒了,就算沒有火炮的船隻上也有大量列裝的八牛弩和投石機,一樣的遠程殺手,倭國的水師在大唐的海軍面前就是一對玩具而已,換言之現在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水師放在大唐已經漸趨成熟的海軍面前都是一堆玩具!
波斯人就不說了,沒什麼水師,處於內陸地區,有水師也不好用,難道還要學習蒙古國海軍?阿拉伯人也不說了,草創階段,窮的叮噹響,連士兵的鐵甲都穿不上穿不齊還談何水師?水師是有錢的國家的玩的東西,沒錢的就別折騰了;估計唯一有比較成熟和能打的水師的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水師了,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打仗的時候曾經依靠水師獲得過不少勝利,這是水師的優點。
不過他們的水師很明顯不能和大唐的海軍相比,要是大唐海軍出動,高句麗人十萬大軍一樣完蛋。更何況是阿拉伯人,而羅馬水師根本無力扭轉整個戰局,局部戰爭的勝利並不能阻擋整個戰局的潰敗。已經有了和陸軍協同作戰經驗的大唐海軍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水師了,大唐的海軍已經徹底的成爲了海上的戰士。海上的霸主,而不是關在內陸湖裡面的小漁船。
倭國的船隻或許不會像小漁船那麼沒有戰鬥力,可是在大唐動輒一隻城堡那麼大的海船的面前,倭國的船隻再怎麼厲害,也只是一堆玩具而已,沒有威懾力,就算是讓他近身來撞也完全不是大唐的對手好嗎?只要沒有颱風,消滅倭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個時候倭國連他們的北方國土都還沒有開發,本州北部和北海道都還沒有開發呢!
如今的倭國就是一個原始國度,沒有大唐給他們送去的知識和文化從而使得他們有了大化革新這回事,又哪裡有倭國的今時今日?沒有大唐帶着他們裝逼帶着他們飛,等他們自己建立起成熟的政體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不過如今的倭國就是大化革新之前的倭國,所以他們根本就還是一個沒有成熟的國家,沒有反抗能力的蠻夷。
張亮和張士貴對於海軍即將迎來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感到非常激動,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親自檢查戰船的空間狀況,糧食儲備和食水準備。以及各種軍事物資的準備,還有那些巨大的戰爭武器,陸上用的火炮和八牛弩。投石機就沒帶了,比起八牛弩和火炮,投石機太大了,不太好運輸。
各種物資,各種戰爭用具,各種糧食,吃的喝的,高句麗和新羅百濟這些地方是一點兒吃得都找不到,還要大唐從中央倉庫裡面提取糧食運送過來。而倭國遠離瘟疫爆發地,沒有感染瘟疫。國內應該是正常的,也應該有吃的喝的。而且靠海可以打撈海鮮,所以自給自足沒有問題,實在不行,直接種土豆,生命力很頑強的。
各種準備都準備妥當了,張亮和張士貴主持着來了一次祭祀,主題是告慰海龍王使得整片海域風平浪靜,不論是來的時候還是走的時候,都不要碰到海上風暴,他們都是見識過海上風暴的人,所以對於這種自然的力量相當畏懼,見過一次就絕對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蘇寧自然也是,雖然他沒有見過,不過他也不想出現海上風暴,按照當地人的說法,這個時節一般不怎麼出現海上風暴,不過夏季的時候海上風暴會比較頻繁,要小心避開,現在天氣冷,海上風暴不多,只要不是反常的氣候,那就沒有問題。
張亮和張士貴祭拜海龍王,那個叫囂着要吃了海龍王的張亮完全慫了,估計他認爲這片海域的海龍王是個很倔犟的不畏強權的性子,然後想了想,認爲自己大概不是海龍王的對手,所以就決定和北海的海龍王搞好關係,等回到東海之後再去欺負東海龍王。
祭祀完畢的第二天,正好是一個良辰吉日,軍隊按部就班的準備完畢,戰船也按部就班的準備完畢,之前的情報不斷的顯示倭人似乎已經有所察覺,已經察覺到了一些大唐要進攻的跡象,前線情報顯示這幾日有不明的海船曾經出沒在這片海域中,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船隻,不過按照方向,很有可能就是倭國的船隻,前來探聽情報的。
種種跡象顯示,很有可能倭國人已經做好了迎擊大唐的準備,或許已經在他們所認爲的大唐即將登陸的地方做了準備,不過蘇寧一點兒都不害怕,並且打算打一場比較經典的搶灘登陸戰,現在的大唐用火炮轟擊倭國的守軍,這種感覺就像是另一個時空裡面淞滬會戰的時候日本海軍用艦炮轟擊海岸上的國軍守軍。
你們轟啊,轟的快活不?你們轟我的先人轟的快活,老子就在這裡轟你們的先人,早你們一千多年,讓你們嚐嚐火炮的滋味,是不是很夠意思啊?你們不是喜歡鉅艦大炮嗎?來啊,這就是,這就是給你們準備的大餐,慢慢享用,千萬不要感謝我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