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權衡利弊

趙昺來到這個世界也有十餘年了,在這期間他也在不斷的適應和研究這個社會,試圖抓住難得的轉型期尋找一條適合大宋的康莊大路。隨着研究的深入,從以前對儒文化的不贊同、甚至對有些理念持排斥態度,開始發生了轉變,發現其中也有些道理。

首先宋朝開啓了科舉公平競爭的閘門,包括工商業者在內的各階層子弟都有可能登第入仕。整個官僚隊伍主要出自科場的選拔,他們雖有等級高低,但“比肩事主”,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地主階級已無“士庶之別”,地權開始以經濟手段頻繁轉移,地主、自耕農與佃戶都可能因土地得失而地位浮沉。

不僅僅耕地租佃,相對平等的契約關係也開始進入許多經濟活動,農民與手工業者開始擁有遷徙權與流動權,促進了各階層間的橫向流動與上下流動。所有這些變化,已經催生了人們對平等的朦朧嚮往。其中宋學家倡導“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就是強調這種平等觀。

在社會上,以農爲本、工商爲末的傳統思想受到挑戰,出現了士農工商四民平等的觀念,趙昺以爲這在近代公民意識出現前不啻是身份觀念的革命,表達出對社會平等的強烈訴求。相對前代,這種平等意識是新因素,當然在他看來與近代平等觀仍有本質區別。

其次相對於前代來說宋朝政治氛圍相對寬鬆,兼容精神也遂應運而生。宋學在其創立形成期秉持兼容幷蓄的開放姿態,頗具懷疑精神與創新活力。與此同時,對宗教和經世上頗能寬容並存,客觀肯定別派可取處,使佛門在學理上融合儒道,道教從儒佛中汲取養分,而最高統治者也以兼容精神處理宗教關係,三教和平共處成爲常態。而在兼容幷蓄中,士農工商也能不斷吸收、借鑑、融合其它異質文化,產生新的文化。

此階段的儒學從本質上來說也稱得上是一種入世型文化,講究履踐,強調經世,從根本上關注百姓怎樣生存發展、國家如何安寧強盛,體現出“以天下爲己任”的濟世情懷。他們中的精英分子自許是天下安危、生民利病的實際擔當者,向皇帝發出了“與士大夫治天下”的籲請,展現出迥異於前代士人的自覺意識。旨在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內聖”功夫,最終落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之道上。

而在新儒學的重建過程中,趙昺也發現士人們崇尚名節操守,以此敦促優秀的士大夫官僚“不枉道以求進”,自覺信奉“刑賞爲一時之榮辱,而其權在時君;名義爲萬世之榮辱,而其權在清議”,將當世與後代對自己的評價視爲高過賞罰、超越生命的永恆價值。但是隨着歷史的發展,士人的地位已經穩固,消極因素不可避免開始出現,利弊得失往往藤纏葛繞共生在一起。

到了趙昺到來的時代,大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官場腐敗,經濟崩潰,世風日下,很多士人放棄了過去堅持的操守,轉而追逐名利,甚至不惜出賣民族和國家。就他獲得的政治遺產而言,其制度設計固然確保了君主集權,根絕了分裂割據,但時時處處“事爲之防,曲爲之制”,在軍事上,各自爲政、缺乏協調、難以統籌等等弊病如影相隨,嚴重削弱了軍隊戰鬥力。

在行政上,政出多門、官員冗濫、效率低下等現象也司空見慣。於是,強敵壓境、時局紛擾之時,缺少活力、短於應對。就精神遺產而言,作爲精神文化內核的新儒學確爲時代注入過許多新元素,但隨着外部環境的壓力與內部專制的強化,理學逐漸作爲宋學主流獲得尊崇,升爲官學,創立期的兼容精神日漸泯滅,而“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教條經過發酵,最終成爲專制帝國控制官僚、馴服百姓的精神桎梏。

這些百餘年積累下來的弊病當下統統轉嫁到趙昺身上,他要有番作爲,中興大宋,就必須要對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進行改造。而此時皇權衰落,士人已經佔據了朝堂,控制了民意,他的生存環境已是十分惡劣,自己想要做什麼都會感到束手束腳。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話,以我們的理解就是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在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皆是皇帝的臣民,確有“家天下”的味道。當然這句話以現代人來解釋也並非是法律意義上的關於財產權歸屬的描述,僅僅是政治意義上的主權宣示。

但宋朝的儒士們卻有了另一番的解說,又使其涵義發生了反轉:“蓋王者無外,以天下爲家,尺地莫非其田,一民莫非其子,財物之在海內,如在橐中,況於貢賦之入,何彼我之雲哉?歷觀書傳,自《禹貢》以來,未聞天子有私財者。”根據如此進行闡釋,那就是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並非表示人民無私產,恰恰相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意味着天子無私財,而是以天下爲家了。

再推論下去:既然天子富有四海、以天下爲家,那麼他便不得私斂財物,更不得揮霍無度。君主的日常用度,也非一傢俬事,而是公事,因此,需要接受政府的管制。用朱熹的話來說,“(君主)凡飲食、酒漿、衣服、次舍、器用、財賄與夫宦官、宮妾之政,無一不領於冢宰,使其左右前後,一動一靜,無不制以有司之法,而無纖芥之隙、瞬息之頃,得以隱其毫髮之私。”

按照現代解釋,冢宰即政府的領袖宰相,大府指政府的財政部。以其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權利皆是來自於宰相所給,不論是吃喝拉撒,還是娶妻生子,生活用度都要遵守宰相制定的規則。此種觀點在理學盛行的南宋可以說深入人心,尤其是獲得士人們的讚許。

可士人們偏偏就沒有考慮到皇帝的感受。忘了他們的權力來自於何處,是誰授予其的,並將他們扶植起來的?趙昺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具民主意識的人了,也知道權力的本質目的不是享受,而是貢獻。作爲一種超社會的能量,權力如何爲國家、社會服務,纔是根本性的。且趙昺作爲掌權人也可以接受理性的約束,接受社會的監督,從而使得權力的運行符合本來目的。

可趙昺卻無法接受自己的一切隱私暴露在人前,每花一文錢皆要下屬們審批,娶個媳婦兒還要他們先幫着相親。這根本不是一個皇帝應有的生活,而是被高高架起的傀儡。所以趙昺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在與相權在做鬥爭,試圖收回權力,那麼打擊士大夫集團就順理成章了。

十多年下來,趙昺在這場爭鬥中也只能說是略佔上風,並沒有能夠完全取得勝利。可眼下其實就有一個可以扭轉局面的機會,不僅他看出來了,朝中的大臣們也看的明白。在去歲包括應節嚴、劉黻、馬廷鸞、陳仲微等一班老臣都上書請求致仕,只是因爲戰事驟起才拖了下來。而同時右相文天祥已經前往川蜀主持攻蜀之戰,參知政事江璆在建康組織後備軍團,應節嚴稱年事已高非大事不再上朝,處於辦退休狀態。

因而朝中只有左相陸秀夫和參知政事劉黻主政,而六部主官最重要的戶部和兵部皆已完成更迭,皆是趙昺親信之人。而各部尚書以下的侍郎及各司主事基本上已經完成新老交替,且大部分是他在瓊州培養提拔的;地方主要州府官員也皆是來自於趙昺從最早入仕的吏員中挑選的。

可以說若是趙昺此時提議廢相,在官場中不說一呼百應,也不會受到太大的阻力,可以完成平穩過渡。即便是有人反對,更多的也是來自於在野鄉紳和名儒大家,可他們無職無權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而他他攜北伐大勝之威,帶百戰精兵歸京,也足以震懾住蠢蠢欲動者,將反對的聲音完全壓制下去。

王應麟這次提議讓莊公從擔任應天府留守,又舉薦陳普提舉鴻慶宮,讓趙昺立刻警覺起來,意識到朝中官員對廢相的惶恐,欲通過將御前辦的幾個主事外放就是以釜底抽薪之計,來削弱御前辦的實力,使其無力承擔其總理行政的職責。再次舉薦陳普入仕,就是想利用其在士子中的威望來加強在朝中的聲音,並在一批老臣們致仕後進入宰執行列,以阻止趙昺廢相。

不過趙昺應該說有廢相的念頭,其實並沒有急於實施的打算,儘管這有利於他大展拳腳,但是廢相卻非只是取消一個官職那麼簡單,其中還牽扯到許多深層次的問題,並還有許多難以克服的後遺症……

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1036章 燙手山芋第1087章 兵敗如山第748章 變局第1462章 欺人之說第1039章 對懟第008章 造勢第903章 演射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071章 不如意第937章 說服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576章 ‘妙計’第1226章 打與不打第858章 好事上門第045章 廣州第1466章 拉爾達姆第389章 打動第861章 沒奈何第357章 根源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985章 得力之人第645章 煩心事第251章 兩連撞第671章 孰是孰非第971章 繞不過第782章 新想法第750章 煩心事兒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920章 不適應第791章 難捨第1472章 未來可期第903章 演射第1386章 緣起學爭第642章 無商不奸第650章 鋪開第876章 意外之財第909章 事皆有因第1460章 我說了算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624章 不退第959章 登島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1349章 炮震三關(三)第1026章 聯合作戰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266章 不退第085章 事成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151章 迎頭一棍第030章 收留第1362章 精華糟粕第948章 攻守逆轉第398章 踹屁股第846章 究其根本第357章 根源第153章 難堪第612章 各有鬼胎第020章 賄賂第075章 實情第806章 難題第561章 問計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076章 搶第191章 印信第624章 不退第1070章 信服第462章 試一試第926章 還治其身第857章 迎靈第170章 點撥第109章 不得已第1256章 意指東洋第486章 飽和攻擊第110章 蒙吧第331章 絕不第947章 故布疑兵第1122章 煩惱事兒第1172章 必爭之地第490章 城破在即第781章 飛蛾投火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758章 尋個住處第211章 意外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1078章 預防爲先第1206章 不會打仗第710章 風乾雞第489章 悍不畏死第1042章 懟懵了第1218章 疑陣重重第1192章 世事無常第721章 激戰第1190章 財政爲王第265章 陷陣第1357章 攻難守易
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1036章 燙手山芋第1087章 兵敗如山第748章 變局第1462章 欺人之說第1039章 對懟第008章 造勢第903章 演射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071章 不如意第937章 說服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576章 ‘妙計’第1226章 打與不打第858章 好事上門第045章 廣州第1466章 拉爾達姆第389章 打動第861章 沒奈何第357章 根源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985章 得力之人第645章 煩心事第251章 兩連撞第671章 孰是孰非第971章 繞不過第782章 新想法第750章 煩心事兒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920章 不適應第791章 難捨第1472章 未來可期第903章 演射第1386章 緣起學爭第642章 無商不奸第650章 鋪開第876章 意外之財第909章 事皆有因第1460章 我說了算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624章 不退第959章 登島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1349章 炮震三關(三)第1026章 聯合作戰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266章 不退第085章 事成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151章 迎頭一棍第030章 收留第1362章 精華糟粕第948章 攻守逆轉第398章 踹屁股第846章 究其根本第357章 根源第153章 難堪第612章 各有鬼胎第020章 賄賂第075章 實情第806章 難題第561章 問計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076章 搶第191章 印信第624章 不退第1070章 信服第462章 試一試第926章 還治其身第857章 迎靈第170章 點撥第109章 不得已第1256章 意指東洋第486章 飽和攻擊第110章 蒙吧第331章 絕不第947章 故布疑兵第1122章 煩惱事兒第1172章 必爭之地第490章 城破在即第781章 飛蛾投火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758章 尋個住處第211章 意外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1078章 預防爲先第1206章 不會打仗第710章 風乾雞第489章 悍不畏死第1042章 懟懵了第1218章 疑陣重重第1192章 世事無常第721章 激戰第1190章 財政爲王第265章 陷陣第1357章 攻難守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