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端的生活有點忙,忙着應付小男生們的殷勤和愛情,也忙着去醫館看爺爺奶奶,以及開始跟着衛十學習製藥。
衛十對於醫術的態度還是十分嚴謹的,教二端學制藥,首先給了她兩本古籍。二端翻了翻大概是衛十從師父那裡得來的藥典,記錄了常用的各種藥材的性狀以及藥性。
幸好從小跟着姥爺學習古典文化,二端對繁體字不陌生,閱讀沒有障礙,這一點衛十大感滿意。愈發覺得自己決定教幹孫女兒學制藥是個好主意。
衛十要求二端熟讀兩本藥典,並且只能在來醫館的時候才能看書,是不能夠把藥典帶出醫館的。也就是說這兩本書不能脫離衛十的掌控範圍。
對於幹爺爺的緊張兮兮,二端也能夠理解,連邢老大夫都沒有得到真傳的醫術,一定是十分珍貴隱秘的。這裡頭的奧妙,相信隨着她的深入學習也能夠窺見一斑。
熟讀藥典的同時,二端還兼職做起了衛十的幫手,幫着他整理炮製藥材。
理論知識當然是在實踐中不斷實踐才能夠變爲真正的本事,衛十悉心教導二端,每整理一種藥材,都要細細把這種藥材的知識給二端講清楚,並且還附帶很多旁枝末節的要點。
不斷啓發二端舉一反三,二端呢,觸類旁通,對藥材的認識不斷加深。她自己都驚訝於自己在製藥方面的天賦,好像真的很快就能夠把幹爺爺教的東西消化吸收。
隨着學習的深入,她的興趣也愈發地大。
二端這種學習的進步,衛十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他一直擔心自己後繼無人,卻又不想把師傅的獨門藝術隨隨便便就傳給外人。
本來他還有個兒子,也從小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可世事無常,誰能想到一場變故,家破人亡之餘,唯一的兒子也心灰意冷,遁入空門。
衛十當時也是沉浸在悲傷和失意之中,無暇顧及獨子,等到他想尋找兒子的蹤跡,發現已經找不到了。
這些年他一直也沒有放棄打聽兒子的下落,可都以失敗告終。
後來也算是想開了,既然兒子不想再理會塵世間的俗事,他又何必去打擾他呢?就放孩子自由地去過他想過的日子吧。
現在二端這個幹孫女兒,處處都得衛十青眼,又經過一段日子的觀察,十分適合學藝術。衛十已經打定主意,把他畢生所學都傾囊相授。讓二端做自己真正的傳人。
然後每天看藥典的二端又多了個新項目,就是每天拿銀針扎一個銅製的人體模型。
這個鍼灸練習記憶穴位的傳統辦法,銅製模型裡面灌了水,所有穴位的小孔都被蠟封住。二端只有扎對了穴位,才能讓小孔流出水來。
這樣周而復始的練習記憶,二端對穴位的掌握逐漸熟練,相信假以時日,就可以開始學習衛十的金針之術了。
周景林和楚睿雲都贊同女兒學醫,對於衛十對孩子的看重,也都十分感激。
他們夫妻二人想的比較實際,女孩兒嘛,學個醫術挺好。將來做個醫生,救死扶傷,不僅社會地位高,也十分的安穩。
父母親對於女孩兒的要求不像男孩兒,女兒只要能安安穩穩幸福地生活就夠了。不追求大富大貴,不追求事業有成。
奶奶爲了感謝衛十對老伴兒的救治,以及對孫女兒的看重。臨回梨樹屯之前,還特意給衛十醃製了好幾罈子她的秘製的醬菜。還承諾說吃完了就給他再送。
衛十對周家人的觀感十分的好,知理感恩。從不覺得別人對自己好是理所應當的,反而對這份好,心存感恩。
不卑不亢的姿態更是難得,衛十多少能理解爲什麼二端這個小丫頭是這樣的性子。大概也只有在這樣的家庭裡,才能養出這麼懂事的孩子。
姥爺再得知二端開始跟衛十學習醫術之後,還給二端推薦了一些古典讀物,幫助孩子加深學習。
姥爺之前在大學任教的事情,因爲和徐家的摩擦差點告吹了。後來因爲事情出現了轉機,徐家風頭暗淡,任教的事情還是順利落實了。
擱淺的購房計劃,再次提上日程。
這回乾脆就連爺爺奶奶也考慮到了,二端家的院子在中間,左右,一邊是姥姥姥爺的院子,一邊是爺爺奶奶的院子。
這樣老人家有自己的空間,小輩兒還能隨時看顧照應。
房子到手之後,一家人還特意去參觀了一下,七嘴八舌地提供修整的意見。
二端最來勁,把後世的經驗全給爸爸叨叨了一遍。
周景林一邊聽,一邊拿小本兒記下來。不斷地覺得女兒的想法實在高,實在妙。覺得這些東西完全可以運用到他的工程上面。
父女倆越聊越投機,二端對自己親爹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滔滔不絕地把未來裝修裝潢房子的那些先進的經驗,能想起來的都給爸爸說了說。
然後父女倆決定先拿自家的院子練練手,裝一個他們合計出來的現代化家居。
二端暗自欣喜,終於可以裝抽水馬桶了,還可以在房間裡裝地板了。牆壁也可以不再是白白的那麼單調,貼點牆紙多符合她小資的情懷呀。
二端還想着改良一下廚房,讓媽媽下廚房的時候更便利更乾淨。
總之藉着這個機會,她和爸爸準備把古樸的院落保持原樣,但是裡面又是現代化的芯兒。
由於工程還挺浩大,爸爸組織了不少人忙活新房子的裝修。想着一定要在過年之前把房子裝修好,這樣就能在新房裡面過年了。
嘟嘟還對於家裡沒有買樓房表示了疑惑,因爲他的同學不少家裡都住樓房,好像很厲害的樣子。爲什麼他們家不買樓房啊?
二端想了想,覺得也沒法給年幼的弟弟解釋,再過二十年,能在城市裡住上大院子的平房的人那都是有頭有臉有地位的土豪啊。
只能告訴弟弟,住樓房就不能隨時隨地跑出來玩啦。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歲數大了,上下樓梯也不方便呀。
嘟嘟倒是個聽勸的孩子,本身他也不覺得樓房比平房好多少,聽姐姐這麼說,也就愉快地接受了自家新房子還是平房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