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點鹽成金

殿中陣陣驚歎之聲響起。

一年一千二百萬石的地稅糧,是現在正賦田租的四倍了。如長孫無忌這樣的年輕宰相,甚至已經開始在那裡想着如果朝廷一年新徵這一千二百萬石糧,能辦多少事情了。

就算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穩重的宰相,也都在驚歎這個數字。

“不可能有這麼多!”

戴胄卻還在反對。

秦琅卻在那裡笑道,“戴參政,這是個極簡單的數字計算啊。天下八億多畝地,一畝二升,百畝兩石,實際上就是一千六百萬石,另外還有商賈、工匠等無田戶按戶等納糧,還又有一筆增加,就算減去下下戶不納地稅,再減去些不種糧的地,那麼實際上徵一千二百萬石糧,比總數少了六七百萬石,戴參政認爲哪不對?”

戴胄怒氣衝衝的反駁秦琅,“八百萬頃地?現在還有八百萬頃地在冊嗎?還有,難道說官員、府兵、士人也要納糧?”

秦琅不客氣的道,“這地稅徵糧,是備荒救災用糧,難道戴公以爲災荒來臨的時候,王公貴族,百官士人們就不受災?”

官民一體納糧,按田畝每畝二升,這確實是最公平公正的了,秦琅本身是大地主,前後賞賜的田糧已經有六萬多畝了,可按原來朝廷的制度,他是官是貴族,他是不課戶,因此田再多也不用交一斗稅賦。

而那些授田不足的百姓,可能才授了二三十畝地,卻還一樣要一丁納兩石,兩丁就得四石。

所以在設計這個地稅的時候,秦琅就是直接按照唐朝後來歷史上的來,這個地稅其實本來就是隋朝就有,後來在武德貞觀時又開始徵收的,只是直到安史之亂後才隨着兩稅法,正式改名爲地稅的。

這本質上確實應當說是加稅,但對於朝廷來說,原來的稅制不合理,導致財政收入不足,加稅也是沒辦法的事。

至於爲何義倉糧或地稅不是如租庸調一樣按丁收,也是因爲按丁收對普通百姓負擔過重,對那些真正擁有大量田地的官僚地主們又沒影響。

這其實就是一張薄薄的紙,大家都清楚知道後面是什麼,只是還沒有人來捅這張紙。

歷史上要到貞觀二年纔會真正開始捅這張紙,而現在秦琅提前一年捅了。

“府兵也要徵?”

李世民對這一條有些猶豫。

府兵授田,不徵課稅,然後需要自備衣糧,定時上番、輪訓,府兵們向來是不繳稅賦的,可現在秦琅徵地稅也向他們開稅。

“陛下,畝納二升,其實也稅不高。”

就算按畝收一石來算,這畝稅二升,其實也不過是五十稅一。百姓租庸調原本稅率也不高,但前提得是百姓能夠授足百畝田,授足了,一百畝地授二石,實際也就是畝稅二升。

問題是在關中河南等地,人多地少,實際根本不可能授足,那麼稅率真實上就高的多。

“陛下,臣有六萬餘畝田地,畝稅二升,則一年要納地稅糧一千二百餘石,但臣願意交這個糧,一千二百石看似不少,可實際上一畝也才二升,五十稅一而已,甚至好點的水澆地,實際是百稅一!”

秦琅帶頭表態,認爲稅率低。

戴胄只能說普通百姓既要交租又要納調,還有服役,負擔不輕,甚至地方上也會有不少的攤派等。現在還要再交兩石,高了。

“戴參政,你說錯了,不是交兩石,是畝納二升。百姓有一百畝田的才納兩石,如果只有五十畝,實際是納一石,二十畝,只納四鬥·······”

秦琅接着又對皇帝道,“這次大普查之後,肯定能清查出許多隱戶和隱田,到時將給授地不足的百姓補授一些田地,另外也請朝廷從人多地狹之地,遷移一些少田無田百姓到寬鄉授田,這樣一來,百姓就能擁有更多的田地,不管是正稅還是地稅,其實負擔都大大減輕的。”

預期一年地稅一千二百萬石,一年正租還要增加三百六十萬石,絹一年要增加近百萬匹·······

這個數字對在場每個官員都極有誘惑。

哪怕是戴胄,在爭論了一會後也自覺敗下陣來了。

雖然後面也有封倫認爲地稅不應當按田畝來徵,應當按戶等來徵,按他的提議,如秦琅這樣的大地主,哪怕擁有六萬多畝地,但按上上等來徵,一年也最多交五石糧,比實際少交一千二百多石了。

這個提議明顯就是爲維護官僚權貴們的,秦琅高聲反對,李世民不吭聲,實際上就是也認爲要不論王公還是百姓一體按畝納糧才行。

否則這個地稅,最後一年根本收不上來多少,畢竟若不按畝收,只按戶等收,那一年可能連二百萬石的零頭都收不上來。

全國戶籍、田畝、礦產等大普查,按普查後的新戶籍、田畝數,徵收地稅,這兩條,在顯德殿上很快初步達成了一致。

沒辦法,若是秦琅只跟他們談加稅,估計能爭很多天,可當他把幾個數字擺出來後,再也沒人能反對了。

一年新增起碼一千六百萬石糧收入,是現在的五六倍之多,還能額外多增收百萬匹絹,對於現在窮瘋了的一衆君王,這真是太有誘惑力了。

新的地稅,沒有了不課戶不課丁,直接按田畝數爲根本,這可以說是隋朝以來對租庸調稅制不斷打補丁的最終結果,本來也是有義倉、社倉糧的基礎的,也正是有這樣的基礎在,秦琅的方案纔可能通過。

議事半天,大家也都口乾舌燥了。

聽着報時博士擊鼓抱時,時已正午。

於是皇帝暫停會議,請大家至廊下用餐。

廊廡廂房裡,一人一幾。

菜也挺豐富的,有東坡肉、燒公雞,油炸蝗蟲,燜羊肉,再加上一個蘿蔔鴨子湯。

四菜一湯,菜譜都是由秦琅早先提供給御膳房的,甚至今天大家吃的雞和鴨,其實都是由秦家的莊園提供的。

因爲是工作餐,沒有酒,倒是有茶和果盤。

這是給宰相們的標準工作餐,雖然對這些紫袍玉帶的大臣來說,這些算不得什麼好東西,可這平時是沒機會享受到的,能吃一頓廊下餐,也能自豪許久了。

秦家的東坡肉,讓衆人讚歎不已,甚至有人居然沒吃出來這是豬肉。

他們的反應,證明了其實烹飪手法很重要,豬肉平時這此人是不會輕易嘗試的,可今天一個個吃的很高興,滿嘴流油。

就連那麪粉裹炸的蝗蟲,宰相尚書們也是一口一個的嚼的嘎吱嘎吱的。

李世民也很喜歡東坡肉,可惜秦琅對長孫皇后交待過,皇帝最多三五天吃一次,不能常吃,因爲東坡肉太肥,常吃對身體不好。皇帝如今畢竟不比從前了,現在整日在宮中處理事務,運動消耗不比從前,所以不能飲食過於油膩、

長孫皇后對於皇帝的飲食很上心,經常要檢查皇帝的食譜,嚴格限制了皇帝吃東坡肉的數量,一旬只能吃一次,一次也只能吃半份。

今天留大臣們吃堂食,李世民便也特意吩咐給自己來了一全份東坡肉。

“全面普查勢在必行,但只怕沒有一年半載也完不成啊。”

皇帝吞下一大塊東坡肉,提着筷子對秦琅道。

秦琅在喝茶,他知道皇帝在擔心什麼,雖然現在弄來了點錢,可光是養那幾萬禁軍常備軍,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一年沒個幾百萬貫是不夠的。

更別說,渭水便橋之恥,李世民一刻也沒忘記。

而樑師都一日未滅,李世民也一日難安。

這些都需要錢。

李世民沒有太多時間等待。

他要現錢,要更多的現錢。

秦琅拿起食案上的一個琉璃小瓶,這是用來裝青鹽的。青鹽是眼下比較受貴族們喜愛的鹽,是鹽中上品。

其主要產自關中西北的鹽州,由烏池白池等幾大鹽池所產,是池鹽的一種。因其鹽大而青,故名爲青鹽,這些鹽色香味俱佳,遠超河東解池的解鹽,也比沿海一帶產的海鹽質量要好,故此成爲當下皇家和貴族們享受的上鹽。

而從另一角度來說,鹽州不僅有青鹽,還有白鹽,赤鹽、黑鹽等,這是因爲所含的各種微量元素的不同,其中青鹽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很多,於醫療角度來說對人體極有助益。

這樣的鹽一斤超過百文,堪稱貴重之極。

要知道,同樣產自鹽州其它鹽池的鹽,質量已經遠比河東鹽要好的多,可一斤也頂多十五錢。

河東的解鹽,一斤甚至只要十文多點,河北滄州以及淮南的鹽場所產海鹽,甚至一斤在十文以下。

大唐的許多制度都沒沿襲隋朝,而隋朝是不禁鹽礦,就是各地的鹽場,任私人開採,不徵稅賦,也不搞什麼專賣。

故此鹽商們大賺其利的同時,百姓也享受到了低鹽價的好處。

雖說鹽再便宜也比米貴,可米消耗大,鹽的消耗畢竟少。正常年景,往往是鬥米斤鹽,鹽價約爲米價十倍。

“陛下,只要朝廷將鹽控制起來,朝廷財政可立時緩解,三五年內,每年能爲朝廷增稅一二百萬貫,十年之後,每年能爲朝廷帶來千萬貫的收益。”

聽到這話,不僅皇帝放下了筷子,就是其它大臣們也全都放下了筷子。

第1232章 不臣第263章 反擊第714章 盟友第692章 危險第878章 阿斗第1431章 皆大歡喜第485章 江湖第419章 隻身入蠻營第734章 太上皇的報復第483章 上洛第1290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642章 始作俑者第279章 該當何罪第833章 君臣較量第920章 怒撻崔氏第516章 遊騎兵第764章 神機營發威第78章 摟草打兔子第146章 蕭皇后第1253章 再徵遼東第262章 幕後黑手第239章 不差錢的老程第613章 分功第709章 待漏院第319章 混世魔王的反擊第80章 匹馬孤劍,崩圍陷陣第1011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543章 雄威邊塞鎮西軍第1000章 皇帝有疾第236章 請誅秦琅第1336章 倒戈一擊第215章 告御狀第508章 救急如救火第1357章 宦官矯詔謀擁立第1334章 覆巢之下第236章 請誅秦琅第1056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195章 走私第1466章 分封萬島第22章 一丈青第1417章 守護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964章 十三太保第556章 雖九死而猶未悔第599章 雍尼公主第984章 謝氏第1353章 操之過急第1036章 若無嫡長孫,即立嫡次子第962章 私生之子第202章 斬王第21章 黑衣人第815章 大汗楊國忠第87章 山間兩公主第511章 以武止戈第1108章 美麗新世界第286章 鋤和日當午第418章 打到服爲止第918章 長樂嫁妝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145章 橫刀自刎第1375章 繼承者第342章 巡狩第343章 雪中行第421章 曹賊第241章 封樁錢第1334章 覆巢之下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66章 投名狀第429章 狡兔三窟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434章 宣威蠻荒第46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54章 太子太傅第1285章 秦琅鐵腕壓天子第1230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1437章 歲幣、和親、封王第291章 好殘忍第1266章 李世民的殺意第863章 王第454章 開頭沒有回頭箭第357章 位極人臣第72章 投降第159章 一時裝逼一時爽第354章 三刀定塞北第1028章 伴君如伴虎第260章 做條死狗第533章 火燒羌河絕退路第954章 馬過藍關第1386章 投桃報李第1422章 秦兵上洛第164章 妄揣聖意律當誅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1408章 殺氣太重第376章 自古太子不將兵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1339章 海上會盟第838章 背水而戰第790章 折騰第568章 查驗功績第127章 大封賞賜,功列第一
第1232章 不臣第263章 反擊第714章 盟友第692章 危險第878章 阿斗第1431章 皆大歡喜第485章 江湖第419章 隻身入蠻營第734章 太上皇的報復第483章 上洛第1290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642章 始作俑者第279章 該當何罪第833章 君臣較量第920章 怒撻崔氏第516章 遊騎兵第764章 神機營發威第78章 摟草打兔子第146章 蕭皇后第1253章 再徵遼東第262章 幕後黑手第239章 不差錢的老程第613章 分功第709章 待漏院第319章 混世魔王的反擊第80章 匹馬孤劍,崩圍陷陣第1011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543章 雄威邊塞鎮西軍第1000章 皇帝有疾第236章 請誅秦琅第1336章 倒戈一擊第215章 告御狀第508章 救急如救火第1357章 宦官矯詔謀擁立第1334章 覆巢之下第236章 請誅秦琅第1056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195章 走私第1466章 分封萬島第22章 一丈青第1417章 守護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964章 十三太保第556章 雖九死而猶未悔第599章 雍尼公主第984章 謝氏第1353章 操之過急第1036章 若無嫡長孫,即立嫡次子第962章 私生之子第202章 斬王第21章 黑衣人第815章 大汗楊國忠第87章 山間兩公主第511章 以武止戈第1108章 美麗新世界第286章 鋤和日當午第418章 打到服爲止第918章 長樂嫁妝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145章 橫刀自刎第1375章 繼承者第342章 巡狩第343章 雪中行第421章 曹賊第241章 封樁錢第1334章 覆巢之下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66章 投名狀第429章 狡兔三窟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434章 宣威蠻荒第46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54章 太子太傅第1285章 秦琅鐵腕壓天子第1230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1437章 歲幣、和親、封王第291章 好殘忍第1266章 李世民的殺意第863章 王第454章 開頭沒有回頭箭第357章 位極人臣第72章 投降第159章 一時裝逼一時爽第354章 三刀定塞北第1028章 伴君如伴虎第260章 做條死狗第533章 火燒羌河絕退路第954章 馬過藍關第1386章 投桃報李第1422章 秦兵上洛第164章 妄揣聖意律當誅第268章 長安北市第1408章 殺氣太重第376章 自古太子不將兵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1339章 海上會盟第838章 背水而戰第790章 折騰第568章 查驗功績第127章 大封賞賜,功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