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太太瞬間髒話就飈了一串,杜小明在旁邊哇哇大哭,宋三爺橫眉立眼的讓他們趕緊滾,不然他就打人了。豁出去進了局子也要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滾滾守着自己空空的水盆汪汪叫的特別歡,這貨對自己的東西護的厲害。
宋二笙站在門裡,看着門口這幅熱鬧的樣子,心裡有點後悔。她就是給自己出口氣,再順便讓三爺爺也出口氣,結果這老太太,不愧是有文化的流@氓啊.......早知道就敲那孩子悶棍了,讓他找不着自己。現在到好,她痛快了,卻讓三爺爺家鬧騰了。老爹要是知道了,非蓋自己屁板子不可........
對杜老太太特別看她不順眼這件事,宋二笙真的是不在乎的。人介重男輕女又妒忌長得好看招人疼的小姑娘,是人介的自由,宋二笙充分尊重這種自由,就算厭惡對象是自己。但是吧,她也在三爺爺家住了有些日子了,這杜老太太佔小便宜卻雞賊的性格,她看着真的有點礙眼。
一般人佔便宜,不是偷偷的,就是蠻橫的光明正大。可這杜老太太佔便宜,就滿是一股流@氓有文化的氣息。
先是表示自己多可憐多麼羨慕你,等得到了自己想佔的便宜之後,又說她其實不怎麼喜歡,但隨便吃吃隨便用用,都是爲了給你面子。比如借茶葉借報紙借盤子碗醬油醋借雨傘雨鞋借米麪等等。這些都是宋二笙親眼所見她來借過的。然後一直沒看見她還什麼。什麼都沒有。完全把三爺爺家當她的私人倉庫了。
還有一種策略呢,是巧立各種名目來要東西。常用的是居委會有什麼活動,需要什麼。最後東西大部分都進了她自己的口袋,剩下捐給居委會的東西,也從來都是寫自己的名字。
再有一種策略,也是讓宋二笙看的歎爲觀止。大牀單被罩什麼的,大家都會在樓下的空地上曬晾。她看誰在那裡晾了,立馬也把自己家的洗了晾過去,然後把別人的和自己的裹在一起抄走。等人介找上門來要東西,老太太就說,她眼睛不好,看不清,不好意思什麼的。你自己進來找找,那個是你家的。
別人也不好發火,進來一找,發現自家的牀單被罩不是被老太太用了,就是被老太太燙了一個窟窿或者撒上了菜湯之類的。拿走吧,覺得窩火噁心。不拿走吧,更窩火噁心。
杜老太太這招,還適用於和別人一起摘菜。她都是看別人買什麼菜自己也買什麼。大家一起坐着聊天摘菜之後,她家的菜總會比摘之前多出那麼一小把來......韭菜這種最常見了。
大家對杜老太太的各種策略,這麼多年的街坊了,都知根知底了。但誰家也不能不洗牀單被罩不曬被子,誰家也不能因爲害怕丟菜就脫離大傢伙糟蹋自己樓房的廚房。所以就儘可能的忍了。主要杜老太太也聰明啊,裹走的牀單被罩都是別人家用的比較舊的,介於換新之際的。
雞賊到這份上,也是奇才了。
宋二笙一塊新浴巾,就被這老太太裹走了。她認識吉娜的,沒拿,猜到這是她的,就下手了。大概是因爲對她實在是厭惡吧,都沒管新舊。吉娜去要了,拿回來之後,上面一條明顯是被剪子剪開的大口子,完全沒法用了,只能當抹布了。宋二笙當時心裡一股火氣,她多護短啊,這浴巾還是她貼身用過的,被弄成這樣,但礙於是在三爺爺家,是三爺爺家的鄰居,她笑着就忍了,拿着破浴巾給滾滾墊窩了。
第二天宋華瑩給她買了一塊更好的也沒能讓她消了氣。
這件事,就是宋二笙拿磚頭砸杜小明的根由。她自來都不是冤有頭債有主那掛的。就算是按照敬老的道德觀念,她也不能對一個老太太出手。然後拍死了自己蝴蝶的杜小明就這麼撞了上來——孫子!!不砸你砸誰啊!!!
出氣的結果,就是招來了有文化的流氓的新一波言語攻擊........這老太太把避重就輕發揮到了極致啊......但對於她居然想讓自己給她親愛的孫子當小媳婦,宋二笙也是挺意外的........
拉麪沒吃成。宋三爺做了手擀麪,炸了肉丁醬,拍了黃瓜,簡單的一頓飯在家吃的也是滿嘴香噴噴的。
宋二笙抱着飯碗正吃的滿頭大汗呢,宋華蓮回來了,手裡提着一把斧子........
宋二笙一口麪條差點沒噴出去,太狂野了吧?
“好好吃,喝可樂不喝?”宋華蓮把斧子放下,從冰箱裡拿了一聽可樂,找了常溫的給宋二笙兌了一杯,剩下的自己都喝了。宋三爺問她吃不吃,她擺手,“氣都氣飽了!!!”
宋三爺咬了一口蒜,“你知道啦?誰跟你說的啊?”這點事,他在呢,何至於就麻煩上大閨女了。
宋華蓮捂嘴打了一個嗝,“三樓的袁大腦袋給我打的電話。”
宋三爺皺了下眉頭,“你不是一直看不上他嗎?幹嘛還不讓他心死啊?那孩子是個實在的,你別禍害人介啊!”
宋華蓮嗤笑,切了聲,“他一個二婚帶着孩子的,死氣白咧的追着我,不就是想着我也是二婚帶個孩子的,和他最相配嘛?我呸!這種人利己又自卑,實在什麼啊,我要是想結婚,頭婚的大小夥子,我一抓一大把!!”
宋二笙悶頭吃麪,蓮姑姑這人,真的,給她扔荒島上,估計她都能自己建立起來一個國家.......
宋三爺瞪了她一眼,他雖然一貫不管子女們的感情問題,但當着三千,說這什麼話,“所以你就拿着斧子去嚇唬人了?”
宋華蓮嗯了聲,“我拿着斧子敲了半天門,她大概是從貓眼裡瞅見了,沒開也沒言語,我把她放在樓道里的那些亂七八糟擋道的,都從垃圾道里扔下去了,還把她那幾盆花都砍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