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冊封越王

“承乾,你覺得太上皇所言?”

出大明宮,路上李世民一直在思考剛纔太上皇的話。

“老師曾教導我,凡事有利有弊,不可能有盡善盡美之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制度政策更是如此,只能是根據國情制訂更符合時情的,然後與時俱進不斷改進。聖人所定世封之制,於當今來說,便是利遠大於弊,太上皇所說的弊端確實有,但也許得二三百年之後纔會顯現出來,但兒臣以爲,二三百年間,局勢變化,只要後人能夠與時俱進的調整,那麼便不用擔憂。”

李世民笑笑。

“其實朕又豈不知道,王朝不可能真正的千秋萬代,朕所盼的,但願能有周王朝八百年天下便不錯了,若是如兩漢四百年天下也是極好的。朕所慮者,是如秦二世,隋二世。”

李世民讀史,研究各朝各代,發現實行分封制的王朝,雖然最後都不免會有藩鎮之禍,但卻反而比完全中央制的王朝要久遠強盛的多。

至於箇中原因,研究者很多,李世民也有些心得,認爲中央集權制的王朝,在開國之初還好,到了後期,各種積弊日久後,朝廷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對地方的控制力不足。

所以更容易崩潰,而行分封制的王朝,到了中後期,反而能夠憑藉着地方自治的慣性,能夠幫朝廷繼續維持很久。

說到底,這就是大朝廷和小朝廷的區分。

他甚至從史書中得出一個結論,越是中央集權化程度高的王朝過了開國初期後,其實開拓力越發不足,因爲主要防着內卷。

“朕想要大唐遠邁秦漢。”李世民的話霸氣無比。

“兒臣明白父皇雄心,兒臣將來定會繼承父親理想,開疆拓土,讓大唐超越秦漢,成爲華夏第一帝國。”

李世民龍心甚慰。

太上皇的思維終究還是有些保守短見了,他又如何能理解他李世民的理想功業呢。

如果他僅是滿足於現狀,那他確實沒必要行分封之制,就如楊堅楊廣父子一樣,興科舉,壓關隴,抑士族便是了,打壓門閥士族,扶庶族地主,用官僚代替門閥,加強中央集權,朝廷短期內確實強,也能防範對皇朝的威脅。

可朝廷一旦如此做,就會雄心不再,整天只盯着內部,如何走的更遠?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大唐君王一心防着勳戚貴族官員們,那豈不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楊廣爲何會敗,就因爲苛刻寡恩,連爵位都只保留了公侯伯三等,高官顯職輕易不授,實封食邑輕易不給,這樣做,誰願意爲朝廷賣命?

利益。

利益均沾,共享天下,這纔可能久遠。

回到甘露殿,李世民看到御案上又堆了許多奏摺。

左邊是通過銀臺進奏的奏章,是經過了政事堂宰相們的,政事堂宰相在奏摺上已經貼黃票擬,翰林學士還做了簡單的批示,給皇帝提煉重點和給出參考建議。

右邊的奏章,則是殿前司進呈,這些全是官員密奏,一路秘呈,不經過第三人手,連宰相們也無權打開過目過。

李世民拿起一道密奏,卻是廣州刺史周紹範所呈,密奏沒有嚴格的格式要求,甚至不一定有重要事務。

周紹範的摺子開頭寫的卻是廣州近來的天氣情況,然後零碎的又寫了一些如廣東道的情況,廣州港的貿易,市舶司的稅務等等。

最後寫的一件事卻是他打聽到的流求的情況,秦琅帶水師對流求的用兵,攻破了多少番社,擄掠了多少樟腦硫磺金銀鹿皮,又搶了多少人等等,寫的很詳細。

這是第一手資料,雖未必完全準確,卻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爲不用經過其它部門和人員之手,周紹範可以自由稟報,沒多少顧忌。

李世民又翻看了其它一些密摺,各種各樣的消息,但總有一些消息是可以互相佐證的,再綜合政事堂那邊呈上來的各地的公開的奏摺、報告等,李世民對於下面的情況就有個相當清楚的認知,不用擔心被人矇蔽。

“想不到這秦琅還真能折騰,前後半年多時間,已經從流求擄得人口超過十萬。”

皇帝喃喃自語,又從身後書架上抽出一個摺子,裡面卻是皇帝自己的一些筆記,他翻開對照秦琅歷次進奏的報告。

算了下,秦琅前後自流求上繳二十萬貫錢,五千餘口奴隸,並許多鹿皮樟腦等物。

“看來這小子是給了朕兩成收益了。”

皇帝得兩成,朝廷得一成,太子得一成,三大艦隊分三成,剩下還有三成,看來是最終進了秦琅等一些人手裡。

不過李世民也只是笑了笑,他知道這三成並不可能只是秦琅一人吞下,這三成分有許多人在分。

這是意料之內的事情,他在意的是自己的那份有沒有少拿,現在看來秦琅很守規矩。

甚至他那兩成可能還多拿了點。

當然,正式的報告上,是完全不同的數字,可李世民不會在意那些。

秦琅在流求一呆半年多不動窩,李世民也不催。

從這半年來的各種報告來看,這個流求島還真是個寶藏,秦琅源源不斷的從那裡挖出寶來,而且他也收益不錯。

僅是這十萬人口,就足夠讓皇帝也動心。

雖然其實十萬人口也不算多,畢竟以往隔三年差五載的總會有一些對蠻夷的戰爭,經常會有斬首幾萬,俘虜數萬的情況。但死人其實再多,也沒意義。

李世民在意的是劃到口袋裡的人口。

畢竟大唐統計戶口的時候,其實也只統計的是編戶良民,什麼奴隸部曲過去都不算的,而蠻夷之類的,就算是羈縻統治下的也根本不算。

秦琅現在不斷的從流求擄人,基本上平地番被打的很慘,但高山番暫時還沒有觸動。

十萬人口現在來看,也只是流求島上小部份,未來可挖掘的潛力還有很大。

按秦琅公開上陳的奏報所說,加快流求移民開發,那麼十年時間,流求將變成朝廷一個巨大的糧倉,其糧食產量,能抵的上一個淮南。

雖然李世民懷疑這又誇大的成份,但就算只有三分之一個淮南,那也是相當了不得的,流求對面的福建道,就是因爲山多地少又封閉,所以一直開發不起來。

如果流求真有這麼多糧食能產出,則完全可以供應福建,爲朝廷進一步大開發福建提供糧食。

福建多山卻又臨海多優良港口,適合造船,貿易,而流求多平原缺良港,兩邊隔海相望,互補所缺。

又拿起殿前司的幾份報告。

看着現在流求島上各方勢力的情況,毫無疑問,秦琅最先上島,佔有先機,如今秦家在淡水、澎湖等地都擁有了很大優勢,他們掌握了島上的樟腦香、鹿皮、硫磺等幾大貿易,現在還開始大舉圈地,搞甘蔗園,棉花園,種植水稻。

秦家無疑是想利用那裡的肥沃田地,加大白糖產量,甚至把新興的棉花產業弄起來。

當然,秦家也沒有完全吃獨食,如今有許多朝中勳戚名門都開始涌入流求,都在四處跑馬圈地。

不說別的,那十萬島番,就是一場瓜分的盛宴,各家都分得了一塊很大的糕點。

也有侯君集這樣跟秦琅不對付的,沒找到機會進去,被拒之門外,所以現在格外的惱怒。

皇帝又想起了太上皇的話。

盯着屏風上的流求地圖看了許久。

這塊地方比原先想象中的還要好,衛國國除,若是就此放棄實在可惜。

思來想去,他叫人傳宗正卿前來。

“朕想給楚哀王從宗室中選一名侄孫過繼給他爲嗣,你覺得哪個合適?”

宗正卿本就是皇族宗室,宗族中輩份較高,負責管理皇族,對於皇族宗室當然十分清楚,李唐宗室其實很大。

僅從李虎這輩算起,後人就有一大堆了,畢竟李虎生了八子,八個兒子每人又生了一堆兒子,曾祖李虎到李昞李淵李世民,四代人,到承乾這輩,都五代人了。

人員早過百。

這還沒算李虎的堂兄弟等其它族支。

宗正卿對於給李寬尋繼嗣之很意外,原因是李寬在武德時,就直接過繼給了太上皇的第五子李智雲,但過繼沒幾年,就病死了,人都沒滿十歲,所以乾脆就國除了。後來皇帝覺得兄弟智雲畢竟也是兄弟,照顧太上皇面子,又尋了個宗室李靈龜給繼嗣智雲。

“聖人,長房這一支,倒是有個合適的,李元璋。”

李元璋是李延伯的曾孫,李虎的來孫。

李延伯是李虎長子這一支的,是其長子李延伯之次子李昭仲所生的次孫,雖然不是長房長孫,但身份也還算很尊貴了,畢竟長房嘛。

當年李延伯也是死的早,所以後來才輪到老三李昞襲唐國公爵位,李昞也死的早,爵位又傳到了嫡出的四兒子李淵手裡。

李淵當了皇帝,皇位又傳給了老二李世民。

這個李元璋論輩份,那是李世民的侄孫輩,過繼給李寬倒是十分合適。

“李元璋?名字不錯,今年幾歲,品行如何?”

“回聖上,李元璋今年八歲,在弘文館讀書,人很聰明,性格溫恭。”

宗正卿告訴皇帝,李元璋的祖父李昭仲北周時曾官任南陽太守,很有賢名,政績不錯,後入隋爲官。李元璋父親在秘書丞位置上致仕。

“致仕了?”

“嗯,李元璋是其老來幼子。”

李昭仲雖是李淵同輩,但因爲是長房的,所以他在北周時便已經官任太守了,長房這一支比李淵這支要多出一輩人來。

“改追封楚哀王爲越哀王,以宗室李元璋出繼,封越王,收入宮中令越哀王生母劉美人撫養,賜世封流求州都督,待成年之後就藩之國。”

第1367章 內禪第1079章 邊功第1165章 公主節禮第1452章 烤玉米第1020章虎狼第805章 以德服人第94章 幽州亂,名將隕第1344章 捆綁第588章 不動如山第1418章 毒殺太上皇第864章 血夜第1306章 開元十三年第1464章 長安天子VS呂宋太師第555章 七進七出虎穴谷第1006章 分道揚鑣第1290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702章 白鹿第543章 雄威邊塞鎮西軍第1081章烈太子第662章 草率了第137章 尚書令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408章 太子兵變?第1214章 愛美人不愛江山第1235章 滿載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818章 援兵不至第463章 封臣的封臣第772章 流求王子第1329章 金殿宣詔第1289章 門生故舊第1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684章 深水區第1144章 襄城行宮第936章 龍兄虎弟第1388章 苟利國家第452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13章 皇家白菜讓豬拱了第1323章 南海升龍出聖人第547章 汝之妻兒吾養之第1096章 滅國第453章 鐵石心腸第172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1332章 褻瀆皇恩第181章 破殼而出第1011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510章 橫刀立馬,唯我秦大將軍第505章 初露鋒芒第409章 一網打盡第1077章 問罪第77章 趁火打劫的頡利可汗第1432章 天后的心思第271章 硬通貨第1048章 當國相公第557章 風聲鶴唳驚弓鳥第269章 白糖戰爭第645章 伊吾第649章 貞子第375章 執掌東宮第1083章 包圍第1449章 秦琅第124章 太上皇第235章 以一稅十第425章 我有何罪?第1026章 喪鐘長鳴第339章 歸來第1120章 遼東建安第1453章 秦琅的預言第1196章 畫野分疆第1313章 步步驚心第159章 一時裝逼一時爽第1221章 葛從周第656章 魚龍舞第458章 牛刀殺雞第1433章 優撫厚賞第338章 永不爲奴第1091章 跳牆第962章 私生之子第694章 阻擊第1295章 強硬天子第287章 李靖第934章 朝中鉅變第1214章 愛美人不愛江山第291章 好殘忍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第42章 查抄鄭家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391章 殿下,小心啊第329章 京兆少尹第1255章 自由港第1414章 天后、謀逆第1205章 秦琅第464章 以吾之名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396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775章 遠征流求第54章 觀音婢第383章 三千旅賁第846章 喪家之犬
第1367章 內禪第1079章 邊功第1165章 公主節禮第1452章 烤玉米第1020章虎狼第805章 以德服人第94章 幽州亂,名將隕第1344章 捆綁第588章 不動如山第1418章 毒殺太上皇第864章 血夜第1306章 開元十三年第1464章 長安天子VS呂宋太師第555章 七進七出虎穴谷第1006章 分道揚鑣第1290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702章 白鹿第543章 雄威邊塞鎮西軍第1081章烈太子第662章 草率了第137章 尚書令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408章 太子兵變?第1214章 愛美人不愛江山第1235章 滿載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818章 援兵不至第463章 封臣的封臣第772章 流求王子第1329章 金殿宣詔第1289章 門生故舊第1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684章 深水區第1144章 襄城行宮第936章 龍兄虎弟第1388章 苟利國家第452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13章 皇家白菜讓豬拱了第1323章 南海升龍出聖人第547章 汝之妻兒吾養之第1096章 滅國第453章 鐵石心腸第172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1332章 褻瀆皇恩第181章 破殼而出第1011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510章 橫刀立馬,唯我秦大將軍第505章 初露鋒芒第409章 一網打盡第1077章 問罪第77章 趁火打劫的頡利可汗第1432章 天后的心思第271章 硬通貨第1048章 當國相公第557章 風聲鶴唳驚弓鳥第269章 白糖戰爭第645章 伊吾第649章 貞子第375章 執掌東宮第1083章 包圍第1449章 秦琅第124章 太上皇第235章 以一稅十第425章 我有何罪?第1026章 喪鐘長鳴第339章 歸來第1120章 遼東建安第1453章 秦琅的預言第1196章 畫野分疆第1313章 步步驚心第159章 一時裝逼一時爽第1221章 葛從周第656章 魚龍舞第458章 牛刀殺雞第1433章 優撫厚賞第338章 永不爲奴第1091章 跳牆第962章 私生之子第694章 阻擊第1295章 強硬天子第287章 李靖第934章 朝中鉅變第1214章 愛美人不愛江山第291章 好殘忍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第42章 查抄鄭家第1245章 倭人的請求第391章 殿下,小心啊第329章 京兆少尹第1255章 自由港第1414章 天后、謀逆第1205章 秦琅第464章 以吾之名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396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775章 遠征流求第54章 觀音婢第383章 三千旅賁第846章 喪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