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工業產業鏈

現在很多工業企業陷入一個“死循環”,你不給錢提升技術,最後就是個死,可給你錢了,大部分企業結果也不會不同,最後也是個死。

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的注意,出臺了一些政策,主要以改革爲主,地方政府扶持爲輔,國家方面只會針對一些重點企業給予資金和技術上的扶持。

像阜城那種地方,一年下來也就是阜城煤礦的一兩個企業能獲得國家的扶持資金,其他企業如果阜城市解決不了,那就只能挺到死了。

國家是看出了問題,但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還沒有認識到,因爲相對於這些小企業,國家更在意的是那些飛速發展的企業。

首鋼去年鋼鐵產量突破一千萬噸,多提氣?

沈城第一機牀製造出的機牀達到了德國同類機牀的水平,多牛逼?

大慶油田年產原油五百萬噸,創造外匯兩億美金,霸氣不霸氣?

這些好消息讓高層們總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看待改革開放,覺得那些小企業總會車到山前必有路,又或者國家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別人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劉琅卻是清清楚楚,如果沒有什麼舉措,再過六年時間,這些問題就會像一座火山一般爆發,不,或許這一世的時間會比前世要提前,因爲這一世因爲更早引進了德國設備造成了機械技術的提高,這種提高會加劇那些小廠子的破產時間,前世是在九四年左右,這一世很可能提前到九二年,甚至九零年也不是不可能,現在是八七年,距離這個時間點已經不多了。

“劉琅,你所說的問題是你經過深思熟慮嗎?”

江波濤問道。

在他看來,只要是劉琅經過深思熟慮提出的問題,那就有很大可能實現。

比如那本《第三產業浪潮》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寫出的;那本《國家未來五年問題》也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寫出的,這兩本書中所提出的理念和問題在最近三年時間都被證實是正確的,如果沒有他寫的這兩本書,可能國家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會有“走彎路”的現象,這兩本書對於國家可以說是無價的。

“江老,這個問題我在兩年前就注意到了,只是當時還不明顯,所以就沒有提出來,經過兩年的觀察,我越加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現在還是積蓄階段,一旦爆發那就是驚濤駭浪,會直接影響到數千萬人的生活問題,您說嚴重不嚴重?”

“這麼嚴重?”

江波濤有些站了起來,劉琅提出的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數千萬人呀!真要是如劉琅所說的那樣就不是驚濤駭浪了,而是地動山搖、天崩地裂。

“這個問題你跟弘揚總理說過沒有?”

“沒有,畢竟這是工業方面的問題,我們要先向江叔叔您彙報一下!”

王振東在一旁說道。

“向我彙報?我能有什麼好辦法?”

江波濤心裡苦笑。

“劉琅,你說的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我會向上面彙報的,你剛纔提出的要把阜城的工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大集團公司,這是不是你想出的一個應對之計呢?”

劉琅和王振東到這裡來提出了這麼嚴重的問題當然不會是嚇唬自己,他們兩個,不,應該說是劉琅一定想出了應對之計。

“沒錯,這是我能想到的辦法,我們國家的工廠爲什麼會有現在這種問題?原因就在於計劃經濟下各地無序的上馬工廠,說句難聽的話,現在很多工廠都是重複和沒用的。

舉個例子,阜城一座只有一百二三十萬人口的小城市就修建了四五十家工廠,機牀廠有三家,軸承廠有兩家,無線電廠有三家,輕工機械廠有兩家,紡織廠有兩家,起重機廠有兩家,還有什麼晶體管廠、總機廠等等,看看吧,一個小城市裡就有大量產品相同的工廠,而在工業大省遼北省,每個城市裡的工廠只比阜城多不會比阜城少。

這就是沒有統一規劃造成的結果,如果是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會將這些工廠製造出的產品統一買過來,然後按照計劃分發到需要的地方,但在市場經濟下這種方式就玩不轉了,市場需要的是質量高的產品,不是一堆沒用的廢品。

要想盤活這些企業也不是沒有辦法,首先是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劃,我再拿阜城爲例。

如果要製造一種機牀,那這種機牀需要什麼零部件呢?

首先當然是軸承,然後是螺絲釘、螺絲帽,還有聯動軸、控制開關、擋板、齒輪、車刀等零部件,那我就把生產這些零部件的廠子留下來,然後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從一個廠子出來然後到下個廠子,最後的成品就是一個完整的機牀,不用搞什麼其他產業,只要能把這一臺機牀做好,那這座城市就會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我在滬市提出產業園區的概念就是如此,滬市的產業園區重點是芯片產業,而遼北省的產業園區則是工業產業園區,重點發展的是機械製造業,因爲遼北省本身就具備這樣的先天條件,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大量的產業工人,雖然有些設備和技術都過時了,但總比從頭學起要好得多,只要提升設備和給他們提供學習機會,相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就能讓這些小企業起死回生,這就是我要組建一個工業集團公司的原因!”

在劉琅前世,將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南方江浙地區的小城市,有些只是小小的一個縣城,他們只製造一件不起眼的產品,比如說一件衣服,有的工廠生產衣袖,有的生產衣領,有的生產衣釦有的則是拉鍊,最後再縫製成衣服貼上標籤就可以賣出了,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廠子,他們一年下來能賣出幾千萬件衣服,產品能賣到全世界,千萬富翁成百上千,就算是普通家庭也是開着小車住着別墅。

要知道在劉琅重生的那一年,阜城這座擁有一百七十萬人口的地級市一年的生產總值只有五百億,人均收入勉強達到三萬元,位列遼北省十四個地級市的倒數第一,而南方很多不到百萬人口的小縣城一年的生產總值就高達千億人民幣,財富根本就不在一個等級上,就好像是發達國家和落後國家之間的差距。

南方能靠着小商品致富,北方爲什麼不能靠着重工業發家?而且重工業的產業鏈條更爲複雜,需要的零部件比小商品多多了,一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就會讓更多的人收益,如果阜城擁有一家如奔馳公司這樣的製造企業,只要一家就能養活整座城市。

第七百四十一章 決賽第七百五十七章 與奧普拉“交鋒”第八百五十五章 城鎮化的趨勢第七百五十章 一本劃時代的書籍《數字化生存》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一步,買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是大案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進的廠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步自封的老古董第七百六十章 是在說相聲吧?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教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根筋”的專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考試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純熟巧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短暫的假期第二百三十二章 入駐奧運村第八百四十五章 阜城來了個新市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於創造奇蹟的民族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點建議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股災中如何賺錢第二百零二章 按部就班第六十五章 到首都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琅的“超能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上課”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堂入室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首歌曲第七百九十八章 NBA比賽和TED演講第三百二十一章 劉琅的期盼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種問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光刻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唐音樂未來的規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語出驚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文化和制度的缺失第一百七十章 管理制度三境界第六百三十章 會議通過第一百零七章 快樂的大學生活第八百二十五章 讓人眼紅的華夏工業第八百一十章 王府井飯店裡的“硬菜”第三百三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廣告方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變的未來第一百八十章 首都美術製片廠第四百零八章 兩款產品第六百六十三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裡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八百二十五章 讓人眼紅的華夏工業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賽場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七十四章 怒懟BCC第十六章 神童出世第六百零六章 今年的工作是《灌籃高手》第八百零一章 上市暴富第六百零二章 熱烈歡迎第八百四十九章 交鋒第五百零六章 鬱悶的盧卡斯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電腦找我呀!第三百二十六章 魯廠子你就做汽車零件吧第四十七章 加大生產第四百五十三章 土地政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和集團魯冠軍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心思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廠的未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影響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錢第七百五十七章 與奧普拉“交鋒”第五百八十章 “秘籍”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才呀!第八百九十九章 這只是政績而已第二百四十五章 年輕人就該闖一闖第二十八章 軍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重新構造變形金剛世界第十四章 他每天都在思考第七百九十八章 NBA比賽和TED演講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爲我工作怎麼樣?第七十八章 二十年後的地產大亨第四百五十二章 萬安的決定第六百六十六章 對劉琅的評價降低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又回美國第一百五十章 回家過年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得靠自己趟出一條路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三百六十四章 丁懷中的建議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評如潮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第七百六十九章 再次“進化”的超強大腦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才纔是最重要第三十章 省裡的大領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秀節目《美國聲音》第五百六十八章 猶太人鮑勃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喜德到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八百七十六章 他們都是有天賦的工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接受專訪第七百七十五章 給大佬們“上課”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們這裡需要年輕人第十五章 憑票的年代第六百六十五章 接受專訪
第七百四十一章 決賽第七百五十七章 與奧普拉“交鋒”第八百五十五章 城鎮化的趨勢第七百五十章 一本劃時代的書籍《數字化生存》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一步,買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是大案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進的廠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步自封的老古董第七百六十章 是在說相聲吧?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教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根筋”的專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考試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純熟巧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短暫的假期第二百三十二章 入駐奧運村第八百四十五章 阜城來了個新市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於創造奇蹟的民族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點建議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股災中如何賺錢第二百零二章 按部就班第六十五章 到首都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琅的“超能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上課”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堂入室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首歌曲第七百九十八章 NBA比賽和TED演講第三百二十一章 劉琅的期盼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種問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光刻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唐音樂未來的規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語出驚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文化和制度的缺失第一百七十章 管理制度三境界第六百三十章 會議通過第一百零七章 快樂的大學生活第八百二十五章 讓人眼紅的華夏工業第八百一十章 王府井飯店裡的“硬菜”第三百三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廣告方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變的未來第一百八十章 首都美術製片廠第四百零八章 兩款產品第六百六十三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裡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八百二十五章 讓人眼紅的華夏工業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賽場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七十四章 怒懟BCC第十六章 神童出世第六百零六章 今年的工作是《灌籃高手》第八百零一章 上市暴富第六百零二章 熱烈歡迎第八百四十九章 交鋒第五百零六章 鬱悶的盧卡斯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電腦找我呀!第三百二十六章 魯廠子你就做汽車零件吧第四十七章 加大生產第四百五十三章 土地政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和集團魯冠軍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心思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廠的未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影響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錢第七百五十七章 與奧普拉“交鋒”第五百八十章 “秘籍”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才呀!第八百九十九章 這只是政績而已第二百四十五章 年輕人就該闖一闖第二十八章 軍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重新構造變形金剛世界第十四章 他每天都在思考第七百九十八章 NBA比賽和TED演講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爲我工作怎麼樣?第七十八章 二十年後的地產大亨第四百五十二章 萬安的決定第六百六十六章 對劉琅的評價降低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又回美國第一百五十章 回家過年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得靠自己趟出一條路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三百六十四章 丁懷中的建議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評如潮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第七百六十九章 再次“進化”的超強大腦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才纔是最重要第三十章 省裡的大領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秀節目《美國聲音》第五百六十八章 猶太人鮑勃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喜德到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八百七十六章 他們都是有天賦的工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接受專訪第七百七十五章 給大佬們“上課”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們這裡需要年輕人第十五章 憑票的年代第六百六十五章 接受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