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經世致用

菜接着又上了一巡,酒也又喝一遭。趙昺已似有醉意,大談起自己對未來軍隊建設的規劃,他以爲別看當下大宋已經擁有中央禁軍和地方州軍五十餘萬。但是若是大舉反攻江北,兵力仍顯不足,因爲不但要承受戰爭中的傷亡,還要對新佔區進行駐守,即便在當下的基礎上擴編一倍也不一定夠用。

不過以大宋當前的經濟實力又難以承受高昂的軍費,這又與擴軍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趙昺想要組建預備軍官團。他的意思是先搭起架子,但這支軍隊平時只配備各級軍官和基層骨幹,並不滿編,也就是支官多兵少的影子部隊,番號只存在於兵部的花名冊上。

而趙昺這貨是摳慣了的,他覺得維持這樣的影子部隊也是要花錢的,於是他將主意打在了兵部所轄的訓練營上。要知道當前兵部所轄的訓練營已有三十餘所,不僅擔負着新兵的入伍前訓練,還承擔着培訓炮兵、騎兵、醫士、工程、水軍等專業技術兵種的骨幹培訓。

這些訓練營散佈在江南各府及各軍,這個軍當然不是指軍事編制的軍,而是古行政區劃的名稱,設置在戰略上的軍事要地。它們多是團級編制,大的是師級編制,各級軍官配備完善,只要補充進新兵,配發武器就可以拉出一支隊伍。

趙昺的意思是把各個訓練營利用起來,平日除了承擔正規軍的培訓任務外,還可以利用農閒訓練駐地的州軍和鄉兵,一旦需要就可以迅速補入兵員,整編成軍,只要將幾個訓練營再次整編便可成爲一軍或一師,兵部再遣統兵的將領就能上陣了,雖然不能與常備軍的戰鬥力相比,但也可承擔護送輜重、保護運輸線、維持新佔之地治安等低強度戰鬥任務。

陳任翁對小皇帝的設想十分贊同,這樣既解決了戰時兵員不足的問題,平時又可節約大量的軍費。但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議,可以將各個訓練基地擴建,在承擔訓練任務的同時,還可以擔負儲備武器裝備,軍需用品的職能,可以進一步提高動員能力……

“陛下,我們太學亦時時進行軍事訓練,是不是也要作爲預備軍編伍上陣呢?”正當趙昺大談建立預備軍團的時候,陳禮時插言道。

“哦,若是戰事緊急也不無可能,屆時是不是會逃避啊!”趙昺放下箸子,看看陳禮時言道。

“陛下,父親常常教導,國有危難,豈能坐視,尤其是陳家子弟更是責無旁貸。陛下有詔,吾必會持槍上陣,絕不會逃避!”陳禮時聽了起身施禮道。

“坐吧!朕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趙昺壓壓手讓其坐下道,“太學生中是不是有人反對進行軍事訓練,以爲這是多此一舉呢!”

“這……”

“陛下問話,要如實回答,猶豫什麼!”陳任翁見兒子吞吞吐吐,厲聲喝道。

“稟陛下,同學們雖不敢明言,但私下中卻多有不滿,稱朱子言:內無妄思,外無妄動。讓士子們舞槍弄棒有違聖人之訓!”陳禮時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放屁,朱子還大過孔子嗎?其算什麼聖人!”沒等趙昺說話,陳任翁已拍案而起道,“聖人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其乃是惡意詆譭聖人,其心可誅!”

“麟洲不得無禮,肆意妄言!”陳則翁見狀連忙制止道。他知道當下盛行理學,若是傳了出去,不知要有多少士人要罵他們,陳家還不被唾沫星子給淹了。

“麟洲先生所言不錯,這話就是放屁。古有君子六藝之說,幾位先生自幼也是如此教導朕的,而兵戎之事事關國之興亡,卻因爲其自身的憎惡,竟將習武與賭博相等同,且遺毒至今,必須要堅決扭轉!”趙昺恨恨地道。

大家其實一直以爲學生軍訓貌似是很現代的事兒,說起來你恐怕不相信,在中國已經有幾千歷史了,至少在西周時期,學校學生就要參加軍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這是那會兒政府的頭等大事,“祀”關乎信仰,要讓學生“三觀”正確,必修“禮、樂、書、數”文化課;“戎”關乎國防,要使國家發展有保障,在人口比較少的當時,在校學生作爲國防後備力量,必修“射、御”軍事訓練課。

到諸侯紛爭的春秋戰國時期,連孔子辦的民辦學校也要進行軍訓。孔子講課時,把射御之術和禮樂教育看得同等重要。他說“射御足利則賢”,將軍事素養視爲一個人賢能與否的標誌。且他的軍訓教育理念十分符合當時的文化潮流——文武兼修。

正規的軍訓源於西周,那時學校就安排有軍訓課程。當時公辦校分爲國學和鄉學,設有小學和大學兩級,沒有“中學”。大學標準的課程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御”是古代學生軍訓的內容。教官是從部隊上請來的,授課時一點兒也不含糊,學生如果偷懶,必定被罰。所以,西周的大學軍訓是國家倡導,且予以保障的,而“射”和“御”便是大學生必修的軍訓課。

“射”就是射箭,這是古人的重要生存手段,狩獵、打仗都少不了,射箭具有中遠距離殺傷力,是諸侯紛爭中不可或缺的武器,所以非常受重視習射。西周時候,男孩長到了十三四歲,就要“學射、御”,進行正規的軍事訓練。習射且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便是文人也不會降低標準,五項射技,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每項技術要求都很高。

射箭考覈極其嚴格,而非是走過場,比賽的同時還要考查射手的修養,比如懂不懂禮讓,守不守規則,尊不尊重對手等等。射箭以作爲一件帶有濃厚禮儀色彩的事情,深入到生活之中,並形成隆重的“射禮”,且天子通過射箭來選用諸侯、卿大夫、士等。優者可以參加祭祀,受到晉爵、增加封地的獎賞;劣者不能參加祭祀,還要受到責備和削減封地的處罰。可見,那個時候教授和考覈射藝已經相當規範。

“御”就是駕駛兵車,戰車是古代重要的作戰工具,在戰爭年代,一個人駕戰技術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戰爭的勝負,“御”自然成爲學校教學的重要內容,一個學生連駕車都不會,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學生。

御車也有五項技術,即: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鳴和鸞,要求車輛起步平穩。逐水曲,要求車輛過河或在溪流中行走時,既快又穩,避免翻車。過君表,要求在駕車途中避開障礙物,迅速安全通過。舞交衢,要求遇到車多擁擠時,能夠像舞蹈動作一樣,從車流中輕快地穿插而過。逐禽左,在駕車出獵時,要求駕車人善於運用車輛協助圍獵或阻擋獵物,利於射獲。

到了諸侯紛爭的戰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各國更加重視軍事人才教育和訓練,軍訓成爲官辦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就連孔子的私學也很重視軍訓,曾言“射御足力則賢”,他把軍事技能優劣,視爲一個人賢能與否的標誌,認爲“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陛下切勿衝動,從秦之後六藝中的射、御便已逐漸廢黜,至我朝已經無人提及,驟然恢復自然有些士子難以適應。而朱子之言亦是應時之說,陛下若是以一言而否之,只怕會引發激變,還是要慎重爲之!”陳則翁見小皇帝一臉慍怒,便感到不妙,當下朱子的理學在士人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崇尚理學。且他知道陛下提倡學以致用,與理學學說多有衝突,在科舉前就有改變之心,因爲唯恐陛下一怒之下做出廢黜理學的決定。

“瑞洲先生所言不假,但是事情總要因時而變,如今國家危在旦夕,正是奮起反抗,消滅暴元之時。可若是仍抱殘守缺,忘記了根本,卻不知奮起,只能重蹈亡國的覆轍。”趙昺反駁道,“朱子重文輕武,其遺風至今日,衣冠文士羞與武夫齒,以致士子挾弓矢出,鄉人皆驚,甚至子弟騎射武裝,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長此不返,四海潰弱,何有已時乎?”

不過趙昺也知陳則翁所言不假,軍訓制度在歷代皆有變化。秦統一六國之後,學校對軍訓就不那麼受重視了,這與秦漢時的國家政策有很的關係。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收天下之兵器,鑄成金人,禁止民間習武,“以弱黔首之民”。同時,取締民間辦學,要讀書只能入官學,而官學內容以明法令通吏製爲主,軍訓較之戰國大爲減弱。

漢朝的統治思想也是從“馬上得天下”向“不可馬上治天下”轉變,尤其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儒術”後,“表彰六藝”,這個新六藝不同於舊六藝,略去了舊六藝中的“射、御”等軍事訓練內容,強調經學爲主,廢除了習武騎射。

而入唐之後,尚武之風再起。少數遊牧民族新鮮血液的注入,爲華夏農耕文明帶來了強勁的剛健之風,而唐朝前期府兵制的盛行,武舉制的開創,則進一步孕育了唐帝國全民尚武的國風,玄宗時期募兵制的實行,邊地幕府潘鎮的大量設置,以及唐王朝積極的拓邊政策和對外戰爭無不助長了尚武風氣的流行。

至唐中後期,文人士子們更熱衷於科舉仕進,但藩鎮割據與軍閥混戰的局面,仍使得社會上瀰漫着濃厚的尚武風氣,終唐一代,尚武任俠之風盛行。唐時士大夫階層喜歡打馬球,玩蹴鞠,這其實也是軍訓練兵的項目,到宋朝才成爲單純的娛樂活動。

宋代風俗與唐代大不同,太祖的揚文抑武的國策,加上士大夫階層的主張,武將地位被士子全面超越。無論是民間的書院,還是官學都將參加軍訓視爲無益之事,禁止學生參加。學校以科考爲指揮棒,一切以中舉爲導向,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軍訓自然廢止,尚武之風頓時偃息,而朱熹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臣以爲當下形勢已大有改觀,一些有識之士業已意識到廢武之害,尤其是陛下實施文武並重之策,且身體力行崇尚武功,今年一些士子紛紛投軍,前來武學應試者也比往年多了數倍,可見尚武之風漸行。所以臣以爲不可強行推進,應潛移默化加以引導,以免適得其反!”陳則翁見小皇帝面色稍緩,卻不敢鬆口氣,再行勸導道。

“嗯,朕是有些心急,時風如此也非一日之功,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棄,必要時也要強力推行,否則以羸弱之民風如何對抗蒙元虎狼之兵。”趙昺言道,他也意識到士人厭武也與當權者及治國之策有關。

明、清兩朝開國皇帝都以武功得天下,自然重視學校軍事教育,朱元璋力圖在學校恢復孔子的“六藝”。他在洪武三年批示,要求國子學和縣學學生都要習射,命國子監闢射圃賜諸生弓矢,並在科舉考試中加試“射”、“騎”科目,有了考試的引導和政府對器械的投入,便有利的促進了學校軍訓的發展。

清承明制,學校也開設騎射課,甚至文科考試亦先試騎射,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則不能參加文科考試,風氣所及,學校軍訓熱情大爲高漲,一些學校除了開設射騎射課,還開設武術、舉重等必修課,致力於培養文武雙全之才。但是武功之事還是不敵科舉八股,漸漸軍訓徒具形式。

所以趙昺也意識到若想做出改變,領導重視是前提,而如果要培養文武雙全的人才,軍訓內容也要真材實料,致力於經世致用。但如果僅僅作爲一個形式,或是利用嚴苛的管理,整齊劃一的動作訓練,以培養學生對權威的絕對服從,並無有用的內容,反而偏離了軍訓的目的……

第1387章 玩火自焚第086章 人心難測第541章 化繁爲簡第277章 威脅第246章 或有不測第379章 化解第849章 好爲人師第1046章 沉住氣第1168章 新秀出場第1451章 亂象已生第986章 還可如此玩第1287章 追憶往昔第1213章 ‘真相’大白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1099章 戰略眼光第1212章 撥開雲霧第1043章 命不由己第1015章 何必在意第086章 人心難測第799章 勝之不武第1066章 瓜州鎮第1038章 局面第1213章 ‘真相’大白第983章 繪製藍圖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497章 偷回來了第983章 繪製藍圖第695章 危機乍現第649章 編制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554章 心照不宣第251章 兩連撞第313章 敲邊鼓第1097章 篡班奪權第136章 救災第1116章 只有戰第1070章 信服第606章 勝負之間第828章 遊湖遇‘仙’第1337章 決戰之地第1042章 懟懵了第927章 反思第1399章 心中有路第410章 對決(二)第098章 嚇唬第583章 恕朕無禮第542章 即喜又憂第186章 心思第954章 約法三章第044章 濫好人第502章 暫緩攻擊第942章 何以解憂第918章 各有不同第1479章 另有目的第384章 自作孽第536章 誰比誰‘白’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095章 詐關第794章 苦命第435章 將計就計第1115章 多心第175章 變通第124章 逆者亡第1415章 太學有亂第584章 如何收場第168章 不敗之地第1083章 神兵再現第513章 會會他第1471章 只能這樣第1074章 豈有此理第184章 醒悟第1474章 諸事不順第040章 挖牆腳第060章 求賢若渴第077章 說客第452章 歸來第762章 真難第1271章 第一要務第1028章 倒打一耙第1308章 膽顫心驚第1070章 信服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305章 覆水難收第1355章 末日降臨第425章 ‘寓教於樂’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769章 ‘死裡求生’第231章 以人度己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741章 抄後路第211章 意外第923章 不得不第1089章 計議第614章 中計了第173章 積弊第253章 心難平第920章 不適應第211章 意外第147章 共識第517章 正事
第1387章 玩火自焚第086章 人心難測第541章 化繁爲簡第277章 威脅第246章 或有不測第379章 化解第849章 好爲人師第1046章 沉住氣第1168章 新秀出場第1451章 亂象已生第986章 還可如此玩第1287章 追憶往昔第1213章 ‘真相’大白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1099章 戰略眼光第1212章 撥開雲霧第1043章 命不由己第1015章 何必在意第086章 人心難測第799章 勝之不武第1066章 瓜州鎮第1038章 局面第1213章 ‘真相’大白第983章 繪製藍圖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497章 偷回來了第983章 繪製藍圖第695章 危機乍現第649章 編制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554章 心照不宣第251章 兩連撞第313章 敲邊鼓第1097章 篡班奪權第136章 救災第1116章 只有戰第1070章 信服第606章 勝負之間第828章 遊湖遇‘仙’第1337章 決戰之地第1042章 懟懵了第927章 反思第1399章 心中有路第410章 對決(二)第098章 嚇唬第583章 恕朕無禮第542章 即喜又憂第186章 心思第954章 約法三章第044章 濫好人第502章 暫緩攻擊第942章 何以解憂第918章 各有不同第1479章 另有目的第384章 自作孽第536章 誰比誰‘白’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095章 詐關第794章 苦命第435章 將計就計第1115章 多心第175章 變通第124章 逆者亡第1415章 太學有亂第584章 如何收場第168章 不敗之地第1083章 神兵再現第513章 會會他第1471章 只能這樣第1074章 豈有此理第184章 醒悟第1474章 諸事不順第040章 挖牆腳第060章 求賢若渴第077章 說客第452章 歸來第762章 真難第1271章 第一要務第1028章 倒打一耙第1308章 膽顫心驚第1070章 信服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305章 覆水難收第1355章 末日降臨第425章 ‘寓教於樂’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769章 ‘死裡求生’第231章 以人度己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741章 抄後路第211章 意外第923章 不得不第1089章 計議第614章 中計了第173章 積弊第253章 心難平第920章 不適應第211章 意外第147章 共識第517章 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