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鐵牛

“旅賁,程處默!”

“羽林,張大象!”

“鎮撫司,劉九!”

······

灞橋驛站。

程處默等魚貫而入,各自報上名字。

元宵已過,出發在即。

秦琅巡省東南,皇帝旨意從京師各衙抽調才俊幹吏隨行,擔任此次護衛的足有一千騎,不知道的還以爲秦琅這是要出征打仗去。東宮左衛率旅賁軍中郎將程處默率領五百旅賁,成爲此次出巡護衛主將。

北衙羽林軍的校尉張大象隨領一百飛騎隨行,這是百騎營擴建出來的飛騎營,俱是禁軍精銳。又有千牛衛校尉吳師盛率一百千牛侍衛隨行。

同時這次還有三百神機營隨行。

張大象和吳師盛皆是功臣之子,張大象是原代州都督張公謹之子,老張剛剛改任襄州都督,改封郯國公,進封左驍衛大將軍,其實就是去接替進京拜相的尉遲恭留下的空缺。

而吳師盛的老子是由左金吾衛調任左羽林大將軍的吳黑闥。

“御史臺巡察御史韋文振,政事堂樞密郎來恆拜見相公!”

“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元弘亮,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唐煦·····拜見相公!”

驛站內,房前樹立的雙旌雙節前,一千甲士匯聚,彪悍無比。

秦琅見過了各部調來隨行的官吏們後,簡單的說了幾句話,便開始上路出發。

尉遲寶琪呈上擬好的路線,卻是出京後前往同州,經蒲津橋過黃河入河東,直趨太原,經井陘越太行山赴幽州,然後東臨海邊,最後沿海岸一路南下。

此行不經潼關,不過洛陽。

“既然去幽州,那乾脆把大唐的海岸線全巡一遍,也不要以碣石、渝關爲起點了,直接改到營州遼河口起!”秦琅瞧了眼地圖。

尉遲寶琪此次也被抽調來,職務是參軍事,主管物資。

對秦琅的調整,毫無意見,甚至隱隱有點小興奮,“到時找機會幹高句麗一票,若是能順便把遼東城奪下就更好了。”

秦琅對他這種瘋話也沒回應,遼東城豈是這麼好奪的,不說在遼河的東岸,關鍵是高句麗人向來把遼東城視爲他們在遼東的第一核心。

隋徵高句麗以來,高句麗人倒也沒有以前那麼囂張了,這些年來退守遼河東岸,不敢再輕易越過遼河,但是也絕不會輕易放棄遼東的,遼河就是最後的底線。

當年硬扛了隋軍三徵,雖說元氣大傷,可隋亂以來,也是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現在還算是又續上命了,甚至都有餘力去找新羅的麻煩。

大唐現在也根本沒有在東線再起戰事之意,一切都還需要時間。

秦琅計劃從遼河口巡視,也只是去瞧一瞧那邊的情況而已。

皇帝給秦琅的這次巡視任務,東部和南部沿海一帶,俱在他巡視範圍之內。

正月裡天寒地凍,戰馬鐵蹄敲在硬梆梆的路面上,發出脆響。從長安到太原再到幽州的這條路線,是大唐的一條國道主幹道,道路很寬,沿途都是密集的城鎮鄉村,每隔二十里就有一座驛站。

過蒲津橋的時候,秦琅看着黃河兩岸拉起鐵索的一頭頭大鐵牛,很是驚歎。爲了保證這座貫通關中、河東要道的蒲津橋安全,朝廷在這裡兩岸各立鐵牛四頭,前後鐵柱三十六,兩岸還各有鐵山四座。

此前,在號爲盛世的開皇年間,這重要的河津上也只是浮舟相連,以竹索相連。這樣的浮橋並不穩定,甚至在冰棱期還得拆除,通道中斷。

貞觀初,秦琅任轉運使司平章國計時,同意推動了這個項目,把竹索浮橋,改成了鐵索懸橋,成爲永久固定橋樑。

爲保證橋樑的安全,調集了許多鐵料,徵召了許多工具,澆鑄鐵山、鐵牛、鐵柱爲地錨,八頭大鐵牛,對拽八條大鐵索,鐵索橋上再鋪上木板,可以直接通車馬。

貞觀三年,蒲津大橋落成,八牛鎖蒲津,一橋連三城,黃河鐵牛成爲此地一景,更加讓關中河東這兩地暢通無限。

從關中到河北,尤其是去幽燕一帶,基本上都是走蒲津大橋了。

幾年了,巨大的鐵牛依然紋絲不動的立在兩岸,更爲難得的是居然渾身光溜溜的鋥光發亮,一點繡跡也沒。

秦琅詢問緣原。

“秦相有所不知,自鐵牛鑄成,蒲津橋通,從此東西暢通,方便了無數百姓商旅,甚至連帶着這裡水患都減少了,百姓都稱爲牛爲神牛呢,說這些牛是河伯派來鎮水的大將。這四時八節啊,百姓都會趕來拜河伯祭黃河,也給神牛上供。”

“甚至百姓若有災病,來拜一拜,摸一摸,都能治病去災,十分靈驗。”

按這當地官員所說,這八頭大牛簡直無所不能,鎮水患,驅瘟疫,還能治病驅邪,所以不管是附近的還是路過的,都會拜一拜,摸一摸。

秦琅看着那大鐵牛屁股下明顯摸的更亮一點的牛卵,“難不成這鐵牛還有送子的神通?”

“有,而且很靈驗呢,比以前的送子觀音菩薩還厲害!”

這就是扯淡了,鐵牛是秦琅鑄的,他會不知道,這鐵牛別看不起眼,可其冶煉鑄造的工藝卻是極其先進的,僅其重量,每頭就重達六萬八千斤,這個重量再配上三十六鐵柱、八鐵山,就能保證能拉起八條大鐵鏈,穩如磐石。

當然,當初選用鐵牛而不是鐵虎鐵熊啥的,也確實有點講究,易經上說牛象坤,坤爲土,土勝水,確實有用鐵牛鎮水這樣的美好希望。

但說其它的種種神通,就是扯淡了。

甚至這幾年蒲津這裡風調雨患,尤其是黃河水患不再,其實跟鐵牛沒啥關係,而是這幾年朝廷拔了許多錢興修了防洪工程,治理黃河,擁有了更強的抗洪能力,自然就不容易受災了。

當初修鐵橋的時候,甚至擡高加固河堤,壘成了石堤,上下百里的河堤也都整修了一遍。

黃河天塹變成了通衢大道,也將兩岸的同州城和蒲州城經濟大爲促走,尤其是蒲州城,因爲這座鐵橋的修成,僅三年時間,現在蒲州城已經成爲大唐最大的冶鐵中心和鐵製品中心。

其經濟規模,更是在長安洛陽揚州益州四大中心外,與廣州、鄭州、陝州、汴州、懷州、懷州、絳州、登州,並稱九大雄池,僅論經濟實力,甚至已經排到了幷州、幽州、涼州、荊州、蘭州等之上了,連江南的杭州、潤州都比不上,可知道蒲州的了得。

依靠着位於兩京中間,並溝通太原幽州這樣的地利,再加上蒲州還有着整個中原最大的鹽池解池,以這寶貴的鹽業資源,使的這裡成爲供應關中、河東、河南諸地食鹽的中心。

朝廷實行鹽專賣之後,鹽價大增,可不但沒對蒲州的鹽業和經濟打擊,反而更加繁榮了蒲州的鹽池鹽業。

蒲州又還有優良肥沃的耕地,是兩京穀倉,除了解鹽,冶鐵兩大頂級經濟外,薄州還有造紙、釀酒也是名滿天下。

蒲州的士族也很強大,裴薛柳三姓,那是關隴六大姓,三相張氏和呂氏,也都是名門。

當初秦琅力主要花大價錢造蒲津鐵橋,也正是看中了蒲州的重要性,軍事地理上,工商經濟上,居於兩京之間的蒲津,地理位置太得天獨厚了,這樣的位置,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而因爲蒲州地理的重要性,朝廷武德以來派到蒲州的官員,也都是精挑細選,都是比較能幹的官吏,甚至李建成、李世民都曾經親自出鎮管理過蒲州。

裴薛柳三大河東名門,對於蒲州的經營更是不遺餘力。

秦琅過了鐵橋,在蒲州城逗留了幾日,跟着裴薛柳張呂等名門應酬了幾番,還住進了裴矩家族的莊園。

裴氏折了裴寂,死了裴矩,這幾年沉寂了許多,但也僅是在長安。到了蒲州,纔會發現,這裡最大的勢力依然是裴家。

蒲州的方方面面,到處都是裴家的影子,就連柳薛兩家,都遠不如裴家的影響力。

裴家現任當家人是裴矩的兒子裴宣機,如今在京城秘書省任個閒職,品級不低,實權沒有,蒲州這邊由裴宣機的一位族叔打理,這人做事倒是滴水不漏,把秦琅招待的很是滿意。

呆了幾天,仔細的考察了下薄州的產業,他發現這裡的幾大產業,鹽、鐵、紙、酒,基本上被幾大家族把持了,而且後面還有長安的貴族豪門,比如長孫無忌就在鹽鐵裡面都佔了不少份子。

宰相高士廉家在酒裡有不少份子,房玄齡在紙裡有產業,甚至李淵的那些女婿駙馬們,居然在這邊都有份子。

看着蒲州城新建起的一座城樓,居然全是用鍊鐵的廢棄坩鍋壘成的,那真是相當氣派,真正的銅牆鐵壁,展示着他們冶鐵中心的霸氣。

舜帝曾經立都之地,東西二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七十里,還沒有秦琅的封地武安州大,可人家卻是塊山河環繞的盆地平原,有黃河之險,有中條山之屏,還有解池之鹽利,平原的沃土,還居於兩都中心,處於關中、中原、河東三大版塊的居中點,這是秦琅那封地永遠趕不上的。

其戶口從武德初年的一萬九千六百多戶,到貞觀五年已經達到七萬九千多戶,現在貞觀六年估計破八萬了。而做爲一座經濟雄城,蒲州還有大量非本地戶籍的工匠、商人,流口人口數量巨大,實際人口已破十萬戶,當之無愧的雄城。

中唐後,蒲州曾兩立爲中都,也不是沒原因的。

可就是這麼猛的一座雄城,他平康坊秦家居然在這邊沒什麼產業,這麼多賺錢的買賣,根本就插不上手。

這不得不說,還是讓人不免有幾分唏噓的。

連馬周都在老丈人蒲州刺史杜楚客的幫助下,已經於這邊的鹽鐵酒紙幾大產業,都開始進入了,他秦家卻連門邊都沒摸到,這太打擊人了。

蒲州人很排外啊!

第1321章 廢蘇立韋爲哪般第1306章 開元十三年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54章 觀音婢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1088章 困獸第657章 大開眼界第1457章 行省第367章開放者第1229章 炫色則情私第157章 暴揍皇子第106章 一本萬利第1085章 內訌第638章 皇后相召第842章 伏虎第887章 寧缺勿濫第1213章 血河落日第1191章 吃不上四個菜第789章 澎湖第349章 都護府、單于臺第194章 顫抖吧,蝗蟲第902章 絕地反擊第1339章 海上會盟第166章 巧織羅網捕司空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1469章 名門氣派第883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128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49章 當頭棒喝第156章 紅拂女第1376章 四大神洲第172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188章 槍打出頭鳥第1293章 封后立儲更年號第468章 惡夢侵襲第790章 折騰第1454章 延英殿第305章 河東獅吼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1024章 十萬火急第666章 代筆批紅第220章 吃雞第1165章 公主節禮第1002章 黨爭第1146章 削藩廢封第536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6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1241章 點鐵成銅鍊金術第800章 白眉鷹王第646章 南蠻第704章 鸞鳳第1354章好大喜功第1098章 歸化第365章 做妖的太上皇第511章 以武止戈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501章 江湖,夜叉第304章 燕趙無雙地,天下第一家第931章 上兵伐謀第1002章 黨爭第793章 皇帝特旨第1378章 長孫第1338章 再封秦氏第1188章 圍攻舊金山第293章 翼國公家的火耗第65章 包庇第407章 地下城第753章 衛國公的泡澡水第1087章 絕戶計第1416章 呂宋太師第265章 白麻宣相第361章 上門女婿第1124章 捷報頻傳第174章 皇帝的憤怒第1046章 封王之諾第637章 板子第1277章 廟號聖祖、萬世不祧第683章 東西二府第802章 光明教主第893章 南國第857章 瘋狂的母老虎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1037章 臣請封皇太孫第424章 長安天子第649章 貞子第541章 爲太子謀第1160章放手一搏第222章 帝憂第1335章 禁軍譁變第48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771章 福清坊第122章 恭聽聖訓第48章 左千牛,百騎校尉第85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19章 涼涼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66章 投名狀第421章 曹賊第811章 海上遭遇第1261章 奴隸、破產
第1321章 廢蘇立韋爲哪般第1306章 開元十三年第1383章 呂宋包稅第54章 觀音婢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1088章 困獸第657章 大開眼界第1457章 行省第367章開放者第1229章 炫色則情私第157章 暴揍皇子第106章 一本萬利第1085章 內訌第638章 皇后相召第842章 伏虎第887章 寧缺勿濫第1213章 血河落日第1191章 吃不上四個菜第789章 澎湖第349章 都護府、單于臺第194章 顫抖吧,蝗蟲第902章 絕地反擊第1339章 海上會盟第166章 巧織羅網捕司空第595章 立軍令狀第1469章 名門氣派第883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128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49章 當頭棒喝第156章 紅拂女第1376章 四大神洲第172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188章 槍打出頭鳥第1293章 封后立儲更年號第468章 惡夢侵襲第790章 折騰第1454章 延英殿第305章 河東獅吼第1200章 秦家的取捨第1024章 十萬火急第666章 代筆批紅第220章 吃雞第1165章 公主節禮第1002章 黨爭第1146章 削藩廢封第536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6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1241章 點鐵成銅鍊金術第800章 白眉鷹王第646章 南蠻第704章 鸞鳳第1354章好大喜功第1098章 歸化第365章 做妖的太上皇第511章 以武止戈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501章 江湖,夜叉第304章 燕趙無雙地,天下第一家第931章 上兵伐謀第1002章 黨爭第793章 皇帝特旨第1378章 長孫第1338章 再封秦氏第1188章 圍攻舊金山第293章 翼國公家的火耗第65章 包庇第407章 地下城第753章 衛國公的泡澡水第1087章 絕戶計第1416章 呂宋太師第265章 白麻宣相第361章 上門女婿第1124章 捷報頻傳第174章 皇帝的憤怒第1046章 封王之諾第637章 板子第1277章 廟號聖祖、萬世不祧第683章 東西二府第802章 光明教主第893章 南國第857章 瘋狂的母老虎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1037章 臣請封皇太孫第424章 長安天子第649章 貞子第541章 爲太子謀第1160章放手一搏第222章 帝憂第1335章 禁軍譁變第48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771章 福清坊第122章 恭聽聖訓第48章 左千牛,百騎校尉第85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19章 涼涼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66章 投名狀第421章 曹賊第811章 海上遭遇第1261章 奴隸、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