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強打精神聽着幾位重臣爭論,心中卻是一片黯然,想想祖輩、父輩是何等英雄,打下了一大片江山。可現在諸國叛離,不再以他們爲宗主國,草原諸王也是貌合神離。而下作爲錢袋子的江南丟了,兩淮丟了,引爲根本的中原之地也處於敵人的兵鋒之下,岌岌可危。
“吾以爲前時南朝就予以兩淮劃界,而如今他們已經兵進淮北,絕不會退回淮南,定會要求以黃河爲界分土!”李謙悲慼地言道。前時以侍衛親軍南下守徐州、歸德府和符離正是他的主意,可如今二十萬大軍損失殆盡,導致京畿無兵可守,讓他慚愧不已。
“恐怕以黃河劃界,南朝都不肯答應了!”桑哥嘆口氣言道,“現下南軍已經兵進荊襄地區,隨州、房州盡陷敵手,襄州也只剩下襄陽一座孤城,被敵十萬大軍團團圍住,交通斷絕,又無援軍,陷落也只是遲早之事。”
“是啊,襄陽一失,河南江北行省盡失,南軍便可渡過黃河,關中也在南軍威脅之下!”月赤察兒點點頭道。
“四川行省形勢同樣危急,有戰報傳回,雨季已至,嘉陵江漲水,南朝水軍是蠢蠢欲動,欲攻重慶。而陝西行省援兵因道路艱難,行軍速度緩慢,恐增援不及!”安童言道。
“不若我們將南朝廢帝放歸,以此換取南朝停止進兵呢?”鐵穆耳這時又插話道。
“嗯,殿下所言不失爲一計!”桑哥擊掌讚道,“南朝對我們俘獲他們的廢帝爲恥,上次和議也是百般討要,最後歸還廢太后屍身才罷休,如今我們以廢帝爲脅,不愁他們不肯答應,說不定要回兩淮也說不定!”
“對,當年女真與南朝在兩淮對峙多年,多次興兵北伐,女真不得已也是以歸還被虜走的二帝相要挾,迫使南朝以淮河爲界的。”月赤察兒連連點頭道。
“左相所言恐難以實現。”李謙冷笑道,“南朝討要廢帝和廢太后,不過是因爲臉面,且早在瓊州之時,南朝小皇帝便已將凡是接受我朝敕封的廢帝及諸王出籍,廢去一切封號,視爲叛逆。而據吾所知,廢太后屍身運回江南後,也只是以平民之禮入葬,並沒有葬入皇陵。而如今想以此要挾南朝小賊,恐其根本不會在意。此外,以南朝廢帝爲籌碼,只會激怒小賊,其恨不得要我們殺其而後快,絕不希望其歸朝!”
“平章此言怎講,他們不是年年日日要收回二都,迎回皇帝嗎?”鐵穆耳見李謙對自己的計策多有不屑,頗爲不悅地道。
“殿下可能對南朝之事多有不知!”李謙拱手施禮道,“南朝傳位以嫡長爲先,廢帝乃是嫡子,又佔個長。而小賊生母低賤,只是個宮女,生子後才封爲修容,嫡長皆不沾邊。若是廢帝歸朝,其就要讓位於他,否則便是有違禮制,且南朝舊臣中就對其得位不正多有爭論,其怎會讓其歸朝奪己之位啊!”
“這……”鐵穆耳由己度人,想想自己一心想要繼承汗位,雖佔嫡,卻不佔長,不免心虛,又暗恨自己怎麼在這敏感時期說起這個話題。
“如此我們便替小賊將其殺了,除了後患,其也會賣我們個臉面吧!”月赤察兒言道。
“唉,將其殺了,只會落下口實,反倒給了其繼續進兵的藉口。”安童對這兩人的智商也是無語了,嘆口氣道。
“殺又殺不得,放又放不得,留之何用啊!”月赤察兒也懵了,這廢帝此刻成了顆熱火炭,怎麼處置都不妥當,攤攤手苦笑着道。
“可以將其遠放到邊遠之地,如此即可讓小賊失去借口,我們手中又可以攥着其的把柄,讓其不得不就範!”安童言道。
“這……這隻怕依然難以迫使小賊繼續向河北進兵吧!”月赤察兒看看大汗不大確定地道。
“開封不能丟,廢帝不能放還,否則我朝國威何在,朕的顏面何存!”聽了半天也沒有商量出個主意,反倒是想着如何討好南朝,這讓真金愈加惱怒,在案上重重一拍道。
“……”衆人一下都不吱聲了,大汗這個決定有點太苛刻,當下打也打不過,而這個條件恐怕南朝也難以接受,他們一時也沒了主意。
“大汗,我以爲南朝在攻取歸德府後,應該也準備罷兵了,不再會繼續北進!”這時伯顏施禮道。
“右相爲何會做出如此決斷?”伯顏在朝中的份量不容置疑,可其這個判斷還是讓包括真金在內的衆人覺得不可思議,想不通有什麼理由會讓南朝在大好形勢下放棄繼續北伐,李謙扭臉問道。
“因爲漢人本性缺乏進取之心,儒法根脈使然,而帝王不願留下罵名!”面對衆人充滿質疑的目光,伯顏捋捋鬍鬚從容不迫地道。
“嗯,右相真乃奇才,對儒家的理解,我等自愧不如!”李謙沉吟了片刻,轉身向其施禮道。
“是啊,右相此言一針見血,窺破了其中的奧義!”安童也點頭稱是道。
“右相真是國之棟樑,朕之肱骨!”真金思索了一陣也讚道。
在場的幾人,論儒學李謙、安童和伯顏、真金都可稱的上大家,其他幾人也都曾學習過,經其提示頓有醍醐灌頂之感。他們皆知傳統漢文明,主要集中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統治者治國皆採取儒家爲主,對釋家、道家、法家等各種宗教學派採取兼容幷蓄的態度,但是儒家是最基本的根脈,從來沒有斷過。
儒家講究“一極牲”“秩序性”“包容性”,也讓中原文明止步於天朝上國的幻覺中,認爲只要佔領了中原,那麼就實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國宏圖偉業。對漢族而言,除中原外周邊皆苦寒之地、瘴癘之地,生存環境惡劣,容易水土不服,並將此作爲擴張的極限。
其次,中原地區主要以農耕經濟爲主,漢族人本身自給自足、怡然自樂,自然對其他經濟體系不感興趣,更不願意離開世代家園大規模遷徙異域。而中原王朝疆域擴張,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中國古代人口較少,生產力相對落後,交通又極其不便,主要靠烽火和驛站傳遞軍事信息,沒有能力和必要拿出太多的財力去勞師遠征或經營周邊的不毛之地,認爲對外擴張領土是很不划算的買賣。
再者中原漢王朝的帝王都很清楚,大規模擴張很不利於中央集權統治,在遙遠異域開疆拓土,不得不分封成衆多小漢國進行統治,並派大軍鎮守。這無異於封王割據,不僅無法進行有效統治,且分散了武裝力量,也埋下了內亂的種子。畢竟春秋戰國、秦漢時期諸侯內亂的前車之鑑不遠。
此外,在中原王朝歷史上熱衷於開疆拓土的中原王朝的皇帝也只有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等寥寥幾人,但是也被世人詬病。
秦始皇吞併六國,實現了中原王朝的統一,但也是殺人無數,被指責爲殘暴不仁。被史家斥責爲“勞師耗餉”、“糜費無度”、“征戰無休”、“塗炭生靈”。漢武帝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路,在輪臺、渠犁屯田,並置使者校尉。卻被被史家評價爲“窮兵黷武”、“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盜賊蜂起”。
唐太宗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爲天可汗,爲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被史家論證爲“得不償失”、“好大喜功”、“終結貞觀治世”、“耗費民脂民膏”。
“諸位過譽了,我只是有些淺見與諸君說說!”伯顏卻是榮辱不驚向衆人拱拱手道。
“一者,南朝此次用兵,起初只是欲反擊玉昔帖木兒的挑釁,準備攻取揚州後便收兵,因此小賊得到了衆臣的支持。而其也是想着施以兵威,欲通過和議來得到揚州,並就此息兵。可惜玉昔帖木兒野心太多,急於建功,趁江東兵力空虛之際要取江南,卻又被小賊窺破,不得不進行反擊,進而引發大戰。所以此戰南朝衆臣並非支持,而是被動的接受。”
“二者,南朝剛剛奪取江南不過短短兩載,也是百廢待興,財政並不寬裕,難以支持長期作戰。現在戰事持續了八個月,南朝動用了五十餘萬的兵力,耗費極大,而這些皆是出自於江東。而兩淮及淮北周邊因黃河氾濫,人口銳減,土地荒蕪,他們佔領這些地區,重新恢復也絕非數年之功,所費仍需要江東支持,如此就不需加徵稅賦,那必然引發江南百姓不滿。而小賊是聰明人,他不會奪取些無用之地而失了民心的。”
“三者,小賊自用受儒法大家教誨,自然珍惜聲譽,不想爲後人詬病,而奪取歸德府後也算實現了其南朝收復故都之願,他爲了名聲也會適可而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