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護軍五旅的班底是被俘的漢軍,又摻入了江南客家人。北方漢人在唐後基本上就生活在異族的統治之下,歷經遼、金,又歸元,長期生活在戰亂之中,且與遊牧民族雜居,形成了尚武的精神,養成了好勇鬥狠的性格。而在歷經政權更迭的環境下也使他們失去了民族認同感和國家的概念,變成了只臣服於強者,依附於強者,遊離於正統漢族之外的特殊羣體。
但北方漢人在異族人眼中他們仍然是漢人,與自己不是同族,只是被統制,供他們驅使和貢獻稅賦的工具。所以他們大多數人仍然處於社會的底層,是被異族欺壓和剝削及充當炮灰的對象,導致他們生活艱辛、困苦,卻又在強權的壓迫下只能隨波逐流,難以改變被驅使的命運。
客家人則是在北方戰爭中南遷的漢人,他們規模大、人口衆多,給南方地區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可他們始終心懷收復故土之心,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歸故土。而南方人卻視他們爲異類,是侵佔自己土地,搶佔自己生產資源的‘強盜’,加上風俗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南、北之間衝突不斷,逼着南遷的漢人們不得不設法自保,形成了好勇鬥狠,團結對敵的獨特客家人羣體,保有自己的習俗和生活習慣,雖經百年依然難以徹底融合。
這樣的兩撥人雖然從歷史上來說都是源自北方的漢族,但是早已分化成了不同的族羣,除了悍勇好戰外似乎沒有了什麼共同之處,可趙昺就是生生的將他們捏合了在一起。可就是讓衆人不看好的這麼一個集體,在加入御前護軍中之後,現實卻讓人驚詫不已,他們不僅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且覺得十分快活,雙方在一起‘玩兒’的很好。
當然這源於趙昺組建帥府軍時就是個草臺班子,成員來源十分複雜,可其不問出身,不問資歷,皆量才使用。大家皆來自五湖四海,不管是俚人、還是漢人,家世顯赫,還是小門小戶,只要有本事就能授獎升職,所以讓新宋軍具有了良好的包容性,而當這些人上位後,也依照這個慣例做事,大哥別說二哥,你的長官也許從前是個降兵,也就沒有誰瞧不起誰的出身問題。
同時軍隊也有自己的特殊,這裡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尤其是新宋軍,只要你遵守軍紀國法,服從命令,沒有人去幹涉你的信佛、信道,相對來說還是十分寬鬆的。另外就是宋軍待遇優厚,賞罰分明,沒有人去坑你的賣命錢,也沒有人貪污你的賞金,冒領你的軍功,也不會讓你去做除履行軍職以外的事情,比之蒙元軍隊要強之百倍。
因而這些降兵很快找到了歸屬感,他們覺得即便是賣命也要找個好東家不是。今日一戰,他們起初打得有些畏手畏腳,嚴格按照軍規行事。但是當兩軍進入近身肉搏戰之後,逐漸找到了感覺,他們本就是舞刀弄槍出身,玩兒冷兵器甚至比火槍還順手。加上心底的悍勇之氣被慘烈激發之後,作戰更爲勇猛,儘管不斷出現傷亡,可絲毫沒有影響士氣,不但守住了城頭,還屢次將上城的敵軍反擊下去。
城上激戰正酣之時,五旅司馬黃凡也率軍從鎮山門出城,迅速擊潰了攻城的蒙元軍,奪佔了預定的山頭,並迅速展開,以此爲中心構築防線掩護炮兵建立陣地。蒙軍對這支突然殺出的宋軍打得懵了一下,清醒過來後即刻展開圍攻,而城上宋軍的威遠炮即刻開始射擊,封鎖他們進攻的通路,協助出城的宋軍鞏固陣地。
當下迫擊炮作爲都屬支援火力,在每個營編有一個分隊,計有三個炮班,一個彈藥班,每班裝備兩門炮。而這次派出的分隊是三團的迫擊炮分隊,他們裝備的迫擊炮口徑大,編制小,卻是都級規模,有十八門炮。他們到達預定地點後也毫不遲疑的佈置陣地,架設火炮,測定射擊諸元。準備工作完成後,即刻向攻擊西城的敵軍開炮。
迫擊炮的優點就是炮身輕便,陣地佈置簡單,射擊速度快,可以隔山打牛,轉換射擊目標迅速。炮兵分隊分成兩組,一組對攻城的敵軍進行打擊,一組則負責攔截後續的敵軍。直徑三寸的炮彈殺傷面積達兩丈有餘,一個齊射就能覆蓋二十丈方圓的面積,一時間城下爆炸聲連綿不斷,登城的敵軍是梯毀人亡,四散躲避,但是密集的炮火之下豈能有他們的容身之地。
而後續趕到的蒙元援兵頂着的門板、盾牌連子彈都擋不住,如何能攔住從高空呼嘯下墜的炮彈,輕易的擊穿了他們高舉着試圖遮蔽子彈的門板,然後在人羣中爆炸。處於爆炸中心的人那是粉身碎骨,想拼都拼不起來了。而周邊的人雖被遮掩了下,抵銷了部分爆炸的威力,但碎裂的彈片四處迸飛,毫無阻礙的穿透盔甲、人體,所以是爆點邊的人幾無倖免。
‘呼……’羅大同看着在炮火中潮水似的退下去的敵兵,抹了把臉上迸濺的鮮血長舒了口氣。而城上的軍兵也是歡呼不已,他們將城上的敵兵屍首拋下城去,臉上露出絲戰後餘生的微笑。
‘嗚嗚……’突然間敵方陣營號角聲再起,衆人立刻進張起來,士兵們在軍官的督促下迅速進入戰位,可他們卻發現城前並沒有出現敵軍。
“不好,上當了!”羅大同透過硝煙向城北望去,只見虞山城牆方向豎起了旌旗,漫山遍野皆是蒙元敵兵,他們一改剛纔慢吞吞的進攻方式,而是以極快的速度向城牆衝去。
他立刻意識到敵軍的主攻方向是虞山,而西門纔是佯攻。他們趁己方忙於抵禦進攻西門之敵,無暇關注其它方向之時,悄悄派兵向虞山集結兵力,並利用山勢隱蔽抵近城牆。待將己方兵力被吸引到西城方向,被牢牢的牽制在此時,對虞山城牆驟然發起全線進攻,山路雖然崎嶇難行,但城牆低矮,有利於攀爬。守軍面對全線不顧傷亡的進攻,難免顧此失彼。而剛剛的炮擊,只是打亂了敵軍的進攻節奏,迫使他們提前發動而已……
此時感到情形不妙,自己上當的還有遠在大都的真金,他已經在第一時間接到了玉昔帖木兒率領十萬大軍偷渡長江攻入江南的消息。朝廷上下一片歡騰,他也覺得信心滿滿,深以爲只要大軍重新奪回江南,攻滅僞朝,那麼當前的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但是真金在歡騰之後靜下心來之後,又覺得忐忑不安起來,他覺得十萬大軍就這麼輕易的渡過長江,攻入南朝腹地,是不是太過容易了。誠然當初他御準玉昔帖木兒南侵的計劃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考慮到了遇到種種困難,並有針對的做了相應對策,甚至在執行前還暗召玉昔帖木兒進京商討了細節,這才下定決心南侵。
真金知道此次作戰計劃並不完美,且不符合自己以穩求進的態度,甚至說是場冒險,以國運進行賭博。但他也知道自己要度過眼前的危機,已經別無選擇。只能通過速戰速決,快速奔襲奪取敵方要地,然後分割包圍,殲滅敵軍主力纔有勝利的可能。
首先,宋軍收復江南後,朝廷上下都意識到己方人力物力資源都不足,打持久戰熬不起。只能速戰速決,在對手的雄厚實力充分發揮出來之前,利用快速突襲一把定輸贏。而這種先例蒙古崛起的過程中屢次出現,憑藉自己快速的機動能力滅金、滅夏,攻掠西北諸國,且各軍將領都十分熟悉這種戰法,有能力組織南侵之役。
再有自忽必烈建立大元,始終困擾他們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兩線作戰,受制於國力限制,他很難同時進行兩線作戰。當下情況更爲嚴重,海都頻繁擾邊,聯絡諸國對他們進行侵襲,而南朝看似欲維持現狀,但真金明白小皇帝並沒有放棄進取中原的想法,只是在積蓄力量。在沒有能力兩邊開戰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先行攻滅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南朝,利用江南的財富和資源才能收買西北諸王,聯合作戰消滅海都。
另外,真金也意識到蒙元軍隊戰鬥力在逐漸下降,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將不是在南征北戰中隕落,就是心生享樂之心,將心思都用在斂財上了。他以爲時間拖延的越長,那些擁有指揮部隊熟練運用快速機動戰術能力,指揮部隊實施包圍、合圍,殲滅對方部隊,迅速向縱深發展,取得勝利的老將在日漸凋零後,再無人能夠指揮大軍南渡,重奪江南。
基於這種種情況,急於破局的真金別無選擇的放手讓玉昔帖木兒組織南侵大計,可當現在成功的渡過大江後,他又擔心起這是否又是南朝小皇帝故意佈下的陷阱,引自己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