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剛剛劃破雲層,蒂姆便早早的率領衆人離開了馬六甲港,直奔新加坡島而來。
這一次隨行的人員主要是商人和少部分用來保護船隊安全的海軍,其餘的人則都停在馬六甲港口等待着最終的武器交接儀式。
馬六甲港口距離新加坡島的路程本就不遠,是以蒂姆等人很快就來到了新加坡港。
此刻,新加坡島上的居民已經統統被曼蘇爾沙派人給遷移走了,如今還住在島上的人無非就是那四百多名從白羊王朝招募的青少年勞動力和一些尼普頓王國的士兵,看着無比安靜的新加坡,蒂姆的心裡也不由得隨之一靜。
“最近的時間,大家暫時就居住在這裡,島上有不少的房屋,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回身看着衆位商人,蒂姆朗聲吩咐。
現在布魯諾還在海塞卜,而克魯伊夫扔在馬六甲港口處理同曼蘇爾沙交接武器的情況,是以諾大的新加坡島此刻已經是羣龍無首,沒有核心人員存在了。
所以蒂姆也不敢再繼續前進了,只能暫時在新加坡定居。等布魯諾來了以後,再考慮是否繼續向東前行抵達日本和大明。
商人們不敢違背蒂姆的命令,當下連忙表示同意,隨後都搬運着自己的行李進入了新加坡暫住。
揮手叫住奧雷里奧,蒂姆一甩袖子指着遠處的海洋說:“你感覺這裡的生活環境怎麼樣?”
雖然不明白蒂姆的用意,但是奧雷里奧還是老實的回答:“這裡的生活環境還是挺好的,而且遍地都是香料,非常適合做生意,要說唯一的缺點麼,就是這裡的氣候太炎熱,下雨太頻繁,大家都感覺自己的全身溼漉漉的,有的人更說晚上睡覺的時候自己的被子太潮溼,反正很不舒服。”
聽完他的話,蒂姆眉頭一挑:“是嗎?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來自地中海的沿岸地區,要知道地中海地區的溫度也很高的。”
“這,陛下您這是什麼意思?”奧雷里奧不由得一愣:“您爲什麼會問我這樣的問題。”
“奧,是這樣的,如今我們已經得到了新加坡,而新加坡是一個典型的適合發展商業貿易的港口城市,因此我打算從你們當中選一些人出來定居在這裡,幫助我們國家更好的發展這裡。”蒂姆轉身坐在海邊的石頭上慢慢的說。
奧雷里奧不由得眉頭緊皺:“陛下,這,這距離伊比利亞半島實在是太遠了,我想恐怕沒有人願意呆在這裡啊!”
蒂姆不認同的搖搖頭:“這只不過是你個人的想法而已,你不想留在這裡,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不想留在這裡,好了,我的意思你已經聽明白了,現在你就給大家傳達一下吧。”
“是,陛下。”被蒂姆訓斥了一頓,奧雷里奧耷拉着腦袋離開了。
等奧雷里奧離開以後,蒂姆便拿出了紙筆開始梳理大明王朝此刻的歷史信息。
這次東方之行從里斯本出發的時候是1450年9月,而如今已經是1451年8月了,在這個時間點那就意味着大明王朝此刻已經是土木之變(1449)後的第二年了。
土木之變結束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刺俘虜,大明王朝爲了安定政局,便由朱祁鎮的異母弟弟朱祁鈺登基做皇帝,而沒有選擇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
“所以,朱祁鈺此刻是大明王朝的皇帝?”蒂姆咬着筆桿,腦海裡搜索着朱祁鈺的信息。
正統十四年(1449年),朱祁鈺的皇帝哥哥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留他爲監國,結果爆發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
一時之間,朝野震驚,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戶準備轉移財產,個別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對危機局面,大明朝堂之上圍繞是“戰”還是“遷”開展了紛爭。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孫太后壓陣,監國朱祁鈺主持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
首先是翰林院侍講徐珵(即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的變化首先提出遷都南京,以避刀兵,“南遷”之議,頗得一些大臣支持。
于謙當即否定這項提議,認爲皇陵、宗廟、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輕易遷移;而且要以北宋爲教訓,指責南遷是亡國之論。
正統年間,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殺,衆大臣紛紛吐氣揚眉,甚至跪在午門外,要求監國朱祁鈺懲處王振餘黨。
這時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當即被憤怒的羣臣打死,並將王振同黨,王振外甥——王山也被當庭打死,史稱午門血案。
朱祁鈺看着眼前血腥的情景害怕想回宮去,于謙立刻拉住他的衣袖,說王振罪當誅九族,馬順等罪當死,應不予追究。
在於謙的壓力下,於是朱祁鈺下令馬順等罪有應得,衆臣無罪。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書朱祁鈺,希望他以江山社稷爲重,承繼大統。當時的皇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爲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稟明皇太后,最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擁立朱祁鈺爲帝,改元景泰,遙尊明英宗爲太上皇,同時大規模的清算行動展開,諸多的王振黨羽紛紛落馬。
突如其來登上皇位,大權在握,朱祁鈺也就不願意放手,北京保衛戰之後,明軍多次擊敗瓦剌,瓦剌首領也先見撈不到好處,便想放了明英宗,藉此求和。
他想放,可是朱祁鈺卻不願意接。大臣建議朱祁鈺迎回明英宗,他不悅,說我本來不想當這個皇帝的,當初是你們逼着我當的。
這個時候,于謙說,皇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更改,所以理當儘快接他回來,朱祁鈺見最得力的大臣都這麼說,只得說:“聽你的,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