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雷霆萬鈞北極行(上)

崇禎十七年春三月十八日,公元一六九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夜,偌大的紫禁城內城空空蕩蕩,外面到處是火光和馬嘶人嚼的聲音。

朱由檢心神不寧地等着守城明軍的消息,這時,一名太監神色緊張地跑了過來,一頭跪在地上向崇禎帝報告,“皇上!內城破了!”

朱由檢心頭一慌,忙問,“守城的官兵何在?守城提督李國禎又何在?朕將大內禁衛三千人馬託付於他,怎麼會守不住一個小小內城?”

太監連忙回答道,“守城的官兵早已逃散,不見蹤影。”話剛說完,太監一下就從地上爬了起來,轉身就跑。剛跑幾步,又停下腳步,轉身回來,對着朱由檢說道,“皇上,您還是趕緊設法逃走吧~”說完此話,太監邁着雙腿拔腿就跑,再也沒有回頭。

朱由檢伸出手臂,想要招呼那名太監停下,連喊了幾聲,可是那名太監卻頭也不回地消失在宮牆拐角處。

朱由檢見及此處,不由得頭有些發暈,身子就往後倒。朱由檢身後一名年老的太監,連忙伸出手臂將朱由檢扶住,“皇上切莫傷心,一定會有辦法的。”

朱由檢被人扶住,原地站了一會,這才緩過神來,定了定神,用嘶啞的聲音說道,“承恩啊,陪朕去煤山看看外面的情況。”

紫禁城的最高點~煤山,兩個身影如同風中燭火一般站在山頂,遙看着內城外面。只見此刻的京師內外到處火光沖天,四周喊殺聲陣陣傳來,隱約各處有炮聲隆隆作響。

見及此處,朱由檢不禁仰天長嘆、淚如雨下、沉默不語。

過了良久,兩個人影這才下山回了乾清宮,回到宮中,朱由檢見事已至此,決定準備自己的後事。他提筆寫下了一道交付內閣的諭旨,大體的意思就是命成國公朱純臣輔佐東宮太子,提督內外軍務。然後將諭旨交給小太監送往內閣,可是,沒過一會,小太監哭着跑了回來,“皇上,內閣中早就空空如也了~”

“什麼?!他們竟然都拋下朕,去那闖賊面前做那搖尾乞憐之犬了嗎?”朱由檢聽到小太監的話,手中捉着的筆再也拿捏不住,不由得癱坐在黃凳上。昔日的前呼後擁、往日的羣臣朝拜,錦繡的大明江山,一一回放於腦中,想到至此,朱由檢不由得放聲痛哭起來。

哭歸哭,皇家後事還是要交代的,要不然這朱家的血脈就真的要斷了。

朱由檢吩咐太監將周皇后、袁貴妃請來書房,又讓太監端了十數壺酒來。此刻的朱由檢已是精疲力竭、接近瘋狂,他一口氣喝下二三十杯酒,淚流滿面,“朕登基御宇十幾載,此刻國朝即將陷落於囚手,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負我黎民百姓。朕有何面目去見我朱家先祖?朕乃是亡國之君,亡國之君啊!”

書房中周皇后、袁貴妃,衆位太監聞得此言,不由得都陪着落淚,大明朝作爲漢人的一個正統皇朝,皇上臨危受命,勤勤懇懇十餘載,未及三十三歲就已是滿頭花白,身上的錦袍也是俱是補丁,如此勤勉的一位君王卻落現在這般國破的下場,實在是漢人的不幸。

“文死諫,武死戰,君王死社稷!能死諫的楊漣早就因諫而死,能死戰的孫傳庭、盧象升早已戰死在沙場。朕身爲大明之君王,何不可死社稷~”朱由檢的心中此刻已經全部放下,就讓自己爲朱家的這個王朝殉葬吧,但是朱家血脈不能斷。

“派人去叫太子和二王來!”朱由檢要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他們各自的外祖父家,只希望上天能給朱家天子留下最後的一點血脈。

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紛紛前來,此刻太子15歲、定王13歲、永王12歲,小小的臉蛋上對紫禁城的危機毫無所知,身上依舊是平時的絳紗袍。三人來到書房,立刻下跪叩拜自己的父皇,齊聲道,“孩兒見過父皇。”

朱由檢一看眼淚不由得下來了,雙腳不穩地走到三名兒子的身邊,一手托住太子的臉龐,另外一手扶住定王的肩膀,定了定氣,緩緩地說道,“大明的社稷就要完結了,這實在是父皇的罪責和過失,但朕已經盡力了。今日你們還是太子、皇子,可是明朝這皇城一破,你們就是小民了,不能再這麼穿了~”

朱由檢一邊說,眼淚一邊不由自主的掉了下來,伸手將太子頭上的通天冠鬆了下來,取下他頭髮上的玉簪,雙手顫顫巍巍,“你們流落在宮外,務必要小心謹慎。啊?”

摘完通天冠,朱由檢又開始給兒子們脫下絳紗袍,語重心長地說道,“見到做官的人,老者就當稱呼老爺,幼者可稱呼爲公子。”聽到父皇的這番話,三個孩子再不懂事也知道這是到了大明皇家最後生離死別的時刻,一個個跪在地上,強忍着悲痛,不敢哭出聲音來,只是小孩子的肩膀不斷地抽泣,地面不斷地有淚珠滴落。

朱由檢彷彿沒有看到兒子們的傷心,依舊親手褪去太子身上的華衣,“若是遇到平民,老者稱爲老爹,幼者當稱呼爲長兄或是老兄。”

太子朱慈烺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巴,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朱由檢從身旁太監端來的漆盤上取來布衣給太子換上,口中繼續說道,“稱文人爲先生,遇到軍士就叫長官。萬一,”說到這裡朱由檢頓了一下,“有朝一日,你們能保全性命來報父母之仇,勿忘了父皇今日之誡。”

此刻的書房中,已經是痛哭一片,袁貴妃早就哭暈了過去,周皇后將她摟在懷裡,衆位太監不願見此人間慘劇,紛紛轉身扭頭,朝着屋外,不忍面對。

太子朱慈烺再也忍不住了,開口說道,“父皇,兒臣願意留下來陪你!”

朱由檢一怒,將手高高舉起,片刻之後,卻又輕輕落下,撫摸在太子的臉上,“父皇身爲一國之君,自當秉承成祖之言,以身殉國,你此刻還不是國君,就不必如此了。”說完此話,朱由檢不由得將太子和兩個兒子緊緊抱在懷中,“一定要記住父皇的話,千萬要記得隱姓埋名,不要出頭露面。”

太子、二王含淚應諾。周皇后將袁貴妃交給太監照顧,也上前將父子四人擁住,今日一別,即成永往,當下五人哭作一團。良久之後,朱由檢將太子與二王交於心腹太監領出,逃往宮外。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三月十九日凌晨,後事已了,朱由檢再無顧忌,轉頭對周皇后說道,“大勢已去,你作爲皇后國母,應當自盡了。”

周皇后此刻反而平靜了下來,“爲妾侍奉陛下十八年。到得最後,連勸你南遷的一句話你都不肯聽從與我,以至於落到今日這步田地,這也是天命啊!今日妾身能爲大明朝社稷殉身,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妾身告辭~”說完此話,周皇后幽幽而起,回了坤寧宮。

朱由檢又讓太監賜下白綾給袁貴妃以及西宮一衆嬪妃,對她們說道,“皇宮馬上就會被闖賊攻破。你們是朱家的人,一定不能落到闖賊的手裡,應當小心謹慎地守住貞節,以保全列祖列宗的禮制。”說完這話,崇禎揮揮手示意:“準備自盡吧”。

走投無路的朱由檢準備思索自己的死處時,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他想道,“闖賊打進宮內,也不能讓他們污辱了朱家的公主。”立刻動身來到最近的昭仁公主的住處。

昭明公主時年不過六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父皇。可是城破之日就是朱家盡滅之時,天子血脈不能容忍流賊侮辱。朱由檢沒有理會幼女的悲鳴,一把將女兒抓在手裡,沒容她再作掙扎,一劍就要刺進公主的胸膛,就在此刻,空中一聲清喝,“朱由檢!還不住手!明朝還有救!”

朱由檢茫然地擡起頭來,“救?誰來救?誰能救?”

“本真人說可以就可以!”另外一個聲音響起。

“真人?哪裡來的真人?”朱由檢剛剛想及此處,就覺得屋內一片明光,整個身子不由自主的升到了空中,手中利劍拿捏不住一把鬆開,卻沒有掉落地面,跟着朱由檢懸浮在空。

“朱由檢,本真人慾向你要一人,你若同意,我就出手救你朱家江山。”空中明光源頭,似乎有人在盡處發聲,朱由檢聽在耳中,望着眼前不可思議的一幕,不由得大聲吼道,“無論是誰,你儘可取去!”

“好!上來吧!”

那神秘話音一落,朱由檢看到自己和女兒昭仁和自己同在空中,向上飛去,那隨身寶劍此刻也飛身在側。

坤寧宮的周皇后、西宮的袁貴妃正要懸樑自盡,就聽到咔擦一聲,白綾斷絕,然後化爲飛煙飄走,一道白光攝住自己的身體就往空中而去。此刻整個皇城內院所有的建築全部化爲透明,無數白光接地而起,彷彿星辰歸天,帶着地面上的衆人穿過殿頂、宮牆、屋瓦飛空而上。

朱由檢眼一花,就看到自己來到一處露臺之上,身邊是女兒昭仁,然後是周皇后、袁貴妃,大女兒長平公主朱媺娖一一出現在露臺之上。

“寧妃?莊妃?還有淑妃、康妃、賢妃、裕妃,你們怎麼都在這裡?!”朱由檢看到自己後宮的嬪妃紛紛出現在露臺上,不由得張口叫了起來。

光華如同星雨,由露臺上空墜落,不斷的出現在露臺上,一一顯露出裡面的人來,宮女太監熙熙攘攘,甚至還有五百名侍衛。

“皇上,您龍體可好?”朱由檢聽到老僕的聲音立刻轉身,不由得轉身,“承恩,你也來了?”

“父皇~”遠處跑來三個布衣的男孩,正是之前被送出內城的太子和二王。

“大家都在?,好好好~”朱由檢在國破之際,雖然起了殺心,但是此刻見到自己的親人忠僕侍衛都聚在一起,心中還是很高興的。

“皇上,臣妾剛欲自盡就被一道白光斷了白綾,然後被一股巨力攝住,就來到這裡。不知皇上可知這是何處?”周皇后糾集衆嬪妃立刻趕往丈夫身邊,現在朱由檢纔是她們所有人的依靠。

“參見皇上~”宮女、太監、侍衛也紛紛上前參見朱由檢。

朱由檢四下打量,只見露臺之上,十分寬廣,長寬均在五百步左右,好似一個廣場,兩側有數十列矮桌,總量幾達兩千,每桌地上鋪有竹蓆,可以席地而坐。矮桌上瓜果、炊飲、酒食具有,更有肉食素菜遍佈,很多都叫不上名來,在空中散發着香氣。兩頭有臺階而下,不過淹沒在薄霧裡,看不分明。近千人聚在露臺上卻毫不擁擠,可見其大。

“似乎是個宴客的場所?”朱由檢出生皇家,一代帝皇,雖說勤儉克己,但是這點眼光還是有的,眼前之處分明是個待客的場所,只是不知衆人身在何處。

“朕也不知此處是在何方,之前朕在昭仁處,爲免她被闖賊所辱,朕不得已拔劍相向,正欲刺出,只聽到有一聲音說能救我大明朝。”朱由檢此刻經此大變,心情已經穩定了起來,再無殺心。看到躲在周皇后身後有些懼怕自己的昭仁,心中不由得愧疚起來。親手殺自己女兒,真是諷刺啊!

“小人和珅見過明朝崇禎皇帝。”就在衆人站在露臺正中,對周圍事物不敢輕舉妄動的時候,一個聲音從露臺一端前部傳來。衆人尋聲望去,就看到一個身穿錦服的翩翩公子拾階而上。出現在大家眼中。此人面冠如玉,豐眉杏眼,頷下有須,年紀約在三十開外,好一個濁世公子。

昭仁公主見到此人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因爲此人雖然瀟灑,但是身上卻是一身灰服,上面還有一個大大的“囚”字,分明是個囚犯,卻在這裡故作風流。

朱由檢望着那人腦後長長的辮子,陷入了深思,猛地一瞪雙眼,不由地開口叫道,“你是建虜?!”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把自己一衆幾達千人從皇宮內院、花菀送到這神秘所在之處的人物,竟然是大明王朝最痛恨的建虜。

衆人聞言頓時大驚,周皇后一等女衆紛紛往後圍了起來,太監宮女們靠向朱由檢,把皇帝圍在中間,而五百多名侍衛更是守衛在朱由檢一衆兩側,其中數十人則是抽出了腰間的刀刃,排成一排,緩緩上前,準備將眼前的這名大明朝的宿敵建虜撕爲碎片。

還沒走幾步,頓時所有侍衛手中的武器都流過一陣電光,紛紛化爲粉末,消失不見。

那名身着囚衣,自稱名叫和珅的人笑道,“好叫崇禎皇帝知曉,此處乃是太一道門的仙人座駕會宴賓朋的所在,不可妄動刀兵。”

“仙人座駕?!”所有人聽到和珅的話都傻了,此刻一陣微風吹過,露臺周圍的薄霧散去,顯出外面的景色出來,只見露臺之外,頭頂之上到處星光點點,青雲飄搖,大家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衆人這是在天上啊?

第50章 貪財和尚第14章 人身有藥心無藥第1章 入菩提,西華見神通(上)第17章 道君戲論話天皇(上1)第26章 轟開荊棘尋妻女第22章 猛虎守義第34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7)第9章 聞惡行,羅漢起震怒(上)第45章 天將雄兵鎮京師(上)第32章 法丈到來第4章 隨心所欲是貪狼(中1)第28章 善惡終有報(下)第7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1)第18章 早行去,亂世流離路(3)第14章 前路漫漫且徐行(上)第28章 車隊遇襲第20章 有虎吃人第19章 巫醫和山羊(下)第60章 各種意外第6章 捅個大窟窿(上)第7章 留下褲子來第32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下)第38章 暗黑地牢煉人心(中)第42章 白蜈化龍第24章 林中有小屋(下)第22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上)第23章 入臨安,世事好繁華(中)第45章 高鴻之死第37章 今生?金身!(4)第28章 浴火重生真男人第54章 上古辛秘第33章 早安,山城。(8)第39章 遇見熟人第14章 入門,星君(下)第25章 早行去,亂世流離路(10)第11章 世事如棋局(中)第44章 明皇清帝來觀摩(中)第21章 換世間,山野自得趣(下)第3章 初臨貴門人眼雜第11章 踏遍青山初見尊(上)第6章 時不待我新世開(中2)第28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1)第20章 無辜的孩子(上)第30章 最終的了結(上)第30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3)第11章 踏遍青山初見尊(中)第38章 今生?金身!(5)第7章 收徒與神系(中)第9章 弒敵,仙令(下)第41章 藥香似火丹鼎成(上)第10章 世事有常何相似第14章 入門,星君(下)第17章 道君戲論話天皇(下1)外章開啓(九字真言行字部,地藏星外傳)038章 老徐愛合照第43章 今生?金身!(10)第46章 天將雄兵鎮京師(下3)第30章 機關,巨蛛第11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5)第29章 沼澤裡的事(中)第12章 末世開始了(上)第31章 阿維爾和黃金龍爪第7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1)第16章 二聖相見鬼神驚(下1)第22章 入臨安,世事好繁華(上)第35章 是忠是奸何須辯(上)第44章 明皇清帝來觀摩(下)第2章 你們他媽都去死(上1)第41章 聯合出擊第70章 鰩魚和空騎士第5章 裂痕與對立(下)第51章 道離別,黃花分外香(1)第1章 利益紛爭惹豺狼(中)第39章 勢如破竹撥迷霧(上)第4章 隨心所欲是貪狼(上1)第15章 高野山中尋幽處(上1)第6章 洗髓換血,黑甲銀衣外章開啓(九字真言行字部,地煞星君地藏星外傳)006 土豪來襲第1章 入菩提,西華見神通(上)第9章 各人各有自在法(上2)第5章 華幕落下又拉開(下終)第17章 道君戲論話天皇(上1)第42章 驚聞辛秘起遠行(上)第5章 天津衛,鬧市有奇人(5)第34章 各界提問忙(上)第9章 各人各有自在法(中2)第54章 道離別,黃花分外香(4)第12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2)第2章 迴歸和相遇(上)第54章 講禪發狂第10章 聞惡行,羅漢起震怒(下)第41章 白蜈雷龍第58章 重回市集第20章 天意緲緲凡命終(上)第19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9)第16章 二聖相見鬼神驚(中1)第39章 勢如破竹撥迷霧(中)第20章 世事難逢開口笑(上)第23章 希裡與森林(下)第35章 汴梁行,一力破萬軍(1)第41章 藥香似火丹鼎成(中)
第50章 貪財和尚第14章 人身有藥心無藥第1章 入菩提,西華見神通(上)第17章 道君戲論話天皇(上1)第26章 轟開荊棘尋妻女第22章 猛虎守義第34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7)第9章 聞惡行,羅漢起震怒(上)第45章 天將雄兵鎮京師(上)第32章 法丈到來第4章 隨心所欲是貪狼(中1)第28章 善惡終有報(下)第7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1)第18章 早行去,亂世流離路(3)第14章 前路漫漫且徐行(上)第28章 車隊遇襲第20章 有虎吃人第19章 巫醫和山羊(下)第60章 各種意外第6章 捅個大窟窿(上)第7章 留下褲子來第32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下)第38章 暗黑地牢煉人心(中)第42章 白蜈化龍第24章 林中有小屋(下)第22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上)第23章 入臨安,世事好繁華(中)第45章 高鴻之死第37章 今生?金身!(4)第28章 浴火重生真男人第54章 上古辛秘第33章 早安,山城。(8)第39章 遇見熟人第14章 入門,星君(下)第25章 早行去,亂世流離路(10)第11章 世事如棋局(中)第44章 明皇清帝來觀摩(中)第21章 換世間,山野自得趣(下)第3章 初臨貴門人眼雜第11章 踏遍青山初見尊(上)第6章 時不待我新世開(中2)第28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1)第20章 無辜的孩子(上)第30章 最終的了結(上)第30章 回山林,野趣悟真意(3)第11章 踏遍青山初見尊(中)第38章 今生?金身!(5)第7章 收徒與神系(中)第9章 弒敵,仙令(下)第41章 藥香似火丹鼎成(上)第10章 世事有常何相似第14章 入門,星君(下)第17章 道君戲論話天皇(下1)外章開啓(九字真言行字部,地藏星外傳)038章 老徐愛合照第43章 今生?金身!(10)第46章 天將雄兵鎮京師(下3)第30章 機關,巨蛛第11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5)第29章 沼澤裡的事(中)第12章 末世開始了(上)第31章 阿維爾和黃金龍爪第7章 論民族,歌聲傳天下(1)第16章 二聖相見鬼神驚(下1)第22章 入臨安,世事好繁華(上)第35章 是忠是奸何須辯(上)第44章 明皇清帝來觀摩(下)第2章 你們他媽都去死(上1)第41章 聯合出擊第70章 鰩魚和空騎士第5章 裂痕與對立(下)第51章 道離別,黃花分外香(1)第1章 利益紛爭惹豺狼(中)第39章 勢如破竹撥迷霧(上)第4章 隨心所欲是貪狼(上1)第15章 高野山中尋幽處(上1)第6章 洗髓換血,黑甲銀衣外章開啓(九字真言行字部,地煞星君地藏星外傳)006 土豪來襲第1章 入菩提,西華見神通(上)第9章 各人各有自在法(上2)第5章 華幕落下又拉開(下終)第17章 道君戲論話天皇(上1)第42章 驚聞辛秘起遠行(上)第5章 天津衛,鬧市有奇人(5)第34章 各界提問忙(上)第9章 各人各有自在法(中2)第54章 道離別,黃花分外香(4)第12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2)第2章 迴歸和相遇(上)第54章 講禪發狂第10章 聞惡行,羅漢起震怒(下)第41章 白蜈雷龍第58章 重回市集第20章 天意緲緲凡命終(上)第19章 前行路,血海喚驚雷(9)第16章 二聖相見鬼神驚(中1)第39章 勢如破竹撥迷霧(中)第20章 世事難逢開口笑(上)第23章 希裡與森林(下)第35章 汴梁行,一力破萬軍(1)第41章 藥香似火丹鼎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