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好的,但是不好找,得自己進去扒拉”
“那你們家的沙發也是掏來的?”蘇玲一進林宛家,哪哪看着都喜歡
“沙發不是,是南橋老王頭家的…”林宛和兩人說了下地址,如果他們想要可以直接去定製
沙發上林宛還沒來得及做棉墊子,想着等以後有空了自己在家做吧
幾人參觀了一會兒,林宛燒了一暖壺的熱水,讓韓亦帶着他們去客廳喝茶。
自己在廚房忙活。
兩個女人從小家庭優越,做飯的手藝都一般,但也不好意思傻坐着。在廚房幫助着林宛打下手
“小宛,你家着廚房你找誰弄的,上面這些大理石可貴了吧”蘇玲摸着光滑的檯面,恨不得把林宛家的整個廚房搬回家
“一塊一塊錢,不過也沒用幾塊。用這個主要是爲了乾淨,好打理。”
“那這邊好好的,爲什麼在上面掏個小圓洞?”
“兆街那邊不是有買煤氣的站嗎,我想着等有空了弄個回來。罐子放下面,上面放煤氣竈,聽說那東西方便,做飯直接開火就行,飯熟了火一關,做飯也快,不用像煤球爐每天換幾次煤”
“我也聽說了,是很好用,我親戚有家在用。挺方便的”
“小宛,等我們房子買下來,也照着你們家的廚房改造下。”看了林宛的家,尹沛白多少有些期待他們婚後的生活。
就兩個人,屋裡想怎麼擺就怎麼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也不用顧忌別人,看婆婆的臉色
散去了這些日子心中的鬱結。開心了不少
林宛做了一桌子豐富的的菜餚,他們店裡的特色爆炒大蝦,糖醋魚,青椒肉絲。油燜豆腐。蒜蓉蛤蜊,兩個青菜,一份花生米。米酒浮子甜湯。外加白米飯
這樣的菜在普通家庭就是過年的時候,也未必能吃的上。
更別說在農村了,兩年前他們家還窮的叮噹響呢。一年到頭能吃上一塊肉就不錯了。
現在改革開放後,雖然糧油店東西還是限購,可私下裡有不少人在賣,還不要票。當然價格貴了些
林宛把家裡的酒都拿了出來,三個女人喝了點兒葡萄酒。
男人們喝的是桑葚酒。
都沒喝太多,畢竟第一次來人家家裡做客,免得喝醉了丟人。
年輕人在一起有話說,聊的很輕鬆。
直到六七點兒纔算結束。走的時候,尹沛白和蘇玲兩個還邀請他們有空來家裡做客,他們也都答應了
林宛今晚也沒出去。兩人早早的睡了。第二天兩人幫着媽媽做完早市,林宛也跟着去了,在早市上擺了些衣服,一早上賣個七八件。下了早市。
韓亦和哥哥則是趁着早上把後院的門給按上了。按上以後,林宛還是覺得沒門的時候方便。
大概九點多的時候兩人去了火車站。在火車站賣了一天,完了五六點的時候,兩人找了火車站附近的開關廠。
在門口賣了一個多小時。又轉戰了他們家附近的小區
中午的時候林宛帶了幾個包子,自備的有水,晚上小區附近有賣地攤水餃的,兩人要了一大份兒,稍微墊了下肚子。
回到家後,林宛做了兩碗湯麪,吃過飯趕緊洗洗腳,累癱了的趟在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