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二 貞觀二十年(下)
聽完蘇寧的話,李承乾愣了一下,然後露出了笑容:“你這話說的實在是讓我歎服,什麼叫你輸了我可以救你,而我輸了沒人救我?”
蘇寧雙手一攤:“因爲很快你就要做皇帝了,而我還是臣子,所以我要是和誰鬥爭鬥爭輸了,你可以偏袒我,救我,然後我就活下來了,可是你要是輸了,我怎麼救你?你要輸也只能輸在皇位上,而我絕對不會參與皇位的事情,所以我也救不了你啊,再者說了,天底下哪有需要臣子來救的皇帝?”
李承乾覺得自己聽到了有生以來聽到的最無恥的話,不過他很意外的沒有覺得不爽,反而很爽,因爲蘇寧說得很對,沒有需要臣子來救的皇帝,皇帝必須高高在上,還有就是,沒有皇帝喜歡干涉皇位傳承的臣子,比如岳飛,那麼能打,卻在統帥了全國五分之三的軍隊之後犯了致命的錯誤,干涉趙構皇位傳承之事,點燃了趙構和文臣積蓄已久的火藥,是促成岳飛之死的直接原因。
“你這話我倒是覺得有些道理,但是,如果我真的做了皇帝,我會不會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連你也離我離得遠遠的,不願意與我接近,不願意與我說話,今日這幅景象,就再也不會出現了?”李承乾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蘇寧頓了頓,看了看正在嬉戲歡笑的孩子,轉過頭,看着李承乾說道:“還是我之前說過的話,只要你願意讓我陪你說話,你只要你還願意對我說心裡話,你會不會一直都是今天的你,決定了我會不會一直都是今天的我,我希望你一直都是今天的你。即使你做了皇帝,那樣的話,我也一直都會是今天的我,不管在什麼時候。”
李承乾長嘆一口氣,伸出手,拍了拍蘇寧的肩膀:“我會永遠記住你今天說的話。”
正在和蘇慶仁和蘇慶禮玩耍的李象無意間一瞥。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正拍着蘇叔父的肩膀,覺得很奇怪,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這之後,第七天,大唐貞觀二十年三月初三,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正式頒佈退位詔書,宣佈將在四月十三日良辰吉日正式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承乾,自己退位爲太上皇。不再過問任何政務國事。
這個消息似乎非常驚人,在整個大唐掀起了一股劇烈的議論熱潮,人們都以爲玄武門之變重現了,可是長安城是那樣的平靜,沒有軍隊調動,沒有炮聲隆隆,沒有人心惶惶,沒有任何動盪。似乎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平靜,平靜的讓人們覺得不太自然。
可就在這樣的平靜之中。李二陛下度過了自己作爲皇帝的最後一個月,這一個月裡面,李承乾和李二陛下天天會面,沒有人知道他們談論了什麼,所有的政務都被委派給了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和尚書右僕射杜如晦決斷,不必上報皇帝。整整一個月,李二陛下和李承乾誰都沒有露面,連蘇寧都沒能見到他們,一直到最後一天的晚上,貞觀二十年四月十二日夜。傳國三原侯蘇寧奉召入宮,與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徹夜交談,同樣沒有人知道他們談論了什麼。
“惟德動天,玉衡所以載序;窮神知化,億兆所以歸心。用能經緯乾坤,彌綸宇宙,闡揚鴻烈,大庇生民;元氣肇闢,樹之以君,有命不恆,所輔惟德。天心人事,選賢與能,盡四海而樂推,非一人而獨有……”
在長孫無忌宣讀詔書的朗朗之聲中,在長安城所有屬官和地方五品以上官員的共同見證之下,在皇親國戚、功勳權貴和平民百姓的共同見證之下,李二陛下褪去了帝王冠,放下了傳國玉璽和皇帝符節,大踏步離開了曾經屬於自己的皇宮,大唐帝國的權力核心。
大唐貞觀二十年四月十三日,貞觀大帝李世民正式禪位給皇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的貞觀統治至此結束,較之另一個時空,還少了兩年多,不過,李世民沒有病死,而是依舊活着,退位爲了太上皇,親眼看着他的兒子李承乾在內侍的服侍下換上君王服,帶上帝王冠,拿起皇帝符節,身邊貼身太監微微躬身,手裡舉託着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傳國玉璽。
李承乾登基,冊封太子妃蘇氏爲皇后,冊封嫡長子李象爲皇太子,尊李二陛下爲太上皇,尊長孫皇后爲皇太后,大赦天下,遍賞羣臣。
大唐貞觀二十年四月十三日,大唐帝國第三任皇帝李承乾正式宣佈更改貞觀年號爲承和,貞觀二十年即爲承和元年,貞觀紀年戛然而止,承和紀年正式開始。
有禮部官員上表稱,承和年號中的“承”字和李承乾名字裡面的“承”字對應,應該更改,爲皇帝避諱,對此,皇帝李承乾則表示,自古以來,避諱之事就是爲了體現後人對先人的尊敬和追思,而不是爲了干擾後人的生活,如果先人用過的字後人就不能繼續使用了,那麼我們還拿什麼來書寫?因爲先人的名字而對後人造成干擾,這會是先人的本意嗎?
同理,如果皇帝的名字裡面有的字就不能使用,那麼如果皇帝姓米姓谷,是不是天下百姓都不可以吃糧食了?皇帝姓朱,天下百姓就不可以吃豬肉了?還有,大唐立國之後就沒有人敢於吃鯉魚,這也是錯誤的,如果某地發生了饑荒,除了鯉魚之外沒有什麼可以吃的,難道就要讓所有人餓死?
不能因爲皇帝的個人原因就讓全天下百姓受苦受罪,這是皇帝的錯誤,所以,今後,避諱之事不必再談,更不可以因爲避諱之事而干擾了百姓的生活,那是不仁義的行爲。
李承乾登基以後下達的第一道詔書就得到了大量臣子和百姓的擁護,大家都歡欣鼓舞,認爲大唐又出現了一位仁德之君,這是大家的福氣,是全大唐百姓的福氣。
之後,李承乾開始進行李二陛下沒有進行完畢的撥亂反正。把大風暴時期所有因爲反對李二陛下舉措而辭官的官員全部召回,派出官員一個一個的帶着皇帝詔書去召回那些官員,哪怕只是一個六品小官,哪怕他的老家在海角天涯,也一定要召回那些官員,他們都是國家的脊樑。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皇帝的錯誤纔不會導致整個國家的災難。
至於那些被李二陛下關到牢獄裡面還沒有放出來的那些敢於直接頂撞李二陛下拒不奉命的臣子,李承乾則命令皇太子李象親自去監牢中一一向那些被關押的臣子道歉,請出來,官復原職,賞賜物品,帶去皇帝的歉意。
至於那位一怒之下血灑朝堂的剛烈老儒,李承乾則下旨爲其樹碑立傳,賜其家人糧食。財物,追封其爵位,賞賜其嫡長子官位,準其襲爵;還有一些地位很高的辭官老臣,連李承乾登基都沒有來參加的大佬,則由皇室代表河間郡王李孝恭出面,一一請出,表達皇室的歉意和皇帝李承乾的歉意。賞賜,官復原職等等。
大風暴時期的冤假錯案全部都被打回大理寺和刑部聯合重新審理。那些瀆職的官員一一被拿下,治罪,輕者貶官,重者流放,更嚴重者舉族流放,當時並沒有人因此而喪命。喪命的都在貞觀年被解決掉了,李承乾沒有殺一個大臣,有人表示不滿,認爲那些人在大風暴時期作惡多端,應該被斬首。
李承乾對此專門表示:“皇帝殺大臣其實是不對的。不管這些大臣犯了多麼大的罪過,只要他們的出發點不是賣國,造反,顛覆皇朝這樣的重罪,就不應該被斬首,最多舉族流放,永不錄用,殺大臣其實是不好的舉動,大傷君臣和氣,太上皇可以饒恕圖謀不軌的侯君集,爲什麼我就不可以饒恕那些犯罪之臣呢?貶官,廢爲庶人,流放,永不錄用,僅此而已。
另外,李承乾還下令刑部,廢除了大唐立國初期爲了鎮壓造反者而設立的酷刑三十七條,包括肉刑,刺字等等,認爲這些都是十分殘酷,有傷天和的刑罰,更接近於私刑,是《貞觀律》所沒有允許的刑罰,應該被廢除。
同時,李承乾下令之前的修法組織者房玄齡牽頭,聯合朝中法家學者和對於法律有獨到見解之人聯合編修新的律法,爲了避免每一位皇帝就修一次法律的麻煩之舉,直接將《貞觀律》修改爲《大唐律例》,允許後來的皇帝增添刪改裡面的部分條文,表示大唐律法與時俱進。
之後,李承乾去了政法大學、軍事大學和格物大學三所大唐最早也是最高學府參觀,並且對着三所大學的所有學者發表演說,年輕的新皇帝的演說讓這些學子們感到無比的新鮮,加上李承乾宣佈增添大學教育經費,改善學生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所以學子們對這位新皇帝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漲。
李二陛下退位之後,軍事大學的校長職位自然是李承乾繼任,而政法大學和格物大學的名譽校長也是李承乾繼任,他表示,你們這些學子依然是天子門生,不會改變,但願你們今後的所作所爲可以配得上天子門生的稱號,否則,大學會毫不猶豫的驅逐不法之學子,保證大學的純淨和名望。
朝廷各大部門被整理乾淨,原先的合格的官員重新擔任職位,朝廷重新正常運轉起來,大唐帝國的中樞系統打通了,整個帝國開始有條不紊的重新運作,將軍們這才放心的出去統兵作戰,該幹什麼幹什麼,文官們也放心的重新開始工作,該做什麼做什麼。
兩個月下來,在李二陛下的親眼目睹之下,李承乾整合了整個大唐的新舊勢力,掌握住了最高權力,坐穩了皇位,李二陛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承和元年六月初六,太上皇李世民和皇太后長孫起駕離開皇城,離開長安城,駕臨三原縣行宮,決定從今以後就在三原縣行宮養老,不問世事。
承和元年七月十六日,大唐陸軍軍事大學祭酒李靖和大唐尚書省右僕射兼縱橫部尚書杜如晦上表辭官,以年邁不堪用和病體難以支撐爲由,請求辭官,李承乾再三挽留不得,無奈之下下旨允許辭官,賞賜無數,親筆爲兩位老臣寫下牌匾,爲其在老家修繕祠堂祖屋,修建新的府邸,以郡王規格修建,使之榮耀歸鄉。
李靖回到了三原縣老家養老,杜如晦也回到了洛陽老家養老,並且打算做一個蒙學老師,教育小孩子們讀書識字。
李世績被任命爲第二任軍事大學祭酒,他的參謀總長職位依然兼任,至於杜如晦的職務,縱橫部尚書毫無意外的被蘇寧得到,蘇寧成爲第二任縱橫部尚書,從二品上的官員,至於尚書右僕射,則由軍部尚書長孫無忌擔任。
承和元年最大的人事調動,就此結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