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風暴(八)

bookmark

陸秀夫的反應出乎所有人意料。

在趙昺的印象中,自己這位啓蒙恩師一直是新政的堅定反對者,甚至在朝廷力量最薄弱的時候,他依然勇敢地站在文天祥的對立面。幾年來,新政的粗糙簡陋、商人和官員狼狽爲奸的無恥、還有市井百姓因爲城市生活費用激增而破產後發出的呻吟,都是第一個通過陸秀夫的筆反應出來。幾年來,整個大宋敢明着指摘新政錯誤,痛斥文天祥飲鴻止渴的大員,也只有陸夫子一個。

然而,就在趙昺試圖執掌權柄,撥亂反正的關鍵時刻,陸夫子卻選擇了站在新政的一邊畢竟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幼帝趙昺還無法做到泰山崩於面前而不變色。不顧與表妹楊宛的約定,匆匆跑回上房,以最快速度寫了分手諭,命令小太監樂清揚打着出宮辦差的幌子,去陳宜中的府邸探問到底陸秀夫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君實的脾氣我明白,他不會陷聖上於危險境地。說這些看似僵硬的話,只是怕我等不待謀劃好就貿然行動,危害聖上安全而己l”前承相陳宜中方下茶碗,對着小太監樂清揚耐心解釋道:“樂大人回宮後請讓聖上放心,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不日即有結果!”

雖然對方只是一個伺候飲食起居的小宦官,陸秀夫還是極其尊敬地稱其爲大人,並且以平級身份與其對坐飲茶。這種安排顯然很對樂清揚脾氣,幾句話說下來,樂大人的焦急心情就平復了,捧着茶杯,邊喝邊應承道:“那,那是,垂相神機妙算,聖上一直信得過的。”

“神機妙算不敢當,只是事態變化還沒擺脫老夫掌握!”陳宜中彷彿早料定了陸秀夫會“辜負”皇恩,非常平靜地說道。

“陸大人過於正直了,會不會向大都督府那邊透漏消息?”樂清揚拱了拱手,不放心的追問。他的年齡剛滿十六歲,雖然心機比趙昺深沉些,畢竟也沒經過什麼大風浪,出了這麼大的紙漏,心裡難免很忐忑。

“樂大人難道以爲,文垂相在泉州城裡沒有耳目麼?我等如此頻繁往來,大都督府還一概不知麼?”陳宜中臉上突然帶出了幾分詭秘的笑意,低聲奚落。

"那,那………”樂清揚端茶碗的手立刻哆嗦了起來,幾滴熱茶順着茶碗邊緣濺落到手臂上。腕部受痛,手指更加無法穩定,“稀里嘩啦”,片刻間半杯上好的香茶全部餵給了布袍子。

“那,那什麼那。文垂相要留着忠臣之名,就不能無憑無據地治人之罪。新法規定,無證據不得判罪,任何人都有議論政事的權力,這兩個最關鍵的條款難道你忘了麼?”陳宜中的笑容裡帶着幾分嘲弄,“咱們現在是以子之茅,攻子之盾,只要沒什麼實際行動,文垂相就拿大夥沒辦法!”

“如,如此,咱家就,就放心了。”樂清揚不好意思自己在陳宜中面前失態,站起來,一邊用衣袖擦布袍上的殘茶,一邊報愧道。

“不是讓你放心,你放心沒用!關鍵你得讓陛下安心,江南名士,整個儒林,還有天下百姓都站在萬歲這邊l”陳宜中長身站起,拍了幾下手,喚進來一名9女。“去,伺候樂大人換一件綢袍,要上好的蘇綢面料!”

“咱,咱家怎好讓垂相大人破費!”樂清揚連連擺手,嘻笑着道謝。大戰連年,江南各地民生凋敝。像蘇綢、湖傘之類頂級奢侈品早己絕跡多時。到陳宜中府上來走一趟就撈到如此貴重的厚禮,不由得讓他喜出望外。

陳宜中在官場混跡多年,跟宦官打交道向來有一手。這些人身體殘缺,所以對錢財等身外之物的渴望更超過了普通人·以小恩小惠結好他們,對將來陳系官員在朝廷上能否立於不

敗境地能起到關鍵作用。所以,他也不跟樂清揚多客氣,除了綢袍外,又命僕人拿來一堆翡翠酒杯、羊脂玉佛手等價格高且形體不顯的奢侈品,打成一個包,親手塞進樂清揚懷裡,“這都是老夫多年來積攢之物,年齡大了,也沒了賞玩的精神。你拿去當個擺設吧,每天伺候萬歲時,也增添些文雅之氣!”

“咱,咱家就謝,謝大人了l”樂清揚嘴巴不知不覺間裂到了耳朵邊,謅笑着說道。

“早回吧,告訴萬歲莫心急,一切按計劃行事!”陳宜中收斂起笑容,扶住樂清揚的胳膊,親自將他送到了大門口。

門房牽過樂清揚的坐騎,小太監帶着大大包裹滿載而去。臨揚鞭時還沒忘了用手捏一捏,唯恐包裹裡的東西不小心落到了陳家。

望着小太監遠去的身影,陳宜中輕輕搖頭,轉過身,發出一聲輕嘆。只有在這轉身的一瞬間,他的臉上才現出了真實表情。那是一種暴怒而無奈的鐵青色,如冬天的鐵塊一樣寒冷,根本沒有一絲生命的氣息。

“萬歲身邊的人,似乎不可用啊i”門房內閃出一個人,悶悶地出言提醒。

“豈止是不可用,小小年紀既貪切滑,簡直就是高力士、張讓之流再生。也罷,我等此時力孤,不得不借助彼等之力。待萬歲親政後,想辦法把他逐了去就是!”陳宜中黑着臉說道。

此時的他只覺得心力憔悴。陸秀夫的“背叛”,給了他傾力一擊。在趙昺派來的人面前,他不得不裝出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樣,以免幼帝沉不住氣,中途退縮。但在自己的心腹面前,這個空架子就再支撐不起來了,一時間腳步虛浮,好像全身的力氣都被抽乾了一般。

“既然如此,垂相何不再暫且隱忍,再尋良機?”來人伸手托住陳宜中贏弱的身體,低聲奉勸。

“新政才施行幾年,陸夫子己唯文天祥馬首是瞻。若我們再不抓緊時間,一旦文賊成功收復了整個江南,皇上哪還有還政的之機,天下哪還有我等立身之地。虎臣啊,你看看我這身子骨,還能等上幾日啊!”

“噢!”攙扶着陳宜中的漢子悶悶地回了一句。出身於底層小吏的他對於朝堂上的事情一直看不懂,所以也沒法替陳宜中分優解難。

皇上還不還政,其實關係不大。比如就像現在這樣子,大宋朝眼看着就一天天興旺起來。在內心深處,他這麼想。但在心裡的想法不敢在陳宜中面前露出來。這個看似贏弱的老人身體裡蘊涵的能力極強,如果自己無意惹惱了他,會惹上麻煩不說,事情傳揚出去,江湖上人還會說自己忘恩負義,是個知恩不報的無恥之徒。

陳宜中把頭靠在壯漢的肩膀上,艱難地向前走。後腦處傳來的有力心跳聲讓他很羨慕,畢竟對方是武人,體魄強健。不像自己年齡剛過半百,身體狀態就一天不如一天。想到體力問題,他心裡模模糊糊有了一條可行之策,順着這個思路向下捋,越捋發覺前途越光明。

離開壯漢的攙扶,陳宜中獨子向前走了幾步後,突然,以極低的聲音問了一句:“虎臣,如果有人如當年賈似道那樣貪權誤國,你是否還敢去殺他於道!”

“大人是否打算遣虎臣去刺文相?”壯漢腳步被陳宜中的話嚇了一跳,腳步收攏不住,差點把陳宜中撞翻在地上。

“是啊,奸臣當道,不知當年刺殺賈似道的鄭大俠餘勇尚在否?”陳宜中的手臂向後撐了一下,將自己的身體撐開些距離後,微笑着問。

斑駁的老臉上,他的笑容很神秘。彷彿帶着幾分嘲弄,同時還帶着幾分輕蔑壯漢的手一下子捲了起來,身體僵硬,目光如刀般射在了陳宜中的臉上。

他叫鄭虎臣。當年曾經冒着滅族之禍將奸臣賈似道的全家殺死在流放的路上,江湖人以大俠稱之。後來有人彈勤他擅殺士大夫,違反祖制。陳宜中奉命將他下獄,明着嚴加拷問,向外謊稱他受刑不過而死,暗中卻偷偷用庚斃的囚犯將他偷換了出來。從此,知恩必報的鄭虎臣留在了陳宜中身邊,做了後者的貼身侍衛。

“莫非虎臣還念着文賊給你寫的悼詞麼?”陳宜中迎接着鄭虎臣的目光,滿臉坦然。

當年文天祥聽謠傳說鄭虎臣身死,曾經親自寫了幅對聯悼念他。鄭虎臣至今還清楚記得其中每一個字,“作正氣人,都爲名教肩任;到成仁處,總緣大義認真。”

在舉世洶洶皆言其可殺的時候,以垂相之名對其行爲加以肯定。對於一個江湖豪傑來說,這不僅僅代表着普通的悼念,而且是一種知遇,一種認可。但知遇之恩與救命之德哪個更重些,鄭虎臣心裡沒有答案。

他的雙拳握了又張,張了又握,如刀的目光一點點暗了下去,最終,低下頭回答道:“虎臣不敢,只是,只是,文相罪行未顯。如虎臣這樣去殺了他,未免,未免……”

“未免被江湖豪傑恥笑是麼?”陳宜中的身體恢復了些氣力,脖子和頭部相接處泛起縷縷血紅。“到他罪行顯現之時,天下己經姓文,你我還有何事情可做?虎臣啊,難得你沒看出來麼,大宋只要一天無法恢復汁、洛舊土,文賊就可以明正眼順地握着天下權柄不放。所以,他絕對不會真心北伐。一天天拖延下去,等到天下人都只知道大都督不知道還有皇上,還有誰能把他從垂相之位拉下來。虎臣啊,這大義和私恩,你可要分得清楚!”

鄭虎臣的身體又晃了晃,跟在陳宜中身邊這麼多年,後者第一次用這麼嚴肅的語氣跟自己說話。大義與私恩,如果捍衛皇家權力真是一種大義的話,自己的確應該毫不猶豫地接過這個任務。但皇上就一定代表大義麼,在大義的名下,有多少罪惡於暗中進行?

陳宜中知道鄭虎臣現在心裡天人交戰,也不敢過分逼迫他。手扶着牆壁,一邊向內堂走,一邊嘆道:“大宋養士三百年,到頭來,真正能爲大宋盡忠的有幾個?可恨陳某有心殺賊,有心殺賊,卻無力迴天。虎臣,你不必勉強,陳某爲官多年,家底也算豐厚。就算拼了性命不要,也能招慕出幾名壯士來…………”

陳宜中越說越興奮,到後來滿眼全是炙烈之火。手上、脖頸上、臉上的黑斑全透出了赤紅色,彷彿有一把烈焰,即將把他的身體點燃。

鄭虎臣默默的聽着,他不知道到底什麼原因讓大宋前後兩位垂相如此誓不兩立。他也不知道文天祥是不是真的如陳宜中所形容,是個保藏禍心,大逆不道的奸俊。這些年來,他看到聽到的事實是,文天祥帶着一支孤軍轉戰四方,於危難之機挽救了大宋。但在挽救大宋的同時,文天祥也破壞了大宋的傳統、顛覆了大宋的秩序。

一個失去了傳統的大宋,還是大宋麼?

一個亂了綱常的華夏,還可以稱華夏麼?

無數疑問,在鄭虎臣眼前閃動。終於,他心裡有了自己的決定,向陳宜中施了一個禮後,以從沒有過的鄭重態度請教道:“大人,如果虎臣爲大人做了此事,不知道大人有幾分把握,帶領三軍將士驅逐韃虜?”

“若教陳某領軍,恢復舊日山河易如反掌!”黑暗處,傳來陳宜中十分肯定的回答。

酒徒注:在我們這個時空的宋代,賈似道專權誤國,貪污腐敗,雖然被罷相,按照宋朝不殺文官的祖制,只能被貶滴,不能定死罪。鄭虎臣在押送的途中殺了他,觸犯了整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所以被陳宜中抄家下獄,死在牢中。讀史到此,對去宋代當貪官的生活萬分嚮往。

光明之城四下破賊二光明之城四下華夏五第2章 蝶變(五)第4章 驚雷(七)第3章 碰撞(三)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選擇(一)第1章 劫(四)第5章 龍吟(三)迷局二下弄潮八下第2章 破局(二)輕車三上弄潮七第2章 職責(三)弄潮二下合圍四上拔劍三第1章 狩(五)輪迴五第2章 輕車(一)風起五第5章 龍吟(一)華夏一下輪迴五第3章 死生(二)第4章 初(九)風起四迷局六下第2章 職責(四)第2章 蝶變(三)第2章 破局(二)迷局一下第2章 破局(四)第2章 職責(三)第3章 死生(七)第2章 百鍊(二)黃昏三第4章 虎嘯(六)第1章 劫(六)輕車三下合圍五中第4章 初(八)合圍二上強盜貴族三輕車四下第1章 弄潮(一)拔劍八下華夏三下破賊伍合圍二上第4章 初(十)風起六破賊四天變二第1章 狩(三)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對峙(四)雲動一風起四第3章 選擇(三)第5章 龍吟(三)第4章 斷腕(二)華夏三上華夏三上拔劍七第4章 驚雷(九)弄潮八下第1章 劫(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死生(四)第5章 風暴(九)廟算三上華夏六第5章 龍吟(六)第3章 雲動(五)第1章 弄潮(二)第3章 死生(五)第2章 蝶變(一)第2章 百鍊(一)華夏一下拔劍二第5章 風暴(四)合圍四上第3章 死生(六)第2章 職責(七)第5章 風暴(五)弄潮七拔劍五拔劍七第3章 天下(七)第3章 天下(十一)輕車四下第4章 初(七)第1章 對峙(六)第3章 天變(一)
光明之城四下破賊二光明之城四下華夏五第2章 蝶變(五)第4章 驚雷(七)第3章 碰撞(三)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選擇(一)第1章 劫(四)第5章 龍吟(三)迷局二下弄潮八下第2章 破局(二)輕車三上弄潮七第2章 職責(三)弄潮二下合圍四上拔劍三第1章 狩(五)輪迴五第2章 輕車(一)風起五第5章 龍吟(一)華夏一下輪迴五第3章 死生(二)第4章 初(九)風起四迷局六下第2章 職責(四)第2章 蝶變(三)第2章 破局(二)迷局一下第2章 破局(四)第2章 職責(三)第3章 死生(七)第2章 百鍊(二)黃昏三第4章 虎嘯(六)第1章 劫(六)輕車三下合圍五中第4章 初(八)合圍二上強盜貴族三輕車四下第1章 弄潮(一)拔劍八下華夏三下破賊伍合圍二上第4章 初(十)風起六破賊四天變二第1章 狩(三)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對峙(四)雲動一風起四第3章 選擇(三)第5章 龍吟(三)第4章 斷腕(二)華夏三上華夏三上拔劍七第4章 驚雷(九)弄潮八下第1章 劫(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死生(四)第5章 風暴(九)廟算三上華夏六第5章 龍吟(六)第3章 雲動(五)第1章 弄潮(二)第3章 死生(五)第2章 蝶變(一)第2章 百鍊(一)華夏一下拔劍二第5章 風暴(四)合圍四上第3章 死生(六)第2章 職責(七)第5章 風暴(五)弄潮七拔劍五拔劍七第3章 天下(七)第3章 天下(十一)輕車四下第4章 初(七)第1章 對峙(六)第3章 天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