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後面的花園裡,種的全是奇花異草,鳳儀所見過的不少名花,這裡都能找到,明明不該在這個時候開的花,也競相開放着。
整個院子,都透着一股低調的奢華。
鳳儀雖然只有二十歲,卻是個見過世面的人,她的歐式小院,遠遠比不上這個院子。以她的眼光來看,這個院子裡的傢俱、擺設,牆上的字畫,花園的奇花異草,恐怕沒有個幾十億根本買不到。
她小看這個嫂子了!
她不敢再勸唐愛蓮去鳳家住她的小院子了。有這樣的大院子,她也不願意住那個勞什子的歐式別墅!
鳳徵和鳳鳴帶着三十六個伴生團的心腹擡着十八擡聘禮來蓮園。
當然,在去之前,先通知了唐家。
因爲時間太緊,提親跟下聘同時進行。又因爲鳳東進入頓悟之中,不知何時方會清醒,最後,還是鳳徵帶着鳳鳴去唐家提親下聘。
守門的唐十八見是鳳鳴帶着人來,連忙將門打開了,又吩咐身後的少年:“去跟家主通報,準姑爺上門下聘了。”
他嘴裡說着準姑爺,卻沒說鳳家家主。可見他對鳳家主並無多少敬意。不對,是刻意的冷落。
跟上次吃閉門羹相比,已經算是好的。鳳徵也無法去跟這些守門人計較。
而且,鳳徵發現,眼前的守門人又是一個先天高手。他心中惕然,在外面難得一見的先天高手,在唐家,居然跟大白菜一樣。
唐十八將他們迎進門安排在偏廳敬茶,等候唐家主的到來。
唐大龍聽說鳳鳴親自來下聘,連忙帶着唐暗迎出,卻一眼看到鳳徵,不由呆了一下:“這是”
鳳鳴一本正經地介紹:“爸,這是我爺爺鳳徵,今天我爺爺帶我來是求娶您那天仙般美麗、如水般溫柔,如菩薩般善良,聰明能幹的女兒唐愛蓮。”
唐大龍一聽鳳鳴這話,便知道,他這是原諒鳳徵了,跟鳳家和好了。
雖然,他對鳳家當年退親的行爲非常惱怒,但怒是針對鳳家的,不是針對鳳鳴,因爲鳳鳴爲了他的女兒,當時都跟家族決裂了,因此,他對鳳鳴很感激,也很尊重。
如今鳳鳴原諒了鳳家主,他也不會硬撐着,讓鳳鳴跟他的親祖父對立。
更何況,他也知道家族團結的重要,雖然說鳳家這個大家族很複雜,但鳳鳴跟自己女兒都不是易與之輩,只要女婿跟女兒站在一起,女兒就不會吃虧。
畢竟,鳳家如今不僅僅是軍政家族,鳳徵的大兒子迴歸之後,還有了雄厚的財力,權勢和財勢結合,已經隱隱成了京城的第一家族。跟鳳家結親,對唐家這個新興的家族也是有利的。
唐大龍結兒女親事,並非完全不爲唐家考慮,只不過,對他來說,家裡的每個子女的幸福都非常重要,他絕對不會做出犧牲子女幸福來爲家族增加助力這樣的事。因此,他的孩子,他不會爲了家族利益而聯姻。
但如果既來增加家族勢力又能讓兒女幸福,他又何樂而不爲呢?
因此,他馬上換了一幅笑臉,面對着鳳徵:“鳳家主請!”
鳳徵見唐大龍變了態度,心中暗忖,之前自己搞錯了,以爲可以從唐家入手,現在看來,鳳鳴一改變態度,唐大龍就跟着變了。可見他最看重的還是女兒的幸福,而不是家族的聯姻。
他還真是個愛護女兒的好父親啊!
兩人進了中院的客廳坐下,鳳徵發現,客廳的中堂掛着的畫,居然是《夏山圖》。
《夏山圖》爲五代董源後期變體之作,畫面氣勢遼闊,用筆濃淡相間,與《瀟湘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同爲其傳世三大名跡。此圖繪夏日江南郊遊之景。
畫中羣山連綿起伏,江河縈迴出沒,有萋萋芳草,溪橋洲浦,又有雜樹叢樹,綠水盪漾,一片鬱鬱蔥蔥的江南景色。卷首爲江水沙岸遠山隱現的平遠之景,繼而轉入煙籠霧鎖的崇山峻嶺,點綴以舟橋水榭樓閣寺廟及行旅、漁樵、高隱等人物活動,墨色明潤,景物多變。而且,一看就不是假貨,而是真的。
客廳的桌椅,都是紅木打造,鋪着以暖色絲布包着的海棉軟墊,看着養眼,坐着舒服,再看客廳的佈置,處處彰顯着低調的奢華,溫馨和諧。
有保姆獻上茶來,鳳徵一看茶杯,居然是玉色的,再看,可不就是玉做的?喝了一口杯中的茶,便感覺精神大震,心中更是震驚:這茶不是普通之物。
鳳徵再看唐家的屋中用具,無一不精,博古架上,擺着各種藝術品,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古董。
就算不是古董,也是難得的珍品。
這個時期,已經不再是十年前將古董當白菜的時期,鳳徵來自隱世家族,有着自己的眼界,自然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珍品,只要拿一件出去,就能拍出天價。
他發現,唐家雖然沒有名列十大家族,但恐怕這財力和勢力,以及透出的文化底蘊,再想想唐大龍一直有儒將之稱,絕對不是附庸風雅,而是真正的懂行。其五個子女,更是個個都不簡單,綜合起來,竟然是十大家族都不能比的。
他鳳家憑什麼看不起唐家?
他臉上的神態,也自然擺正了,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唐大龍,而不是象之前帶着鳳清源來道歉的時候那樣,帶着高高在上的施恩心態。
唐大龍也是築基後期的修士,鳳徵心態的變化,他哪裡查覺不到?心中對跟鳳家結親,最後一點排斥感也消失了。
“我今天來,是替我的孫兒鳳鳴求娶令愛唐愛蓮的。”
唐大龍當即表態:“兩個年輕人自由戀愛,水到渠成,我不會做棒打鴛鴦的糊塗家長。”
鳳徵心中暗歎,這是諷刺自己當年棒打鴛鴦呢。不過自己的確做過這樣的事,也怪不得別人會諷刺。
“呵呵,我們做祖父母的,自然是希望孫兒安好。”鳳徵笑着說。
唐大龍也笑:“是啊,我們做父母的,更希望孩子都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