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趁夜奔襲全椒

PS:後天就要考試,要考一週。所以寫的會有點差強人意,還請給位大大見諒。不過不會斷更的。等試考完,十三就會花時間在更新上,努力寫好這本書,雖然這本書很難取得好的成績,但是十三不想這麼輕易放棄。第一本,對於十三來說其意義非凡,所以十三不放棄的同時,也許王各位也能夠不放棄對十三的支持!

――――――――――――――――――――――――――

等其他人走出帳後,中軍大帳中只有張遼、陳衛、陳登和魯肅四人了。張遼見陳衛沒有走,問道:“子忠還有什麼事?”

陳衛道:“有!”說着從懷中拿出喬國老寫給韓浩的勸降書,遞給陳登道:“且先看看這個。”

陳登順手接過那塊錦布,狐疑的打開那份錦布,然後細細看了起來,看完之後,臉上佈滿了喜色,於是將他遞給了主位上的張遼。等三人都看完之後,三人臉上俱是大喜之色。

陳登道:“這韓浩也算是個能吏,而且頗有幹才。其現在在袁術帳下,任合肥長兼都尉。如果能夠勸其歸降,對我軍此次行動來說,則又是順利的多。不過,我軍當好好利用這份勸降書。”

張遼問道:“陳先生的意思,是要利用這份勸降書勸降韓浩之後,再命其詐出其他守城的軍隊,譬如陰陵縣,然否?”

陳登點頭笑道:“正是。”

這時候魯肅道:“嗯,此計甚好。不過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韓浩此人不僅是個幹吏,而且也是個忠義之人,如果一旦勸降時機不對,則會適得其反。要是到時候其據城而守,相信以其之才,我軍要想攻下合肥也要費番周折。而這對我軍的行動來說頗爲不利。所以我軍當速戰速決,一定要在其他諸侯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以閃電般速度迅速拿下九江郡其餘諸縣,然後困住壽春城,否則等其他諸侯知曉我軍動向時,必定會對我軍造成一定的壓力。對於在廬江的主公也會有威脅。”

陳衛在張遼幾人說時,就在思考,當聽魯肅這麼一說,問道:“子敬先生說的是我軍先佔領幾座縣,然後在圍住合肥,再以利害勸說韓浩來投降?”

魯肅聽陳衛說完,眼中略帶驚訝的看了看陳衛,暗道:“這陳衛看來不是個無能之輩啊,單憑這句話,當也是有謀略之人,看來呂布當真是會用人了。早先的陳宮,再者那高順和這張遼俱是大將之才,然後又是徐州世家家主陳登,再者就是自己的義弟呂蒙呂子明也投靠呂布的麾下,這看來這老天也要興呂氏啊。也許,自己投靠呂布也許真的能夠建立一功業也說不定。

見陳衛目光清澈似水的盯着自己,魯肅鎮定的微笑道:“不錯,子忠所言甚是。以在下的意思,是要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奪下全椒、阜陵、浚遒三縣,然後,再封鎖消息,兵圍合肥,此時再派人進城勸降韓浩。韓浩見合肥被圍,又有喬國老的書信,韓浩必定會來降,然後再率兵伺機奪取歷陽。”

魯肅一說完,衆人都低着頭,細細的想了想,覺得魯肅說的有理,於是都贊同魯肅的建議。

張遼道:“既然如此,那子忠當便宜行事。本將和陳先生則領兵北上,攻打陰陵。如此,子忠且去準備兵馬。”

“諾!”

陳衛和張遼告別後,便出了帳外去準備去兵馬去了。

而魯肅則是去準備出征的相關事宜。

此時天色也剛剛入黑,本是將士們休息的時候,爲了避免敵軍的探子有所察覺,張遼便決定讓大軍半夜時分出兵,所謂兵貴神速,也要出其不意。

在剛纔陳衛和張遼幾人在中軍大帳商量時,張槐和張靖兄弟二人便去外面整頓軍馬去了。

軍營中因爲大軍要出兵,所用的營中將士都忙碌了起來。營中燈火通明,將士們因爲準備兵器鎧甲戰馬而弄出的一些聲響,頗有一番熱鬧。人的跑動聲,馬的低鳴聲,從營中傳來。讓站在軍帳之外的陳衛自有依然感慨。

陳衛擡頭仰望天空,見天空還算晴朗,羣星璀璨,星光熠熠。陳衛想到了徐州的靜兒,想到了廬江的小喬。也許今後,自己不是一個人。自己不僅要爲自己而活,也要爲自己所愛的人。陳衛也明白,生逢亂世,既然選擇了輔佐呂布,那就要好好的幫助呂布成就霸業,那自己才能夠活下去。而要想呂布成就霸業,那就先從自己爲三軍統帥,爲呂布征戰天下。

想到此,陳衛再看看遠處漆黑的夜空,眼神中多了份堅定。這一刻,陳衛似乎心境豁然開朗起來。這種心境的開朗與之前對武藝的參悟不一樣。這是一種心靈的開朗,陳衛如實想到。

就在陳衛陷入思考時,從自己後面傳來一聲,將陳衛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

“子忠,在想什麼呢?”

陳衛轉過頭,發現是魯肅,笑道:“沒什麼,只是若有所思罷了。”

魯肅走上前來,對着陳衛微笑道:“不介意我稱你子忠?”

在陳衛的眼中,魯肅是一副敦厚老實的長者,見對自己說話並沒有那種嚴肅,陳衛感覺很親切。自己來自後世,其實是沒有那種尊卑貴賤之分,也沒有對儒家繁瑣禮教的尊崇的思想。見魯肅這般,讓陳衛倍感一種隨和親切的感覺。嗯,就是一種像老大哥對待小弟的感覺。這種感覺與高順對自己那種感覺不一樣。高順是那種將感情埋藏在心底,不輕易表露的那種。

“先生說笑了。先生年紀長於衛,自可稱衛表字。”陳衛忽然又道:“對了,先生來找衛,可是有什麼事?大軍已經集合好了?”

魯肅見陳衛說起正事,也正色道:“嗯,大軍已經集合好了。我們該出發了!”

“嗯,那先生就隨衛一起去大軍集合處!”

“好!”

二人來到校場。此時校場的一處,已經集合好了約一萬三千的大軍,外加一千騎兵,乃是黑騎營。校場四周架起了鐵鍋,鍋中熊熊燃燒着滾油,將這漆黑的夜空下撐起了一片亮光。透過那暗黃的燈火,陳衛分明從這些士兵的臉上看出了興奮,這與廬江守軍不同。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呂布的幷州兵的戰力要強於廬江兵。但這份氣勢,這份對戰爭的渴望的氣勢,一看就是百戰精銳之師。雖然後期兵力有所損耗,補進了一些新鮮血液,但是在原先的幷州老兵的帶領下,迅速的成長了起來,現在他們缺少的就是戰爭的洗禮,然後纔可以成爲真正的精銳之師。

從剛剛那一段時間,一萬三千,外加一千騎兵的集合的速度,就可以知道,這支部隊的軍紀如何了,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也可以知道這支部隊的戰力如何了。當然這也得益於陳衛在徐州時,將後世的軍隊的訓練方法灌輸到徐州兵中。後世軍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軍紀。所以陳衛在徐州的時候,就特別強調軍隊的紀律,鐵血的紀律。當然當高順和張遼等人見到陳衛的訓練方法有很大的效果時,便紛紛開始在各自的軍隊中加強紀律的重要性。以至於現在呂布手下的幷州兵的戰力絕對要比自己初臨漢末時要強上數倍。

校場上,一萬人,乍一眼看去,人山人海,人影攢動,黑壓壓的一片。但是卻顯得格外的寂靜,唯有士兵們因爲興奮而發出的粗重的呼吸寂靜可聞。

張槐和張靖二人站在軍陣之前,和身後的一萬餘士兵靜靜的看着站在點將臺上的陳衛。

陳衛此是才真正體會古代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熱衷於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的豪情,只因爲當自己站在這點將臺上,面對着大軍時,那種豪情油然而生,也只有身臨其境,纔會體會出那種萬丈豪情。

面對着底下的士兵,陳衛覺得要說些什麼,於是慢慢的醞釀了一下情緒,然後提氣大聲喝道:“將士們,知道爲什麼在這個時候來召集你們?”

“知道!”士兵們異口同聲的吼道。

張槐和張靖早就將命令傳達了下去,所以所有的士兵早就知道了此次要幹什麼了。

“很好,既然知道了,那本將也不廢話了。本將只想告訴你們,殺敵立功,當在今朝。建功立業,報答主公,當在此時。不管你們從軍是爲了當將軍,還是爲了取個婆娘,亦或是爲了有口飯吃,我告訴你們,只有上陣殺敵,你們才擁有一切。告訴本將,你們明白嗎?”

“明白!”士兵全都怒吼起來。士兵個個都興奮起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陳衛欣慰的點了點頭。身後的魯肅則是暗暗讚道:“呂布手下果然個個都是大將之才。

“好,廢話本將也不說了,出發!”

於是大軍在張槐和張靖兩兄弟的統領下,便出了軍營。

陳衛轉過身來,對着魯肅道:“先生,我們也該出發了。長途行軍,辛苦先生了。”

魯肅卻灑然一笑道:“子忠小看我了。別看肅是一個文士,其實早年的時候,我可是學過武藝,訓練過箭術的。”

“那就好!請!”陳衛想起歷史上的魯肅好像在投靠孫權之前是學過一些武藝,所以也就不在擔心了魯肅經受不住行軍的勞苦了。

在陳衛率領大軍出的軍營後,張遼也率領大軍出的軍營。東城共有兵力三萬五千人馬,留下五千人馬由張遼的親衛隊長李封鎮守,自己則率領着一萬八千人馬,加上兩千雁北騎北上攻打陰陵。

在漆黑的夜空下,一隻黑色的蛟龍在無聲的朝着全椒方向潛行。

人銜枚馬裹蹄,大軍悄無聲息的想着全椒急速而去。由於軍紀嚴明,雖然是萬餘大軍,竟也沒有發出太大的聲響,唯有士兵行軍時,發出的鎧甲兵器摩擦的細微聲響。

大軍也不擔心在黑夜中會迷失方向,因爲在陳衛來之前,張遼就已經命人暗暗查探了九江郡內的地形,此時又加上魯肅的指引,大軍一路順利地朝着全椒縣而去。

來自後世的陳衛也知道情報的重要性,於是將軍中的斥候悉數撒了出去,一有情報即刻回報。

在斥被派出去之後,陳衛這才放心了不少。看了看邊上的鎮定的魯肅,陳衛原本也因爲初次領兵而有些浮躁的心也鎮定了下來。

經過魯肅的介紹,這全椒和阜陵二縣乃是九江郡的轄下的兩個小縣,城牆並不高,所以袁軍並沒有佈置多少人馬,袁術只在合肥佈置了大約數千人馬。而且全椒和阜陵二縣相距不過幾十里,一個時辰就可以到達。所以魯肅建議,在奪取全椒縣後,當封鎖消息,然後趁着敵軍未料到我軍佔領全椒縣後,再趁勢奪下阜陵縣。

陳衛聽後點點頭,藉着歷史的記憶,他還是相信魯肅的才能的。當下點頭應允。

一路上未了避免敵軍知曉,大軍全都是刻意避開一些小城(這類的小城並不是真正的城,更不是縣城)。經過三個小時的急行軍,大軍終於趕到了全椒縣十里之外的一處小山坡上。

陳衛一面命大軍隱藏在山坡後的密林裡抓緊休息,另一面,陳衛則是命斥候去城下打探消息,但是一定要保持隱蔽性。

安排好一切後,陳衛這才找來魯肅,一起商量如何奪取全椒。

PS:你們覺得陳衛會如何攻取全椒縣?大家不妨猜測一下。

第230章 南就聚比鬥第43章 勸降徐晃(二)第156章 好色乃本性第10章 劉曄謀第19章 忠心陳衛第55章 妙人周倉第7章 劉氏三傑第197章 史渙來投,曹孫出兵第43章 勸降徐晃(二)第10章 劉曄謀第235章 徐州危矣?第12章 齊聚徐州(一)第17章 歸心第80章 攻東莞第55章 妙人周倉第175章 劉曄定計第15章 暴風雨來臨的前夕第119章 呂布激呂蒙第196章 勸降韓浩,陳衛說之第128章 君臣釋懷第165章 爲何相愛如此痛苦(一)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85章 城南大戰第148章 廬江有二喬第121章 呂布論武技第44章 徐晃歸心(一)推薦幾本新書第84章 靜候高覽第193章 張遼定計奪陰陵第18章 拜訪柳府第78章 突圍上第182章 城中激戰(續)第199章 虛虛實實,曹仁撤兵第145章 廬江之行(一)第3章 高覽降第10章 劉曄謀第248章 交手第150章 謀廬江第3章 高覽降第11章 泰山賊寇第7章 劉氏三傑第52章 曹操退兵(三)推薦幾本新書第59章 誘敵(一)第72章 定計收徐盛第7章 陷陣營都督高順第90章 袁譚敗逃第52章 曹操退兵(三)第183章 美人香消玉殞第171章 百騎逞威(下)第272章 臨睢血戰!明天大爆發推薦幾本新書第175章 劉曄定計第119章 呂布激呂蒙第245章 呂布單騎闖幾嶺谷第74章 贈槍第246章 黃蓋身死呂布並不怕死第23章 計將安出第7章 劉氏三傑推薦幾本新書第90章 袁譚敗逃第16章 張遼智計立威第197章 史渙來投,曹孫出兵第170章 百騎逞威(中)第131章 血濃於水第227章 漢醫學院館第28章 大戰將起第45章 徐晃歸心(二)第261章 秘議第264章 四方會動(二)第155章 再遇佳人第212章 漢末梟雄袁公路(下)第222章 梟雄末路(下)第14章 落寞的陳衛第34章 大破敵軍(二)第230章 南就聚比鬥第194章 雁北騎建功第6章 諸葛瑾加入第120章 呂布鬥呂蒙第129章 議事第183章 美人香消玉殞第6章 諸葛瑾加入第127章 悟第14章 齊聚徐州(三)第22章 親衛統領第116章 靜兒的心第150章 謀廬江第240章 壯哉程普第4章 分別第121章 呂布論武技第12章 齊聚徐州(一)第78章 突圍上第161章 強娶第135章 大婚(二)第280章 譙縣之戰第256章 拼命三郎第216章 落魄的紀靈第80章 攻東莞
第230章 南就聚比鬥第43章 勸降徐晃(二)第156章 好色乃本性第10章 劉曄謀第19章 忠心陳衛第55章 妙人周倉第7章 劉氏三傑第197章 史渙來投,曹孫出兵第43章 勸降徐晃(二)第10章 劉曄謀第235章 徐州危矣?第12章 齊聚徐州(一)第17章 歸心第80章 攻東莞第55章 妙人周倉第175章 劉曄定計第15章 暴風雨來臨的前夕第119章 呂布激呂蒙第196章 勸降韓浩,陳衛說之第128章 君臣釋懷第165章 爲何相愛如此痛苦(一)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85章 城南大戰第148章 廬江有二喬第121章 呂布論武技第44章 徐晃歸心(一)推薦幾本新書第84章 靜候高覽第193章 張遼定計奪陰陵第18章 拜訪柳府第78章 突圍上第182章 城中激戰(續)第199章 虛虛實實,曹仁撤兵第145章 廬江之行(一)第3章 高覽降第10章 劉曄謀第248章 交手第150章 謀廬江第3章 高覽降第11章 泰山賊寇第7章 劉氏三傑第52章 曹操退兵(三)推薦幾本新書第59章 誘敵(一)第72章 定計收徐盛第7章 陷陣營都督高順第90章 袁譚敗逃第52章 曹操退兵(三)第183章 美人香消玉殞第171章 百騎逞威(下)第272章 臨睢血戰!明天大爆發推薦幾本新書第175章 劉曄定計第119章 呂布激呂蒙第245章 呂布單騎闖幾嶺谷第74章 贈槍第246章 黃蓋身死呂布並不怕死第23章 計將安出第7章 劉氏三傑推薦幾本新書第90章 袁譚敗逃第16章 張遼智計立威第197章 史渙來投,曹孫出兵第170章 百騎逞威(中)第131章 血濃於水第227章 漢醫學院館第28章 大戰將起第45章 徐晃歸心(二)第261章 秘議第264章 四方會動(二)第155章 再遇佳人第212章 漢末梟雄袁公路(下)第222章 梟雄末路(下)第14章 落寞的陳衛第34章 大破敵軍(二)第230章 南就聚比鬥第194章 雁北騎建功第6章 諸葛瑾加入第120章 呂布鬥呂蒙第129章 議事第183章 美人香消玉殞第6章 諸葛瑾加入第127章 悟第14章 齊聚徐州(三)第22章 親衛統領第116章 靜兒的心第150章 謀廬江第240章 壯哉程普第4章 分別第121章 呂布論武技第12章 齊聚徐州(一)第78章 突圍上第161章 強娶第135章 大婚(二)第280章 譙縣之戰第256章 拼命三郎第216章 落魄的紀靈第80章 攻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