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撐不住了

1899年9月11日,由德蘭士瓦軍隊和奧蘭治武裝部隊組成的布爾聯軍向東開拔。布軍總司令皮埃特?茹貝爾將軍率領主力部隊,從東奧蘭治翻越德拉肯斯山,進入納塔爾殖民地,直撲納塔爾英軍主力所在地萊迪史密斯。9月17日清晨,追擊的布軍在塔拉納山同駐紮在這裡保衛萊迪史密斯外圍防線的一旅英軍發生了戰鬥。布軍指揮官梅厄將軍利用有利的地勢和晨霧的掩護對英軍發動了突然襲擊。英軍損失865人,布軍損失145人。

另一支布軍由有“西德蘭士瓦之獅”之稱的德拉瑞將軍指揮,在9月11日進入英屬貝專納蘭境內,切斷了西開普鐵路幹線,從而阻隔了開普地區與羅得西亞間的聯繫。德拉瑞將部隊分爲兩路,一路由克龍耶將軍指揮,包圍馬弗京,另一路(主要是奧蘭治人)由路易?博塔指揮,包圍了鑽石重鎮金伯利。

第三支布軍渡奧蘭治河南下,吸收了英屬開普殖民地的小股布爾人武裝,在開普東北地區活動,威脅東西開普鐵路線。英軍不得不對奧蘭治河鐵路大橋嚴密防守,提防布爾人的炸橋企圖。西開普鐵路線上最重要的鐵路樞紐站和軍用物資集散地德阿爾也遭到了布爾人的騷擾。爲了保護東西開普鐵路的正常通行,英國人不得不把4。7英寸的海軍炮安裝在列車上,在其掩護下慢慢推進,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復鐵路。

1899年9月30日,萊迪史密斯的四千英軍在喬治?懷特中將的指揮下向布軍發動反攻,在尼科爾森峽谷同茹貝爾指揮的布軍主力遭遇。英軍戰敗,損失1272人,餘部退回萊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圍。由於萊迪史密斯防守嚴密,茹貝爾幾次攻城不克,於是派出斥候部隊深入英軍腹地,前至到埃斯特考特一線,偵察可以用來進行固守的地點。其餘的主力部隊則在萊迪史密斯周圍紮營休整,等待英軍海外兵團的到來。

9月底。由英國援軍總司令、曾經在愛爾蘭鎮壓過當地起義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將率領的兩萬英國部隊終於到達開普敦。從10月中旬開始,布勒指揮的英軍在東、中、西三條戰線上向布軍發動反攻:梅休因中將在西線解金伯利之圍,弗蘭奇中將在中線進攻奧蘭治自由邦,布勒將軍率領主力部隊在東線解萊迪史密斯之圍。

布勒上將於10月15日清晨在萊迪斯史密斯西南的小車站科倫索對那裡的布軍發動進攻,企圖強渡圖蓋拉河。前往萊迪史密斯。布勒指揮的兵力包括英軍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計16000人,此外還有四個輕騎兵團、由殖民地騎兵組成的三個槍騎兵中隊。炮兵則有5個炮兵連,30門大炮,此外還有16門海軍的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騎兵和炮兵在內,布勒的總兵力爲22000人。投入科倫索之戰的布爾軍隊包括來自約翰內斯堡、海德堡、克魯格斯多普、弗賴黑德、烏得勒支等八個地區的民團,奧蘭治自由邦的部隊。還有約翰內斯堡和斯威士蘭的白人警察部隊,共計35000人。此外還有五十們中國產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100門82式步兵炮。由於布軍事先隱蔽了炮兵陣地,以及英軍統帥的指揮失誤導致兵力分散和戰術死板。英軍在此次戰役中遭到慘重失敗,陣亡4139人,失蹤30人,丟失10門大炮。布爾軍隊僅僅陣亡8人。傷30人。

現在的布爾人,從中國購買了大量的先進武器。並不比英軍差多少。在這種情況下,英軍根本就抵擋不住布爾人的進攻,整個英國南非殖民地,岌岌可危。

英國在南非陷入了泥潭之中,也使得中英兩國原本僵持下來的談判,出現了轉機。英國已經發現,如果繼續對中國保持強硬的話,他們將無法放心大膽的去平息南非的布爾人的戰爭。而此時,中國正在做對日作戰的準備工作,也不想繼續和英國拖下去。

1899年10月16日,英國倫敦,唐寧街的首相府。英國首相亞瑟?貝爾福,再一次的召開了內閣會議,會議在首相府的會議室中舉行,只不過,首相亞瑟?貝爾福的臉色相當的難看。

“誰能夠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些布爾人怎麼可能一下子變的這麼強大?再這樣下去的話,我們是否會失去南非?”首相亞瑟?貝爾福臉色鐵青的問道。

“首相閣下,布爾人的強大,出乎了我們的意料,他們所裝備的武器,比我們使用的武器都還好,甚至炮兵比我們的炮兵都還要強大。這也是這一次布勒上將失利的主要原因!”陸軍元帥內維爾?鮑爾斯?張伯倫爵士回答道。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搞的?那些布爾人怎麼會有如此強大的武器?”亞瑟?貝爾福首相問道。他非常的憋屈,好不容易能夠上臺執政,但是卻要面對前任首相索爾茲伯裡侯爵留下的一堆爛攤子。現在,中英談判已經陷入了僵局之中,中國在在同美國和俄國完成了談判,結束了戰爭之後,已經開始收縮兵力了。新任印度總督喬治?納撒尼爾?寇鬆侯爵不斷的給英國內閣發電報,要求英國派遣更多的兵力到印度,加強印度的防禦,以便能夠抵禦中國人可能的進攻。但是,英國哪裡有多餘的兵力運輸到印度去啊!並且,就算派遣再多的軍隊,在海軍失利之後,英國陸軍根本就不可能抵擋的住中國軍隊的進攻的。而現在,布爾人又對英國人發起了攻擊,並且,英國陸軍還被打的打敗,英國在南非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了,這亞瑟?貝爾福首相焦頭爛額的,每天都要面對來自女王或者議會的質詢。

“首相閣下,我們懷疑,這些布爾人背後,有中國人的支持。布爾人使用的武器,幾乎都是中國陸軍所裝備的制式武器。”陸軍大臣內維爾?鮑爾斯?張伯倫爵士說道。

“什麼?那些該死的黃皮猴子,他們居然敢對大英帝國使用這樣的陰謀!”亞瑟?貝爾福首相大怒道,只不過,隨後他就想到,現在的英國,對中國而言,已經沒有任何的震懾力了。中國根本就不理會英國的威脅,甚至還反過來威脅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

“那麼,先生們,我們現在該怎麼辦?”亞瑟?貝爾福首相,喘着粗氣問道。

“首相閣下,我認爲,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和中國人達成一致,結束這一場該死的戰爭。這樣做的話,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首先,我們的印度和澳洲的威脅可以解除。第二,我們可以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鎮壓那些該死的布爾人的叛亂上面去!”財政大臣查爾斯?湯姆森?裡奇建議道。

“可是,中國人的條件太苛刻了,他們不僅要緬甸和海峽殖民地,還要我們賠償兩億英鎊的戰爭賠款!”海軍大臣約翰?費舍爾爵士皺着眉頭說道。現在英國的財政已經不寬鬆了,如果向中國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的話,毫無疑問將影響到海軍的造艦計劃的。

“費舍爾爵士,緬甸和海峽殖民地已經被中國人給佔領了,除非海軍恢復到世界第一的實力,否則我們根本就無法收回這些殖民地。至於戰爭賠款,如果我們失去了南非和印度的話,我們的損失,將遠遠不止兩億英鎊,甚至會是這個數的十倍或者幾十上百倍!”陸軍元帥內維爾?鮑爾斯?張伯倫爵士說道。他也是贊成先和中國媾和,然後集中全力鎮壓布爾人的反抗的。

亞瑟?貝爾福首相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現在解決這些難題的最好辦法。儘管,心裡非常的不願,但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代替了。

“那好吧,既然大家都這樣想,那就給蘭斯多恩勳爵發電報,讓他想辦法和中國人達成一致吧!不過,還是需要儘可能的維護大英帝國的利益!”亞瑟?貝爾福首相說道。很顯然,在這一次和中國的戰爭當中,英國輸的一敗塗地,不僅僅丟掉了遠東的一切,還將整個太平洋拱手讓給了中國。並且,強大起來的中國,將直接對英國最重要的幾塊殖民地構成嚴重的威脅,不管是印度還是澳洲,亦或是南非以及加拿大,都已經在中國的打擊範圍之內了。一旦兩國再一次開戰的話,這些重要的殖民地,都將成爲中國的首要打擊目標。而如果失去了這些殖民地的話,大英帝國走向衰落也就成爲了必然。一個正在崛起的強大的東方帝國,將開始挑戰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遠在北京的蘭斯多恩勳爵接到內閣發來的電報之後,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在中國,已經待了近三個月了,而現在,終於能夠和中國達成一致,然後離開這個讓他討厭的地方了!

第161章 中英談判第789章 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第877章 第三次中美戰爭第464章 圍困伊爾庫茨克第525章 爲了帝國利益第599章 佈局中東第1237章 絕望的尼古拉大公第43章 策反馬麒第1425章 空軍發展規劃第371章 遠東海上霸主第727章 註定失敗的進攻第1076章 救援意大利第28章 馬匪來襲第897章 頭破血流第497章 帝國崛起第846章 一個都別放跑第355章 戰爭爆發第1182章 慘敗第768章 巷戰第379章 將日本炸回石器時代第920章 攻佔蘇伊士運河第1290章 鋼鐵洪流第1105章 讓中國人撞的頭破血流第692章 慘烈大戰第800章 這是入侵!第1479章 空襲警報第296章 洋鬼子都不是好東西第401章 死守海參崴第163章 中英邊境衝突諒解備忘錄第549章 第二次布爾戰爭第838章 潰敗第1477章 先發制人第1494章 卡爾大公求援第884章 太平洋艦隊的危機第702章 英法海軍的災難第1379章 德國妥協第1503章 勝!第354章 決一死戰第1497章 海軍的努力第1061章 戰爭的軌跡第974章 損失慘重第682章 一百萬買下科威特第415章 橫掃西北第78章 兵圍河洲第1473章 最後通牒第163章 中英邊境衝突諒解備忘錄第829章 巴西參戰第432章 烈火焚城第648章 日本人殺日本人第496章 新的時代第1025章 護衛艦第1203章 圍殲英印軍第1147章 屍山血海第898章 反擊第409章 秘密武器第242章 背後的交易第1445章 奧皇去世第946章 爭奪制空權第1516章 殺手鐗第1261章 美國求和第1391章 驚慌失措第487章 頑強的‘威嚴’號戰列艦第240章 戰勝者的特權第171章 視察廣西第1231章 恐怖的韓信級第186章 齊江之戰第970章 添油戰術第1321章 一切都是陰謀第523章 識相的法國人第1097章 不死心的德國第106章 強硬的王瀟第660章 揚長而去第1385章 中奧勾結?第962章 出售戰機第732章 關鍵分歧第162章 寸步不讓第934章 反擊第669章 中國人瘋了麼?第985章 塔夫脫總統的危機第516章 把中國人趕下海第1186章 東西夾擊第1493章 摧枯拉朽第1188章 第三集羣出動第1186章 東西夾擊第451章 控制貝加爾湖第131章 戰爭利器第1100章 美國人的準備第807章 中國統治東方第24章 馬匪第823章 海戰爆發第417章 收復香港第867章 宣戰第1218章 衰落的皇家海軍第1252章 大勝!第297章 威嚇第329章 整飭吏治第517章 菜鳥陸軍第1353章 佯攻第304章 決戰時間第386章 包圍
第161章 中英談判第789章 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第877章 第三次中美戰爭第464章 圍困伊爾庫茨克第525章 爲了帝國利益第599章 佈局中東第1237章 絕望的尼古拉大公第43章 策反馬麒第1425章 空軍發展規劃第371章 遠東海上霸主第727章 註定失敗的進攻第1076章 救援意大利第28章 馬匪來襲第897章 頭破血流第497章 帝國崛起第846章 一個都別放跑第355章 戰爭爆發第1182章 慘敗第768章 巷戰第379章 將日本炸回石器時代第920章 攻佔蘇伊士運河第1290章 鋼鐵洪流第1105章 讓中國人撞的頭破血流第692章 慘烈大戰第800章 這是入侵!第1479章 空襲警報第296章 洋鬼子都不是好東西第401章 死守海參崴第163章 中英邊境衝突諒解備忘錄第549章 第二次布爾戰爭第838章 潰敗第1477章 先發制人第1494章 卡爾大公求援第884章 太平洋艦隊的危機第702章 英法海軍的災難第1379章 德國妥協第1503章 勝!第354章 決一死戰第1497章 海軍的努力第1061章 戰爭的軌跡第974章 損失慘重第682章 一百萬買下科威特第415章 橫掃西北第78章 兵圍河洲第1473章 最後通牒第163章 中英邊境衝突諒解備忘錄第829章 巴西參戰第432章 烈火焚城第648章 日本人殺日本人第496章 新的時代第1025章 護衛艦第1203章 圍殲英印軍第1147章 屍山血海第898章 反擊第409章 秘密武器第242章 背後的交易第1445章 奧皇去世第946章 爭奪制空權第1516章 殺手鐗第1261章 美國求和第1391章 驚慌失措第487章 頑強的‘威嚴’號戰列艦第240章 戰勝者的特權第171章 視察廣西第1231章 恐怖的韓信級第186章 齊江之戰第970章 添油戰術第1321章 一切都是陰謀第523章 識相的法國人第1097章 不死心的德國第106章 強硬的王瀟第660章 揚長而去第1385章 中奧勾結?第962章 出售戰機第732章 關鍵分歧第162章 寸步不讓第934章 反擊第669章 中國人瘋了麼?第985章 塔夫脫總統的危機第516章 把中國人趕下海第1186章 東西夾擊第1493章 摧枯拉朽第1188章 第三集羣出動第1186章 東西夾擊第451章 控制貝加爾湖第131章 戰爭利器第1100章 美國人的準備第807章 中國統治東方第24章 馬匪第823章 海戰爆發第417章 收復香港第867章 宣戰第1218章 衰落的皇家海軍第1252章 大勝!第297章 威嚇第329章 整飭吏治第517章 菜鳥陸軍第1353章 佯攻第304章 決戰時間第386章 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