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血流成河
紇幹承基按律當誅三族,然而卻沒有受誅。
刑部官吏撲到紇幹承基老家時,緊閉着的屋子,從門窗散發着讓人聞之慾嘔的惡臭味。
紇幹承基以爲自己的所作所爲是在拯救一家老小,卻不知是在親手將他們推上懸崖。
主僕十餘口的屍體都盡數腐爛,蛆蟲不停地蠕動,身上的麻繩緊緊勒入膨脹的肉中,地面沒有乾涸的血跡,胃部空空如也,是被活活餓死、渴死的。
霍燃並未貶職,卻調離了百騎。
百騎的職權,莫名其妙地少了一大半,除了對藩國、番邦的職司沒有變動外,大唐境內一半的權限被收回了。
雖然整個百騎上下都憋屈得要死,奈何太子之事就是百騎難以饒恕的過失,實在是無顏訴冤。
李世民守在顯德殿的靈堂上,如行屍走肉一般。
雖然管教過度、雖然父子間矛盾重重,可事實上,李承幹才是李世民最看重的兒子,用了幾乎一整個貞觀朝精心培養的儲君!
所以,太極殿上主事的,是晉陽公主李明達。
這不合規矩,哪一朝也沒這先例。
可是,眼下還有誰能主持大局?
反正本朝已經有那麼多不合規矩的事了,再多一樁,也無妨了。
……
賀蘭氏,千餘騎殺入族中,呼嘯着斬殺了家主與部族中的青壯。
賀蘭楚石,被人在家中屠殺,據說是千刀萬剮的刑罰。
滎陽鄭家的地盤上,突然殺戮四起。
不知是哪裡冒出來的鐵騎,竟然還有投石車之類的攻城利器,甚麼塢、堡,直接轟破了,一夜之間殺了滎陽鄭家近千口人,家主、長老無一倖免,擄走錢財珠寶無數,還放火燒了鄭家的大半糧倉。
博陵崔家、河東裴家、趙郡李家、隴西李家同樣損失慘重。
然而,太原王家卻紋絲不動,彷彿與此無關。
世人才想起故太子暴戾的秉性、寧折不彎的倔強。
鬥得血流成河,當地的折衝府卻選擇性失明、失聰,任憑倖存者如何跳腳,仍舊是冷若冰霜的迴應“查無實據”,硬是連一個探查的府兵都不派。
不管平日再如何收取好處、再如何貪贓枉法,折衝府還是站在朝廷一邊,這是天然的立場——當然,朝廷闇弱的中後期另當別論。
太子遇刺身亡,便是在他們臉上狠狠扇一巴掌。
太子都能殺死,折衝都尉算個毬?
所以,對這明顯的報復行爲,折衝府吃撐了、吃傻了纔會去多管閒事。
用腳丫子想想,在現如今的大唐,在哪裡能弄出成建制的盜匪?
……
太原城,晉王府。
夜幕中,李治在正堂內來回轉悠。
禍闖大了。
太子已薨,他早先安排的報復行動便即開始,狠辣得讓人心驚膽戰。
李治甚至懷疑,太子是不是故意出長安,以身爲餌,甚至不惜身隕。
因爲,李承幹那千瘡百孔的身軀,即便不遇上刺殺,恐怕也沒幾年陽壽了。
李治有些後悔自己的利慾薰心,安安靜靜等個一年半載不好嗎?爲甚非要摻和進去?
已經是沒有繼承權的嗣王了,就是把太子害了,對自己有甚好處?
“大王,王妃的貼身侍女,人頭就擺在王妃的梳妝檯上!王妃已經嚇暈了!”
宦官戰戰兢兢地稟報。
李治的臉色陰沉下來。
雖然鄭尤女並無所出,但王妃就是王妃,王府的護衛明裡暗裡都會守護着她。
侍女被殺,就表明護衛有大漏洞,敵對勢力有能力隨時取自己的人頭。
“大王,王府內的雞全部被斬首。”
“大王,所有細腰犬全部被開膛破肚。”
李治吸着涼氣跌坐下去。
雞犬不留,這是雞犬不留啊!
小看了大兄的狠勁,就是身死,也要拉着一大票人陪葬啊!
“護衛全部收縮吧。”李治微微嘆氣。
命令還沒有傳達下去,李治便隱約聽到尖厲的破空聲。
“大王,有強敵殺進來了!護衛大半戰死!請大王速速藏身!”
一臉血污的護衛頭領持着橫刀叫喊。
“閉嘴!”
李治的臉都黑了。
你嚷這麼大聲,不得將敵人全部招來?
拔出橫刀,李治大步前行。
今日,大約是下去與大兄會面的日子。
賬,總是要算的。
欠了的賬,總歸是要還的。
刀光突現,李治閃避不及,一條小臂落到了塵埃裡。
這一刀,是護衛頭領出的手。
還真是報應不爽,紇幹承基突襲了李承幹,李治則被自己的護衛頭領突襲。
踉蹌着後退幾步,李治浮現出瞭然的笑容:“是了,只有你,才能掌握府中護衛的輪班時間,才能殺了王妃的侍女而不引人注意……”
獨臂揮刀,李治咆哮:“大唐皇室,只能向前戰死,絕不向後偷生!”
李治本身的武藝就差,更兼受重傷,三刀就被護衛頭領刺入腹中,痛得失去了所有力氣,抽搐着倒了下去。
眼角的餘光,依稀能看到許多人影衝向了後院。
……
安州,吳王李恪挪動着大象一般的身軀,乘坐馬車,大模大樣地馳出安州北門。
平日對李恪看管甚嚴的府兵,此刻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太子已薨,誰能坐上那把交椅還未可知,誰又願意得罪希望極大的李恪呢?
即便是藩王無詔不得入長安,李恪打着奔喪的名義,誰又能阻?
縱然李恪離開吳王府時沒有幾名護衛,出城卻立刻有弘農楊氏的人馬加入其中,進而滾成了二百來人,也算小有聲勢。
“土人造反了!”
這真是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回安州!”李恪小眼一眯,大聲叫道。
可是,離弦之箭,又怎麼回弓?
現在已經出城百里了,李恪還是一砣癡肥的貨色,能趕在土人面前返回嗎?
土人數量也就幾千,葛衣、木矛、竹箭,按說也沒有多少威脅。
可是,見血封喉的箭毒木汁塗抹過的兵器,只要擦破皮膚就得死。
而安州過於炎熱潮溼的天氣,導致李恪與弘農楊氏的人最多隻身着皮甲,甚至多數人未着甲,再加上無心抵抗,死亡只能越來越多。
李恪絕望地嘆息一聲,看着胳膊上一道血印,身體漸漸麻痹。
命中註定,本王就是無緣於寶座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