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滅棒子當滅三韓

在拜訪了三韓的各大城邦頭人後,孔融啓程北上,前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城,商議一起對付公孫度。

高句麗是扶余人建立起來的,公元前37年,扶余王因與其他王不和,逃離扶餘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高句麗很就由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擴張到漢江流域。

公元53年,高句麗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爲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後來又吞併東沃沮的部分領土,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郡發動攻勢,期望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結果大漢皇帝龍顏大怒,高句麗抵抗不住,被迫遷都到丸都城。

現在的東漢末年,遼東郡被好戰的公孫度控制,公孫度爲了開拓版圖,屢次討伐高句麗,高句麗皆不能抵抗,連連敗退,高句麗很大一部分領土都被公孫度佔領。

在歷史上,當司馬懿領軍對付公孫度的孫公孫淵時,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可當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發現趕走了一頭狼卻迎來了一頭虎,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郡西部。公元244年曹魏反擊,大將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束馬懸車登丸都,屠城,斬獲首虜千數,刻石記功,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毌丘儉摧毀丸都城後以爲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就撤離了。

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隨着高句麗對遼東半島的挺進,高句麗美川王吞併原漢四郡的後一郡,樂浪郡。高句麗從東北地區進入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地區,開始與形成後代棒國的主體古代棒國百濟、羅處於激烈的軍事對峙之中,棒國人稱這一段歷史時期爲棒歷史上的“三國時代”。

呂布深知這個高句麗國延綿到唐朝,歷經了四五百年,一直是大漢王朝在東北地區心腹之患。

呂布決定向歷史上的曹魏學習,並且做得要比曹魏徹底。爲此他派孔融出使的使團裡面有一半多都是軍情司特工假扮的,目的是爲了考察高句麗的詳細情報,特別是那個丸都城。

丸都城北高南低,東、西、北三面城垣外臨陡峭的絕壁,內抱較爲平緩的坡地,平面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形如簸萁狀。城周長二十餘里。有城門六處,城內有泉水兩處,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東山腳下。在南城門匯於一處,經甕門下涵洞注入通溝河。這些都畫成詳盡的圖紙,傳回軍務院裡備案。留作呂布日後興兵攻打高句麗之用。

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後世中國東北地區及南棒、北棒地區,這三個國家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實際上棒國並不是高句麗的後裔,而是三韓、百濟的後裔。

半島和東北地區的民族雖然繁雜。正本清源,都是有兩支源頭分裂而成的。

其中一支是華夏人的後裔。

周武王滅商後。商朝遺臣箕率五千商朝遺民,帶着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爲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朝鮮”。

西漢初年,燕地封王盧綰背叛漢朝,逃往匈奴,其臣衛滿亦一同出走,並帶同千餘人進入朝鮮半島。衛滿是個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爲依託,不斷招引漢人流民,積聚自己的政治、經濟力量。衛滿勢力大了以後,一舉攻佔王都,自立爲王,國號仍稱朝鮮,歷史上稱其爲“衛氏朝鮮”。

衛氏朝鮮建立後,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此時正值西漢惠帝時期,天下初定,遼東太守經漢廷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爲漢朝藩屬外臣,爲漢朝保衛塞外,不使漢朝邊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領朝見漢朝天,以及各國與漢朝通商,不許從中阻擾。作爲回報,漢朝答應給予衛滿以兵力和物資上的支援。有了西漢藩屬外臣的身份和漢廷的軍事、經濟的支持,衛滿便開始不斷地侵凌和征服臨近小邦,真番、臨屯都主動前來歸順,衛氏政權的勢力因此迅速膨脹,領地擴大到方圓幾千裡。

衛滿的孫右渠成爲朝鮮王時,大量招引漢人流民,以此來冷衛氏政權的實力,而隨着衛氏勢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漢武帝元朔元年,朝鮮半島小番君南宮等,因不滿朝鮮王右渠的控制,率衆28萬歸降漢朝,漢武帝以其地爲蒼海郡。

元封二年,漢武帝爲加強與衛氏朝鮮的藩屬關係,派涉何爲使節前往朝鮮,勸諭右渠王改變對漢朝的不友好政策,結果無效。涉何對出使沒有結果非常氣惱,在回國途中,將護送他出境的朝鮮裨王長殺死,並將情況飛報漢武帝。漢武帝不但沒有責怪涉何,還任命他做遼東郡東部都尉。右渠王對涉何懷恨在心,發兵突襲遼東,殺死涉何,這件事情成了漢武帝發動對朝鮮戰爭的導火線。

就在這年秋天,漢武帝發兵5萬,由樓船將軍楊僕率領一支,從齊地渡過渤海;由左將軍荀彘率領一支,從陸路出遼東,水陸兩路聯合攻打右渠王。公元前108年夏,朝鮮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儉城終於被攻陷,衛氏朝鮮滅亡。以此觀之,衛氏朝鮮跟後來的棒國並無傳承關係。

漢武帝滅了衛氏朝鮮後,在其管轄地先後設置了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歷史上稱其爲“漢四郡”。四郡之下設有很多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罷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後來的平壤,管轄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後因受貊所侵而遷往高句麗西北,管轄高句麗、夫餘等族。

後來西漢衰落,對外孱弱,扶余人便在衛氏朝鮮的領土上建立起高句麗,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爲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莽政權,佔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

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爲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佔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隋統一後。爲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

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另外一支是半島上的土著。

棒們的根是辰國,這是一個在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活躍在半島中南部地域的部落聯盟國家,辰國與衛滿朝鮮長期共存,漢武帝因衛滿朝鮮阻止辰國等鄰近小國入漢朝貢,發兵遠征朝鮮,衛滿朝鮮滅亡後,辰國分裂爲三韓部落,三韓部落後來大部分併入羅國、百濟國,後來又統一入羅。

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羅人的大將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爲高句麗繼承者。但是,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

王氏高麗爲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朝鮮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高麗,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爲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爲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後世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中國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中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爲高麗,高句麗又稱爲“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漢奸們修撰的錯漏百出的《明史》承襲了以往的認知錯誤,還爲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爲源出於三韓的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爲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爲羅、百濟;百濟爲唐朝滅亡,羅又爲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終發展爲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由此可知,棒們的主體是半島上的土著,跟大漢民衆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那個威風了數百年的高句麗跟棒們也沒有多大關係,所以呂布要想讓棒們不再噁心自己,滅高句麗沒用,要滅三韓!

列表

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450章 青州管亥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290章 被他們拒了(一)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767章 呂布再戰三英中第354章 討董之連橫董卓第377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四)第209章 小學堂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446章 女神步梵第190章 袁隗之死第697章 巴西橡膠樹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809章 洛神甄宓下第833章 生擒劉備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534章 準備培養孫尚香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96章 太史慈大戰臧霸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133章 不如你去搶第187章 你娘好嗎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131章 眭固眭白兔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668章 甘夫人甘梅下第267章 潘無雙鏖戰李傕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260章 於夫羅重掌南匈奴第461章 東萊太史慈第774章 擊潰袁術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73章 鮮卑大單于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313章 呂範正軍紀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105章 大匠師鄭渾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312章 同族大才呂範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149章 唯我中央軍第835章 凌遲劉備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295章 集賢院法正馬鈞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329章 貂蟬還做女特務第78章 她有未婚夫第319章 四個姐夫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442章 盛名非虛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480章 匈奴族滅第344章 納杜秀娘爲妾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第822章 樊娟的逆推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138章 郭嘉創軍情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284章 女神童第555章 董卓孫女董白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553章 獻帝皇后伏壽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716章 新五德始終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49章 決定挖寶藏
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450章 青州管亥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290章 被他們拒了(一)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767章 呂布再戰三英中第354章 討董之連橫董卓第377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四)第209章 小學堂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446章 女神步梵第190章 袁隗之死第697章 巴西橡膠樹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809章 洛神甄宓下第833章 生擒劉備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534章 準備培養孫尚香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96章 太史慈大戰臧霸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133章 不如你去搶第187章 你娘好嗎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131章 眭固眭白兔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668章 甘夫人甘梅下第267章 潘無雙鏖戰李傕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260章 於夫羅重掌南匈奴第461章 東萊太史慈第774章 擊潰袁術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73章 鮮卑大單于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313章 呂範正軍紀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105章 大匠師鄭渾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312章 同族大才呂範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149章 唯我中央軍第835章 凌遲劉備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295章 集賢院法正馬鈞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329章 貂蟬還做女特務第78章 她有未婚夫第319章 四個姐夫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442章 盛名非虛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480章 匈奴族滅第344章 納杜秀娘爲妾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第822章 樊娟的逆推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138章 郭嘉創軍情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284章 女神童第555章 董卓孫女董白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553章 獻帝皇后伏壽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716章 新五德始終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49章 決定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