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測試

迅魚號的飛行非常特殊,它不能走直線,只能以弧線前進,不過因爲它的速度極快,即便走的是弧線依然比歸途號快得多。這種速度在隕石區穿行,是現在孫翔正在測試的項目。

飛船以極高的速度擦着一塊巨型隕石邊緣掠了過去,源力保護下的船體在隕石上開了一條一米多深的槽。緊接着飛船一頭撞上了一塊同向飛行的中型隕石,這塊隕石在撞擊後的一瞬間立即化爲了碎塊,向着四周散射而去。迅魚號船身的撞擊點一陣淡淡的光華波動了一下,又恢復了平靜,此時,撞擊點附近連一絲刮痕都沒有。

直接衝撞中型隕石而一點都沒有損壞,這是防禦強化後的歸途號都不可能做到的事,而迅魚號輕鬆做到了,這充分說明了這艘船的強大防禦力。

船內的孫翔體驗了一下這種衝撞,如果這種衝撞發生在歸途號,即便歸途號不被撞毀,船內的成員恐怕也不可能活下來,因爲這種衝擊力已經不是正常人體所能承受,而迅魚號內的孫翔現在卻一點都沒事。

當衝撞發生前,船內的保護性源力迅速將站在指揮平臺上的孫翔托起,然後孫翔覺得眼前一暗,不到五秒鐘又恢復了正常。撞擊結束後,孫翔從棱形晶體瞭解到,當撞擊發生時,他自己並不在飛船內,迅魚號內的空間設備將他送到了另一空間,由於他在源力層的保護下,所以可以在另一空間存活。幾秒鐘後,撞擊結束,他又被送回了飛船內,有了這麼完善的保護,他當然不會受傷。

迅魚號內與衆不同的保護措施讓孫翔眼前一亮。這種防衝撞的方法實在太好了,只要船殼不壞,再巨大的衝撞都不會傷害到船內的成員。回憶與這類飛船兩次遭遇,每次怪船奈何不了自己飛船時,總會瘋狂的衝上來,企圖和自己同歸於盡,現在看來這並非是因爲他們個個都不怕死,而是這種裝置讓他們不怕衝撞,只要堅固的外殼不損壞,他們就能存活下去,也許撞擊本來就是一種進攻方式。

撞擊測試完成,孫翔手捂半露在外的棱形晶體。迅魚號的操縱系統已經做到所想即所得,所有指令只需要腦中一想就行,極大的方便了操作,整艘戰艦的操作只需一個人就能完成,對指令的執行異常靈敏,這也是怪船戰鬥力強悍的關鍵。

孫翔調整了一下艦身,將艦首稍稍對準一塊中型隕石。他從獲得的資料中瞭解到,這艘飛船遠比通常文明製造的戰艦優秀,但並非毫無缺點,而且這種缺點是如此明顯。其中最明顯的缺陷,就是它的遠程武器只能向前方射擊,可調整的射擊角度非常小,只要目標躲在飛船側面,它就無法攻擊到,不知道這艘船的設計者當初是如何考慮的?

孫翔調整飛船的方向是爲了試驗它的武器系統,體驗過被它攻擊,但是卻沒體會過用它攻擊目標,這次目標雖然是塊隕石,但也可以藉此瞭解它的威力。

從孫翔發出攻擊指令到飛船射出黑色光團居然讓孫翔等了十幾秒,而且發射了光團後,重新聚滿再次發射的源力居然要超過三分鐘!

儘管武器的威力不錯,被擊中的隕石被無聲無息射了個對穿,不過有限的射擊角度,太過漫長的源力填充時間,讓孫翔對這套武器系統的設計者充滿了鄙視。本來可以完美的小型戰艦讓一套糟糕的武器系統影響了整體戰鬥力。要不是孫翔對源力科技還處於一知半解階段,他一定會馬上對它進行改進。不過,增加射界似乎不是太困難,只要加裝導向裝置就行,瑞克的“眼鏡”就是使用了千萬個微型化了的導向裝置,改進一下拿來用用似乎並不困難。

最後測試的項目是飛船的遠程探測功能。從資料中就可以瞭解到這是種非常特殊的探測方式。當孫翔的手觸摸着晶體,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外太空時,手中的晶體突然輕微的震盪了一下,孫翔覺得自己的意識隨着這一次振盪和晶體融合在一起。與此同時,他的感覺像迅速脹大的氣球,向四周擴散了出去,整個人突然一下子變得空空蕩蕩,全身的源力一下子突然消失了。

感覺離自己越來越遠,但它所過之處任何物體都會清晰的反應到大腦中,而且隨着距離不斷增加,這種感覺的衰弱並不明顯。也不知道探測了多少距離,那種能清晰“看”到遠處東西的感覺終於消散了。

孫翔從剛纔那種狀態中清醒了過來,從船體不斷有源力傳來,它們補充着孫翔消耗一空的源力。

孫翔意識到剛纔已經完成了整個探測過程,沒有對比,他不知道自己具體探測了多少距離,但他感覺到這次探測距離一定非常遠,他確信剛纔的探測距離一定超超過了任何常見的探測設備,多麼令人驚訝的探測裝置!

可惜能使用它的只有能力者,而且它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一旦動用它,使用者體內的源力立即會被消耗一空,這要是在戰鬥中,這絕對是致命的。怪不得上次怪船追蹤歸途號,自己只感受到兩三次異種源力的波動,而且兩次之間間隔很久,看來以後使用它需要非常謹慎才行。

源力文明製造的迅魚號,遠程探測裝置和普通探測裝置是兩個系統,別看它遠程探測能力方面極其出衆,但是在常用探測方面卻顯得單一、粗陋,而且使用時很不方便,和傳統方式製造的裝置一比,差距明顯。

普通的探測設備只要開着,它始終在工作,需要探測結果只要智腦將數據調出就行,而源力文明的探測裝置在使用前需要準備的時間,雖然只是幾秒,但在分秒必爭的戰鬥中極可能帶來危險。特別是這種裝置在使用時必須注意力集中,這也讓它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很多。

孫翔情願使用普通商船的探測裝置也不想用“原裝貨”,他心裡下定決心,等有時間一定要把它換掉。

熟悉了迅魚號的情況後,孫翔馬上回歸了艦隊,現在是非常時期,他不敢離開太長時間。

棲息號內有幾個艙是專爲停泊小型飛船準備的,這些艙連三百米長度的歸途號都停得下,停下迅魚號就更不在話下。

孫翔一回棲息號就鑽到停放迅魚號的艙內,測試中發現的其它缺陷不容易改,但射界問題只要安裝導向裝置就能解決,孫翔打算儘快將它改造完成,在即將到來的危險中發揮一份力量。

這已經是亞特蘭蒂斯艦隊離開亞提拉的第八天,棲息號收到了克勞德發來的信息,艦隊已經到達第一個目標,目前正在做進攻準備。

孫翔不知道艦隊用什麼方法提早了幾天趕到了目標地,不過這麼迅速的行動對海盜來說絕對不是好事。五處目標相距最遠的兩處只有三天的航程,如果艦隊行動迅速,再加上一些運氣,或許真能神不知鬼不覺中掃平那裡的海盜。孫翔現在希望基德引艦隊出動的計劃中,並沒有和海盜聯盟勾結,不然這次艦隊的行動只能以失敗告終,而且這次自己冒的風險也太不值得。

亞特蘭蒂斯艦隊進攻海盜巢穴的同時,亞提拉也出現了異常。各大城市中,一些人員涌上了街頭聚集了起來,一部分能說會道的更是開始發表演說,鼓動周圍路人反對行星管理者侵佔他人財物。

平民百姓對孫翔發動的清剿行動也只是聽到官方宣傳,對其中內情並不瞭解,現在聽到外面的鼓動者一說,以爲這裡真有不爲人知的一面,部分好事者還真被鼓動了起來,他們越聚越多,開始喊着口號向行星政府示威。隨着人員越來越多,各城市中的刑事案件開始增多,並零星出現了打砸搶事件。

面對越來越惡劣的局勢,斯蒂芬立即作出了反應,他在各個媒體和行星網絡中發表了聲明,並將查封的所有貨物列了清單,可供所有人查詢,儘量將查封貨物做到透明化。同時他也根據新建立情報網提供的信息,以協助調查爲由,“請”了一批帶頭鼓動者進去。行星防衛部隊接到命令出動,協助各大城市執法者維護各城市的安定。整個事件的趨勢在向可控方向發展。

在這形勢向好的情況下,首府突然遭到了武裝人員的攻擊,嚴格意義上是受到了大量戰鬥機器人和生化人的襲擊。進攻方在發起攻擊十分鐘後居然動用了重武器,守護首府的自動化武器系統損失很大,連護衛人員也傷亡了幾十個。

亞提拉行星的首府就在第一大城輝煌城旁邊,它歷來是行星政府的象徵,也是亞提拉的政治中心,整個區域佔地很大,說它是個小城市一點都不爲過。

首府具有全球最高等級的防禦體系,不過由於它的特殊性,平時並不能完全被開啓,按照遭遇不同的威脅,設定了五個安全等級。當它遭到攻擊前,正處於三級防禦狀態。正是因爲這樣,才造成了內部人員的傷亡。

斯蒂芬在得知首府遭到攻擊的同時,立即命令防禦體系提高到最高級別,但是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作爲防禦中樞的超腦被人入侵併投放了病毒,現在正處於半癱瘓狀態。

首府外是上萬戰鬥機器人和生化人,它們擁有完備的輕重武器,而首府內的防禦體系,卻不能發揮出完整的戰力,缺少了相互配合的火力點和炮臺,能發揮出三成的效用就已經不錯了。於是機器人和生化人一步步向首府內深入。

如果首府被佔領事情就大了,平民百姓會對政府的保護能力產生懷疑,這種開端一起,黑幫就會像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社會必將陷入混亂。佔領過程中如果行政高官一旦出現大量傷亡,不僅會讓政令不暢,而且會引起社會動盪。這些後果都不是斯蒂芬能承擔得起的,事急從權,他立即召集行星防衛部隊,讓他們儘快趕來消滅進攻部隊。

防衛部隊指揮官尼爾森當然知道哪方面比較重要,在接到斯蒂芬的命令後,他立即帶着一部分部隊前去支援,並且命令維持城市次序的防衛部隊儘量抽出人手,建立第二梯隊,儘快趕往首府。

當尼爾森趕到首府時,整個首府大半區域都陷入戰鬥中。守衛人員雖然丟了一半區域,但是守護的面積減小了,他們的力量相對集中,進攻方的速度逐漸降了下來。尼爾森見首府暫時還能頂得住,他立即指揮帶來的部隊,投入到戰鬥中。

亞提拉護衛部隊不到五萬,但是他們卻擁有三倍數量的戰鬥機器人,這次增援由於事情緊急,尼爾森只帶了兩千人的部隊,不過機器人卻帶來了六千臺,它們正在尼爾森的指揮下,由後方攻擊進攻中的敵人。

敵方的戰鬥單位大多數被前方防禦所吸引,從後面發動攻擊的防衛部隊推進的非常輕鬆。防衛部隊的機器人三五成羣,相互合作清掃着前方敵方戰鬥單位。

雙方機器人的單體戰鬥力相差不大,甚至進攻方的機器人性能還要稍好一些,他們的生化人數量雖然只有幾百具,但單體戰鬥力驚人。防衛部隊機器人的數量還要稍少於攻擊方,不過即便如此,zhan有數量和性能優勢的攻擊方依然不是防衛部隊的對手。

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防衛部隊機器人擁有優秀的協同戰鬥的程序,單體性能不足完全可以依靠這套程序來彌補,一對一干不掉對方,那麼三對一或者五對一,總能把對方幹掉,戰場上合作的重要性遠大於個人能力。

二是因爲進攻方所處的位置,它們前有守衛人員堅決阻截,後有防衛部隊的攻擊,這些戰鬥單位被夾在中間,形勢極爲不利,不管是組織防線還是進攻都不能全力以赴,這還怎麼打?

第335章 追蹤第468章 僞空間通訊第260章 密謀第10章 重見泰勒爾第315章 出擊(一)第182章 洞穴第86章 護目鏡第140章 神秘晶體(三)第368章 三號衛星第150章 生物超腦第399章 建校第9章 滿員的小隊第80章 回程第123章 年輕的富翁第273章 怪船探秘(四)第488章 來客第4章 泰勒爾第284章 平安的護航第507章 另類戰鬥第502章 攔路第492章 開幕第128章 卡曼的麻煩第51章 友聚第479章 岩石星1第141章 養殖第504章 實戰第86章 護目鏡第180章 薩拉多城第88章 強大的背心第152章 軍事區遺蹟第474章 追查第172章 黑暗中的行星第246章 回程遇襲(七)第218章 激變第143章 清除障礙(一)第457章 清剿艦隊5第362章 聖地第512章 間層第424章 巨船探幽5第393章 間諜第237章 初次交手(三)第15章 蜥蜴人第103章 強突第201章 軍火商第38章 意外第151章 智慧山第374章 曾經輝煌第135章 隕石羣(二)第253章 新實驗室第58章 巨漢第155章 屏蔽設備第430章 參觀第430章 參觀第296章 不明組織第15章 蜥蜴人第328章 配合第490章 斯波特來客第380章 友情幫助第515章 塞克族第389章 互助第106章 脫險第302章 決定第18章 手工者協會第398章 顧問第445章 返程第225章 途中(下)第222章 逆火第54章 威脅第149章 透明膠質第318章 出擊(四)第260章 密謀第413章 約尼的謹慎第29章 地球的召喚第424章 巨船探幽5第328章 配合第210章 強取(三)第349章 買命第480章 岩石星2第359章 女友第341章 人禍第419章 鋼鐵船艙第336章 天然防禦第320章 出擊(六)第73章 交談尋因第491章 前夕第272章 怪船探秘(三)第260章 密謀第48章 傭兵團第168章 聚會中第145章 遺蹟第98章 恆星風暴第25章 邀請第242章 回程遇襲(三)第343章 移民星的衝突第3章 遇險第191章 廢船中心第280章 清剿行動(中)第68章 偷襲第496章 博彩第268章 回程中的戰鬥(下)
第335章 追蹤第468章 僞空間通訊第260章 密謀第10章 重見泰勒爾第315章 出擊(一)第182章 洞穴第86章 護目鏡第140章 神秘晶體(三)第368章 三號衛星第150章 生物超腦第399章 建校第9章 滿員的小隊第80章 回程第123章 年輕的富翁第273章 怪船探秘(四)第488章 來客第4章 泰勒爾第284章 平安的護航第507章 另類戰鬥第502章 攔路第492章 開幕第128章 卡曼的麻煩第51章 友聚第479章 岩石星1第141章 養殖第504章 實戰第86章 護目鏡第180章 薩拉多城第88章 強大的背心第152章 軍事區遺蹟第474章 追查第172章 黑暗中的行星第246章 回程遇襲(七)第218章 激變第143章 清除障礙(一)第457章 清剿艦隊5第362章 聖地第512章 間層第424章 巨船探幽5第393章 間諜第237章 初次交手(三)第15章 蜥蜴人第103章 強突第201章 軍火商第38章 意外第151章 智慧山第374章 曾經輝煌第135章 隕石羣(二)第253章 新實驗室第58章 巨漢第155章 屏蔽設備第430章 參觀第430章 參觀第296章 不明組織第15章 蜥蜴人第328章 配合第490章 斯波特來客第380章 友情幫助第515章 塞克族第389章 互助第106章 脫險第302章 決定第18章 手工者協會第398章 顧問第445章 返程第225章 途中(下)第222章 逆火第54章 威脅第149章 透明膠質第318章 出擊(四)第260章 密謀第413章 約尼的謹慎第29章 地球的召喚第424章 巨船探幽5第328章 配合第210章 強取(三)第349章 買命第480章 岩石星2第359章 女友第341章 人禍第419章 鋼鐵船艙第336章 天然防禦第320章 出擊(六)第73章 交談尋因第491章 前夕第272章 怪船探秘(三)第260章 密謀第48章 傭兵團第168章 聚會中第145章 遺蹟第98章 恆星風暴第25章 邀請第242章 回程遇襲(三)第343章 移民星的衝突第3章 遇險第191章 廢船中心第280章 清剿行動(中)第68章 偷襲第496章 博彩第268章 回程中的戰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