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與國休慼

李世民感覺腦袋嗡嗡的響。

下面的那些大臣們在那裡說什麼,他已經聽不見了,他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親自提出的想法,居然遭到一致的反對。

爲什麼?

這可是他苦心思慮了許久,才終於拿出來的一個成熟的想法,這是爲保國祚綿長,保子孫永久的萬全之策啊,爲什麼大家要反對?

他都已經決定給實封功臣們也世封了,他們還有何理由也要反對呢?

秦琅爲何反對?

他是朕的女婿,朕向來待他不薄,待秦家不薄啊,秦家有兩個實封爵,這要是世封推行,秦家就能得到兩個世封州。

難道秦琅覺得世封刺史不夠,想要封建開國?

這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不可能給他們封建開國,漢朝的七國之亂,還有周朝的春秋戰國,西晉的八王之亂,都說明,分封要是設計的不好,後患無窮。

李世民這也是思慮許久,纔想出來一個世封都督和刺史的法子。

讓皇弟皇子們世封都督之職,讓功臣們世封刺史,然後功臣和宗室的封州雜處,便以相互制肘。

尤其是輔以朝廷直轄的正州,實行如漢代一樣的郡國並行之策,再配上邊疆的胡族羈縻州,這就能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封之制,讓大唐更加穩固纔是。

在李世民的設想裡,這個世封制,只是讓宗室和功臣們享受一個世代承襲的都督和刺史之職,繼而享有封州三分之一的財稅收入,並且每個世封都督、刺史能有一支親內、帳內府兵馬,限制在千人以內。

相比起封建開國來,這些世封都督和刺史們的權力受到更多的限制,他們兵權有限,但是這些人是朝廷的官員,因此,若是朝中有不臣賊子篡位謀權,或是有地方叛亂時,朝廷可召這些人組織州中軍民勤王討賊。

李世民覺得,自己的設計應當很完美。

“秦琅,你說贊同分封,又說反對世封刺史,那你就好好說說你的理由,你覺得朝廷又該採用什麼分封之制?”

李世民終於回過神來,他大聲咳嗽幾聲,打斷了那些還在喋喋不休的臣子們,皇帝目光直指秦琅,毫不客氣的點了他名。

秦琅不太想發表評論。

可皇帝點名要他說。

說什麼呢?

秦琅可是個穿越者,有一位著名的姓錢的歷史學家在他那本講歷代政治得失的書裡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那就是中國古代雖然經歷了這麼多朝代,可各朝的政治制度,其實不過是對上一個王朝政治失敗之處的補丁而已。

一個朝代接一個朝代打補丁,於是歷經多朝,補丁打了厚厚一摞,但總體來說,其實從秦朝開始,各朝的政治體制就都沒啥新意了,一直在那轉圈圈。

就好比秦廢分封設郡縣二世而亡,於是劉邦得天下後,一面沿襲的是秦朝的基本制度,一面又復古恢復了部分分封制,打了一層補丁。到了曹魏時,覺得宗室分封威脅到皇權,尤其是當年曹丕當年也還經歷過兄弟的威脅的,所以對自家兄弟子侄們防範很嚴,他主持下又打了層補丁,削宗室之權,嚴防宗室。

結果就是後來司馬家很輕鬆的篡奪了曹家政權,奪了天下。司馬家上位後,覺得這應當是個教訓,不得不防,於是也跟着打補丁。司馬老賊便搞起了分封,讓兄弟子侄們分封各地,但沒給他們啥真正的權力,可相比曹家不是強了一些的。

有這些宗室們在地方上,既能防着朝廷京師容易出亂,還能留有一點餘地,以鎮懾異姓臣子。

只是後來司馬家其它皇帝上臺後,居然也在他父親留下的分封制上打起了補丁·····

總體來說,從秦到漢,再到魏晉,再到南北朝,再到隋唐。

分封制斷斷續續,可總體上來說,始終是分封的權力越來越小,甚至到後來已經是封而不建,有爵位而沒封地,虛封食邑多,實食封食邑少。

開國、開府、統兵、治民這些諸侯國的權力,一點點的被削掉了。

比如到了隋朝時,楊堅只有五個兒子,還全是皇后嫡出的,但楊堅分封諸子也只是封爲總管。

實際上到了此時,分封其實就是變成了授官職,而不再是直接劃塊地給你建一個完全獨立自治的諸侯國了。

甚至這授給的官職也不是不變的,楊廣就曾先後任過幷州總管、河北道大行臺尚書令、揚州總管等職。

李世民的世封刺史想法,肯定也有根據楊堅當年的這種做法做參考的。

世封刺史,和諸侯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大的區別還在於刺史就算你是世封的,可你畢竟還是朝廷體系之下的一部份,要接受朝廷管轄的,是在體系之內的。

而諸侯國,其實實際上是已經獨立於朝廷之外的。

李世民既想要搞分封,又擔心諸侯國威脅朝廷,於是最後就整出了這麼一個世封都督、刺史制度來。

從某些角度來說,這個世封刺史制,比起漢代的分封諸侯國來說,肯定是有進步的,對朝廷來說有好處的。

畢竟諸侯國那完全就是獨立王國了,兵權、稅賦權、民政權等等,統統都是諸候們的,漢代時,諸侯們甚至連年號都是各用各的,跟朝廷都不一樣。

但問題是,現在又不是漢朝了。

漢朝時離戰國也沒幾十年,大家習慣了戰國時各國這種獨立狀況,不說各國,就是各國內的封君啊,卿大夫們的領地食邑,那也一樣是有極大自主權的。

只能說環境背景不一樣了。

從秦到唐,千年了。

歷史變了。

爲啥分封制一朝不如一朝,權力越來越小呢?

這本就是時代的選擇,需要啊,大一統朝廷是歷史趨勢,誰也不可能開歷史倒車,誰開倒車誰就要被歷史的車輪碾過的。

“秦琅?”

李世民不耐煩的喝問。

“陛下,臣以爲刺史是朝廷的州府主官,而分封,是朝廷授封的諸侯爵位,不能混爲一談。”

“陛下要設分封,這是好事,但臣建議,不僅僅是關內和河南不可分封,還應當把這範圍擴大到整個長江以北甚至是五嶺以北。陛下欲效仿三代分封,其實周朝分封功臣子弟,也都是把諸侯的封地,分到了周王實際控制地之外的。”

“周王分封,是讓他們去開拓封地,開疆拓土,而不是分裂周王實際擁有的國土。”

“再有一個,陛下說皇弟皇子世封都督,功臣世封刺史,臣覺得這也並不公平。比如現在朝中封賞的功臣有實封,以實封戶數分高下。比如諸親王,實封八百戶,功臣實封從百戶到一千八百戶不等,那麼百戶實封功臣也世封一州刺史,實封一千八百戶功臣也世封一州刺史,這又如何能稱爲公平公正呢?”

皇帝很認真的在聽着,一開始他對秦琅很不滿,可他馬上發覺他說的話很有道理,這個小子總是這麼聰明,發言一針見血。

“繼續!”

“陛下,臣以爲,分封的目的一是要褒表公德,二是屏藩朝廷,所以以此爲出發目的,那麼分封制度就不應當是之前的分封在中原的世封刺史之法。”

“要封就封在邊疆,這纔是三代分封子弟功臣開疆拓土屏藩周室之封法,其次,要封就當按功績來分封,如功績大實封戶高的,封都督,實封數少的可封下州刺史或縣令。”

秦琅本來想直接提議改刺史爲國公郡公等爵位,把封地改爲封國。

但想想,還是算了。

李世民明顯還是不想再弄出諸侯國來的。

“封於邊疆?”

李世民驚訝。

щшш ¤t tkan ¤co “對,封於邊疆,爲大唐開疆拓土,守境安民,屏藩中央,這纔是真正的分封。”

“分封宗室、功臣於邊疆,世封邊地,永鎮地方,與國休慼,世代不絕!”

秦琅的一席話,倒是讓殿中安靜了下來。

不但李世民在思索這番話,就連大噴子魏徵也在思考。

這番話很有料,李世民之前的世封法,明顯就是在分裂大唐,所以魏徵這樣的大噴子會迫不急待的要開噴,而身爲朝廷重臣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也立馬反對。

而秦琅的分封法不同,這不是分裂而是開拓,是進取,當然不一樣了。

“你說細緻點,分封邊疆,具體是哪,舉例說明。”李世民直接道。

“陛下,比如說嶺南三道,再比如西南的黔中、雲南二道,這些地方到現在爲止,也只有少數州府在朝廷實際控制中,如雲南甚至朝廷一點控制都沒有,故此,若是能在此邊地五道,劃設州縣,分封宗室功臣鎮守,臣以爲當對朝廷大有好處。”

一聽要分封到那些地方去,李世民倒是猶豫了一下。

連長孫無忌等也覺得秦琅說的太過了。

你說分到江南去,分到巴蜀去,都已經夠遠了,你現在居然分到那些蠻荒之地去,這是分封還是發落呢?

就如長孫無忌這樣的朝中頂級貴族,若是被世封到雲南去,那按朝廷制度,一旦分封就得之藩就國的,那長孫家族就得遷移到雲南去,長孫無忌願意去嗎?

雲南那地方,真是化外之地了,天高路遠,這一去,那就是徹底的遠離政治中央了,長孫家族豈不就邊緣化了?

現在長孫家族在長安過的多好?爲什麼要跑到雲南去當什麼世封刺史?

誰也不願意啊。

這不成了鳥盡弓藏了嗎?

魏徵這個時候,倒是開始捋起了鬍鬚,他突然覺得秦琅的這個法子,挺合乎他老魏胃口的。

雲南啊嶺南啊這些地方,向來不是中原實控地區,都是羈縻蠻夷土著的,可如果按秦琅的法子分封,說不定還能夠把這些地方變成朝廷的實控區呢。

就如交州廣州這些地方一樣,以前不也都是蠻子們的地盤嘛,從秦到漢,再一路過來,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如今不都成了中原王朝的飛地了嘛。

第1152章 遵王之義第260章 做條死狗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1105章 呂宋第520章 奇恥大辱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1450章第1204章 今日始稱孤道寡第507章 鬆州告急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559章 一戰滅人國第1135章 來將可敢留姓名第684章 深水區第394章 與國休慼第901章 武運昌隆第964章 十三太保第716章 夫人入京第478章 留守第232章 借花獻佛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918章 長樂嫁妝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1184章 解放者第815章 大汗楊國忠第767章 滿朝流氓第270章 陌上行第840章 席捲第1272章 建新朝論功行賞第949章 當頭棒喝第926章 齊人之福第1400章 招兵買馬第868章 阿奼第805章 以德服人第779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9章 霸王硬上弓第1053章 來襲第234章 點鹽成金第64章 圖窮匕首現第317章 金玉良言第350章 破鼓亂人捶第119章 涼涼第550章 交易第856章 盤龍第674章 太子妃第1442章 史上最強外戚第918章 長樂嫁妝第780章 太子問計第582章 老公主第1313章 步步驚心第1405章 大宛第1149章 太子許諾第744章 宰相家的八百石胡椒第615章 裂土分封第799章 六萬刺客第1412章 天子病危第22章 一丈青第1325章 昏君亂命激呂宋第1140章 聖人託孤第1071章 不撞南牆心不死第1215章 大清洗第228章 蘭亭序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13章 弒君者第1328章 二聖並立第621章 妻妾第257章 劫富濟貧第563章 論功還欲請長纓第1319章 唐皇重色偷兒媳第1114章 鋒芒畢露第592章 西海節度使第122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68章 土皇帝第995章 聖太子第738章 渾水摸魚第819章 你想當王嗎第238章 皇帝的底線第1029章 魏王相邀第1005章 臨終第752章 稱心第478章 留守第721章 殖民地第305章 河東獅吼第1386章 投桃報李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179章 九門提督第506章 渾水摸魚第1047章 輔政四相第186章 逆流而上第484章 宋江第1431章 皆大歡喜第17章 仗劍出門去,殺人走馬歸第523章 各自顯神通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562章 屠城三日第623章 僕射第214章 捉姦捉雙第1188章 圍攻舊金山第537章 勝者爲王第1187章 公主有喜第89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152章 遵王之義第260章 做條死狗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1105章 呂宋第520章 奇恥大辱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1450章第1204章 今日始稱孤道寡第507章 鬆州告急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559章 一戰滅人國第1135章 來將可敢留姓名第684章 深水區第394章 與國休慼第901章 武運昌隆第964章 十三太保第716章 夫人入京第478章 留守第232章 借花獻佛第420章 以德服人第918章 長樂嫁妝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1184章 解放者第815章 大汗楊國忠第767章 滿朝流氓第270章 陌上行第840章 席捲第1272章 建新朝論功行賞第949章 當頭棒喝第926章 齊人之福第1400章 招兵買馬第868章 阿奼第805章 以德服人第779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9章 霸王硬上弓第1053章 來襲第234章 點鹽成金第64章 圖窮匕首現第317章 金玉良言第350章 破鼓亂人捶第119章 涼涼第550章 交易第856章 盤龍第674章 太子妃第1442章 史上最強外戚第918章 長樂嫁妝第780章 太子問計第582章 老公主第1313章 步步驚心第1405章 大宛第1149章 太子許諾第744章 宰相家的八百石胡椒第615章 裂土分封第799章 六萬刺客第1412章 天子病危第22章 一丈青第1325章 昏君亂命激呂宋第1140章 聖人託孤第1071章 不撞南牆心不死第1215章 大清洗第228章 蘭亭序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13章 弒君者第1328章 二聖並立第621章 妻妾第257章 劫富濟貧第563章 論功還欲請長纓第1319章 唐皇重色偷兒媳第1114章 鋒芒畢露第592章 西海節度使第122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68章 土皇帝第995章 聖太子第738章 渾水摸魚第819章 你想當王嗎第238章 皇帝的底線第1029章 魏王相邀第1005章 臨終第752章 稱心第478章 留守第721章 殖民地第305章 河東獅吼第1386章 投桃報李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179章 九門提督第506章 渾水摸魚第1047章 輔政四相第186章 逆流而上第484章 宋江第1431章 皆大歡喜第17章 仗劍出門去,殺人走馬歸第523章 各自顯神通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562章 屠城三日第623章 僕射第214章 捉姦捉雙第1188章 圍攻舊金山第537章 勝者爲王第1187章 公主有喜第89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