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中華文化信仰體系的一個核心,狹義僅指與地相對的天;廣泛意義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
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最高之神,稱爲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帝、昊天帝等,即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的玉皇帝(或者玉皇大帝);又稱蒼天、天、蒼、老天、老天爺等,如“天意”、“蒼天在”、“老天有眼”、“奉天承運”、“天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天啦!”中的“天”。
《『毛』詩傳》:“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爲體,不入星辰之列。”昊天帝和天相比,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的意味。
鄭玄曰:“帝者,天之別名也”;另一方面,有時又作了區分,如《漢書》記載:“四年春,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皇帝以配帝”,其中又將天和帝區分開來,帝地位低於天。
以鄭玄爲代表的神學體系認爲帝爲天之別名,總共有六天、六帝。六天帝即昊天帝與五方帝。昊天帝(天皇大帝)爲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爲一方天帝,分別爲中央土德黃帝含樞紐、小說網木德青帝靈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紀。
以王肅爲代表的宗教系統認爲五行人帝可稱爲帝,但不可稱爲天;昊天帝則可稱爲天,祭祀昊天帝即代表祭天。中華文化中單帝即指昊天帝。六帝中,五行人帝可稱爲帝,但不可稱爲天;昊天帝則可稱爲天,祭祀昊天帝即代表祭天。
按《隋書?禮儀》所載:“五時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天稱皇天,亦稱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帝,但不得稱天。”周朝以後的儒教繼承了周以前的中華宗教信仰傳統,因而歷代祭天延綿不絕。
春秋戰國之時,思想進步,人文理『性』精神勃發,季樑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神爲人創,民爲神主,則古神秘觀念漸消,“皇天帝”之概念漸由自然之“天”取代,天爲道德民意之化身,這構成了後世中國文化信仰的一個基礎,而“敬天祭祖”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際社會動『蕩』,天命觀發生動搖。
孔子既承認主宰之天,以文之滅興決定於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卻提出“天志”以賞善罰惡。老莊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性』,認爲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爲自然,認爲“天行有常”,主張“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對“錯人而思天”。西漢董仲舒講天人感應,又以天爲最高的神靈,萬物的主宰。方小說漢王充則認爲天是自然的物質實體。唐劉禹錫提出天人不相預,反對天命論。北宋張載認爲天即太虛之氣。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義,代之以絕對精神。王守仁則以心規定天,“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反映了對天的認識的分歧和思維的進步。
神
在漢語中,“神”“仙”二字常常合成一個詞來用,其實,神與仙是有區別的。
在中國文化中,神這個概念不是宗教『性』質的,和西方的“gd”中國的“佛”“仙”不同,神是個信仰概念,是個制度概念,這點要詳細注意。
一是傳中天固有的創造者兼統治者。二是人死後受到敕封而到天或地府做事的人,請注意是死後,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歸天后而成的,沒有帶走自己陽間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工作,諸如封神榜最後封的皆爲神。
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學習修煉相關宗教經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緣份,或是陽間分優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間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後被天庭封爲神,分在天或地府當官任職。比如後世的包拯,文天祥,關羽等人,他們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沒有進行過修煉,只因陽世影響太大,爲人優秀,死後就被天庭吸收爲神了。所以神這個概念並不是單純道教的概念,這和仙佛是有區別的,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仙,在中國文化中,仙吸收了神的概念,擺脫了世間萬物被輪迴所制的枷鎖,超越時間和空間遊『蕩』於宇宙之間,他們無生無滅,無所不能,與天地同壽,他們中有開天闢地的仙神,也有修煉而成的飛仙(神仙)——雖然很多神仙依然保留有自己的很多思想和特徵。從這些概念,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神話中的神仙和其他外國神話中的神更爲貼近,不過也有一些不同,這點我們稍後會講到。
所謂得道而成仙。作爲道教在中國的神話中的最高境界,仙一向有着最高的地位,即使是在《西遊記》這些佛教概念爲主的作書中,我們也可以見這些仙和佛同起同坐的場景。時至今日,很多南方沿海城市和名聲山巒中依然有諸多對仙的崇拜——固然很多人的對仙的概念已經混淆。
從廣義講的話,仙有五種,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狹義的仙即指天仙,地仙。這裡只一下狹義的仙,即與神相區別的仙,仙這個概念也是純粹的宗教『性』質的,言下之竟,是道家的專有,無論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總是和道教是息息相關的。仙是肉身成聖,功德圓滿之人,所有的物體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被動成仙,無論是人,動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動成仙。比如受仙人點化,或被仙人仙氣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靈『藥』,或生長環境吸天地靈氣,都可以使物體成仙。此中例子有很多,不舉例了。
第二種是主動修仙,“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動物可以修仙,當他們信奉道教,主動修煉道門正宗法術,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緣人就可以修成仙道。但必需是修煉正宗法術,如果修煉了旁門,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
成仙以後,如果沒有受到官方承認,只能算是散仙,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遙長生之體。如果受到官方承認,就入真流,成爲真仙。此時可以選擇在天庭爲官,也可以不去,畢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此時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島,自在逍遙,終日下棋喝酒訪友,沒事去聽聽天尊們講經,不問世事,真可謂至樂也。
可見,神和仙的區別是:一,神是傳中天固有的統治者,超自然的天神,不需要修煉。神是固有的,存在於先天之前,仙存在於後天之修煉。二,就是在人間有影響的人被冊封則爲神;仙則是通過修煉達到的一種超越生死,超自然的人或物。
談了這麼多,尤其是神與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與仙哪個級別高的陳年老調問題了。(注意!這裡所的神,是被封的神仙。)其實那是將級別官職與修行的圓滿層次弄混了。神與仙的級別問題,是其修爲的圓滿層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徑不同,一爲肉身成聖,一爲死後飛昇,仙確實是比神的圓滿層次要高。
神的級別要比仙高的多。被封之神,則都是世間影響力極深,分優秀的人。被封之神,其實都算神仙。但和所謂的官職是扯不關係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類的神,這都是大帝級的,官階非常之高,遠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況一般的仙還沒有公職呢!
關於神仙的傳,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在中土廣泛流傳。《莊子.逍遙遊》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在燕齊海濱一帶,傳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山有仙人和不死之『藥』,禽獸盡爲白『色』,所居宮闕都用金銀做成。
《神仙傳》中也對仙人作了許多形象生動的描述:或者聳身入雲。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雲,造天階;或者化爲鳥獸,浮游青雲;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氣,辟穀茹芝;或者出入世間而人不識,或者隱其身而莫能見。仙人可以天入地,可以潛江隱身,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轉載ps:道教名詞中經常出現的天境: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虛無越衡天、太極蒙翳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天、無常融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太清境大赤天、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