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強大的中國

王毓澤回答中國的時候,已經是10月15日了。在天津大沽碼頭下船的時候,內閣首相楊華和總參謀長熊武親自到碼頭迎接,直到確定王毓澤確實沒有受傷之後,他們兩人才放下心來。作爲王毓澤的岳父,帝國政府和軍方的首腦,他們非常的關心王毓澤的安危。當然,王毓澤也少不得被埋怨一番,直到王毓澤保證,日後再也不冒險了,他們才作罷。

在從天津返回北京的專列上,王毓澤將篡奪日本的計劃向楊華和熊武都全盤托出。對於王毓澤的這個有些陰損的辦法,他們兩人並沒有反對。反正,這種方式對帝國非常有利的,是帝國佔便宜,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日本的幾千萬人口,這可是意味着充足的冰原和巨大的市場。特別是熊武,對日本僱傭軍在南洋的表現非常的滿意,如果能夠馴服日本,在下次大戰的時候,組建上百萬的日本僱傭軍,足以大大的減少中國軍隊的壓力,這對於中國擊敗強敵,是非常有利的。再說了,日本人就算在戰場上死的再多,中國軍方也不會心疼的。陣亡一個日本人,只需要支付非常低廉的撫卹金而已,幾乎只有中國士兵陣亡的撫卹金的十分之一。

回到新華宮後,王毓澤又被皇后和幾個妃子埋怨了一頓,雖說他要求對他行刺的事進行保密,但世界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從日本方面傳出的消息。整個帝國都知道了。皇后和妃子們,又豈有不知道的道理。當傳出王毓澤在日本遇刺的消息之後,整個帝國都民怨沸騰了。各大城市都組織了遊行,要求政府嚴懲那些該死的日本人。直到政府再三保證,王毓澤只是受到了一點驚嚇,並沒有受傷之後,人民的怒火才平息了下來。但是,這還不足以讓他們放過日本人。直到日本開始大規模的清剿右翼社團。每天都有好幾萬人被殺之後,大家才冷靜了下來。現在的王毓澤,他在帝國的地位,已經完全被神化了。他的安危,直接關係到帝國的命運。王毓澤也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回國之後,除了偶爾去軍營視察,以及一些重要的工廠視察之外,其餘的時間,大都待在皇宮裡。處理一些政務軍務,然後陪家人。教育孩子。

王毓澤的大兒子王紫瑞,已經9歲多了,上小學四年級了。只不過,王毓澤並沒有對子女們進行特殊的照顧,等到到了上學的年紀之後,這些子女們全部向平民家的孩子一樣,進入普通的學校上學。只有在安全方面做好了保障而已。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長期和普通的孩子接觸,不容易養成那種驕奢淫逸的性格,王毓澤可不願意,自己的兒子以後變成昏君。這樣的話,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給誰呢?就算王毓澤現在還年輕,已經打定主意以後在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毫無疑問,前幾代的皇帝,影響力都會比較大的。如果不把他們教育好,出現一個暴君或者昏君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進入11月份之後,北方的天氣比較寒冷了,不少地方都已經在下雪了。但帝國的發展,卻依舊蒸蒸日上。雖然現在世界的局勢,已經變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全面對抗,雙方都在拼命的發展軍備,展開軍備競賽。但是,中國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各項指標,依舊按照計劃快速的完成着。

11月底,王毓澤前往奉天,參加了帝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奉天本溪-鞍山鋼鐵集團的開工儀式。這是中國在大戰後,興建的最大規模的鋼鐵企業,僅僅是個鋼鐵集團,年產生鐵就在兩百萬噸,鋼一百五十萬噸以上。1901年,帝國的幾大鋼鐵集團加起來,全年的生鐵產量將達到一千八百萬噸,剛一千五百萬噸,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同一時間,美國的生鐵產量爲一千六百萬噸,剛產量爲一千四百萬噸。德國的生鐵產量爲7百萬噸,剛產量爲六百萬噸,法國的生鐵產量爲兩百四十萬噸,剛產量爲一百四十萬噸,奧匈帝國的生鐵產量爲一百五十萬噸,剛產量爲一百一十萬噸。俄國的生鐵產量爲兩百八十萬噸,剛產量爲二百二十萬噸。英國的生鐵產量爲八百萬噸,剛產量爲五百萬噸。意大利的生鐵產量爲十六萬噸,剛產量爲十三萬噸。

總體而言,協約國的鋼鐵產量,要遠遠的大於同盟國,即便加上中國,也只是和協約國差不多相等而已。未來的戰爭,打的就是鋼鐵,無論是槍炮還是戰艦,都需要用鋼鐵來建造。除開美國之外,同盟國和英法俄三國略微相當,只不過,協約國有了美國的加入之後,頓時大幅度的領先同盟國了。而中國的主要對手,正是放在美國的身上。雖然中國的鋼鐵產量,已經超過美國了。但是,中國的人口可是美國的七倍以上,今年的帝國的第二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數據,帝國總人口已經上升到了五億兩千萬人口,而美國,僅僅只有七千五百萬人口而已。人均算下來,帝國比美國要少不少。因此,在工業建設方面,帝國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行。同時,只有堅持在開戰之後第一時間對美國發起全力打擊,先幹掉美國之後,摧毀美國的工業實力,這樣才能夠讓帝國立於不敗之地。

帝國人口衆多,也有着巨大的優勢。現在,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帝國公民的體質也越來越好,適合的兵源也越來越多。如果真的爆發生死攸關的大戰,帝國至少可以武裝上千萬的軍隊。如果竭盡全力的話,甚至可以將這一數字提高到五千萬以上!當然,如此龐大的兵力,要武裝起來的話,也比較困難。同時,抽調了大量的勞動力之後,也會影響帝國的發展。只不過,人口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要知道,此時的俄國,僅僅只有一億兩千萬人口,美國有七千五百萬,英國有三千兩百萬,法國有三千八百萬。協約國四國加起來,也僅僅只有中國的一半而已。同盟國的德國有五千六百萬人口,奧匈帝國有六千萬人口,意大利有三千二百萬人口。也就是說,同盟國和協約國加起來,人口都沒有中國多。人口,雖然不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但確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表明,帝國有着比其他國家更多的軍隊,更大的底氣。

現在,帝國的領土面積,已經達到了兩千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了,儘管,除了帝國腹地和南洋之外,多是高原、沙漠、草原和冰原,但總體而言,蘊含的資源,已經是極爲豐富了。即便在人均上面,和其他國家還有差距,但國力已經不比他們弱了。並且,帝國正在高速的發展之中,隨着帝國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帝國的實力也會越來越強大。最終超越各國,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當1902年的新年鐘聲敲響之後,帶給大家的並非是歡樂,而是對戰爭的恐懼。幾乎所有人都能夠察覺的到,戰爭裡大家似乎已經越來越近了。英國在布爾戰爭中,已經完全奠定了優勢了。儘管,英國在這一場戰爭中死傷慘重,傷亡的軍隊達到了十幾萬人,耗費軍方近三億英鎊。但布爾人的正規軍和大一點規模的游擊隊,已經被英軍剿滅了。剩下的小股部隊,被剿滅也僅僅是時間問題了。正是因爲感受到了大戰的即將來臨,英國纔不惜全力剿滅布爾人的叛亂的。而布爾人,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更是傷亡慘重。即便,在中國和德國的暗中支持下,他們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總人口僅僅只有幾十萬人的布爾人,要擊敗英國這個龐然大物,確實非常的困難。不過,布爾人的作用,就是用來消耗英國和實力,他們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非常不錯了。

俄國經過努力,也終於平息了社會民主工黨的叛亂。只不過,整個俄國南方,特別是烏克蘭地區和頓河地區,已經打的千穿百孔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看着被戰火蹂躪的土地,更是欲哭無淚。好在加入協約國之後,英法美三國都希望俄國能快速的恢復實力,成爲制約德國和中國的主力。因此給了俄國巨大的支援,使得俄國能夠快速的走出困境。只不過,俄國要恢復實力,恐怕也還得好幾年的時間。不管是被中國擊敗,還是後來的社會民主工黨的叛亂,幾乎都讓俄國元氣大傷了。

1902年2月7日,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在世界範圍內,基本沒有大的戰爭爆發的時候,所有的中國人都在開始歡度新年。在這一年當中,帝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別是移民已經完全展開,上億人口被移民到了北亞、中亞和南洋地區,同時,也正式吞併了暹羅,進一步的壯大了帝國的實力,讓中國距離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更進了!(未完待續……)

第1356章 英國王室的財富第85章 騎兵軍第668章 中國插手了第1156章 狂飆突進第1452章 打臉!第231章 肉彈式攻擊第970章 添油戰術第526章 聯手施壓第637章 戴綠帽的朝鮮王第1030章 陰德國人第1094章 恐慌第1370章 奇恥大辱第1073章 強國夢碎第11章 腰快斷了第1479章 空襲警報第79章 寧馬軍的抉擇第937章 美國的沉默第57章 一面倒的屠殺第779章 挑撥離間第449章 帝國子民的支持第96章 騎兵對決第155章 決戰第991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487章 悲催的意大利第996章 雄鷹折翼第541章 達成一致第1526章 萬世帝國第244章 懲罰日本第1435章 大移民第366章 將錯就錯第780章 分裂墨西哥第809章 僱傭軍出動第1214章 走向決戰第1402章 轉變立場第869章 施裡芬計劃第1517章 武力逼迫第338章 密謀第1256章 晴天霹靂第667章 應邀駐軍第657章 暴怒第956章 全線告急第461章 伊爾庫茨克不好打!第726章 海戰落幕第368章 挑戰霸權第1054章 全力對付中國第1502章 四號坦克第866章 警告第627章 給中國人找麻煩第1366章 德國人要分一半!第178章 舉國同悲第861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994章 美軍的目標第661章 老牛啃嫩草第1473章 最後通牒第369章 確立優勢第905章 僵持第182章 反了第283章 美國的憤怒第1159章 巨大收穫第1121章 保存實力第967章 機羣出動第27章 馬家軍第1376章 針鋒相對第412章 突破第1429章 世界第三的海軍第166章 出海口到手了第672章 超級油田第1305章 日薄西山的英國第816章 裝甲部隊第497章 帝國崛起第1009章 危機第1407章 中德矛盾第1053章 羅斯福的建議第276章 美國的抉擇第1203章 圍殲英印軍第1384章 宴會上的交鋒第758章 總統人選第1262章 無條件投降第1018章 大包圍第1115章 必須堅守第243章 被出賣的日本第749章 起義失敗第1217章 大英帝國的榮耀第935章 潰敗第841章 見死不救第1246章 德國海軍的希望第1265章 潰不成軍第615章 弄巧成拙第346章 暫時休戰第464章 圍困伊爾庫茨克第1519章 艦隊起航第1156章 狂飆突進第561章 登陸東京第461章 伊爾庫茨克不好打!第326章 窮縣富縣長第748章 血腥鎮壓第611章 英國的危機第1290章 鋼鐵洪流第161章 中英談判第1173章 東部攻勢
第1356章 英國王室的財富第85章 騎兵軍第668章 中國插手了第1156章 狂飆突進第1452章 打臉!第231章 肉彈式攻擊第970章 添油戰術第526章 聯手施壓第637章 戴綠帽的朝鮮王第1030章 陰德國人第1094章 恐慌第1370章 奇恥大辱第1073章 強國夢碎第11章 腰快斷了第1479章 空襲警報第79章 寧馬軍的抉擇第937章 美國的沉默第57章 一面倒的屠殺第779章 挑撥離間第449章 帝國子民的支持第96章 騎兵對決第155章 決戰第991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487章 悲催的意大利第996章 雄鷹折翼第541章 達成一致第1526章 萬世帝國第244章 懲罰日本第1435章 大移民第366章 將錯就錯第780章 分裂墨西哥第809章 僱傭軍出動第1214章 走向決戰第1402章 轉變立場第869章 施裡芬計劃第1517章 武力逼迫第338章 密謀第1256章 晴天霹靂第667章 應邀駐軍第657章 暴怒第956章 全線告急第461章 伊爾庫茨克不好打!第726章 海戰落幕第368章 挑戰霸權第1054章 全力對付中國第1502章 四號坦克第866章 警告第627章 給中國人找麻煩第1366章 德國人要分一半!第178章 舉國同悲第861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994章 美軍的目標第661章 老牛啃嫩草第1473章 最後通牒第369章 確立優勢第905章 僵持第182章 反了第283章 美國的憤怒第1159章 巨大收穫第1121章 保存實力第967章 機羣出動第27章 馬家軍第1376章 針鋒相對第412章 突破第1429章 世界第三的海軍第166章 出海口到手了第672章 超級油田第1305章 日薄西山的英國第816章 裝甲部隊第497章 帝國崛起第1009章 危機第1407章 中德矛盾第1053章 羅斯福的建議第276章 美國的抉擇第1203章 圍殲英印軍第1384章 宴會上的交鋒第758章 總統人選第1262章 無條件投降第1018章 大包圍第1115章 必須堅守第243章 被出賣的日本第749章 起義失敗第1217章 大英帝國的榮耀第935章 潰敗第841章 見死不救第1246章 德國海軍的希望第1265章 潰不成軍第615章 弄巧成拙第346章 暫時休戰第464章 圍困伊爾庫茨克第1519章 艦隊起航第1156章 狂飆突進第561章 登陸東京第461章 伊爾庫茨克不好打!第326章 窮縣富縣長第748章 血腥鎮壓第611章 英國的危機第1290章 鋼鐵洪流第161章 中英談判第1173章 東部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