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治理益州 淺議南蠻

成都城萬人空巷,幾乎人人都站到街道兩旁想要一睹這位賢明赫赫的秦侯的風采。

在一統了西方後,劉備軍無論在精神還是士氣上,都達到了顛峰,爲統一全國創造了更爲有利的條件。

劉備面帶微笑的和街道兩旁的百姓擺手示意。

過了一個時辰,劉備等人終於到了府衙。

有兩人快步上前來迎接,一人一身儒衫,額突頭尖,鼻僵齒露,身成不滿五尺,一人一身白衣,相貌普通,身上有一股出塵之氣,雙眼不時射過幾道光華,這兩人正是張鬆和法正。

羅靈風指着兩人介招道:“此二人正是張鬆,張永年和法正,法孝直。”

劉備急忙上前,歡聲道:“備今日能站在此地,兩位先生功不可莫,請受備一拜。”說着,就恭敬的鞠了一禮。

張鬆和法正沒有想到劉備會突然行此大禮,一時楞在了那裡,不知所措。就連法正也嚇了一跳,趕忙扶住劉備,恭敬的說:“使君仁德,天下盛傳,使君入西川已是天命所歸,吾等所做,只是順應天命,爲西川百姓謀福而已。”

這時,一羣人走了上來,紛紛向劉備行禮。

張鬆是個老好人,不厭其煩的一一介紹,分別是汝南平典人許靖,許文休;廣漢綿竹人秦宓,秦子敕;犍爲南安人費詩,費公舉;巴西閬中人周羣,周仲直;巴西西充國人譙周,譙允南等等。

劉備與衆人一起走入議事廳,升堂議事。所有官員皆拜於堂下,劉備拿起桌上的名單一一點名安撫,大小官員共六十餘人,並皆擢用,並不栽減任何一人,或多或少,衆人都有一些封賞。

這時,劉備的目光被案桌上的四封奏本所吸引,不由拿起一看,正是劉巴、王累、李恢、鄭度四人的辭官奏本。

堂下一部分人正緊張的望着劉備,生怕萬一惹怒了他,從而給自己帶來麻煩。

不料,劉備將奏本一扔並不在意,將事物有條不紊的處理好後,便帶上羅靈風與法正一一上門相請。

四人見劉備心誠,全都願意出山相助。

次日,劉備就任命劉璋爲振威將軍,前往長安候命。

隨着西川的平定,一切大小事物也隨之而來,將羅靈風等人累得半死。

羅靈風第一件要乾的事情就是修路,將雍州和益州以一條平坦的道路連接起來。

羅靈風深知益州有着天下最富饒的土地,與相對比較安定的環境,但卻有着一個極不利於人才成長和文化發展的致命因素,那就是對外聯繫的問題。益州北面橫亙着秦嶺、大巴山;其東面是湘鄂山區;南面則有廣闊而高低起伏的雲貴高原,是個名副其實的四塞之地。

就連後世的李白也留下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句生動形象描述益州之險的千古名言。

益州與外界的聯繫,無外乎通過兩條途徑,一種即爲漢中與關中的通道:另一種則爲順長江而下與荊州的聯繫。本來隨着劉焉父子的相繼到來,南陽、三輔地區流入益州也有數萬家之衆,然而在劉璋繼位之後,由於和張魯結仇,漢中的通道就此關閉;而另一條則受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從益州盆地,到江漢平原,兩地海撥相差要有四百多丈,海撥相差大,就意味着長江的水流落差很大.如果從下游的荊州要向上遊的益州前進,對當時那還不很發達,全靠人力的航運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史書上也記載:“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當時人們就把從荊州到益州.這種逆水向上視爲畏途,這樣從客觀上,阻斷了不少人才由荊州向益州謀求發展的道路。

益州的文化水平在東漢十三州中是最低的。

雖然自古以來,益州中也出現過諸如司馬相如、楊雄這樣的俊才,而三國時期不乏如法正、黃權、張鬆這樣的天下奇才,但和豫州、荊州擁有如此衆多的人才相比,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看,明顯還是處於大大的下風。(不能算雍州,雍州已經被董卓、李傕和郭汜糟蹋的一塌糊塗,人才早就跑光了。)

益州當地的風氣也很不好.養成了許多當地人士在品行上的不檢點,如法正的“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李嚴的“所在治家,尚爲小惠,安身立求名,無憂國之事”;彭羕的“姿性驕傲.多所輕忽、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

不是小心眼,就是驕傲自大.傲慢無禮。

還好現在掌管益州事物的是羅靈風。羅靈風對人才的看法是‘唯纔是舉’,自求他是能人,對於個別的壞習慣、壞毛病,通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那麼講究,只要不犯大錯就行。

而諸葛亮不同,他的用人,主張德才並舉,諸葛亮舉薦的人才各個都是品德高尚,才華過人的人,也正是如此纔會有了後期的‘蜀中無大將,寥化爲先鋒’的這一事情。

所以,修路是加快益州一地的經濟發展、人才交流和文化傳播的最值得一用的一種方案。

此方案一說,所有有些遠見的人無不拍案叫絕,衆人望着羅靈風的目光有如看怪物一樣。

羅靈風還針對益州種種的利弊,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針,並打算在五年之內,將益州變爲名副其實的風水寶地。

羅靈風針對益州人少地多的情況,提出了“務農殖穀,閉關息民”的方針,令百姓安居樂業,又讓諸葛亮移民五萬充實益州。

羅靈風還專門提議設置了堰官,令兩千名士兵常年駐守在當時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對其進行保護和治理,並讓沒有多少才華,卻非常敬業,辦事任勞任怨的老好人王伉來做堰官。

對於益州的經濟羅靈風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他非常關心鹽鐵業的生產,並花大力氣極大的利用和促進了蜀國的織錦業,還學諸葛亮一樣,設職錦官,專門組織生產、調撥蜀錦。

好在西川百姓已經歸心,對劉備所頒佈的指令都一一遵行。

羅靈風執法嚴明,不講私情,當地大部分豪門大族都被他的嚴厲所震服紛紛示好。

不過,凡是都有萬一。唯一難辦的就是大漢五大富豪之一的秦家。秦家幾乎掌握了西川三分之一的沃土,可是對於劉備軍所實施的方針樣樣都是羅靈風所提議的爲民而設定的。

有利於民自然就不利於豪門貴族,不過羅靈風的方針出得極爲巧妙,對於豪族來說最多隻是虧了一點,他們也不會太在意,而有一點羅靈風卻抓得極嚴,當然這一點也是經過五個軍師一同贊成的。

這一點就是土地。土地是作亂的根源,一個人有了大片的土地,就代表着他可以用土地來養許多的打手,可以從中謀取暴利,爲禍一方,令百姓苦不堪言。

而秦家在西川一地,已是八代連傳,根深蒂固,在他家中養的打手,居然已經到了五幹人,要知道五千人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在關鍵的時候五千人的突然發難,往往會將一個軍團送上斷頭臺。

成都城議事廳。

劉備正在與羅靈風、徐庶、法正、鄭度四人在商議怎樣處理秦家一事。

劉備對着一旁的鄭度問道:“子修(鄭度字),今早汝前往秦家有何收穫?”

鄭度有些不岔的說:“沒有任何效果。秦家家主秦貴爲人狡詐,生性貪婪,並沒有同意,從他的語氣可以聽出,他絕對不會放棄他手中的土地,而且度也暗中提示讓秦家全力支援我軍,可秦貴卻提出了只要在我軍的領土內,秦家的商鋪一律要免收三分之一的稅率。”

劉備搖了搖頭,堅定的拒絕道:“這絕對不可能,羅家對我軍有着雪中送炭的恩德,備也只是答應免收五分之一的稅率,秦家處處爲禍鄉里,給他這個優惠,那還不更加瘋狂的斂財。”

一時間,廳中衆人都沒有什麼好的計策。

徐庶眉頭一皺,殺氣騰騰的說:“殺!”

殺,的確是最容易解決的做法,可是如此一來,這一下很可能就成爲孫、曹兩家打擊劉備名聲的一個藉口。

名聲在漢朝是至關重要的。當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的時候,曹操之所以可以在短時問內召集衆多文臣武將,不是因爲他的本領,在那時候他還在韜光養晦之中,才能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來,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刺殺董卓和高舉義旗所積累下來的名聲,才換來文臣武將的相投。

而好斷無謀,喜歡擺闊裝熊的袁紹也正是因爲名聲的關係,才能聚集了無數英才,在其麾下助他一統北方,不過兩者不同的是曹操有能力駕御英才,而袁紹沒有,不然荀彧和郭嘉都在袁紹麾下,那曹操還玩個吊。

現在劉備的名聲已經在曹操之上,位列諸侯第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劉備從頭開始沒有做過一件可以惹人非議的事情,而曹操卻是還有着漢賊的叫法。

法正久居西川,非常明白秦家的勢力,搖頭反對道:“秦家不是一般的貴族,它幾乎掌握着西川一半以上的經濟來源,由於蜀道難走,所以在此地落腳的大商人並不多,就算是有,秦家也會全力打壓,幾乎已經對西川資源造成了壟斷。泰家一亡,西川的豪門必定會陷入恐慌之中,會給我們重新建設西川的計劃造成極大的麻煩。”

衆人又一陣沉默,法正說的不錯,重新建設西川這個計策必須要經過許多豪門貴族的協助,才能完美的實施。如果現在就把這些豪門搞得是人人自危,對西川的發展沒有一絲的好處。

“要是能將秦家趕出西川就好了。”鄭度茫然自語道。

‘將秦家趕出西川’,這個想法在羅靈風的腦中一閃而過,不由自主的想起在後世的電視中所放的商業對戰時的一些伎倆,心中不由一笑,上前道:“麟有一個好提議,可以一舉兩得。”

“什麼提議,說說?”劉備一聽羅靈風的這話,就露出了信任的微笑。

羅靈風自信滿滿的說:“只要在西川沒有利潤,秦家一定會轉向別處。”

鄭度聞言,搖頭道:“西川是寶地,怎麼可能沒有利潤?”

羅靈風解釋,道:“秦家算什麼東西,只要主公修書一封,羅、甄、糜三大家族連手一起攻入西川,以絕對的優勢來壓制秦家,秦家根本就不能夠翻身,他們沒有後盾,而我軍可以適當的給三大家族一些優惠,只要時間一長,秦家根本就坐不住,到那時,秦家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老老實實的資助我軍,二是攜帶家財離開西川。”

法正點點頭道:“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徐庶也微笑着說:“第一條肯定不行,我軍不會接受像他這樣只知道爲自己謀求福利的商人,讓其離開不失爲一個好的方法,江東豪門林立,秦家不可能會去那裡,依庶之見,他一定會前往許昌資助曹操。”

“沒錯!”羅靈風接口道:“這樣,我軍就有了兩種選擇。一種是扮爲盜賊,將秦家一網打盡,可這樣一來,難免就會傳出一些對主公不利的傳言;另一條就是將秦家迫出西川,讓他投奔曹操,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秦家只要一在曹營中站穩腳跟,勢必就會在曹操的身後搞些小動作,說不定還會和衛家打起來。”

法正呵呵笑道:“不管怎麼樣,第一條不能用,秦家勢力龐大,就算是要遷移也需要分批來遷。而強盜就只能扮一次,萬一露出馬腳,對主公的名聲定然有所損耗,不是上策;至於第二條秦家會給曹操搗亂倒是真的,會不會和衛家打起來就不一定。總的來說還是第二條比較好。”

衆人都同意了這個想法,只是沒有一個人想得到這個決定是多麼的正確。

打仗換句話說就是打錢,只要有錢一切都容易搞定。而劉備軍日後可以一統天下,最重要的因數之一,就是擁有了無比強大的經濟支援,而正是日後的秦家爲了自己的利益,在緊要的關頭,在曹操的領地中發生了內亂,使曹操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也使得劉曹之戰,提前了五年結束。

這一切都是後話。

一個月後,西川一切的治理已經上了軌道,現在的西川除了秦家這一個毒瘤之外,其他的隱患也已經消除。

這天,羅靈風正在府衙中處理政務。

這時,一個士兵走了進來,稟報道:“大人,劉大人讓妳前往議事廳議事。”

羅靈風放下手中的事物,問道:“出了什麼事情了?”

那士兵搖了搖頭,道:“小的也不太清楚,不過聽說好象是滬州的張將軍傳來了求援信。”

羅靈風點了點頭,大步向議事廳走去。

議事廳中。

劉備將張遼傳來的求援信讀了一遍,信中說南蠻在一個月前曾經數次對滬州發起進攻,現在銀坑洞洞主祝雄又在會州集結了三萬南蠻戰士,很可能在短期之內再次發動戰爭,請求支援。

劉備微笑的說:“諸位認爲應該怎麼對待此事?”

羅靈風想了一會兒,就上前開了一個頭,道:“這事情有三種處理方法。其一、打退南蠻這次攻擊,不過他們只要一恢復元氣,他們很快就可以再次打過來;其二、就是滅族,只要將南蠻一族全部毀滅,那我軍就無後顧之憂,只是依麟之見,想要徹底的滅了南蠻不太可能;其三、就是收服南蠻,使南蠻的戰士成爲我軍的一大助臂。”

劉巴上前道:“軍師說的不錯,確實有這三種處理方法。不過南蠻一直以來也都是西川一地的毒瘤,打退他們非常的容易,但要想打挎他們,那就難上加難了,南蠻腹地險要無比,大軍如果入內,必然會處處受制,很有可能全軍覆滅,此事應當從長計議。”

鄭度久在西川知道南蠻的危害,也很是無奈的說:“從長計議,又是從長計議,這話從劉焉大人那裡一直說到現在,就是沒有計議下來。”

劉巴臉一紅,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確實南蠻一地,一沒有地圖,二又不知道南蠻老巢的所在,一路上只憑着一些真假不便的消息,根本就不可能在深山中找到南蠻的所在地,並加以消滅。

強烈推薦:

第26章 讓小沛呂布來歸 李郭亂天下大變第279章 追擊陸遜第122章 鋼鐵護衛報道第44章 珍福閣中現洛神 五軍營中鎮郭嘉第126章 出征張魯 飛爲先鋒第348章 衆叛親離第2章 青梅竹馬離別依 羅麟巧救刁秀兒第143章 羅靈風智料先機第68章 羅麟巧救大小喬 佳人喪親人憔悴第2章 青梅竹馬離別依 羅麟巧救刁秀兒第245章 關羽揚威第289章 淩統歸降 強攻南郡第80章 演箭術二將逞威 擒袁術終得玉璽第246章 黃忠斬將第334章 處理俘虜 再度出擊第33章 羅靈風智論前程 劉玄德破釜沉舟第209章 襄陽之戰(下)第270章 三大軍師齊出第359章 暗伏第72章 太史慈大戰紀靈 關雲長猛破敵營第2章 青梅竹馬離別依 羅麟巧救刁秀兒第222章 府中逸事第208章 襄陽之戰(上)第329章 許昌之役第148章 初遇王平 突發易變第114章 智襲敵營初戰告捷(下)第69章 喬煙欲捨身報仇 飛羽弓騎初上陣第354章 騙中之王——司馬懿第181章 陸遜拜師 伶牙俐齒第125章 郭嘉之謀第115章 武威城下血戰濃第102章 蔡邕愛女感天地 兩情相依永不離第259章 破敵第237章 水軍建制第267章 周瑜的加入第181章 陸遜拜師 伶牙俐齒第132章 目標張燕大軍第272章 橫江鐵索第275章 魯肅悟計 龐統行騙第177章 輸血療傷 終出死谷第285章 誘敵之計第361章 連克四郡第76章 曹軍渡河佔成德 郭嘉孤身勸韓浩第141章 惜日往事 靈風遇刺第52章 羅麟詐敗拖李郭 徐庶計出賺長安第69章 喬煙欲捨身報仇 飛羽弓騎初上陣第289章 淩統歸降 強攻南郡第217章 黔驢計窮第127章 張飛計破連環十二寨第287章 踏火而行 計高一籌第94章 羅靈風意往許昌 空閒時諧美踏青第26章 讓小沛呂布來歸 李郭亂天下大變第292章 孫家的危機第303章 甄宓出計 初入端倪第227章 真相泄露第361章 連克四郡第60章 羅麟帳中見義父 西涼豪氣衝雲天第233章 路遇匪徒第23章 徐州突發驚天變 秀兒千里尋情郎第275章 魯肅悟計 龐統行騙第183章 尚香追夫 李鷹歸心第190章 輕敵敗陣 魏延出計第318章 鋒指許昌第85章 葫蘆口四將破敵 擺酒宴發生驚變第265章 妙計取城 老將發威第298章 得喜訊 戰山越第361章 連克四郡第235章 大漠霸主第87章 議局勢謀士爭雄 傳家業羅平教子第255章 曹操的突然到來第196章 轟天雷揚威第241章 智勇雙全——趙子龍第308章 戰前閱兵第339章 故計重施第223章 周瑜之憂第228章 神秘人物 決計入府第112章 風波起兮大戰至第13章 靈風激斥降管亥 增援徐州初領兵第86章 羅靈風智退蔡冒 黃承彥離別贈書第172章 時光飛逝 出使東吳第245章 關羽揚威第275章 魯肅悟計 龐統行騙第297章 喜得陸遜第32章 文和道出胸中計 奉孝謀取徐州城第10章 太極神功服翼德 巧練精兵待時機第32章 文和道出胸中計 奉孝謀取徐州城第194章 賈詡毒計第233章 路遇匪徒第350章 攻破建業 孫家滅亡第322章 追擊第50章 破危局坦然自若 破楊昂舉手之間第345章 兩條線索(下)第279章 追擊陸遜第115章 武威城下血戰濃第228章 神秘人物 決計入府第286章 陣前收將第103章 羅麟花園戲蔡琰 曹孟德梟雄本色第63章 辭別衆人意歸去 羅麟再戰馬文鴛第211章 晴天霹靂第172章 大獲全勝
第26章 讓小沛呂布來歸 李郭亂天下大變第279章 追擊陸遜第122章 鋼鐵護衛報道第44章 珍福閣中現洛神 五軍營中鎮郭嘉第126章 出征張魯 飛爲先鋒第348章 衆叛親離第2章 青梅竹馬離別依 羅麟巧救刁秀兒第143章 羅靈風智料先機第68章 羅麟巧救大小喬 佳人喪親人憔悴第2章 青梅竹馬離別依 羅麟巧救刁秀兒第245章 關羽揚威第289章 淩統歸降 強攻南郡第80章 演箭術二將逞威 擒袁術終得玉璽第246章 黃忠斬將第334章 處理俘虜 再度出擊第33章 羅靈風智論前程 劉玄德破釜沉舟第209章 襄陽之戰(下)第270章 三大軍師齊出第359章 暗伏第72章 太史慈大戰紀靈 關雲長猛破敵營第2章 青梅竹馬離別依 羅麟巧救刁秀兒第222章 府中逸事第208章 襄陽之戰(上)第329章 許昌之役第148章 初遇王平 突發易變第114章 智襲敵營初戰告捷(下)第69章 喬煙欲捨身報仇 飛羽弓騎初上陣第354章 騙中之王——司馬懿第181章 陸遜拜師 伶牙俐齒第125章 郭嘉之謀第115章 武威城下血戰濃第102章 蔡邕愛女感天地 兩情相依永不離第259章 破敵第237章 水軍建制第267章 周瑜的加入第181章 陸遜拜師 伶牙俐齒第132章 目標張燕大軍第272章 橫江鐵索第275章 魯肅悟計 龐統行騙第177章 輸血療傷 終出死谷第285章 誘敵之計第361章 連克四郡第76章 曹軍渡河佔成德 郭嘉孤身勸韓浩第141章 惜日往事 靈風遇刺第52章 羅麟詐敗拖李郭 徐庶計出賺長安第69章 喬煙欲捨身報仇 飛羽弓騎初上陣第289章 淩統歸降 強攻南郡第217章 黔驢計窮第127章 張飛計破連環十二寨第287章 踏火而行 計高一籌第94章 羅靈風意往許昌 空閒時諧美踏青第26章 讓小沛呂布來歸 李郭亂天下大變第292章 孫家的危機第303章 甄宓出計 初入端倪第227章 真相泄露第361章 連克四郡第60章 羅麟帳中見義父 西涼豪氣衝雲天第233章 路遇匪徒第23章 徐州突發驚天變 秀兒千里尋情郎第275章 魯肅悟計 龐統行騙第183章 尚香追夫 李鷹歸心第190章 輕敵敗陣 魏延出計第318章 鋒指許昌第85章 葫蘆口四將破敵 擺酒宴發生驚變第265章 妙計取城 老將發威第298章 得喜訊 戰山越第361章 連克四郡第235章 大漠霸主第87章 議局勢謀士爭雄 傳家業羅平教子第255章 曹操的突然到來第196章 轟天雷揚威第241章 智勇雙全——趙子龍第308章 戰前閱兵第339章 故計重施第223章 周瑜之憂第228章 神秘人物 決計入府第112章 風波起兮大戰至第13章 靈風激斥降管亥 增援徐州初領兵第86章 羅靈風智退蔡冒 黃承彥離別贈書第172章 時光飛逝 出使東吳第245章 關羽揚威第275章 魯肅悟計 龐統行騙第297章 喜得陸遜第32章 文和道出胸中計 奉孝謀取徐州城第10章 太極神功服翼德 巧練精兵待時機第32章 文和道出胸中計 奉孝謀取徐州城第194章 賈詡毒計第233章 路遇匪徒第350章 攻破建業 孫家滅亡第322章 追擊第50章 破危局坦然自若 破楊昂舉手之間第345章 兩條線索(下)第279章 追擊陸遜第115章 武威城下血戰濃第228章 神秘人物 決計入府第286章 陣前收將第103章 羅麟花園戲蔡琰 曹孟德梟雄本色第63章 辭別衆人意歸去 羅麟再戰馬文鴛第211章 晴天霹靂第172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