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宮月娥來帶了好消息,容致信和周景然的行動更加有底氣。
先是李貿的爸爸李和因爲涉嫌重傷害被公安機關控制,然後幾乎所有暗門生意都被連根拔起,拔不起的也基落入了吳昊家的手中。
基本上李和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恢復自由,魯中南的爺爺想釘死他只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李和一倒,受他保護的小鬍子一夥兒就等於暴露在空氣中的嬰兒,只能任人宰割。
之前周家兄弟加上容致信其實都憋着一口氣呢,不像型子那麼心急,只是想逐個擊破,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失去庇護的小鬍子一夥兒最後到底被塞到哪個犄角旮旯去了,沒人知道。反正京城和山城市在沒有出現過他們的蹤跡。
周家的礦山幾乎立刻就解封了,徐家想按都按不住。畢竟能在緊要部門混的哪個是大白扔?都會看風向的。
幾乎容致信一露面,人家就乖乖給開了一路綠燈。
最後剩下徐光熙,倒是仍舊安穩地做他的書記。只不過徐奇被平調到一個閒散單位,看似級別一致,實則算是被髮配了。
徐光熙書記當着,不過容家也不可能不給他添點兒堵,副書記直接調任了來一個徐光熙的政敵,這等於是拉了個大旗跟他唱對臺戲。
爺爺奶奶得知家裡的頭的事情都一一解決了,不由得紓解開了連日來籠罩在心頭的陰霾,連爺爺的病似乎都好了一大半兒了。當然這主要還是要歸功於衛十精湛的醫術,這段日子一直是悉心治療,鍼灸加上用藥,雙管齊下,使得爺爺的病大有起色。
好事真是一樁接着一樁,不過二叔家就有了點麻煩。畢竟二嬸和二嬸孃家在二叔賭博這件事上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件事爸爸思前想後,還是跟二叔透了個底兒。
怎麼說,這也都是二叔的事情,他有知道的權利。至於如何處理,怎樣面對,也都應該由他自己決定。
不過依着二叔的性格,爲了雙胞胎兒子,也不太可能和二嬸分道揚鑣。
但是通過這件事,二嬸倒是收斂了許多,二叔的家庭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也算是意外收穫吧。
從此二叔在家裡翻身農奴把歌唱,也算是做了主人了。
理虧的二嬸很是夾緊尾巴做人了一段時間,還爲了求得公公婆婆的諒解,跑到醫館去伺候二老,口口聲聲說等爺爺病好了,會梨樹屯一定好好照顧他們。
二端在一邊看了二嬸的表現,只覺得短時間內二嬸估計能消停一段時間,但是她的孃家人不給個教訓,可能今後還要起幺蛾子。
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叔一說,老叔笑而不語。弄得二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不過很快二端就知道老叔爲什麼故作神秘了,敢情老叔採取了一個刺激手段。就是和爸爸一起支持姑父創業。
姑父原本是在糧站工作,這在七八十年代絕對是份好工作,公家人,單位待遇也好。
但是改革開放的浪潮衝擊下,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國營糧站的效益越來越差,姑父已經快發不出工資了。
這種情況下,要麼就緊巴巴地活着,要麼就得自己尋求出路。
可出路在哪裡呢?
知道姑姑家情況的爸爸和老叔,怎麼可能看着自己的姐妹日子過不下去?思來想去,決定支持姑父創業。
因爲姑父在糧站工作,所以由爸爸投資,姑父先是在石橋鎮上開了一家飯館。
本來也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沒成想,居然生意還不錯。這主要歸功於姑父家傳的一本菜譜。
這菜譜據說是王家祖上傳下來的,祖上曾經出過御廚,做魯菜是一絕。
菜譜穿到王父這一代,家裡頭已經沒人做廚子了,菜譜也只是爲了紀念先輩才保存下來。差點就讓老太太給糊牆了。
好在姑姑是個心裡頭有成算的人,一說姑父做生意,首先就是想到了家傳的這本菜譜。上面不僅記錄了許多失傳的菜餚,還有一些御膳藥膳的方子。
整理了一些材料比較尋常的,先在石橋鎮的小館子裡推出。沒想到反響非常好,有些上歲數的老人都說有好些菜,都沒有人知道做法了。誰成想在這麼個小館子裡頭居然吃上了。
石橋鎮的飯館取得了成功,姑姑和姑父的幹勁更足了,但是擴大經營以爲這巨大的資金投入,姑姑倒是不怕還不上,想再跟自己大哥借錢。
不過姑父阻止了姑姑,一再跟大舅哥借錢,姑父的心裡頗爲過意不去。誰家的錢也不是的大風颳來的。
兩口子正拉鋸戰的當口,周家的礦山就出事了,這下姑姑也消停了,和姑父商量着怎麼能早點把之前爸爸給的投資款還上。雖然是杯水車薪,少得可憐,好歹也解一解燃眉之急。
好人就是有好報,沒等姑姑把湊上的錢給爸爸送來,這邊的事兒已經解決了。而且老叔和爸爸商量着怎麼教訓教訓二嬸孃家人,想來想去就是要讓他們意識到得罪自家他們失去的到底是什麼。
對付貪婪的人,沒有什麼讓他眼看着別人吃肉,他連湯都喝不上來得痛苦。
於是姑父的王傢俬房菜,轟轟烈烈地在山城市籌備起來。姑父不辭辛勞,去山東尋訪到了一位退隱多年的魯菜大師,開出優厚的條件聘請他來私房菜掌勺。
本來那老師傅是不打算背井離鄉來東北的,但是機靈的姑父用一道王家菜譜上獨創的菜作爲條件,承諾只要老師傅能出山,就把這道菜的菜譜贈與老師傅。
一聲醉心於廚藝的老師傅沒有被高薪吸引,卻抵抗不住菜譜的誘惑,終於答應來山城市的私房菜館做大廚。
並且爲了投桃報李,主動提出給王家帶幾個徒弟,這樣等他將來退休,幹不動了,菜館的廚師也能接上,不至於沒有掌勺的大廚。
這樣好的事情,姑父哪有不答應的,對老師傅的提議舉雙手贊成。
要說姑父真是做生意的料,立馬找了幾個年輕好學的後生,簽了協議,留在私房菜給老師傅做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