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

劉基把八顆洗髓伐毛丸,分別賜給了華雄、張繡、張郃、武松、魯智深、鄧元覺、李通和呂蒙,這八名頂級武將的武力值都在90點到93點之間,按照系統目前的規則,服用了洗髓伐毛丸之後,有百分之六十的機率可以晉升爲絕世武將。

最終華雄、張繡、張郃、呂蒙、武松、魯智深六人竟然都成功晉級爲絕世武將,武力值都達到了100點,給了劉基一個不小的驚喜,同時系統也獎勵給了劉基六名頂級文臣。

而鄧元覺和李通在服用了洗髓伐毛丸之後,武力值僅僅提升到了98點。

裴寂,武力值64點、智力值92、統帥值82,唐朝宰相,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晉陽宮副監,與唐高祖交好,後參與策劃太原起兵,將晉陽宮物資充作軍用,唐朝建立後,裴寂擔任尚書右僕射,封魏國公,曾征討宋金剛,雖大敗而回,但仍深受寵信,此後升任左僕射、司空等要職。

貞觀三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牽連,被免官削邑,放歸原籍,後流放靜州,但卻率家僮討平山羌叛亂,不久,裴寂病逝,追贈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蕭瑀,武力值54點、智力值91、統帥值81,唐朝宰相,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樑靖帝蕭琮異母弟,蕭皇后之弟,從小以講孝道聞名天下,而且能夠善於學習和書寫,個性正直,爲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

初封新安郡王,西樑滅亡後隨其姐蕭皇后進入長安,因爲是蕭皇后之弟的緣故擔任內史侍郎,不久被免官貶爲河池太守,隨後又降唐受封宋國公,任光祿大夫,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六次擔任宰相,又因故六次被罷免,嚴重時甚至被削爵貶出京城,貞觀十七年二月成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九位。

封德彝,武力值56點、智力值92、統帥值80,唐朝宰相,北齊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孫,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繡之子。

封德彝早年曾爲楊素幕僚,後負責督建仁壽宮,升任內史舍人,隋煬帝年間,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使得朝政逐漸敗壞,江都之變後,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內史令。

宇文化及兵敗後,封德彝投降唐朝,逐漸獲得唐高祖的信任,官至中書令,封密國公,他是唐太宗的天策府屬官,又暗中維護太子李建成,在二人之間搖擺不定,但唐太宗對此毫不知情。

唐太宗繼位後,封德彝升任尚書右僕射,貞觀元年,封德彝病逝,追贈司空,諡號明,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得知封德彝陰持兩端之事,追奪封贈,改諡爲繆。

溫彥博,武力值48點、智力值90、統帥值83,唐朝宰相,北齊文林館學士溫君悠次子,禮部尚書溫大雅之弟,曾在隋朝擔任文林郎、通直謁者,後爲幽州司馬,隨羅藝歸唐,歷任幽州大都督長史、中書舍人、中書侍郎、雍州治中、御史大夫,封西河郡公。

貞觀四年,溫彥博升任中書令,進封虞國公,貞觀十年,升任尚書右僕射,貞觀十一年,溫彥博病逝,追贈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諡號爲恭,陪葬昭陵。

高士廉,武力值47點、智力值91、統帥值84,唐朝宰相,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孫,隋朝洮州刺史高勱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

早年曾是隋朝治禮郎,因受斛斯政牽連,大業九年,被貶爲朱鳶縣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爲司法書佐,武德五年,高士廉歸順唐朝,以爲雍州治中,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升任侍中,封義興郡公。

貞觀五年,任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貞觀十二年,改封申國公,世襲申州刺史,遷尚書右僕射,貞觀十九年,拜爲太傅,輔佐皇太子李治監國,貞觀二十一年,卒於任,追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文獻,陪葬昭陵,配饗太宗廟庭,唐高宗即位後,追贈太尉。

于志寧,武力值42點、智力值90、統帥值80,唐朝宰相,北周太師於謹曾孫,于志寧原爲隋朝冠氏縣長,後投奔唐朝,擔任渭北道行軍元帥府記室、天策府從事中郎,位列秦王府十八學士,後任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教導太子李承乾。他多次進諫,但李承乾不聽,終至被廢。

唐高宗繼位後,于志寧升任侍中,又任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燕國公,他在唐高宗廢后之事中,沒有表明立場,因而得罪武則天,被貶爲榮州刺史,並以華州刺史之職致仕,麟德二年,于志寧病逝,追贈幽州都督,諡號定。

又得到了裴寂、蕭瑀、封德彝、溫彥博、高士廉和于志寧這六名唐朝宰相,劉基非常滿意,加上之前得到的黃淮、胡廣、曹鼐、陳循、徐有貞、許彬和李賢這七名明朝內閣首輔,足夠接管整個大周國的二十二個州了。

如今周國境內,僅剩下中山王徐武所控制的五個州,以及周國的都城永興城,劉基隨後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揮兵吞掉中山王徐武的地盤,徹底掌控周國的二十二個州。

在魯國都城濛源城皇宮內的一座宮殿之中,黑蝶指揮使張襄沉聲對皇帝姜晟說道:“啓稟陛下,從周國境內剛剛傳來消息,就在幾天前,周國的宣平王張鈞,也向漢國軍隊投降了,如今漢國軍隊已經攻佔了周國十七個州,剩餘的五個州,被中山王徐武的中山軍所控制,不過依照漢國軍隊的實力,中山王徐武的中山軍幾乎毫無勝算。”

皇帝姜晟苦澀的說道:“沒有想到周國境內的三大流寇和四大諸侯,實力竟然如此之弱,這才半年多的時間,漢國軍隊就已經吞併了十七個州的地盤,早知如此,朕應該集中力量,把牟國和柏國給滅掉,然後搶先一步,吞併周國的二十二個州。”

牟國和柏國都是大周的屬國,牟國境內下轄五個州,人口在四千萬左右,柏國境內下轄三個州,人口超過兩千五百萬,這兩個國家在周國近些年衰弱之後,互相之間建立起了攻守同盟,以應對來自魯國的威脅。

考慮到牟國和柏國的實力都不弱,魯國皇帝姜晟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對牟國和柏國發動戰爭。

黑蝶指揮使張襄隨後又說道:“啓稟陛下,牟國和柏國的實力確實都不弱,之前進入柏國的黑甲軍,已經被柏國的軍隊給剿滅了。”

懼怕大漢軍隊的一百三十萬黑甲軍以及超過一百萬的家眷,放棄了周國境內的亳州、海州和壽州之後,就進入了柏國,並且一戰就擊潰了柏國的三十多萬軍隊。

柏國的軍隊數量大約在九十萬左右,可是柏國卻有着比較完善的動員制度,三十多萬柏國軍隊被黑甲軍擊敗之後,柏國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彙集了一支總兵力超過三百萬的大軍,其中有九成,都是臨時徵召的青壯,不過這些青壯,基本上都接受過柏國軍隊的訓練。

在大漢軍隊同時對開平王鄧英的開平軍以及宣平王張鈞的宣平軍發動進攻之時,逃竄到柏國境內的黑甲軍,幾乎被柏國軍隊給全殲,僅有少數人逃脫,黑甲軍統帥姜浦死於了亂軍之中。

皇帝姜晟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就是顧忌牟國和柏國能快速動員大量青壯加入軍隊,朕才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揮兵攻入牟國和柏國的境內,結果現在把周國的二十二個州,便宜了劉基那個小子!”

姜晟的語氣當中,不免透露出了一股酸氣,對於劉基,姜晟是真的有些羨慕嫉妒恨。

要知道姜晟自認爲,自己可算是一位文韜武略的帝王,三十多年前姜晟繼承魯國王位之時,魯國僅僅擁有一州之地,而在姜晟的領導下,魯國在三十多年之間,吞併了數十個國家,把魯國變成了擁有四十九個州的東方第一強國。

姜晟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才創出了這樣一番偉業,結果幾年之間,就被劉基給攆上並超過了,如今東方第一強國的名頭,已經被劉基所建立的漢國,硬生生給奪去了,甚至漢國早已成爲了天下第一強國。

皇帝姜晟隨即對黑蝶指揮使張襄問道:“上一次黑蝶刺殺劉基又失敗了,你們黑蝶最近有沒有新的刺殺計劃?”

黑蝶指揮使張襄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上次崑崙山派出了三十名擁有絕世猛將實力的高手去蒼龍城刺殺劉基,結果這三十名崑崙山的長老和護法,全都折翼於蒼龍城,崑崙山的掌門對此十分震怒,又派出了兩名長老和十二名護法,去蒼龍城查探之前三十名崑崙山高手的下落,以及準備再次對劉基進行刺殺,現在崑崙山第二批派出的兩名長老和十二名護法,還沒有傳回來什麼消息。”

皇帝姜晟皺眉問道:“那你們黑蝶沒有新的刺殺計劃嗎?”

黑蝶指揮使張襄苦笑着說道:“陛下,我們黑蝶爲了刺殺劉基,損失了太多的精銳,實在是……”

皇帝姜晟看到一臉爲難的張襄,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算了,先看看崑崙山第二批派出的高手能不能成功吧?”

黑蝶指揮使張襄說道:“陛下,如今劉基正帶兵在周國境內,而崑崙山的兩名長老和十二名護法,應該已經混入了蒼龍城,如果想要刺殺劉基,也得等劉基帶兵返回蒼龍城之後。”

皇帝姜晟隨後扭頭對兵部太尉劉勉嘆氣說道:“劉太尉,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周國必將被漢國所吞併,我們大魯國現在只能在一邊乾瞪眼看着,朕實在有些不甘心啊!”

兵部太尉劉勉沉聲說道:“陛下,雖然我們大魯的二十個主力軍團和三十個普通軍團已經頗具戰鬥力,但是有牟國和柏國隔着,我們大魯就算有力也使不出來。”

皇帝姜晟皺眉說道:“漢國原本已經吞併了整個西域,如今又要吞併了周國,實力變的越來越強,而我們大魯國近幾年來卻原地踏步,這樣一來,我們大魯國的實力,將與漢國越拉越大,我們大魯國必須想辦法擴大自身的實力!”

兵部太尉劉勉沉吟了片刻說道:“陛下,在我們大魯國周邊,只有漢國、牟國、柏國、炎國和蕭國,其中漢國是不用考慮了,而炎國和蕭國的實力都不俗,牟國和柏國倒是弱一些,但也不是軟柿子,如果我們大魯國真要擴充實力,只能打牟國和柏國的主意,只不過臣還擔心,一旦我們大魯國對牟國和柏國下手,已經奪取了整個周國的漢國,很可能不會袖手旁觀。”

炎國有十九個州,人口大約在一億六千萬,擁有超過七百萬的軍隊,蕭國有十六個州,人口大約在一億二千萬,擁有超過六百萬的軍隊。

皇帝姜晟捋了捋鬍鬚說道:“朕這些天一直有一個想法,如果我們大魯國揮兵進攻蕭國會怎麼樣?”

兵部太尉劉勉考慮了一下說道:“陛下,蕭國的實力可不弱,目前蕭國的正規軍超過了六百萬,如果我們大魯國與蕭國開戰,蕭國的軍隊在短時間內,就能擴充到上千萬,我們大魯國想要吞併蕭國,絕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弄不好就會陷入一場戰爭的泥潭。”

聽到兵部太尉劉勉不同意與蕭國開戰,皇帝姜晟隨後開始試圖說服劉勉,“蕭國與炎國之間,關係同樣也很緊張,如果我們大魯國與蕭國開戰,炎國應該不會對蕭國伸出援手,而與蕭國開戰,也不用擔心漢國會插手,朕認爲這是一個機會。”

“陛下,我們大魯國好不容易纔重組了二十個主力軍團和三十個普通軍團,一旦與蕭國開戰,這五十個軍團,必將受損嚴重,要知道我們大魯國重組這五十個軍團,可是爲了防備漢國軍隊的。”

“唉劉太尉說的也有些道理,與蕭國開戰之事,讓朕再考慮考慮吧!”

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毀的峽口要塞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二百零一章 成了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七章 未盡全功第四百五十五章 又掀起一場浩劫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兵力翻倍的近衛軍團第二百一十七章 有故事的人第四百零六章 竇府晚宴 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草原軍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不安的鄰居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二百七十三章 墨溪大戰之強弩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昌國的討伐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累的腿都軟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招安條件達成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然族乞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魏國武卒第五百八十二章 漫天要價第四百零八章 泄露消息的人第五百零五章 膨脹的野心第九十六章 誰佔了便宜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獨的成陰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服軟的鮮卑公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聖火教的秘密軍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晉鳩虎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解散的草原聯軍第三十五章 出發第二百六十章 天大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九章 父親帶來的大禮第三百零四章 佔領一國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進軍團颳起的旋風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基的小邪惡第三百零七章 圖謀寶石之國第十三章 受僱傭的流寇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場認親第六百一十五章 十三世家的誠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二百四十四章 又是姐妹同收的節奏第五百九十三章 劉基的粉絲第二百一十一章 速成的翁婿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黑甲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懷好意的笑容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牧的大驚喜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奪大宛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王耶曼服軟了第十章 入土爲安第三百九十章 兵不血刃取重鎮第一百七十六章 草原十六族聯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聲鵲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戰先增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堆積如山的收穫第二百八十二章 墨溪大戰之無懼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盟 上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外出現的破虜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將逞威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二百零四章 上源城來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贏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草草收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侵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一章 墨溪大戰之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系統更新結束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定去京城第六百零一章 堅如磐石的陌刀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聲鵲起第四百七十一章 派往京城的軍隊第四百七十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又掀起一場浩劫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零三章 抽瘋的系統第五百三十一章 推到的多米諾骨牌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個月的日夜鏖戰第三十九章 土匪暫退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八十七章 進入太守府的刺客第六十二章 收穫巨大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三百三十八章 異常豐厚的戰果第四百三十七章 五十次抽獎機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三百章 拖延時間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六十章 生擒匪首第三百九十四章 樓煩族乞和第六百四十七章 有了懼意的西方聯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宮驚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黑水臺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整軍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見死不救
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毀的峽口要塞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二百零一章 成了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七章 未盡全功第四百五十五章 又掀起一場浩劫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兵力翻倍的近衛軍團第二百一十七章 有故事的人第四百零六章 竇府晚宴 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草原軍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不安的鄰居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二百七十三章 墨溪大戰之強弩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昌國的討伐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累的腿都軟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招安條件達成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然族乞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魏國武卒第五百八十二章 漫天要價第四百零八章 泄露消息的人第五百零五章 膨脹的野心第九十六章 誰佔了便宜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獨的成陰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服軟的鮮卑公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聖火教的秘密軍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晉鳩虎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解散的草原聯軍第三十五章 出發第二百六十章 天大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九章 父親帶來的大禮第三百零四章 佔領一國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進軍團颳起的旋風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基的小邪惡第三百零七章 圖謀寶石之國第十三章 受僱傭的流寇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場認親第六百一十五章 十三世家的誠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二百四十四章 又是姐妹同收的節奏第五百九十三章 劉基的粉絲第二百一十一章 速成的翁婿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黑甲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懷好意的笑容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牧的大驚喜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奪大宛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王耶曼服軟了第十章 入土爲安第三百九十章 兵不血刃取重鎮第一百七十六章 草原十六族聯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聲鵲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戰先增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堆積如山的收穫第二百八十二章 墨溪大戰之無懼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盟 上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意外出現的破虜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將逞威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二百零四章 上源城來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贏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草草收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侵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一章 墨溪大戰之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系統更新結束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定去京城第六百零一章 堅如磐石的陌刀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聲鵲起第四百七十一章 派往京城的軍隊第四百七十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又掀起一場浩劫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零三章 抽瘋的系統第五百三十一章 推到的多米諾骨牌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個月的日夜鏖戰第三十九章 土匪暫退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八十七章 進入太守府的刺客第六十二章 收穫巨大 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三百三十八章 異常豐厚的戰果第四百三十七章 五十次抽獎機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三百章 拖延時間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六十章 生擒匪首第三百九十四章 樓煩族乞和第六百四十七章 有了懼意的西方聯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宮驚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黑水臺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整軍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