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安排(下)

“大家請快快起來,爾等要折煞本將軍了。” 王平安連忙上前一步將一個老人家扶起來。

看到一個站起來,後面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被扶起來的老人家,用顫抖的雙手拿出了一塊玉佩,說道:“既然恩公是爲了朝廷去救災,小老兒也沒有什麼可以捐的,就將這塊是去玉佩交與恩公捐了吧。”說 完雙手將玉遞給王平安。

王平安接過玉佩,雖然他不懂玉,但是也能看出這塊玉的滄桑感,只是不知道其價值。

“平安,這乃是一塊暖玉,看樣子已經有百年曆史了,如果按照如今的市值最低也得要三千兩。”坐在矮桌上的杜如晦淡淡地說道。

王平安沉吟片刻,說道:“老人家,不如這樣吧,玉佩您收好了,錢我拿出來,不過以您的名義捐出去。”

“這,這怎麼行呢?既然是小老兒捐了,那麼怎麼能再收回。”老人家連忙擺手推辭。

王平安和老人家推辭了一會,看到對方鐵了心要捐這塊暖玉,於是說道:“這樣吧,老人家,這塊暖玉我出一萬兩買了,您拿去五千裡,捐五千兩,這是我的底線,不然我就不接受你的捐贈。”

“這……哎!好吧!就依恩公的。”老人家嘆口氣,無奈的說道。

“老人家您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裡,我們這邊需要對您坐登記造冊。”王平安說道。

老人家說道:“小老兒叫王福,他們都叫我王老頭。家住朱雀大家南路一門。”

“好的,老人家您先去休息吧。”王平安安排別人送老人家回家。

另一邊杜如晦拿起毛筆,筆走龍蛇在紙上寫上了:王福,捐白銀五千兩,家住朱雀大街南路一門。

而他身邊的護衛,看到自家老爺寫完後,喊聲大喊:“王福,捐白銀五千兩。”

隨着護衛的聲音鑽入了百姓的耳朵裡,他們才衝剛纔的正經中回過神來,他們開始爭先恐後的捐款。

王平安知道王福的捐贈給於大家一個好的開頭,殊不知他纔是大家踊躍捐款的主要原因。

高首看到圍觀的人羣開始減少,而往另一個方向圍過去,他還在納悶的時候,看到了王平安,知道了原因所在。

“平安,你們終於來了,我都快要被他們的問題給逼瘋了。”高首一臉委屈的說道,讓他殺敵可以,但是讓他坐文鄒鄒的事,卻很是頭疼。

王平安說道:“沒事,你們看百姓們多麼踊躍的捐款。而且他們還按秩序排隊,根本不需要別人提醒,這民風多好啊,有機會和陛下說一說。”

“這些都是普通的百姓,沒有多少錢財。”高首提醒道。

“我知道,咱們這不是在等嗎?很快就會有富商來了。”王平安很淡定的說道。

果然不出王平安所料,很快有一羣穿着綾羅綢緞的人跑過來,看這人頭,少說也有一百來個人。

王平安看出來了

,這些人都是被逍遙林坑過的富商。

他們興沖沖的跑過來後,也看到了王平安和高首,在他們的心裡這兩人可都是不得了的主,就這麼幾下子就將逍遙林給端了,因此他們對着王平安和高首兩人還是有點害怕的。

“各位有錢人,咱們又見面了。”王平安笑咪咪的看着這羣富商,猶如看着肥羊一樣。

“見過兩位將軍好,”一個領頭的富商說道。

王平安問道:“你們來此也是爲了捐款的吧?”高首隻是嗯了一聲算是回答他們了。

“正是,我們身爲大唐的一份子,理應爲受災的百姓提供一點幫助。”

“嗯,難得你們有心了。請問你們我就幾個人家裡是開藥材聲音的,幾個人家裡是做衣服棉被生意的?又有多少人在蒲洲、洛州以及汴州有生意來往的。”王平安提出了一些問題,其實救災錢不是最主要的,物資纔是最重要的,因爲餓的時候乾不能當飯吃,冷的時候不能當衣服穿。

“小的家裡是經營藥材生意的,全國各地都有門店,林記藥材鋪,全國馳名。”一個長得比較高,但是人都點微胖的富商喊道。

“我家也是做藥材生意的。”

“我家是賣糧食的。”

“我家是賣布的。”

………………

一個個開始回報家裡所做的行業,王平安太陽穴上滴下了幾滴冷汗,他起初還記得,沒多久變成記一個,忘一個。而旁邊的高首更是離開了王平安,站到了杜如晦的後面去。

“好了,好了,大家先靜一靜,現在我們欠缺的的是藥材,衣物,棉被,糧食等物品,而且從長安運到蒲洲、洛州和汴州也不太方便,如果當地有藥材鋪的,我就想在當地拿貨,你們可以是捐,也可以是賣,都隨你們。”王平安說道。

“我們來此就是爲了給災區的百姓捐物資來的,其實我們在災後已經第一時間內得知了消息,我們這些商人已經商量了幾天後,列出了一系列的捐贈物資,還花開了銀子託錢府尹將捐贈名單遞交給朝廷,但是我們等了幾天後,還是沒有消息,沒想到今天將軍您搞了一個功德碑和醫德碑,所以大家都來看下情況。”領頭商人回答道。

王平安一聽,心中暗罵:“尼瑪,這下糗大了,原以爲自己下套讓那些商人鑽,沒想到人家商人根本已經做了一份捐贈名單,現在是自己給自己下套。”

這其實要怪王平安他對商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二十一世紀中,根本沒有想過古代的商人,他們在士農工商中處於最末尾的階層,被任何人都看輕,認爲他們是賤業。

所以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博個好沒聲,甚至有些朝代買買爵位的時候,商人們會出大錢買買爵位,以此擺脫商人的身份。

所以這次王平安完全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王平安接過名單後看到了一堆數字:藥材五十萬斤,糧食五十萬擔,衣服五十萬套……

看了

這數字,王平安覺得有點頭暈目眩,覺得這些商人實在是太大方了,因爲這些東西拿出去賣,少說也得數百萬兩。

“謝謝各位對災區的百姓對援助,我在此爲災區的百姓對大家表示感謝。”王平安說完對着各位百姓拱手謝道。

“將軍千萬別這樣,咱們身爲大唐百姓,理應幫助大唐百姓,不像那些胡商,他們看到大唐受水災,他們無動於衷。”

“不管怎麼說,本將軍還得謝謝你們,你們的功德會刻在功德碑上,受萬人歌頌。”王平安說道。

王平安讓一個書記記錄這些商人的名字,商號,住址,讓另一個書記去代替了杜如晦:“杜伯伯,物資已經差不多啦,這是那些商人捐贈的物資,您過目下。然後我們去太子府吧。”

杜如晦接過物資清單,看了起來,皺眉道:“他們這麼簡單的就將物資給予了我們?”

“沒錯,小侄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原來一早就已經……”王平安就將商人們的話和杜如晦說了一遍。

“可惡,錢府尹如此可惡,拿錢辦事已經夠可惡的,拿錢不辦事更加可惡。”杜如晦深惡痛絕的說道。

高首在旁邊斜着眼睛看着杜如晦,心道:“沒想到老杜還會發飆啊。”

王平安安排了八個人在那裡做記錄,順便告訴那些來詢問的大夫,去太子府找他們,而他們幾人從朱雀大街穿過了六條街道直接來太子府。

李承乾已經懇請陛下派了兩個御醫協助他們,一個姓張,一個姓黃。還有三十個將會跟隨王平安一起賑災的官員,目前他們都在太子府。

此時趙浩和冬雪也在難民營中找到一千多個會手藝的難民男女都有,都是一些精壯之人,不過他們的條件是全家都要跟着,趙浩和冬雪都答應了,所以隊伍一下子變成了五千多人的隊伍,因爲人數實在是太多,難民們只安排了數人做代表跟着趙浩和冬雪來到太子府。

而那些去收購藥材的特種兵卻只收到一萬斤的草藥,正在特種兵要發貨的時候,一個掌櫃的出來解釋說,是因爲藥鋪的東家已經將藥材全捐給受災的地方百姓了,這些藥材給藥鋪留底的,長安有人生病,他們也得有藥材賣給別人。

頓時那些特兵都歇菜了,難道打那些捐了藥材的大善人嗎,兩個將軍要是知道了非得扒了他們的皮不可。

至於收集舊衣服那對特種兵,收的還很順利,一些稍有資產的富戶他們都將那些不要穿的舊衣服都給了他們,幾乎每個特種兵鬥拿了幾十套衣服。

他們都趕着去太子府,因爲天色已經不早了,晚上吃長安城可是宵禁的,不允許普通百姓隨便再大街上逛的。

幾乎同一時間,王平安一隊、收購藥材的一隊、收購舊衣服的一隊已經趙浩和冬雪一隊到達太子府門口。

現在唯獨缺少大夫,這個只能等待了。因爲現在很多大夫有實力的大夫都在坐堂,根本沒有時間去理其他的事情。

(本章完)

第三百零八章 王平安的信第七十四章 第一步成功第二十一章 自家人想着自家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要告狀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李崗幫忙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是陛下要的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堂上辯論第一百八十九章 長孫府的晚膳第四百三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趕到第七十九章 糧價風波平息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讓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也是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王平安的推理第一百四十章 太子李承乾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隊和兵工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野外生存訓練(九)第三百零八章 王平安的信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輸家和墨家(三)第二百八十章 紀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們是被強盜滅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教坊第十九章 八十老兵和新式曲轅犁圖紙第一百七十二章 野外生存訓練(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邊吃美食邊聽說書第二百六十九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演說三年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五章 這是皇后發明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出發第三十一章 試驗新犁第三十六章 席散第十六章 請教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長孫講故事第十三章 封賞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談第三百八十八章 股東大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議第四百零八章 歸附大唐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雕完成700個字第四百零八章 歸附大唐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同情況下想法不同第三百一十五章 去吏部衙門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機第二百九十章 斬首之刑第二百九十五章 醫門第三百六十章 殺手與陷阱第二十九章 製作新式曲轅犁(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談心第七十三章 第一批購買的糧食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見萬民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打賭第八十四章 油炸裡脊肉第二百二十四章 本少爺胃口很大第一百四十章 太子李承乾第三百一十四章 民間醫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應德認罪第五十三章 對對子需要休息嗎請假,今天天下的老婆要生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蠶食突厥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口供第五十五章 賣貨郎鐵平第一百七十章 野外生存訓練(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又被御史打小報告第四百零六章 碾壓第一百零六章 盧宋君的震撼第二百九十六章 醫院的構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朕就是要讓你安排第四百零五章 突厥騎兵到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特種兵打算招兵第十九章 八十老兵和新式曲轅犁圖紙第八十五章 聊賺錢第三百七十三章 應德認罪第三百五十九章 公堂對峙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佬們的旁觀(一)第八十九章 王平安對大唐的分析第三百一十章 人員安排第一百九十八章 上朝(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龍劍第二十七章 確認養殖地第六十章 慘痛的意外第七十章 王平安是一個怎樣的人第三十六章 席散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見馮盎第六十三章 前往縣衙第二百五十四章 逆天運氣(二)第七十三章 第一批購買的糧食第二百二十五章 就是要讓你們怕第二百九十九章 杏林龍頭醫院(一)請假第三百八十章 抓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子府論策請假,今天天下的老婆要生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紀寧的烏龍請假再一次請假第五十三章 對對子需要休息嗎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柔第四百章 朝廷的佈置第十三章 封賞
第三百零八章 王平安的信第七十四章 第一步成功第二十一章 自家人想着自家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要告狀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李崗幫忙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是陛下要的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堂上辯論第一百八十九章 長孫府的晚膳第四百三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趕到第七十九章 糧價風波平息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讓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也是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王平安的推理第一百四十章 太子李承乾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隊和兵工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野外生存訓練(九)第三百零八章 王平安的信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輸家和墨家(三)第二百八十章 紀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們是被強盜滅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教坊第十九章 八十老兵和新式曲轅犁圖紙第一百七十二章 野外生存訓練(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邊吃美食邊聽說書第二百六十九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演說三年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五章 這是皇后發明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出發第三十一章 試驗新犁第三十六章 席散第十六章 請教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長孫講故事第十三章 封賞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談第三百八十八章 股東大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議第四百零八章 歸附大唐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雕完成700個字第四百零八章 歸附大唐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同情況下想法不同第三百一十五章 去吏部衙門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機第二百九十章 斬首之刑第二百九十五章 醫門第三百六十章 殺手與陷阱第二十九章 製作新式曲轅犁(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談心第七十三章 第一批購買的糧食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見萬民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打賭第八十四章 油炸裡脊肉第二百二十四章 本少爺胃口很大第一百四十章 太子李承乾第三百一十四章 民間醫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應德認罪第五十三章 對對子需要休息嗎請假,今天天下的老婆要生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蠶食突厥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口供第五十五章 賣貨郎鐵平第一百七十章 野外生存訓練(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又被御史打小報告第四百零六章 碾壓第一百零六章 盧宋君的震撼第二百九十六章 醫院的構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朕就是要讓你安排第四百零五章 突厥騎兵到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特種兵打算招兵第十九章 八十老兵和新式曲轅犁圖紙第八十五章 聊賺錢第三百七十三章 應德認罪第三百五十九章 公堂對峙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佬們的旁觀(一)第八十九章 王平安對大唐的分析第三百一十章 人員安排第一百九十八章 上朝(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龍劍第二十七章 確認養殖地第六十章 慘痛的意外第七十章 王平安是一個怎樣的人第三十六章 席散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見馮盎第六十三章 前往縣衙第二百五十四章 逆天運氣(二)第七十三章 第一批購買的糧食第二百二十五章 就是要讓你們怕第二百九十九章 杏林龍頭醫院(一)請假第三百八十章 抓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子府論策請假,今天天下的老婆要生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紀寧的烏龍請假再一次請假第五十三章 對對子需要休息嗎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柔第四百章 朝廷的佈置第十三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