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則成立了以項英爲首的中央分局和中央軍區。
中革軍委給閩浙贛蘇區及紅七軍團發來一份加印“火急”的電報,要求將紅七軍團與閩浙贛蘇區的新紅十軍合編成爲紅十軍團,由曾洪易任贛東北省委書記,方誌敏爲軍區司令員,曾洪易兼政委,統歸項英的蘇區中央分局領導。
原新紅十軍軍長劉疇西被任命爲紅十軍團軍團長,政委是樂少華,全軍團編爲二個師,原紅七軍團編爲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原新紅十軍編爲二十師,師長由劉疇西兼任,師參謀長是王如癡;粟裕任軍區參謀長。
在這個指揮體系中,軍團長劉疇西是黃埔一期學生,參加過南昌起義,後又赴蘇聯學習過軍事。劉疇西在戰鬥中失去過一條胳膊,爲人沉默寡言。
樂少華也去蘇聯學習過,年輕氣盛,常以執行中央正確命令自居。
比較不公平的是對尋波,別人都是原職調動,唯獨將他從軍團長職位上撤下來任了一個師長。
劉疇西在中央蘇區時最高軍職是師長,來閩浙贛蘇區任軍長時間也不長,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
而政委樂少華對軍事較生疏,卻以政治正確自居,在紅七軍團轉戰東南的四個多月中,樂少華就經常用反對政治委員制度的大帽子壓人,經常濫用政治委員最終決定權,給紅七軍團造成了不小地損失。
尋波身經百戰長於軍事,卻被排擠出軍團領導核心之外,被貶爲師長,無法干預軍團指揮。
這個指揮班子在組建之初就已矛盾重重,也爲後來的紅十軍團之敗埋下了禍根。
十一月十八日,項英的中央軍區電令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劉英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以方誌敏爲主席,統一領導全軍團。要以運動戰的方式向外線出擊,以在皖浙贛界創建新的蘇區。全軍團對外仍稱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方誌敏等人立即進行了全軍動員,並對蘇區的傷員隱蔽、羣衆轉移等工作進行了詳盡的安排。
紅十軍團進行了整編,加入了以赤衛隊員爲主新組建的二十一師,由胡天桃任師長,同時將擅長軍事的粟裕調任紅十軍團參謀長,調五十八團團長黃英特任二十師師長,劉疇西不在兼任二十師師長,調二十師參謀長任王如癡任十九師參謀長。
全軍團兵員達一萬餘人。
整編後,紅十九師奉命“出動到浙皖戟邊,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
在尋波率領下,紅十九師從懷玉山和德興東北通過敵封鎖線,向浙皖贛邊進發。
這時尋波擺脫了曾洪易、樂少華的干擾,他根據當時實際情況,充分施展自己的指揮才能,主動靈活地打擊敵人,率部一舉擊潰了尾追的兩個保安團。
後經上方鎮,渡新安江向分水縣今武盛前進,近昌化、於潛今潛陽和臨安,震驚杭州。
隨後又轉向皖南行動,經歇縣、績溪附近,攻克族德縣城,接着又由徑縣、宣城之間北上,威脅蕪湖,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正當尋波率領紅十九師活動卓有成效之時,項英的中央軍區發來一電,命令紅十九師立即回師與紅十軍團部和紅二十、二十一師會合,紅10軍團的行動立即吸引了國民黨軍的注意,每天都有意大利制的空軍偵察機飛來進行偵察,****王耀武部補充第一旅也尾隨而來。
十二月十日,十九師與紅十軍團主力在黃山東南的湯口會師。
全軍團立即大造聲勢,執行打土豪、分浮財的政策,積極宣傳紅軍北上抗日的救國主張。
這樣一來,蔣介石終於坐不住了。江浙素爲中國之財賦重地,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
蔣介石立即調動五個正規師、兩個獨立旅、四個保安團,加上後備部隊,共十幾萬人,以俞濟時爲總指揮,爲左、中、右三路向紅十軍團包圍尾追而來。
當時敵情是浙江保安縱隊、第七師第二十一旅、第四十九師、補充第一旅等部,正分三路合圍皖南。
追敵左右兩翼相互靠攏很緊,唯有補充第一旅孤立突出,判斷其與中央縱隊主力第四十九師至少有八小時路途。
鑑於當前敵情,紅十軍團指揮部召開了會議。尋波力主找個空子打一仗,不能總是被追着走。
粟裕主張將跟上來的王耀武部打一下,樂少華則認爲補充1旅建制充實,一個旅和紅軍十軍團兵力相差不多,而武器則遠勝過紅軍,只能快走,不能硬拼;劉疇西態度模棱兩可。
最後方誌敏考慮爲求得主動,有必要打擊一下敵人。於是決定打補充一旅,戰場放在浙西譚家橋附近的烏泥關。
從烏泥關到譚家橋兩側都是山地和森林,便於部隊隱蔽。紅軍如果能打掉補充第一旅,不但能補充大量匱乏的物資裝備,而且能挫滅敵人的氣焰,真正在皖南立足。
烏泥關距譚家橋五公里左右,是個山隘口,一條公路自南向北通過,路東側有一個高地,靠北側是一溜小山坡,公路南端有一道懸崖。這個地形非常適合打伏擊戰。
尋淮洲認爲,將主力放在路北側山坡上,路東高地上則設置機槍火力,待敵軍進入包圍圈後突然出擊,將敵分割切斷。
另將一支部埋伏在路西側,戰鬥打響後斷敵歸路,可以說十拿九穩。
劉疇西宣佈了作戰計劃。
紅十軍團的作戰部署是在烏泥關到譚家橋一帶十華里處設伏,以軍團教導隊和土地雷隊在公路兩側佈設地雷,如敵未發現紅軍,則待其進入火網內,再採取一致動作予以殺傷,否則需等主力部隊打響後,才自正面展開迎頭堵擊。
在伏擊地域右翼以第二十師二個團和第十九師第五十六團埋伏在譚家橋以南至石門崗北端一線高地密林,擔任正面攻擊,待公路上的地雷爆炸後,三個團同時出擊,抑制敵於公路上面,將其擠壓消滅在黃山腳下。
在伏擊地域左翼埋伏了第十九師的兩個團,待主攻方向打響後,越過麻川河,從石門崗以東向烏泥關穿插,全力截斷敵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