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代筆批紅

“戴公,我們與四國達成的協議,是允許大唐錢幣在各國自由流通,同時替他們加工鑄造金銀和銅幣,你知道,現在鑄幣是有利的,而且利潤不小。我們替他們鑄幣還要收他們的鑄造費,所以是賺兩重。”

“衛公,可我們允許大唐錢幣在四國自由流通的話,我們的錢要流失許多。”戴胄道。

“戴公,自由流通的一大好處,就是他們也不能再阻止金銀銅流入大唐了。按協議,我們可以在四國設立大唐幾大銀行錢莊的分號,以負責用大唐錢幣兌換他們的金銀等舊貨幣。”

······

海東四國很歡迎大唐把他們也列爲大唐貨幣的流通區,因爲他們本國製造水平有限,鑄幣成本高,且鑄幣量達不到流通需求,也一直跟中原以前一樣有錢荒的問題,所以他們以物易物更嚴重。

如今大唐以方便貿易結算爲由,說願意把他們納入大唐貨幣結算區,讓四國也成爲大唐貨幣流通區,又不收他們額外費用,他們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畢竟大唐流通的貨幣他們又不是沒見過,真金白銀,開元通寶也是比以前五銖錢含銅高還重的好錢,他們自己都鑄不了這樣的好錢。

如果是那種薄錢白錢鉛錢這種劣幣,他們肯定不願意,但是好錢流入,爲什麼不願意?而歷史上,到了宋明時代,東亞各國本就成了中國貨幣的流通區,他們都喜歡用中國錢。

比如日本,經常滿載貨物到中國沿海,賣掉貨物後,把換來的銅錢滿載回倭國使用。甚至在宋遼對峙的時代,遼國一樣用宋朝的銅錢。

實在是這些錢太好用了,自己又沒有這能力製造。

“海東四國,加起來,也頂多是大唐二三道的用錢規模,如果將他們納入,我們的錢幣流失不會有多少,相反,會讓他們更加依附於我們大唐的經濟貿易。”

這是一個很深的政治經濟學,戴胄等沒學過這個,但道理還是一樣的,細細思考一下,倒覺得也好像是那麼一回事。

按秦琅這樣的搞法,明面上看似大唐大公無私的把錢辛苦鑄出來運去給四國使用,但實質上,其實是大唐以鑄造好的貨幣,兌換他們的金銀銅原料,運回來鑄造加工成貨幣後再運回去。

本質就是大唐向各國徵收鑄幣稅,掌握了他們的鑄幣權。

雖然在貴金屬實物貨幣制下,看似他們沒損失,但實際上大唐現在可不僅是發行金屬貨幣的,銀行和錢莊、櫃坊的出現,使的銀票、莊票、飛票這些票據,很大程度上也在充當錢使用。

這些紙幣的前身,代表着什麼,秦琅心知肚明,更不說大唐貨幣流入四國的先決條件之一,是大唐要先在四國先建立起貨幣發行和兌換的各大銀行和錢莊、票坊等的分號。

而這些銀行等可還是經營着匯兌等票據服務,同時也做攬儲放貸業務的,誰都知道,金融行業是最賺錢的。

也是掌握經濟命脈的,銀行本質上就是空手套白狼,吸收存款拿來放貸,賺利息差,甚至發行的銀票等紙鈔,還能超發。

搞到後面,國家經濟命脈,就被這些金融機構給掌握了。

這個時代,秦琅不敢說能做到這麼厲害,但四國願意拱手讓出這樣的大權,秦琅早就不知道偷笑了多少回了。

戴胄被他這麼一點拔,也是秒懂。

魏徵還在那裡一頭霧水呢,戴胄已經堅決支持這一計劃了。

“三郎這招厲害,不用動刀動槍,卻能把四國制的服服貼貼的。”

魏徵還沒跟上思路,“我覺得這樣不好,不好。”

“魏公,對外放開軍售,不說其它,一年能爲朝廷增加起碼百萬貫的稅收,是稅收,不是利潤,利潤是軍器監的,僅說稅收,能達百萬貫,而且這個數字以後可能會越來越多。”

“至於你說不好的這個貨幣放開,僅海東四國開放,未來預計每年也能帶來百萬貫的收益。”

魏徵其它的聽不懂,可一年百萬貫收益,這個是相當清楚的。

一百萬貫,能幹的事情太多了。

全國三百多個州,一千多個縣,州學縣學加起來一千多座,不到兩千座,一百萬貫若拔給這些官學,一所學校能分到五十萬錢。

而一百萬貫若是拿去搞水利工程,能修數條大江大河的堤壩,或是在邊疆開上無數的水渠灌溉新墾的農田。

就算拿來養兵,朝廷現在的北衙六軍,一共三萬多人的募兵禁衛,平均一人五十貫,若不算軍械裝備、訓練開銷等費用,僅供養軍士也總共就兩百萬貫而已。

經常跟皇帝噴口水講大仁大義的魏徵,自當了宰相後,對於錢的數字也很敏感了,一百萬貫啊,確實值得去做了。

賣軍械一年稅收若也能再收個一百萬,又能解決許多事情了。

手裡有了錢,能辦的事情太多了。

君子不言利,可是現在貞觀朝廷的宰相們,已經不諱言利了,因爲要辦事,就離不開錢,辦大事,越需要錢。

不能一味的從百姓身上盤剝,那就只能從其它方向弄錢。

以前大家能想到的也就是工商稅收了,而現在,大家想的更多的是發展外貿,拓寬絲綢之路,陸上海上草原上。

種地只是基本盤,基本盤不變,還要給農夫們減負降租。

那麼朝廷所需要的錢,就只能從其它方向要。

秦琅和戴胄代表的是開源派,也是對外貿易派,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較穩重的宰相們,如今也都是堅定的支持派。

再添有個支持的皇帝,貞觀宰相們,摟錢一個比一個厲害。

承乾坐在上面聽的似懂非懂,宰相們議論很高興,沒有誰過多在意這位年輕的監國太子,反正他其實就是個擺設,坐在這裡替代皇帝押場的。

看着時間差不多,承乾交待傳餐,給宰相們準備午餐。

這個時候,宰相們已經達成一致,對於秦琅出面與諸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都表示了通過,尤其是與海東四國的系列條約,都沒有異議。

至於秦琅摟草打兔子,對新羅國要求任那復國,對倭國要求加羅復立,對百濟那要求耽羅國轉附大唐,要求高句麗徹底退回遼河以東地區等等這些附加小條件,宰相們甚至都懶得過多討論。

任那諸國本就已經被新羅陸續吞併,有的都吞併了幾十年了。而百濟東面大島耽羅國,原本叫州胡,最早是向新羅附屬的,後來被倭國控制,再後來百濟出兵奪取,如今向百濟臣屬。

這本就是海東幾國之間的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破事,秦琅這個時候搞出這些東西來,也就是攪渾水的,目的可想而知,宰相們當然是站在秦琅這邊立場上的,所以這種事情根本不用討論就是完全支持的,畢竟國家利益嘛。

“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就由今日輪執政事堂筆的三郎草寫決議,然後呈請監國太子過目,若太子無異議,便派人送往岐州行宮,呈奏聖人批示!”

房玄齡發話,算是爲今天的會議結束定調。

政事堂現在七個宰相,一般政事都是政事堂會議上集體商議,原本都是由房玄齡這個首相主持,但現在李世民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弄了一個新規定。

政事堂設立了一支政事筆,七位宰相輪流執掌政事筆,輪值時就叫政事堂秉筆宰相,負責主持政事堂會議,總其紀錄,並更直承旨。

實際上,就是打破了原來尚書左僕射是首相這一天然首相的設置,改成幾位宰相輪流當首相,管你本職是左僕射還是中書令,又或者只是一部尚書甚至是侍郎,只要入了政事堂那麼都是宰相,不再分什麼首相副相等。

但羣相議政,也總得有個領頭或主持的,於是搞了這麼一支政事筆,誰輪值,誰就負責主持會議,並做會議記錄,甚至更直承旨。

變相的剝奪了左僕射的首相之權,房玄齡也是鬱悶了好久,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什麼,可秦琅清楚,這倒不是他做錯了什麼,只是李世民這種皇帝控制慾較強,把原來的三高官官宰相制,變成了現在的各種加銜的政事堂羣相,再又把首相之名給徹底削了,都只是爲了方便他加強皇權君臣,進一步控制政事堂的目的。

從固定的尚書左僕射爲首席宰相,到現在一天一輪政事筆,一天一個首相,明顯就是要宰相們相互牽制,進一步鞏固他皇帝的專制大權。

與太子一起用過午餐,諸位宰相各回本衙辦公,而秦琅今天輪執政事筆,卻還要去門下省政事堂衙門當值辦公,順便還要把今天政事堂會議的記錄整理出來。

第414章 雄關如鐵從頭越第1121章 投降派第870章 胡服騎射李承乾第682章 金狼第1402章 秦太師西辭洛陽,王樞密天南宣威第891章 趁人之危第733章 大鬧金殿第685章 挑釁者第1276章 文武聖皇第567章 秦人屠和程魔王第1355章 飲血歸鞘第648章 倭奴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728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360章 清君側第998章 猛太子第1267章 老師救我第964章 十三太保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1192章 可喜可賀第376章 自古太子不將兵第575章 先斬後奏第366章 聯姻第1134章 奮餘威再戰安市第1154章 五更煙火第908章 馬革裹屍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483章 上洛第336章 父債子償第697章 抗旨第1272章 建新朝論功行賞第337章 受降城第952章 天子東宅第779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687章 不登大雅之堂第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1081章烈太子第273章 指點迷津第1216章 李世民拔刀自盡第1264章 朕要廢太子第259章 返京第585章 鷹揚第877章 夜叉第302章 怪琴、神牛第82章 北邙山第1164章 太子殺心第310章 喧賓奪主第190章 瘋子和首相第94章 幽州亂,名將隕第731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989章 後主第34章 激戰玄武門第234章 點鹽成金第795章 武帝城第67章 單騎討寇第1230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328章 都督第524章 公主的復仇第597章 不如且退第876章 生不逢時第1280章 位極人臣請歸去第285章 貞第339章 歸來第58章 長樂郡馬第1353章 操之過急第1400章 招兵買馬第114章 忍無可忍第270章 陌上行第55章 賜丹書鐵券免死牌第1385章 狄仁傑第435章 蠻王鬥富第688章 臂生金龍第219章 秦大善人第1471章 清理門戶第1176章 小別勝新婚第544章 河曲劫盟戰又起第766章 驚長安第1305章 呂宋十三太保第345章 遲來一步第187章 劫富濟貧第506章 渾水摸魚第1241章 點鐵成銅鍊金術第731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1339章 海上會盟第70章 賜孤賢婿贊拜不名第827章 秦家軍第539章 過火第154章 太子太傅第667章 玄奘學瑜珈第1289章 門生故舊第100章 臨陣脫逃第146章 蕭皇后第769章 海中之國第522章 大意失荊州第24章 犁庭掃穴第238章 皇帝的底線第45章 新鮮出爐上柱國第850章 秦藩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114章 忍無可忍
第414章 雄關如鐵從頭越第1121章 投降派第870章 胡服騎射李承乾第682章 金狼第1402章 秦太師西辭洛陽,王樞密天南宣威第891章 趁人之危第733章 大鬧金殿第685章 挑釁者第1276章 文武聖皇第567章 秦人屠和程魔王第1355章 飲血歸鞘第648章 倭奴第1126章 千騎擊萬顯驍果第728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360章 清君側第998章 猛太子第1267章 老師救我第964章 十三太保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1192章 可喜可賀第376章 自古太子不將兵第575章 先斬後奏第366章 聯姻第1134章 奮餘威再戰安市第1154章 五更煙火第908章 馬革裹屍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483章 上洛第336章 父債子償第697章 抗旨第1272章 建新朝論功行賞第337章 受降城第952章 天子東宅第779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687章 不登大雅之堂第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1081章烈太子第273章 指點迷津第1216章 李世民拔刀自盡第1264章 朕要廢太子第259章 返京第585章 鷹揚第877章 夜叉第302章 怪琴、神牛第82章 北邙山第1164章 太子殺心第310章 喧賓奪主第190章 瘋子和首相第94章 幽州亂,名將隕第731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989章 後主第34章 激戰玄武門第234章 點鹽成金第795章 武帝城第67章 單騎討寇第1230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328章 都督第524章 公主的復仇第597章 不如且退第876章 生不逢時第1280章 位極人臣請歸去第285章 貞第339章 歸來第58章 長樂郡馬第1353章 操之過急第1400章 招兵買馬第114章 忍無可忍第270章 陌上行第55章 賜丹書鐵券免死牌第1385章 狄仁傑第435章 蠻王鬥富第688章 臂生金龍第219章 秦大善人第1471章 清理門戶第1176章 小別勝新婚第544章 河曲劫盟戰又起第766章 驚長安第1305章 呂宋十三太保第345章 遲來一步第187章 劫富濟貧第506章 渾水摸魚第1241章 點鐵成銅鍊金術第731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1339章 海上會盟第70章 賜孤賢婿贊拜不名第827章 秦家軍第539章 過火第154章 太子太傅第667章 玄奘學瑜珈第1289章 門生故舊第100章 臨陣脫逃第146章 蕭皇后第769章 海中之國第522章 大意失荊州第24章 犁庭掃穴第238章 皇帝的底線第45章 新鮮出爐上柱國第850章 秦藩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114章 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