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學的時候沈長林悄悄跟沈馳說了這事情,沈馳卻是眉頭輕皺:“才兩萬。”
他竟然還嫌少,沈長林不禁在心中對這個人小鬼大的兒子翻了個白眼。
老實說這個價格並沒有達到沈馳的預期,但進而一想,兩萬就兩萬吧,有總比沒有要好。
來信不是說後期還要出版麼?出版的話還有版稅可收的,於是便答應了這筆交易,並將尾稿也拿了出來交給沈長林,讓他抽時間去郵局把稿子寄了。
沈長林下午就去把錢給取了,然後直接存進了鎮上的信用合作社。
而沈馳這段時間則一心備戰全國小學生奧數比賽,直到離比賽還有三天的時間,他便與段老師一起提前出發了。
有過一次參賽經驗,沈馳對一切流程都已輕車熟路,比賽倒也沒出什麼意外,很順利的答完卷,剩下的就是回去等結果了。
段老師對沈馳有絕對的信心,從去年參加奧數比賽開始,大大小小的比賽沈馳還從沒拿過第二名,這次便也沒多問,帶着沈馳回到學校,安安心心的等比賽結果。
不用再爲奧數比賽作準備,沈馳除了偶爾給孫濤補下課時間變得充裕起來,放學回家就鑽進果園打理他的那些藥材。
丹蔘自不必說,那是自己的經濟來源,每天必不可少的要進行催生。
而新種的黃精和首烏則是用來兌換靈氣的,也要經常催生,如此一來那些果樹便只能十天半個月才能偶爾得沈馳催生一次。
即便是這樣,那些果樹的長勢也依舊十分喜人,看來沈長林平時沒少澆靈肥,按照這勢頭,明年就可以讓果樹掛果了。
而對於這片果園,沈長林比沈馳更上心,沈馳一進園中,就看到父親早已割了一擔苜蓿回來正在喂那些雞。
喂完雞後又開始用糞勺在漚肥池中撈池中那些殘渣。
“爸,我來幫你。”沈馳說着便沈長林手中接過糞勺。
“你作業都做完了麼?”沈長林問道。
“早做完了。”沈馳說着便將糞勺伸入池中撈那些骨頭、藥渣等發酵過的渣滓,以便再往裡添新的材料時發酵。
糞勺沈長林用粗鐵絲燒紅烙了許多的洞眼,專門用來過濾液體的。
此時沈長林已撈滿了兩筐,聞言也沒再多說什麼,挑着兩筐殘渣就往自己開的那兩畝參園走去。
這些殘渣雖然肥力已經發酵出來大半,但剩餘的肥力埋入土還還是能起到肥田肥地的作用,而且經過腐爛還能改善土質,使土塊變得鬆軟。
沈馳繼續撈着殘渣堆在池子旁邊,沈長林埋完肥渣又來池邊,把沈馳撈的肥渣用鐵鍬鏟進筐中,隨後又找了把烙了眼的糞勺撈了起來,父子二人正邊撈邊有一搭沒一搭了聊着天,這時村裡的袁教五、袁教田找到了果園中。
“教五叔,教田叔。”見到二人沈馳忙打着招呼叫人。
“喲,小馳也在幫着幹活啊,還是你家小馳能幹,讀書聰明還勤快,我家小子完全不能比。”袁教田誇着沈馳道。
沈長林笑了笑,接過話頭道:“這孩子不讓人操心倒是真了。對了,你們來是有什麼事麼?”
“確實是有事向你請教,我們不是在愛枝妹子這拿衣服賣麼?這田裡地裡的活就有些顧不上了,這不看到你今年種的丹蔘價錢賣得不錯,所以來向你請教一些種植方法。”袁教五見沈長林主動問起,便也開門見山的回道。
這些天向沈長林請教種丹蔘的人多了,
沈長林得空自己了總結了一套種植經驗,這時見二人問起,便又向他們聊上了。
“那施肥方面可有什麼講究麼?”袁教五二人聽得很認真,沈長林說完二人又請教着有關肥料的事情。
說到肥料,沈長林又滔滔不絕的講上了,這時袁教田看了一眼腳下的漚肥池有些好奇的向沈長林問道:“你這肥料與普通農家肥似乎有些不同啊。”
“這肥料是按小馳老師送的古籍上面記載的方子配的,你們是不知道,原來這作物也跟人一樣,是需要草藥來補的。”沈長林回道。
此時漚肥池裡的殘渣已撈乾淨,剩下的都是濃稠的液體,看起來有些像是墨綠色的澱粉糊糊。
“還有方子?都需要哪些東西?”袁教五立時虛心請教。
“方子上記載的東西可多了,什麼各種動物的骨頭磨粉,還有龜甲、殼類以及各種動物的內臟。
對了,最主要的還需要長骨草、黃芪等十幾味中草藥熬製湯劑將上面說的那些東西一起倒入池中發酵三個月。”沈長林倒也不隱瞞。
沈馳在一旁聽了忙打斷父親的話道:“爸, 這藥肥可是黃老師古籍上的配方,不能輕易告訴別人。”
他此話一出袁教田和袁教五都有些尷尬起來。
這個湯劑不過是沈馳用來掩飾系統靈肥的,自己家的肥料之所以效果好,主要的還是漚肥池每天產出的二十一斤靈肥稀釋到了池中,其實他並不怕父親將方子告訴這些人,之所以阻止不過是給自己的靈肥增加一絲神秘感和信服感。
“你這農肥就是按這方子配的?”袁教五問道。
沈長林不再說藥肥配方的事,袁教田二人便問了些種植方面的問題,直到胡氏叫父子二人吃飯他們才走。
在沈馳家的帶動下,袁家村掀起了一股種丹蔘的熱潮,一時間來向沈長林請教的人絡繹不絕,這讓沈長林很是有成就感。
袁家村的人去年忙着做生意,地裡種的就以好打理的蔬菜爲主,可種得多了吃不完,一時積在了家裡。
沈馳家因幹活的人多,爲了節省時間現在連中午都在他家吃飯了,所以需要的蔬菜就更多了,再加上那些豬和雞都需要飼料,一時間村裡人積在城裡的那些菜沈馳家就能消耗了大半。
沈長林還有手扶,有時收的實在多了便拖到菜市場去批發,如此一來求沈馳家的事多了,就連那些平常很少與沈馳家來往的人都經常來找沈長林,頗有些討好之意。
家裡牲畜對飼料需求增多,桂淑珍又要做幾十口人的飯,人手也不夠,沈長林今年也沒種早稻,而是種了一季竹葉菜,搭配着苜蓿倒也能維持住養的那些豬、雞的日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