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

新年將近,陸海兩軍的青年軍官們,都在爲了抓住擴軍和聯合軍事演習的機會而全力準備着,而在本土之外,第一次超越英國,奪取世界鋼鐵總量第一桂冠的美國政府,志得意滿的以南北美洲仲裁者的身份,向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所有國家公開發電,邀請各國政府派出代表,赴美參加第一次美洲國際會議。

美國撇開在美洲地區具有重要經濟、政治利益的英法兩國,單獨邀請美洲諸國舉行國際會議的目的不言而喻。

英、美兩國在美洲地區主導權問題上一直存在重大矛盾,而二者間的矛盾,隨着美國政府試圖踐行門羅主義,採取步步驅逐英國經濟、政治勢力後,便變得越加激烈和尖銳。

十九世紀初,中美洲六國獨立後,英美兩國爲了獲取中美洲運河區的開鑿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1841年,英國出兵佔領莫斯基託海岸和巴亞羣島,1848 年佔領運河線路東端的北聖胡安,並利用當地的印第安土著首領爲傀儡,建立了一個接受英國保護的莫斯基託王國。

1849年3月,美國政府明確表態,強烈反對英國政府在中美洲地區擴張殖民地的侵略行爲!

1850年6月,顧慮於美國在北美洲、中美洲地區的局部優勢地位,英國政府被迫選擇妥協退讓的方式,與美國簽訂《克萊頓-布爾沃條約》。

根據條約,雙方不得謀求對中美洲任何地區的佔領;兩國均有權使用將來修建的運河。

條約簽訂之後,不甘心受美國政府逼迫的英國政府遲遲不履行條約。直到1859 年11 月,英國才同洪都拉斯簽訂條約,將莫斯基託海岸一部分歸還洪都拉斯,並承認洪都拉斯對巴亞羣島的宗主權。

1860 年1 月,英國政府在美國方面的步步逼迫下,與尼加拉瓜簽訂《馬那瓜條約》,確認莫斯基託王國的自治地位,並且約定最晚1894 年之前,將莫斯基託王國正式併入尼加拉瓜。

《克萊頓-布爾沃條約》的簽訂與執行,即意味着英國勢力徹底退出中美洲地區,也宣告了美國對外擴張勢力的成功。

不過美國政府的行爲也讓英國、法國產生了忌憚,在之後的南北戰爭中,英法兩國聯手,扶持南方共和政府,意圖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方式,遏制美國的統一和擴張,可惜英法兩國選錯了扶持對象,南方政府根本不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對手,僵持不過數年時間,南方政府最終失敗,而美國聯邦政府則通過南北戰爭和之前的墨西哥戰爭,擴張了領土面積,奠定了世界級大國的根基。

藉助南北戰爭的紅利以及之後二十餘年的本土大擴建時期,美國本土的資本家度過了野蠻的發展期,完成了由自由資本向壟斷性資本的轉變。

1880年之後,爲了減少生產成本、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美國本土的壟斷性企業,越過中美洲地峽,瘋狂的向南美洲各國經濟、政治領域進行滲透。

美國資本的持續涌入,對英法兩國資本財團而言,無疑是一場嚴重的挑釁,爲反擊美國資本的入侵,英國政府藉助它在美洲的軍事和政治實力,利用債務、軍購等手段,逼迫南美洲諸國政府頒佈特定法令,阻止美國資本對英法外資占主導地位的挑釁。

經歷長達數十年的對抗與競爭,自視國家綜合國力得到充分發展的美國政府,想要改變以前的被動弱勢地位,轉而以更加積極的方式參與到拉丁美洲的政治、經濟事務中去,進而將英法等歐洲列強勢力驅逐出美洲,單獨充當美洲國際秩序的仲裁者。

關於建立美洲國家多邊組織的思想,在美國本土受到政界和壟斷性企業界領導人的普遍歡迎,他們把它看作是在西半球樹立經濟、政治霸權的最有效工具。

美國人不打算按照博利瓦爾的設想,即召開一次拉丁美洲會議,邀請美國作爲次要的與會國參加,而是在1880年6月提出了建立一個由華盛頓政府領導的泛美體制的構想,想把拉丁美洲國家納入強大的山姆大叔的保護之中。

他們企圖通過建立泛美聯盟達到的兩個基本目的,一個是經濟性的,一個是政治性的。在經濟上,美國想建立一個美洲關稅同盟,通過它剝奪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在西半球的商業和金融地位,由美國充當拉丁美洲的供應者和資助者。

在政治上,他們要建立一個強制性的仲裁體制,由美國佔據原來英國佔據的位置,充當美洲的大法官和仲裁者。關稅同盟和強制性仲裁意味着在新大陸建立了“美國統治下的和平“。

美國人的野心通過電報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倫敦的外交大樓中,一封封來往南美洲各國駐外使館的電報,快速傳遞着,而在南美洲最南端,沉寂已久的漢國政界,也因此掀起一場不小的波瀾。

“陛下,英國公使亞爾曼爵士希望帝國外交部與英國政府站在同一立場,拒絕美國政府的邀請,反對美國政府介入南美洲事務。”

皇宮外朝一處簡潔古雅的書房內,外交部總長鬍亞基和次長唐景嵩協同進宮,向李明遠轉述英國公使的要求。

“鋼鐵總產量世界第一,美國人自信心爆漲,迫不及待要取代英國人,做整個美洲地區的霸主,如果沒有意外變故,依照英國人擅長變通、及時止損的特性,說不定就讓他們得逞了。”

李明遠呵呵一笑,拿着英國人打趣。

“英國政府這次表現很急切,恐怕不會像中美洲那次輕易妥協,白白將倘大的利益讓給美國人。”

“把吞到肚子裡的肥肉吐出來,送給別人,換作任何人都不會情願。”

李明遠點明英國政府當前的處境,解釋道:“美國本土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糧食、礦產、人口、工業樣樣俱全,按照很多美國政客、財團的宣傳,說美國是天選之地,並不爲過。

而作爲美國曾經的宗主國,經歷墨西哥戰爭和南北戰爭兩次不失敗的干預後,英國政府便將美國設定爲威脅其全球海上霸權的第一假想敵,佔領運河區海峽,阻止美國獲得開鑿巴拿馬運河的權力,支持西班牙王國對古巴的殖民統治,乃至在阿根廷戰爭末期,遠征軍干涉計劃失敗後,承認帝國對拉普拉塔地區的統治權,都可以當做英國人爲遏制美國在南美洲勢力擴張,所做出的佈局。

不過,英國政府還是小瞧了工業的力量,自1850年代起,以電力、內燃機、化工爲主導的工業變革席捲世界,憑藉老式蒸汽機積累的工業優勢,迅速被新工業技術取代,美國在南北戰爭後,用了二十餘年時間,便在新型工業總量上超越了英國,具備了取代英國海上霸權的工業實力,

對新工業改革速度認識不足,對美國綜合國力的提高速度預判錯誤,兩種因素疊加影響之下,纔會有英國政府今日之困境。”

“新型工業改革的速度實難預料,帝國本土的工業藉助新型工業革命,在二十年內,同樣實現了跨越性騰飛,只是,面對美利堅國政府如此大張旗鼓干涉南美洲事務,帝國政府是否要附和英國政府主張,拒絕參加那個所謂的美洲國際會議?”

“同意英國公使的主張,外交部聯合英國駐本土公使館共同發佈聲明,南美洲是所有南美人民的南美洲,不是美國人的南美洲,美國政府沒有權利對南美洲事務指手畫腳!”

聯想到美國本土隱藏的巨大工業實力,李明遠明確指示道:“不僅要配合英國發布外交聲明,海軍方面對南太平洋諸島的實民、要塞建設工作、夏威夷羣島移民安置運輸工作都要加快!

南太平洋是帝國未來擴張方向的重點,是連接遠東地區的樞紐,必須牢牢掌控在帝國軍隊手中,

夏威夷羣島位於北太平洋腹心位置,是美國前出太平洋的第一道島鏈和延伸,東瀛、帝國、美國、英國、法國皆想要將夏威夷羣島掌握在手中,而美國距離夏威夷羣島距離最近,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登陸夏威夷羣島最便捷,依照美國人秉性,他們遲早會對夏威夷羣島下手。”

“可是本土距離夏威夷羣島太過遙遠,而且第二艦隊(太平洋艦隊)實力遠不如美國太平洋艦隊,如果美國人下定決心吞併夏威夷羣島,帝國海軍也難以阻擋。”

唐景嵩不禁出聲提出自己的見解。

“阻礙美國吞併夏威夷難度很大。不過在美國還沒有做好吞併夏威夷羣島的準備之前,儘量增加島上的華人移民數量,給美國人登陸製造麻煩,延遲夏威夷陷落的時間,對限制美國人在太平洋海域的擴張進展,仍然有很大的意義。”

“未雨綢繆,提前佈局,即使不能阻止美國最終吞併夏威夷,但是憑藉夏威夷羣島中,帝國掌控的力量,也可以迫使美國人坐在談判桌前,用其他方面的利益,換取本土在夏威夷羣島主權問題上面的讓步。”

理解了李明遠的意思後,唐景嵩恍然道。

“能夠保持夏威夷羣島獨立地位最好,如果不能阻止夏威夷羣島落入美國人手裡,移居到島上的華人青壯武裝,便是爲本土爭取利益的籌碼。”………………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亞里卡 下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五章 動員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二百零二章 橡膠工業與自行車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運業 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一百零八章 解決灘頭戰鬥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備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五十八章 傷兵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與巴西方面情況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亞里卡 下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五章 動員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二百零二章 橡膠工業與自行車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運業 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一百零八章 解決灘頭戰鬥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備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五十八章 傷兵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與巴西方面情況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