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嶺南軍團

十月,下龍灣裡不見秋色。

碼頭的漁民們仍然光着膀子,秦琅帶着隨從登上了船。

他坐的是秦家自己的商船,高大雄偉,並不比水師的戰艦差多少,甚至單論載重還比水師的戰艦要大許多,水師戰艦注重的還是速度,商船則要的是載重量。

牛見虎邀請秦琅上他的旗艦,秦琅拒絕了,這傢伙便也乾脆直接跟着上了秦琅的船,把自己水師的指揮交給了副將。

船離開下龍灣龍島,先往太平港航行靠岸,在那裡進行了全面補給,裝運了許多淡水、果蔬等,然後又匯聚了南海水師的一些船隻,並一些臨時徵召的南海水師預備役船,其實也就是一些商船。

這些商船將負責運輸來自鎮南的一些兵馬北上,同時運輸一些糧餉軍械等。

“象林都督、刺史,順化軍使王玄策拜見太尉!”

船上,王玄策一身戎服上來拜見,隨他一同來的還有象林都督府下的朱吾州司馬杜楚客、象林州司馬杜正倫。

杜楚客和杜正倫這二杜,在先前也是前途無亮的,一位是工部尚書兼魏王府長史,一位是太子左庶子、南陽侯,兩人都是離拜相只差臨門一腳的,可都因爲捲入魏王爭儲一事中,被皇帝貶謫。

杜正倫先貶騹州刺史,沒多久又再貶象林州司馬,杜楚客是先貶爲庶人,再又授爲朱吾州司馬。

司馬本是州佐官,是州中三把手,可兩人是貶謫之官,又是到大唐最南疆之地,所以其實也只是流放一樣,發到邊疆看管的。

一位京兆杜一位洹水杜,兩杜本同宗,這幾年在嶺南也是同病相連。

這次王玄策奉旨領兵北上,二人便主動要求同行,反正留在地方他們也沒有半點實權,倒不如藉機回中原看看,說不定能立功呢。

相比之下,王玄策倒是有幾分意氣風發,這位原本是隋末嶺南桂林李襲志割據時的參軍,後來隨李襲志歸唐入長安,坐了幾年冷板凳,再外放黃水縣令,然後又到了安南愛州任折衝府的長史,因爲膽氣壯,人豪橫,拿下了林邑國幾百裡地,而得到了秦琅的賞識,破格表奏他檢校都督,兼任順化軍使。

這幾年他坐鎮象林都督府,鎮守大唐最南疆,表現的確實不錯,不僅把奪下的這幾百裡地治理的很服帖,再無反覆,甚至還數次出兵西進山林,把許多蠻夷也威懾征服,讓他們歸附大唐,爲大唐又開拓了許多疆土。

所以幾年下來,朝廷對這個幸運的傢伙,倒也認可,正式授爲都督、刺史兼軍使,進入了三品之列。

“下官這次帶了三千人馬北上。”王玄策向秦琅道,這三千人中,有順化軍一千人,皆是精銳的府兵,另有兩千名山地蠻,這些山地蠻有半數占人,還有半數俚人,都是最優秀的山地兵,這幾年跟着王玄策沒少征戰立功。

“帶走三千人,象林府還能安穩嗎?”

“請衛公放心,象林府如今軍額三千整,另外附庸土團有六千,鄉團、土兵也有不少,雖不敢說全民皆兵,但林邑實行保甲連防制度,地方團練鄉勇都是時常訓練的,何況我們南邊還有南海水師峴港大營。”

象林郡雖說是從林邑國中趁亂奪取的,但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西面和南面都是連綿大山,有天然的屏障,加之如今大唐與林邑關係和諧,所以這幾年其實都還挺安穩,王玄策也主要是對山區裡的那些蠻部用兵。

幾年下來,早打服了,不服的也被迫西遷遠走。

“安排好了就好。”

廣南道有鎮南大都督府,這十幾年來,從原來只有核心交州一地掌握,到如今威鎮南疆,麾下不僅有靜海、順化等諸軍,軍額三萬六千,可謂是兵強馬壯。從武德時交州沒有一個折衝府,到如今的三萬六千鎮戍邊軍,也能看的出朝廷對交州的重視。

貞觀朝以來,從交州總管府到安南都護府,再到鎮南大都督府,甚至連疆域也擴大了數倍,不僅把原北面山區的諸俚獠蠻夷征服,將句町擊滅,並沿紅河向上遊擊敗和蠻,打通了入雲南水陸通道、商路,接着又往南奪取了象林數百里地。

鎮南大都督府之地,比武德朝時擴張了好幾倍。

而憑着海貿工商之利,憑藉氣候土地之利,鎮海大都督府養着幾萬兵馬,不但不需要朝廷拔一分軍費,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甚至每年糧食、賦稅上繳越來越多,這裡已經成了朝廷穩定南疆,進而對雲南、黔中、廣西影響的關鍵之地。

就如現在,廣南不僅爲朝廷穩定南疆,甚至在徵遼開始時,還能抽調大量兵力、錢糧等支援。

一個象林都督府就抽調出了三千人馬,而交州都督府、武安都督府、句町都督府也紛紛抽調了兵力到港口來。

“林邑國也派了三千人馬來,他們原本還想派一支象軍來,我們勸說遼東苦寒,大象難以適應,他們才勉強做罷的。”

林邑女王如今還在中原朝拜天子,聽聞東征,他們果斷的就派兵北上。

這種忠心的藩屬姿態,不得不說還是挺讓人驚訝的。

不過既然來了,總沒理由拒絕,雖說大唐並不缺這三千人,可這是藩屬國的一片赤誠,不能寒了人心。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兵力是否超了?”

秦琅在太平港等了幾天,見到來的兵馬越來越多,也不由的咋舌。

象林都督王玄策帶來了三千象林兵,然後林邑又出了三千兵,接着武安府這邊,秦家的一衆封臣也都跳躍報名,志願從徵。

這些人這幾年也是有些憋着了,自從秦琅交出了武安都督府的大權,由朝廷流官接管後,這些封臣們雖然也都得了朝廷授的勳或是地方團練職,可終究不比早前,能夠自由的開拓。

這些年全都轉而經營領地,開拓商業,口袋裡的錢是越來越多,領地越來越繁華,但終究不比過去那種自由瀟灑。

шωш ▪ttκΛ n ▪Сo

以前他們就是武安的領主,軍政司法稅賦全都他們說了算,如今卻已經管不了事,頂多是行使下監督權罷了。

“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

“我們志願從徵!”

大家都要求自帶乾糧從徵遼東,爲求勳賞,就爲報當年中國子弟之仇。

武安州封臣本來大都是當初秦琅從長安帶來的勳戚貴族家的庶子,因此人稱庶子團或次子團,這些人誰家當年在隋朝時沒徵過遼東?

誰家沒人死在遼東?

據說到現在,遼河畔、鴨綠水畔,都還有許多高句麗人立起的京觀,把十數萬中原子弟的屍骨堆砌炫耀武功。

如今終於可以報仇了,大家都想親自報仇。

當然了,說不求勳賞也是假的,其實大家也還是想找機會立些功勞的。

相比起當年隋軍徵遼,大家紛紛自斷手腳逃避的情況,無疑鮮明對比。比如當年劉弘基這等勳戚子弟,在朝廷內府中爲勳衛的官宦貴族子弟,爲了逃役,都故意宰殺耕牛然後入獄逃避。

現在這些武安封臣們,無疑要強的多。

最後秦琅說船隻有限,可大家說自己弄船,只要秦琅同意他們一起去就行。

這些人得到同意後,迅速就弄來了在批的商船,有些本就是自家的船,大家自備武器,帶着莊園的家丁部曲奴兵,自帶乾糧相隨。

居然湊出了八千之衆。

這還是秦琅再三要求削減數量,否則湊個兩萬都沒問題,如今的武安都督府下轄五個州擁有十五個縣,戶籍人口已經突破了二十萬戶,擁衆百萬。

湊個兩萬青壯還真不是問題。

最後減到八千,再也減不下了,誰也不願意回去,只好同意都帶上。

等到船隊啓航北上時,浩蕩無比。

計有南海艦隊三千人,交州都督府三千人,武安府八千人,象林府三千人,林邑國三千人,句町府兩千,並有通海都督府派來三千人,愛州都督府一千人,總共是兩萬六千人馬。

乘坐着南海水師的戰艦、運輸船,以及徵召的預備役商船,還有大家自願北上的商船等,這支艦隊超過了三萬人,還載着各式物資無數,浩蕩北上。

此時秋風徐徐,艦隊揚帆而起。

“當年我在桂州爲參軍時,也曾下過交州幾次,那個時候,航海主要得靠信風。十月到一月,借西北風下南洋,而到了四五月,則乘東南風北上。遠洋全靠信風,因此海船經常得在港口待上半年甚至更久,等到了季節有了信風才能航行。”

王玄策站在甲板上,望着這些能夠八面來風的新式海船,無比的感嘆。

此時十月,本來是西北風起,正是東南各港船隻順風下南洋的時候,但現在大唐的船卻能無視信風風向,逆風一樣起航,甚至逆風比順風還跑的快。

只要有風,就能跑,這在二十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秦琅望着這浩蕩艦隊有些自豪,歷史上中國古代的商船因爲主要只跑沿海,是近海岸航行,而且他們航海的目的就是與沿海諸國貿易往來,航線是穩固且安全的,故此一直以來海船都是在內河船上發展而來,變化不大。

就算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的巨大寶船艦隊,其船型也沒太大變化的。

而西方大航海時代的船,卻完全不同,他們的船從船型到船帆等,更適合於遠航,尤其是不斷改進後適合深海航行。

他們這樣改的原因,還是因爲西方人遠航是爲了尋找東方的香料羣島,尋找黃金中國,尋找新世界,在這些驅動之下,那些窮的要死,又因爲歐洲大內戰而四處亂竄的傢伙,瘋狂冒險,不斷的駛向深藍,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大航海,以及不斷改進的海船和技術等。

說白了,從南北朝到唐宋再到元明,當時的東方中國,一直都是領先世界的,中原纔是最富有的地方,其它地方都是落後的蠻夷,就算貿易,那也都是順差,沿海岸南下就足夠了。

而在西方人眼裡,東方有遍地黃金,有無數的華美絲綢和瓷器、茶葉,甚至是香料等等,總之那就是財富世界,誰都想到那裡去。

秦琅是個穿越者,他喜歡貿易,貿易是這個時代賺錢最快的方式,而貿易需要先進的海船,他知道方向,有雄厚的資金,有地位,所以他提供方向,拿出資金,頒佈懸賞,因此新技術不斷提前出現。

就如眼下這支艦隊一樣,不論是水師戰艦,還是商船,這些都是適合於遠洋航行的海船,而不是沿海岸航行的近海船,或乾脆就是內河船改裝的那種樓船。

這些海船更長,更具流線型,多數是尖底船,更不懼風浪。

當然,這種船也有些缺點,就是因爲是尖底船,在近海岸航行反倒不如傳統的平底船,容易觸礁或碰底,不像是傳統的船,對港口水深等也沒什麼要求,基本上都能行駛或停泊。

大小數百條船浩蕩北上,於嶺南諸港又接收了一些新的船隻和人馬,等到了福州時,艦隊已經有上千條船,人馬超過了五萬。

這還是秦琅對廣州、福州等諸港等候要求隨船北上的官員、將軍們不斷拒絕的結果了,若是不加以拒絕,十萬人都能湊起來。

想想武德時,整個東南沒有一個折衝府,而現在嶺南三廣加上福建、浙江、流求等,折衝府和鎮戍兵早超過了十萬,雖說仍遠不如關中、河南這些中原要地的折衝府數量等,但也已經突顯出東南的重要性提升了。

這裡已經成爲帝國財稅的新興地,東南沿海諸港的海貿帶動的工商等太快了。

就如現在,五萬大軍搭乘着船隻北上,僅看他們的裝備就能知曉東南的富裕了,這些人的裝備多是由地方財政自己負責,在兩稅法下,地方收的稅,是三分之一直接上供朝廷國庫,三分之一繳道衙,三分之一留州縣。

除了朝廷專門徵繳的稅賦外,一般稅賦地方上能留到三分之二,這些稅賦用來供地方軍府、驛站、修建水利城防、州縣官學、地方官吏的公廨開支、官吏俸祿等等,用錢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可他們還能把地方上的兵馬裝備的這麼好,就可知他們的財政多富裕了。

第752章 稱心第810章 養寇第441章 雞犬不留第935章 暗藏玄機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266章 梟雄本色第1072章 隋唐英雄盡風流第744章 宰相家的八百石胡椒第279章 該當何罪第1299章 獨闢蹊徑桃花源第1178章 夫唱婦隨第994章 不退第738章 渾水摸魚第1441章 封王釋兵權第1012章 各安天命第423章 雞飛狗跳第1358章 秦俊闖宮勤王事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267章 陽謀爲上第619章 初秋第772章 流求王子第141章 沙陀朱邪第128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877章 夜叉第1057章 寧遠鐵騎夜不收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678章 太子新政第730章 秦家的擴張第126章 登基御極第226章 血豆腐第284章 保住承乾第1326章 羽翼盡削圖窮盡第111章 小金庫第820章 只是交易第1041章 掃除後患第66章 投名狀第1439章 天寶神龍皇帝第1257章 秦倭二十一條第1049章 禮不伐喪第1161章 十年太久第1442章 史上最強外戚第615章 裂土分封第150章 唐皇第1355章 飲血歸鞘第990章 不識相第992章 龍鬚療虎將第977章 春宵苦短第1187章 公主有喜第1196章 畫野分疆第562章 屠城三日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602章 死地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1358章 秦俊闖宮勤王事第704章 鸞鳳第737章 房玄齡第260章 做條死狗第40章 父子皆封公第1367章 內禪第1363章 清洗第1030章 功高莫過於擁立第259章 返京第1197章 呂宋國第1266章 李世民的殺意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927章 駕崩馭天第37章 單槍匹馬救王妃第461章 天威煊赫第1031章 太子還有救嗎第771章 福清坊第339章 歸來第432章 賭一把第1305章 呂宋十三太保第713章 皇家白菜讓豬拱了第697章 抗旨第1063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555章 七進七出虎穴谷第54章 觀音婢第916章 紹興師爺第257章 劫富濟貧第1215章 大清洗第1332章 褻瀆皇恩第720章 老馬頭第967章 邊軍小兵第614章 馬革裹屍還第1336章 倒戈一擊第741章 起風第400章 又一個楊廣第128章 殿上鬥毆第184章 憂傷的秦瓊第674章 太子妃第23章 投名狀第607章 開花第1138章 九龍破城奏凱歌第1263章 老泰山第451章 諒山楊家將第1224章 國師第975章 小龍出海第660章 祥瑞現世封泰山
第752章 稱心第810章 養寇第441章 雞犬不留第935章 暗藏玄機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266章 梟雄本色第1072章 隋唐英雄盡風流第744章 宰相家的八百石胡椒第279章 該當何罪第1299章 獨闢蹊徑桃花源第1178章 夫唱婦隨第994章 不退第738章 渾水摸魚第1441章 封王釋兵權第1012章 各安天命第423章 雞飛狗跳第1358章 秦俊闖宮勤王事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267章 陽謀爲上第619章 初秋第772章 流求王子第141章 沙陀朱邪第128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877章 夜叉第1057章 寧遠鐵騎夜不收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678章 太子新政第730章 秦家的擴張第126章 登基御極第226章 血豆腐第284章 保住承乾第1326章 羽翼盡削圖窮盡第111章 小金庫第820章 只是交易第1041章 掃除後患第66章 投名狀第1439章 天寶神龍皇帝第1257章 秦倭二十一條第1049章 禮不伐喪第1161章 十年太久第1442章 史上最強外戚第615章 裂土分封第150章 唐皇第1355章 飲血歸鞘第990章 不識相第992章 龍鬚療虎將第977章 春宵苦短第1187章 公主有喜第1196章 畫野分疆第562章 屠城三日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602章 死地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1358章 秦俊闖宮勤王事第704章 鸞鳳第737章 房玄齡第260章 做條死狗第40章 父子皆封公第1367章 內禪第1363章 清洗第1030章 功高莫過於擁立第259章 返京第1197章 呂宋國第1266章 李世民的殺意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927章 駕崩馭天第37章 單槍匹馬救王妃第461章 天威煊赫第1031章 太子還有救嗎第771章 福清坊第339章 歸來第432章 賭一把第1305章 呂宋十三太保第713章 皇家白菜讓豬拱了第697章 抗旨第1063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555章 七進七出虎穴谷第54章 觀音婢第916章 紹興師爺第257章 劫富濟貧第1215章 大清洗第1332章 褻瀆皇恩第720章 老馬頭第967章 邊軍小兵第614章 馬革裹屍還第1336章 倒戈一擊第741章 起風第400章 又一個楊廣第128章 殿上鬥毆第184章 憂傷的秦瓊第674章 太子妃第23章 投名狀第607章 開花第1138章 九龍破城奏凱歌第1263章 老泰山第451章 諒山楊家將第1224章 國師第975章 小龍出海第660章 祥瑞現世封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