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鐵投降了,這孩子,真是,怎麼養的,“我也知道打死這隻貓有點殘忍,但是,你不知道,藝術上的犧牲就是在所難免的,我也是爲了把一個真實的畫面,呈現給觀衆啊......”
宋二笙看向周康,“周大爺您也是這麼想的?”
周康笑着不說話。
宋二笙看着那隻貓,“衆生平等,萬物有靈。這話說着,也是挺沒意思的.....”說完看着伍鐵,“藝術就是藝術,您就別把您的無能歸咎到藝術頭上了。”
伍鐵沒生氣,“我怎麼無能了?”
宋二笙笑着說,“假的東西,您拍不真實,這不是無能是什麼?而且,除了變態之外,沒人會想看一隻貓被活活打死吧?您真的知道觀衆想看什麼嗎?觀衆想看的,真的是真實嗎?我說這些,也是挺沒資格的。”她只看書。
伍鐵和周康都以爲宋二笙的意思,是說她年紀小。
周康問宋二笙,“那你覺得,觀衆想看的是什麼?”
宋二笙想了想現在的時代和文化環境,“天上掉餡餅之後發現是餿的,心態迴歸平和之後,發現餡餅裡有塊不大的金子......”現在的人們,在改革開放之下,已經見識到金錢價值這個概念。樸實踏實的態度,有些人守得住,有些人,就守不住。但無論那種心態和性格的人,對一夜暴富的想法,都是有的。但因爲過去幾十年的影響還具有強大的存在感,所以人們大部分來說,還都是膽小的......
伍鐵對於宋二笙這個特別形象又抽象的比喻,想了半天,才明白,“你是說,大起大落,失而復得?”可是,“這會不會,太空洞了?”
宋二笙沉默下,再次開口,“首先,人們都生活在真實的生活之中的。電影上演的再如何真實,也只是會引起一部分人的代入感,或者相同經歷者的共鳴而已,而在其他大多數人看來,就是一個故事,一部電影而已,悲劇就哭一場,喜劇就笑一場。說到底,產生共情或者純粹的看客,都是追求一個情緒釋放的痛快。”
說白了,你要追求的不是電影的真實,而是看客的反應。
伍鐵現在,明顯是處在一個艱難的人生十字路口。他到底該選擇什麼,該何去何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掙扎,迷茫,她說劇本不合理,他立馬就改,別人說這裡那裡都不好,他也想都不想,就改劇本。宋二笙聽老叔說,他這次的拍攝機會,還是他老師幫他爭取來了,有窮途末路的意味了......
“文人說四大名著之首,是紅樓夢,老百姓卻一報名著,張口就是三國演義。”宋二笙神色平和的說着,“這件事往深了說,是人性和信仰,淺了說,就是大多數人都喜歡酣暢淋漓的痛快感覺......”這就是看客普遍最真實的反應。
無視周康火熱的注視,宋二笙說完了自己在電影上面的建議,就直接笑眯眯的看着伍鐵,“您想擺脫無能,獲得成功,就要擺的清自己的位置。您是講故事的人,目的是爲了讓別人喜歡這個故事,而不是先喜歡上您.......”很多熱衷於輸出自己文學思想和藝術理念的人,都過於着急展現自己的優秀,想讓別人記住自己,認同自己,進而贊同欣賞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這樣做的話,也不是不成功的。但是,在導演這個工作上,伍鐵表現的,太急功近利了。既想標榜自己曲高和寡,走文藝路線,又想告訴組織,我是人民的兒子拍人民的電影......這也太難了吧?
伍鐵把自己逼得,都快沒有退路了。這也和他太着急太害怕有關係。宋二笙覺得,當你對自己的信念都感到迷茫矛盾的時候,就不要想着通過電影向觀衆展示或者灌輸什麼了。越是努力想證明自己的不平凡,就會流於平庸。觀衆不會因爲你的努力,就買賬的。
盲目的努力,再怎麼努力,也是會得到無能而已。不如看清自己,堅定信念,老天爺偏疼天才,但,天道也是酬勤的。
很多事情都驗證了,大多數時候,選擇走羣衆路線,纔是最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方法。
宋二笙站起來,“這些都是我昨天聽爺爺姑姑們說的。”反正不是我的說的,您看我也是沒用的。擺手讓孟奔帶着竇督那三孩子帶着貓走,“哦,買貓的錢不用還了。”看向水牛,“孟奔會幫你還上,就當是你跟他借的吧。記得還錢哦,不算你利息,也不限你時間.......”反正這個虧,就讓劇組自己吃了吧。還不還都一樣。
宋二笙前腳剛回屋,她這回帶了一個錄音機來,小姑姑給她買了很多朗誦磁帶,吉娜給她帶了一些翻錄的英文歌。這錄音機能自己用電池,雖然需要很多,可畢竟這裡的電不容易用。宋二笙翻出一盤磁帶,還沒放進去,宋華楠進來了。
“你又在片場說什麼了?他們都追問我咱們家的教育方法呢......”宋華楠嘴上抱怨,可臉上一片得意。他都聽常麗麗說了,她都暗中給自己討教宋家的教育方法,再也不顯擺她多會養孩子了......
“笨笨想救一隻貓而已。”宋二笙按下播放鍵,調大的聲音,翻錄的聲音小。都是以後很經典的英文老歌。
宋華楠坐下來,跟着哼了幾句,纔開口,“那隻貓是救下了,買貓錢也沒要,現在片場那裡,好幾家人帶着自家的貓去求着犧牲奉獻呢,還有兩家帶着小狗去的.......”
宋二笙臉色一點沒變,這很正常好嘛?就這,您有什麼爲難到不敢說的。劇組肯定不會再買貓了啊。
“都被老劉勸回去了。”宋華楠支着腦袋側躺下來,“三千,你說,他們真以爲,現在賣了貓拿了錢,回頭在讓孩子找你哭一哭,就能把貓要回來,還白得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