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圈地討封

“那不是分封,那是流放!”

蕭瑀氣的鬍子亂顫,他當年爲西樑皇子時,也是封過王的,可西樑朝廷當年也沒把誰給分封到黔中那種遍地蠻夷的地方去啊。

那種地方,刀耕火種,甚至流行部族仇殺,大搞血親復仇,總之就是野蠻落後的不得了的地方,分封到這種地方去,別說刺史,你就是封個國王,也沒意思啊。

皇帝也不由的搖頭。

一開始還聽的挺不錯,想不到居然封到蠻夷地盤上去了,這也太沒誠意了。那根本不是大唐的地盤啊,人家豈會接受你過去當他們的刺史啊都督的?

要封,怎麼也得朝廷拿出塊真正的地盤來分封才能表示誠意啊,若是分封過去,連站腳都站不住,那又叫什麼分封呢。

可秦琅既然把話說開了,倒是不願意閉嘴了。

他覺得自己說的並沒有錯,甚至從歷史角度上來說,這也是一條本就有過的路。

想想明朝萬曆朝時的播州土司之亂,那位播州土司楊應龍,他並不是什麼蠻夷。他家祖上就是從唐代時過去的。

唐宣宗時,楊家祖先本是太原人,後受詔命南征南詔國,戰後,受朝廷冊封鎮守播州一地。

這一鎮守,就是七百年。

播州地處後世貴州省,在唐朝時那是地處偏遠的蠻荒之地,更因爲唐末時南詔國的興起,大唐跟南詔屢次交兵,播州一帶更是成不毛之地。

從晚唐到五代,直到北宋建國,楊家一直就釘在了播州這塊偏遠之地上,世代鎮守着,不管中原如何風雲變化,楊家一直鎮守着播州。北宋剛開國,當時也是並不安寧,對於遙遠的播州楊家,便乾脆下詔冊封他們爲播州軍節度使,繼續讓楊家鎮守。

此後兩宋一直承認着楊家對播州的統治權。

到元朝侵入中原,忽必烈也一樣封楊家當代家主楊邦憲爲播州安撫使。

時間到了明朝,大明開國後,朱元璋對於西南的這些土酋們,也一樣行安撫羈縻之策,冊封楊家爲播州宣尉司,繼續將軍事指揮權交給楊家。

從唐到明這七百多年的時間裡,播州便被楊家經營爲割據王國。

直到萬曆年間,播州楊應龍叛亂,朝廷發大軍征討,最終滅掉楊家。

雖說楊家最終還是跟中原開戰了,但從歷史角度上來說,楊家對於播州地區的漢化是有功的。

歷史上楊家於播州,其實就跟現在嶺南的寧、馮幾家是一樣的,都是北地漢人進入,歷經多朝,因地處偏遠,中原無暇顧及,所以便一直招撫,讓他們自治。

而這些人呢,也對中原並不敢有什麼野心不軌,一直都很老實的當自己的土皇帝,中原朝廷也在名面上維持着對這些羈縻之地的統治權。

這其實是很重要的。

正是這一步一步的,中原漢家,才能逐步往長江以南、嶺南,雲貴高原發展。一步一步的,把這些地方也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疆域之內。

李世民想在中原搞世封刺史,秦琅反對,歷史證明這樣搞其實就是在搞分裂。但如果是分封邊疆,那其實大有搞頭的。

本質上就跟馮盎啊、寧長真啊、楊家一樣,還有如明朝的沐家,也都是這種。

對於穩固邊疆大有作用,甚至還確實能夠開拓邊疆,並同化當地蠻夷的。

這樣分封,總比直接把這些地方交給那些蠻夷們強,蠻夷們稍強點,可能就要叛亂,要襲擾,甚至再強點,就要建國啥的。

北宋時的儂智高,再比如唐朝後來的南詔,再比如宋朝時自立的交國等,都是這樣。

相比之下,還是漢人豪酋們對中原更有向心力。

“陛下,分封宗室、功臣於邊疆,第一守疆衛邊,第二屏藩朝廷,所以可以適當的多賜予一些權力。如封侯在封地可按實封數,給其建立封地鄉兵土團之權,讓其有對應兵力。”

“並且許其每年在封地內,收取封地稅賦三之一的權力,剩三之一歸地方州縣用度,三之一上繳國庫。”

“另按封臣爵位,食邑數,在封地劃出一定數量的爵位永業田賞賜給封臣。”

“授給封臣於封地內,舉薦、徵辟僚屬的權力。”

對於這個擁兵的數量,秦琅的建議是按實封數劃分,實封千戶以上,爲大國,可擁三軍,士兵三千人。實封五百戶到千戶的,爲次國,可擁兩軍,兩千人。實封五百戶以下的,爲小國,擁一軍,千人。

功臣們,實封數量若少於五百戶的,封下州,五百到千戶的,封中州,千戶以上封上州。

雖然秦琅說的是給封臣們領地內統領鄉兵土團之權,沒直接說給其它兵權,但這依然還是兵權。

鄉兵土團意味着不是常備軍,只是有事才能徵召,可終究是能夠徵召的。

除此外,各封臣還能擁有各自的帳內府和親事府這樣的侍衛家兵部隊,這個部隊數量,則是按王公侯伯子男九等爵位,九等一百,爵加一等衛隊加一百,王九百。

軍權。

這纔是能真正在邊疆立足的東西。

有了這個,纔有可能如馮家寧家楊家等一樣,在邊地做個幾百年甚至是千年的土皇帝。

相比李世民之前所說的世封刺史的權力來說,無疑秦琅的這個方案,雖說地方偏了點,可倒還真是實封。

有兵權,有稅賦權,還有治民權。

唯一缺點,就是地方偏了點,好多地方可能根本沒有漢民,過去了治下可能多是蠻夷。

可想一想,如當年馮家南下時,人家還不是就這樣光棍的過去了,最終還不是立足生存下來了。

能分封的,哪個不是頂級功臣貴族,誰沒點家底?

過去了建個城堡寨子立足,把自家的奴隸部曲帶去,再想法子到中原招點貧困百姓過去,還怕發展不起來嗎?

魏徵忍不住拍掌叫好。

“陛下,臣以爲秦學士此策甚妙,堪稱讓大唐長治久安之良策也,請陛下接納。”

不過除了魏徵拍掌叫好外,並沒有幾個人願意附和。

主要還是在於這個分封法,他們都覺得是流放法。

誰也不想離開中原繁華之地,尤其是離開政治權力的中樞,跑到邊疆去當什麼野人王。

就算秦琅提出給封臣更大的地方,更多的權力,甚至給兵權,他們都沒啥興趣。

野人王有啥好當的

李世民倒也心動了。

可是看着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這些大臣們都不贊同,倒也不由的猶豫了。

就如馮盎一樣,當年也是北燕皇家,可跑到嶺南二百年,得了啥?真的被同化成了南蠻子了,而當年馮家留在北方歸降妝魏的那一支呢?

如今成了京兆馮家。

同樣的祖先,不過二百年時間,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依然是中原衣冠士族,一個已經被中原稱爲蠻子了。

更不用說,跟中原的五姓七宗他們比了,在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眼裡,雖然說平時也看不慣五姓七家,甚至經常要暗暗踩兩腳,可實際上誰又不羨慕他們,誰不想讓自己家族成爲五姓七家呢。

誰願意自家最後成了嶺南馮家、寧家?

沒誰願意。

在中原,才能成爲世家名門,才能成爲門閥,成爲主流啊。

跑去邊疆,那就只能成爲蠻子,甚至說不定哪天就被蠻夷們給俘虜烤了吃了。

李世民猶豫再三,最後長嘆一聲。

可當他目光最後在秦琅臉上掃過時,發現自己的女婿眼裡有抹倔強的光。

“秦琅,你提出此分封之策,那朕問你,若是朕按此策分封你於南疆,你可願意?”

“臣當然願意!”

秦琅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爲啥不願意?雖說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但世家也未必比邊疆的土司們強到哪去。

“當真?”

“當真!”秦琅說的斬釘截鐵。

李世民有些意外,又有幾分欣慰,這纔是謀國之臣啊。

“很好,取地圖來。”

李世民讓人取來一張巨大的羊皮地圖,上面是大唐江山輿圖。

“朕給你一個特權,許你自選封地,你在這大唐南疆指塊地方,朕這就封給你!”

“世襲罔替!”

秦琅沒想到皇帝居然不是這麼個急性子,直接就把地圖甩到了面前。

看着這有些比例失調的地圖,跟自己腦子裡印象裡的那副後世地圖還是相差很大的,但基本上大致方向都還是沒錯的。

東海南海。

雲貴高原,安南交趾!

秦琅目光一一劃過,倒是一時有些猶豫起來了。

選哪呢?

雲貴高原無疑是性價比最低的,如今交通極爲不變,而那些夷人勢力挺強,雖然隋朝時曾經短暫的統治過那裡,但唐朝已經放棄多年了。

相比起來,倒是東南一帶還比較好,不過兩廣那邊,不太好插手,馮家冼家寧家陳家楊家等早就經營幾百年了,他們也是費了好大代價才把俚僚人趕到山裡去的,秦琅想過去搶地盤,現今來說不太方便。

不想去雲貴,兩廣又不太容易插足。

瞧來瞧去,也就安南這邊似乎比較好下手了。

“陛下,這塊地方如何?”

秦琅指向了地圖上北部灣那裡。

“這?交州?”

李世民疑惑。

“不,不是交州,臣是說交州東北沿海這塊,我看這裡靠山傍海,離交州也近,應當是個不錯的地方。”秦琅指的是後世廣西和越南交界處的越南海防那塊。

“你小子倒是會選,背靠大樹好乘涼,交州由朝廷控制,是安南大都督府治地,你選這塊地方確實不錯。”

見秦琅不是選交州,李世民倒也就放心了,交州是不可能給秦琅的,不過交州邊上這塊地方嘛,就無所謂了。

這裡靠近廣西安南兩道的邊界大山,一面臨海,離交州還有二百里。

半山地半平原,近海易洪澇多風暴,故此交州府纔會設在離海二百里的紅河江邊,而不是在海邊。

皇帝手指在這塊地圖上一圈,隨口道,“那朕就把這塊地方賜封給你,你現在是實封一千六百戶對吧,那朕就從東邊海岸往西一百六十里,南面以這太平江爲界,北面以廣西界山爲界,這片地方都劃給你爲封地。”

秦琅一瞧,皇帝還真大方啊,東西一百六十里,那南北估計得有三百里不止,雖然北面大半都是山區,可畢竟平原還佔有三分之一啊。

“陛下,能不能把這海邊的諸島也劃給臣?這幾個島看的挺不錯的,有空臣不能上去釣釣魚啥的。”秦琅指着旁邊下龍灣諸島道,他那手一指,其實就是把後世婆吉島直到東興永實島這片海上的幾個羣島全給劃拉進去了。

反正皇帝的這個地圖上,那裡一個羣島也就幾個小點,皇帝根本不知道那其實是很大的幾個羣島。

正如皇帝其實根本不知道他剛纔指的那片地方,其實很大一樣。

或許皇帝知道,但在皇帝眼裡,這些蠻夷之地上的土地根本不算什麼,反正也不是從自己口袋裡劃拉出去的,多劃點少劃點能值個啥?

就好比他給薛延陀的夷男冊封珍珠可汗,一下子就把人家突厥阿史那金狼家族的漠北直接給全劃給夷男一樣,本就不是自己的。

這山啊島的,能值幾個錢,既然秦琅願意帶頭表率。

那皇帝當然得大方點。

交州邊上劃個百來裡地封給秦琅,他還嫌有些少呢。

“此地就賜名武安州,世封秦琅及其子孫後代爲武安州刺史。敕許擁帳內府親兵四百,親事府親兵四百,敕許募置土團三軍,軍額三千。敕許開府,可薦舉、徵辟僚屬。”

“武安州稅賦三分,一分歸秦家,一分州縣留用,一分繳國庫。”

秦琅聽的心花怒放。

這裡好啊,這裡妙啊。

不說靠近交州,是古代航海貿易必經路上,畢竟古代貿易那都是要沿海岸航行的,靠近這樣的黃金航線還怕沒發展?

更別說,這海防北邊不就是鴻基煤礦嗎?那可是北部灣,甚至可以說是越南最大的煤礦了。

有山有平原,有海島,還有大礦山,有貿易航線,這地方真是黃金封地啊。

現在朝廷以爲北面的嶺南兩廣等地都還在蠻夷土酋手裡,所以沒怎麼重視這裡,可秦琅卻真是興奮不已。

“臣,謝過陛下封賞!”

“好了,這地封給你家,你有空就開始着想安排人先過去。”

“陛下,臣願意親自去一趟武安州!”

李世民倒沒想到秦琅居然這麼積極,一授封封地,居然就迫不急待的要過去了。

“你若想去,朕倒可以給你安排一下。不過也不必急於這一時,等馮盎入京朝見之後返回嶺南時,你到時跟他一同南下,順便替朕巡視一下嶺南!”

殿中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都有些不解的看着秦琅,怎麼就這麼喜歡這蠻荒之地?

一塊破荒地,還這麼高興,這肯定是皇帝和秦琅爺倆在那配合演戲呢。

哼,演的還真像。

第24章 犁庭掃穴第401章 求封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517章 虎威第73章 沒入掖庭第1330章 秦家將種第1302章 秦家麒麟兒第157章 暴揍皇子第1160章放手一搏第57章 崔舅脫靴第1408章 殺氣太重第76章 小小未婚妻第1050章 一石二鳥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34章 激戰玄武門第1027章 復古第58章 長樂郡馬第1100章 再立新功滅高昌第15章 火燒長安第1323章 南海升龍出聖人第1409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269章 李世民第 176章 皇帝特許,先斬後奏第603章 三傑第414章 雄關如鐵從頭越第981章 烏鬼第356章 統萬第78章 摟草打兔子第924章 南詔阿奴第897章 血盾金獅秦家人第560章 御駕親征第689章 稱心分桃第360章 長安之盟第1351章 落日第975章 小龍出海第180章 恩寵有加第899章 碉樓夜火第1079章 邊功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117章 平凡之路第835章 嘲諷第391章 殿下,小心啊第850章 秦藩第1252章 武氏當有天下第1414章 天后、謀逆第1193章 誅功臣第1397章 校長第185章 糟老頭李靖第1272章 建新朝論功行賞第65章 包庇第167章 上皇難護舊日臣第521章 霍去病再生第517章 虎威第1238章 利之所在第211章 朕收回第509章 武家之心第935章 暗藏玄機第1233章 漢李陵之後第824章 徵召第1454章 延英殿第944章 魏黨吳黨第1229章 炫色則情私第1309章 這鍋不背第513 意外第874章 少年第1075章 冷落第808章 五府經略第508章 救急如救火第1022章 遠水不解近渴第994章 不退第38章 逼宮第593章 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864章 血夜第1352章 削奪王爵第995章 聖太子第807章 我秦三郎豈是奸邪之輩第384章 銀樣蠟槍頭第1049章 禮不伐喪第991章 將軍白頭怕新甲第279章 該當何罪第477章 監國第454章 開頭沒有回頭箭第748章 太上皇第965章 漸行漸遠第 491章 紅顏薄命第1372章 入洛第729章 京察第172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884章 永鎮天南第1213章 血河落日第95章 黃雀在後第1341章 十國盟主第989章 後主第756章 大意了第646章 南蠻第175章 出關第1370章 太上皇第78章 摟草打兔子第62章 白鹿第860章 待漏院裡說秦琅
第24章 犁庭掃穴第401章 求封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517章 虎威第73章 沒入掖庭第1330章 秦家將種第1302章 秦家麒麟兒第157章 暴揍皇子第1160章放手一搏第57章 崔舅脫靴第1408章 殺氣太重第76章 小小未婚妻第1050章 一石二鳥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34章 激戰玄武門第1027章 復古第58章 長樂郡馬第1100章 再立新功滅高昌第15章 火燒長安第1323章 南海升龍出聖人第1409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269章 李世民第 176章 皇帝特許,先斬後奏第603章 三傑第414章 雄關如鐵從頭越第981章 烏鬼第356章 統萬第78章 摟草打兔子第924章 南詔阿奴第897章 血盾金獅秦家人第560章 御駕親征第689章 稱心分桃第360章 長安之盟第1351章 落日第975章 小龍出海第180章 恩寵有加第899章 碉樓夜火第1079章 邊功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117章 平凡之路第835章 嘲諷第391章 殿下,小心啊第850章 秦藩第1252章 武氏當有天下第1414章 天后、謀逆第1193章 誅功臣第1397章 校長第185章 糟老頭李靖第1272章 建新朝論功行賞第65章 包庇第167章 上皇難護舊日臣第521章 霍去病再生第517章 虎威第1238章 利之所在第211章 朕收回第509章 武家之心第935章 暗藏玄機第1233章 漢李陵之後第824章 徵召第1454章 延英殿第944章 魏黨吳黨第1229章 炫色則情私第1309章 這鍋不背第513 意外第874章 少年第1075章 冷落第808章 五府經略第508章 救急如救火第1022章 遠水不解近渴第994章 不退第38章 逼宮第593章 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864章 血夜第1352章 削奪王爵第995章 聖太子第807章 我秦三郎豈是奸邪之輩第384章 銀樣蠟槍頭第1049章 禮不伐喪第991章 將軍白頭怕新甲第279章 該當何罪第477章 監國第454章 開頭沒有回頭箭第748章 太上皇第965章 漸行漸遠第 491章 紅顏薄命第1372章 入洛第729章 京察第172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884章 永鎮天南第1213章 血河落日第95章 黃雀在後第1341章 十國盟主第989章 後主第756章 大意了第646章 南蠻第175章 出關第1370章 太上皇第78章 摟草打兔子第62章 白鹿第860章 待漏院裡說秦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