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 08:00 四川 三星堆遺址
這一切,並不是石杵計劃好的。
以前就聽說過這種方式,總想着體驗一次,但是始終沒有人願意配合他,而石杵又覺得過分就放棄了。
換句話說,只是在夢裡空想過,沒想到會真正實現。
有時,這麼做也是必要的。
什麼文明、教養,什麼道德、倫理,羞恥,全是他媽的扯淡,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每一個‘毛’孔所滲透的一切虛假、僞裝,在這一刻都被統統拋到了九霄雲外,他們完全迴歸了自然的本能……。
瘋狂之後是異常的靜寂,這死一般的沉寂,昭示了籠罩在愛的極致之後死亡的‘陰’影。
兩人就這樣一動不動地沉浸在死一般的靜謐中,過了一會兒,石杵先擡起了癱軟的身體,接着蘭‘花’也漸漸的從幸福之中甦醒了過來。
廣漢市位於“天府之國”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由德陽市代管,北臨德陽市區17公里,南距成都市區23公里,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說。境內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流,土地‘肥’沃,風光秀麗,被譽爲“成都的後‘花’園”。
2013年9月5日上午八點,在四川省廣漢市出現了一支,身穿‘迷’彩服,腳穿特警戰靴的某部隊旅遊團,這羣人大概有五十人左右,手拿馬六甲登山杖,背後揹着‘迷’彩揹包,晃晃悠悠的、向着三星堆遺址走去,隊伍鬆鬆散散,像是一羣剛剛被打敗的兵。
這個地方沒有來過的人很少,起靈又成了滿嘴跑火車的導遊,大概是因爲對遺址的無法言喻的敬仰之情,說的是聲淚俱下:三星堆遺址、位於距四川省廣漢市城西7公里,距南興鎮4公里的鴨子河畔,南距離成都約40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屬青銅時代文化遺址。由於其古域內、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遺址年代爲前2800年至前800年,分爲四期,一期爲寶墩文化,二三期爲三星堆文化,四期爲十二橋文化,約相當於中原的夏商周時期。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據其考古時的發現、分爲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後文化類別、分爲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橋文化。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對於認識三星堆與當地先秦時期、青銅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關係,有着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發展譜系,確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礎。
其主要出土的上百件青銅‘精’品,如青銅立人像年代則在第四期,概括約在前1200—前1000年之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安陽殷墟遺址。
馬午南對於起靈的介紹大爲不滿,因爲起靈響應了原三生的號召,砸爛了他的飯碗,搶着說道:1953年、西南博物院馮漢驥等人提出、三星堆一帶有古文化遺產的可能。1956年、四川省博物館的王家佑、江甸‘潮’在月亮灣一帶進行考古調查。1960年、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研究組,全面調查了三星堆和月亮灣等地的文化遺存。
1970年始,三星堆和月亮灣一帶古遺址、搭建起磚瓦工廠,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遺址遭受破壞。
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隊、對三星堆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龍山時代和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數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數萬片陶片標本。
198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進行專款專項考古發掘。1986年7月、廣漢縣南興鎮第二磚廠的工人在挖土時,挖斷了一塊‘玉’環,這裡就是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1986年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領隊陳德安、副領隊陳顯丹帶領下,對三星堆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工作,發現兩座與商代同時期的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700多件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還有80根象牙,4600多枚當時的貨幣、海貝、銅貝等。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歷史學界一向認爲,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聯繫。
候西申也搗‘亂’的說道:古蜀文明是指從遠古時期到‘春’秋時期早期,於今日四川省和重慶市等地,不同於中國中原文明的古文明。據考古發現,200多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期,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四川境內、已被命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共有四處。
距今7~8千年的時候,四川地區、逐漸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遺址分佈很廣,目前已發現200多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廣漢三星堆遺址、廣元營盤樑遺址、西昌禮州遺址等。
約4~5千年前,四川地區進入上古傳說時期,這一時期大約同中原的夏、商、周時期相當。此時的古史傳說內容主要關於,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動,較著名的有大禹導江、杜宇化鵑、長苰化碧等。
儘管沒有史料記載,但是三星堆、金沙、十二橋等遺址的考古發掘和口頭傳說證明,最遲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經進入奴隸社會。
商周時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隸制政權古蜀國,可能與古史傳說中的“三代蜀王”——蠶叢、柏灌、魚鳧有關。
因爲三星堆遺址,實在是太有名了,舒子北也湊了個熱鬧說道:起靈大哥上次背誦的詩、李白在《蜀道難》中、也有提及古蜀王魚鳧,“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哈哈,起靈大哥,還把這首詩當成了、外星人攻佔地球的證據。
大約在夏商之際,蜀人部落從今天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時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間蜀國的都城遷至郫縣,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勢力強大,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
舒子北接着說道:大約相當於‘春’秋時期早期,杜宇氏禪位於治水有功的蜀相鱉靈,鱉靈建立了開明王朝。你們看,這也是和治水有關係,可能原哥所說的話,在世界各地都有一定的反應。
馬午南笑了笑說道:“魚鳧是華夏族記載中、古蜀國的第三代,應該爲一個統治的氏族,持續了數百年。這一時期,就對應於三星堆文化時期、神秘的古蜀文化。”
這一羣像是剛剛被打敗的兵,就是原三生率領的“盜墓密碼科考隊”,以及即將成爲將軍的古麗卓瑪。因爲古麗將軍、舉手投足之間的無組織無紀律,這支隊伍變得更加像是一盤散沙。
在李天風的威‘逼’利‘誘’之下,這些不務正業的教授、以及“盜墓密碼驢友團”的部分探險家,在充分考慮、三星堆遺址的安全‘性’之後,又聚集到了一起,開始了“郎才‘女’貌科考隊”、三星堆遺址之行。
在“盜墓密碼科考隊”的隊員兼導遊、馬午南教授的一路陪伴、介紹和囉嗦下,以及部分隊員的搗‘亂’之下,大家初步對三星堆遺址,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在四川廣漢市郊,有一幢、類似太空飛行物的奇特建築物,斜形橢圓底部,錐形主體,遠遠地就能聽到、陣陣縹緲悠揚的音樂。這裡就是、自詡爲“世界上第八大奇蹟”、的三星堆遺址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國寶級文物有金杖、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縱目面具、‘玉’邊璋、‘玉’牙璋。其他文物有青銅獸面具、黃金面罩、青銅太陽輪、青銅跪坐人像、青銅人身形器、青銅大鳥頭。
用舒子北的話來說,這裡,曾經就是一個青銅鑄造的世界,古蜀國的青銅世界。
三星堆遺址、是一處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面積達12平方公里,是中國20世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自20世紀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學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考古發掘和專題研究,發現了城牆遺址和大量的‘精’美文物。
三星堆遺址及文物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四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以及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午南的聲音又響起來了,三星堆遺址內,存在三種面貌不同、但又連續發展的三期考古學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龍山時代至夏代遺址羣、爲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稱“寶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規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爲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廢棄古城時期、爲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橋文化”。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銅文明的自身文化特點、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並且其影響範圍也超出了傳統的、古蜀國分佈的成都平原,擴散到陝南地區和江漢平原等地。
同時,青銅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長江中游地區、陝南地區文明的強烈影響,表現出古蜀文明、強烈的內聚和外衍的兩面‘性’。
起靈笑着說道:“這一點倒是和華夏民族的文化融合、有異曲同工之妙,搭戲臺、唱大戲,誰來招誰來,來了你可以走,走了還可以再來。”
馬午南偷偷的鄙視了起靈一眼,接着說道:三星堆遺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許許多多的神秘之處,世界各國的考古專家,爭論了半個多世紀,仍然有許多千古之謎、至今難以破譯,不少外國媒體,甚至稱三星堆遺址、是來自於“外星人”的文化,哈哈,這裡有可能也是外星人的基地。
從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將輝煌的古蜀文明、真實而又匪夷所思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其中最神奇、最令人驚歎的,便是衆多青銅造像了。
這些青銅像鑄造‘精’美、形態各異,既有誇張的造型,又有優美細膩的寫真,組成了一個千姿百態的神秘羣體。
在衆多的青銅人面像裡、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順風耳”造型,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眼球明顯突出眼眶,雙耳更是極盡誇張,長似獸耳,大嘴亦闊至耳根,使人體會到、一種難以形容的驚訝和奇異。它們‘脣’‘吻’三重嘴角上翹的微笑狀,又給人以神秘和親切之感。
古麗卓瑪的一句話,讓大家再一次笑了起來:“我去看過,這些傢伙和‘蒙’娜麗莎一樣胖、笑的比‘蒙’娜麗莎還神秘。”
馬午南接着說道:其中最大的一件頭像,通高65釐米、寬138釐米,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達16.5釐米。另一件頭像的鼻樑上方、鑲嵌有高達66釐米的裝飾物,既像通天的捲雲紋,又像長有羽飾翹尾卷角、勢‘欲’騰飛的夔龍狀,顯得無比的怪誕詭異,爲這些糅合了人獸特點的、碩大縱目青銅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氣勢和無法破解的含義。
見多識廣的起靈解釋道:“在中國歷史上,這種縱目被稱爲天眼,或者說是鬼族之人的特徵。”
牛中醜也‘插’話道:在世界所有考古發現中,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都稱得上是一件絕無僅有、極其奇妙的器物。青銅神樹分爲3層,樹枝上共棲息着9只神鳥,顯然是古史中“九日居下枝”的寫照。
出土時、已經斷裂尚未復原的頂部,據推測還應該有象徵、“一日居上枝”的一隻神鳥,同時出土的人首鳥身像,或者立在‘花’蕾上的銅鳥也許就是這隻神鳥。
繁茂的樹枝、果實及‘花’朵,以及尾在上頭朝下、攀援在青銅神樹上的神龍,讓人們在驚歎之後,常有這樣的思考:古代蜀人,採用極其高超的青銅工藝和造型藝術,鑄造這件充滿神奇想像力的青銅神樹,究竟是作什麼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