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島國人的反對

“這本書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對世界的發展形勢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其中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十多位國外的經濟學家聚在一起正在討論這本書,威爾遜教授首先發言。

“威爾遜教授說得有道理,不得不說,這本書對世界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準確的預測,隨着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生產力會大大增強,商品產生的速度會比以前快出數倍,整個世界的市場也會擴大很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中國會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呢?這本書上他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重要環節,甚至作用堪比美國,這實在是太可笑了。”

一位島國的經濟學家開口道,現在他對中國的自我定位很有意見。

“大島茂先生,你的話我不認同,我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巨大的市場和比你們西方社會低得多的人力資源成本是我們的優勢,試問哪一個國家擁有十多億人的市場?就是把你們發達國家加在一起,恐怕也沒有我們的市場多!”

吳荷聽到立刻反駁。

“哼,這都是你們國家一廂情願的看法,我們國家自己的就業率都發展緩慢,哪裡會給你們提升就業率?”

對方冷冷說道。

“哼,大島茂先生有些天真了,市場經濟的規律是什麼?就是要做到利益最大化,我就不信貴國的公司會放棄我們國家這麼大的市場潛力,會放棄廉價的勞動力?當然,如果你們這麼做我們也不會反對,畢竟想要進入我們中國的企業不止你們島國一家!”

厲爲寧在一旁反駁道。

“各位,中國現在就是要打着廉價勞動力的幌子來吸引世界的先進技術,看似美好,但背後損失的是我們國家的利益,一旦中了他們的詭計,那我們國家的相關產業就會大受損失,到時候引起失業浪潮,這樣的責任誰能承擔的起?”

對方不依不饒,顯然對中國的發展有着深深的戒備。

“大島茂先生,你的言辭太過激了,而且也太片面,發達國家提出要擴大世界的市場,如果商品的價格還是如現在這樣高,即便你們製造出大量商品來也賣不出去,賣不出去的商品根本談不上市場,商品大大增加就是要降低他們的價格,讓很多人都買得起,這樣才符合市場的本質,憑你們自己國家的市場根本無法滿足這種需要,比如你們島國的汽車,要是增產十萬輛,你們自己的市場能夠消化嗎?即使賣到美國,美國人能夠允許嗎?這些難道你沒有想到嗎?”

吳荷臉色鐵青,大聲反駁道。

“你………!”

大島茂一時間被問的啞口無言,他做爲著名的經濟學家,這道理難道不懂嗎?當然懂,但是對於中國他有着深深的戒意,如今島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僅次於美國,亞洲他是一枝獨秀無人能出其左右,儼然已經成爲了引領亞洲經濟發展的領頭者,雖然近些年中日兩國關係開始正常,但他們對中國的警惕始終沒有鬆懈,正如中國人自己所說的那樣,他們擁有十億人口的超級市場,一旦這個市場徹底放開,那麼所帶來的影響根本無法估量,甚至會影響到島國在亞洲的地位,這是島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大島茂的提議並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經濟學家的響應,每一位都若有所思。

大島茂代表着的是他自己的國家,如果中國強大,島國自然是首當其衝,所以他纔會大力反對,可是反對就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是,不管是任何一個國家,當面對一個擁有十億人口巨大市場時也不會淡定。

當然,大島茂的提議並非全都是戶“胡言亂語”,中國放開市場引入資金和技術,必然會讓對方在各個方面得到快速的提升,尤其是工業技術,這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根基,是一個強國所必須掌握的技術,要是讓中國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科技,那可就麻煩了。

“大島茂先生,你的提議不錯,你回去後可以向貴國的首相先生提議,建議他不要和中國做生意!”

威爾遜突然開口說道。

“噗嗤!”

很多人都笑出了聲來。

威爾遜明顯是在嘲諷對方,如果島國人不來中國“摻和”,那其他國家的人可就高興了。

面對中國市場,發達國家之間都是一種競爭關係,別看發達國家似乎都在美國的領導下,但具體到了爭奪市場份額,這些國家之間可絕對不會心慈手軟,尤其是美國和島國之間,說是你死我活都不爲過。

島國的崛起也是非常迅速的,從五十年代末開始發展,經過近二十年積累終於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此於美國,這種增長可不只是靠着島國內部消化所能帶來的,而是伴隨着海外市場的擴張,尤其是汽車行業,對美國本土汽車幾乎造成了致命的打擊,短短几年時間島國的汽車就佔據了美國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島國汽車與美國本土汽車最大的不同就是廉價和耗油量更低,另外島國對於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比美國企業強的多,他們更注重的是對消費者的關注。

因爲對汽車市場的競爭,兩個國家處在一個“敵對”的關係,總是想方設法要通過各種方式把對方打趴下,現在大島茂提出抑制中國市場的要求,美國人才是最高興,他巴不得你別進來和自己競爭呢!

“中國發展對世界都有着好處,我們美國人不怕他們發展,就怕他們發展太慢,吳荷,你們趙總理的講話非常好,我舉雙手贊同,我們美國也會大力支持你們的,這一點你放心!”

威爾遜拍着胸脯大聲說道。

“沒錯,我贊同威爾遜教授的看法,你們島國看不起中國市場,我們德國可不能放過這個大好市場,大衆公司五年前就已經進入中國了,我看再有三四年的時間,中德合資汽車就會正式面世,呵呵,到時候就好了!”

德國的一位專家笑道。

“你們德國都是傻子不成?這要是合資,那技術還不會讓中國人學去?”

大島茂大聲吼道,完全不顧旁邊坐着的中國專家。

“呵呵,合作嘛,就需要互利互贏,中國有了技術,我們有了市場,我們是雙贏呀!”

對方攤攤手道。

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教授,我們合作吧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經銷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業還不錯第五百八十二章 悠閒的生活第八百二十九章 這些工廠都給你搬去?第八百九十七章 “洗腦”第五十六章 震驚第二百三十二章 入駐奧運村第八百五十五章 城鎮化的趨勢第三十二章 生活還在繼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時代偶像第八百三十四章 財務制度完善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五百零八章 定下計策第三百五十一章 質疑第二百八十七章 奈特來拜訪第八百零八章 準備到蘇聯去“吃大戶”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界經濟大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羣被歷史低估的人第二百零四章 代言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別人和你差距太大第十八章 過年第六百六十二章 我們合作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組團去賺美國人的錢第五百三十八章 參加筆試第三百六十一章 三項冠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要向島國學習第六百九十八章 深層次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收購工業光魔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想成爲美國公民嗎?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汽公司第四百九十一章 美國的律師們第四十九章 東來你去辦第三十六章 落後的原因第一百零五章 橫空出世—《小島經濟學》第六百三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滬市新區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教第三百六十四章 丁懷中的建議第九十二章 機械製造不是那麼簡單第一百七十三章 保證讓你輸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評如潮第三百五十章 丁懷中教授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不接受你的道歉第五十三章 海鹽襯衣廠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跟你比一比第八百八十九章 聖唐公司的發展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豪感第七百六十四章 木小虎到美國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變的未來第七百零三章 這個項目我們自己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阜城來了個新市長第七百零六章 北方的大問題第六十九章 國家教委到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簽證第七百章 國家的大飛機項目第六百五十九章 憤怒的克萊爾教授第二十一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家的一些改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題多多的三廠第八百八十四章 大嘴巴馮立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音樂天才第四十一章 八三年的國家春節聯歡晚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降臨紐約第四百九十二章 在美國有錢最重要第三百九十章 國產化的進程加快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蜘蛛俠”和“神奇女俠”第九十七章 兩個時代大學的不同之處第一百一十八章 勸說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到港島辦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熊懷志的壯志第三百二十七章 私營企業充滿了活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課”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業光魔的下一部電影第七百九十一章 輿論一邊倒第四百四十六章 專場演講第三百一十七章 兩手都要硬第三百六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七百三十五章 《低俗小說》大獲成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色星期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白爲任和劉琅的對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餓暈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萬賀團隊到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總有一天會有回報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四百零五章 十幾年後的計算機語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色星期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斯坦福大學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萬安的兒子第五百六十章 順利通過第七十三章 BCC電視臺第八百九十七章 “洗腦”第六百零八章 變化中的首都第六百四十四章 震驚的昆汀塔倫蒂諾第八百四十七章 再拿五百萬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任重遠第七百一十一章 劉琅的野望
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教授,我們合作吧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經銷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業還不錯第五百八十二章 悠閒的生活第八百二十九章 這些工廠都給你搬去?第八百九十七章 “洗腦”第五十六章 震驚第二百三十二章 入駐奧運村第八百五十五章 城鎮化的趨勢第三十二章 生活還在繼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時代偶像第八百三十四章 財務制度完善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五百零八章 定下計策第三百五十一章 質疑第二百八十七章 奈特來拜訪第八百零八章 準備到蘇聯去“吃大戶”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界經濟大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羣被歷史低估的人第二百零四章 代言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別人和你差距太大第十八章 過年第六百六十二章 我們合作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組團去賺美國人的錢第五百三十八章 參加筆試第三百六十一章 三項冠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要向島國學習第六百九十八章 深層次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收購工業光魔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想成爲美國公民嗎?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汽公司第四百九十一章 美國的律師們第四十九章 東來你去辦第三十六章 落後的原因第一百零五章 橫空出世—《小島經濟學》第六百三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滬市新區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教第三百六十四章 丁懷中的建議第九十二章 機械製造不是那麼簡單第一百七十三章 保證讓你輸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評如潮第三百五十章 丁懷中教授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不接受你的道歉第五十三章 海鹽襯衣廠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跟你比一比第八百八十九章 聖唐公司的發展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豪感第七百六十四章 木小虎到美國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變的未來第七百零三章 這個項目我們自己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阜城來了個新市長第七百零六章 北方的大問題第六十九章 國家教委到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簽證第七百章 國家的大飛機項目第六百五十九章 憤怒的克萊爾教授第二十一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家的一些改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題多多的三廠第八百八十四章 大嘴巴馮立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音樂天才第四十一章 八三年的國家春節聯歡晚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降臨紐約第四百九十二章 在美國有錢最重要第三百九十章 國產化的進程加快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蜘蛛俠”和“神奇女俠”第九十七章 兩個時代大學的不同之處第一百一十八章 勸說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到港島辦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熊懷志的壯志第三百二十七章 私營企業充滿了活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課”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業光魔的下一部電影第七百九十一章 輿論一邊倒第四百四十六章 專場演講第三百一十七章 兩手都要硬第三百六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七百三十五章 《低俗小說》大獲成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色星期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白爲任和劉琅的對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餓暈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萬賀團隊到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總有一天會有回報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四百零五章 十幾年後的計算機語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色星期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斯坦福大學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萬安的兒子第五百六十章 順利通過第七十三章 BCC電視臺第八百九十七章 “洗腦”第六百零八章 變化中的首都第六百四十四章 震驚的昆汀塔倫蒂諾第八百四十七章 再拿五百萬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任重遠第七百一十一章 劉琅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