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不合時宜

趙昺看向吳曦期盼的眼神,心中有些無奈又好笑。都說‘一孕傻三年’,過去吳曦雖然也做過些錯事,卻也相當的精明,怎麼自他北伐歸京後發現其竟幹傻事,今天又問了個這麼不合時宜的問題。

說實話對於欽宗葬於鞏義祖陵之事,他在前世還是知道一些這段歷史的。宋紹興十二年三月,宋金《紹興和議》徹底完成所有手續。夏四月,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以及長期被金扣留的宋朝大臣皆被遣送回朝,但是這裡並不包括還活着的宋欽宗。

這並非是欽宗不願意回來,其還是希望南歸的,作爲皇帝,即便是亡國之君,宋欽宗對問題的洞察仍舊是清晰的,他深知自己南歸的阻礙在於弟弟高宗,便主動表示對皇位沒有想法了,不會和高宗爭奪皇位,只希望得一太乙宮或一地終老。

但是即便這樣,高宗對欽宗南歸還是不鬆口的。既然坐上了皇位,即便是佔了大便宜坐上的,又豈能主動挪開屁股。而除高宗外,實權人物秦檜也反對迎回欽宗,南歸之事自然作罷。

待到了紹興二十一年,高宗派遣巫伋爲祈請使出使金國,面見金主完顏亮提出兩個要求:修葺在河南的諸帝陵寢和乞迎請靖康帝歸國。其對於修繕陵園婉轉拒絕了,但是對放歸欽宗卻鬆口了。這下把高宗給嚇到了,再沒有提及此事,也無迎回欽宗的行動。

紹興二十六年欽宗死,然而過了五年,高宗才獲知欽宗的死訊,此時他已經禪位孝宗,但是仍把持着朝政。乾道六年,宋遣范成大使金求歸陵寢之地,金世宗不但答應了,而且還提出“歸欽廟梓宮”。當范成大帶回這一消息時,南宋朝廷的表現更有意思了。

聽到金世宗主動提出送歸欽宗靈柩的消息後,宋高宗立刻慌了,立刻派遣趙雄出使金國,提出拒絕遷回欽宗靈柩,同時也不遷其他陵寢了。這一下金世宗生氣了,自己已經把欽宗的靈柩搬來了,就等你們來人取了,現在卻說不取了,這不是耍我麼,讓他如何不生氣呢?斥責宋廷“於義安在”。

如果欽宗活着,高宗出於私心拒絕迎回尚可以理解。那爲何欽宗已死,甚至是金朝主動提出送回欽宗靈柩,他爲何仍舊拒絕呢?其實還是私心,還是帝位問題。不管是活着的欽宗還是死了的欽宗,只要回到南宋,先不說活着的欽宗會不會重奪皇位,就說如何在禮儀上對待其,也足以讓高宗頭疼不已的問題。

因爲這事關正統。牽涉到高宗的皇位繼承自哥哥欽宗還是父親徽宗呢?高宗給出的答案是:自己的帝位傳承自父親徽宗,事實上這就已經將哥哥欽宗排除在外了。而在欽宗剛死時,高宗沒有迎回欽宗就已經說明這個問題,就更不用說死後十餘年了。

迎回靈柩若是葬入帝陵,就等於承認欽宗的帝位,這又置高宗於何位?高宗辛苦幾十年確立的皇位正統豈不是徒勞了?所以不迎回欽宗靈柩和不迎回活着的欽宗是一個道理。

眼見宋朝遲遲不派人迎回欽宗靈柩,最後金世宗下令將欽宗安葬在河南鞏義皇陵陵區的鞏洛之原,可憐的欽宗事實上在宋朝連個以皇帝身份的安葬之地都沒有。後世還有種說法,有傳言金軍準備乘着護送欽宗遺骨的機會南下,南宋朝廷被嚇着了,趕緊爲欽宗發喪,上廟號和諡號,並且給陵寢上陵號爲永獻陵。

至於其中有沒有遺骸,趙昺估計同徽宗皇帝一樣,裡邊只有一根枯木,甚至於就是真正的空棺,因爲彼時中原還在金國的控制之下。而宋朝又拒絕接受,他們很可能連根木頭都省了,反正也不會有人驗看……

“皇后,若是蒙元答應將德祐帝放歸,汝會做何想?”趙昺嘆口氣,反問吳曦道。

“這……”吳曦立刻意識到自己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皇帝自繼位以來關於正統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剛剛的平息的太學生伏闕上疏也是於此有關,她一時間無法用作答。

“若是衆臣擁德祐帝復位,汝當又如何?難道甘於讓位於於其嗎!”趙昺再問道。

“臣妾自然不願!”吳曦低頭喃喃地道。

“即便德祐帝如欽宗般願居於觀中,或封於外郡,汝能否安眠?”趙昺又問道。

“臣妾不能安眠!”吳曦怯生生地道。

“若朕將其迎回復帝位,朕是稱太上皇,還是自降仍爲衛王呢?而德祐帝又如何待朕!”趙昺往前湊湊問道。

“臣妾不知,臣妾惶恐!”吳曦以頭觸地泣道。

“正所謂人心叵測,吃過肉的狗,就不會再愛吃骨頭。做過官的人,也不願在安於鄉野之間。而當過皇帝的人,自然眷戀萬人之上的權威。”趙昺言道,“高宗當年不肯迎歸徽欽二帝,從道義上講其的確是有失的,也有失倫常,因而廣爲朝野詬病;但是從人性上將,這也是無奈之舉,當一國出現三個皇帝,又各有擁護。其即便無心爭權,但他的擁戴者可不一定會這麼想,重現黃袍加身的事情也不無可能。”

“此外,欽宗得位於徽宗,乃是受天子詔繼承大統,被視爲正統。而高宗號稱受太上皇衣帶密詔,爲衆臣擁立。雖然欽宗和高宗同受詔於徽宗,但是又有先皇和太上皇之別,兩者間誰是正統不言自明。而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彼時朝臣多受惠於高宗,他們難道會甘心冒着失勢,甚至被誅的風險迎回徽欽二帝嗎?”

“皇后起身吧!”趙昺擡手讓吳曦起身,章屏和雷妍忙將其扶起坐下,“朕與汝等即結爲夫妻,那便是一體,朕若被廢或是讓位,爾等同樣要遷出宮中。若是德祐帝念及兄弟之情,我們尚能苟活於世,否則就會是暴斃的下場,子女被盡誅!”

“陛下所言甚是!”李三娘道,“當年大唐宣武門兵變,太宗李世民射殺李元吉,太子身死,逼高祖李淵讓位,稱太上皇。而後李建成及李元吉的子女盡數被殺,並開除宗籍。太上皇李淵幾年後抑鬱成疾,病死宮中。”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章屏聽罷嘆聲吟道,“安史之亂唐玄宗出走川蜀,太子李亨藉機在朔方登基,遵其爲太上皇。想玄宗當年何等風流,卻也落了個悽悽慘慘!”

衆人聽了皆是一陣沉默,他們皆熟知這段歷史。彼時玄宗失勢,肅宗從河西、安西征調了萬餘名精兵,又調回了河北前線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河北節度使李光弼所部五萬軍隊,靈武一時軍威強盛。接着又任命了朝官與將帥,建立了一套新的軍事系統,對抗擊叛軍也作了全面部署。應肅宗之請,回紇也派來精銳騎兵助戰。這時又適遇叛軍內訌,安祿山爲其子安慶緒所殺,部下不服,戰鬥力也隨之削弱,形勢急轉直下。

至德二載,隨着安祿山被殺,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稱太上皇。他不載過問政事,侍候他的仍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與內侍監高力士,另有玄宗的親妹玉真公主與舊時宮女、梨園弟子爲他娛樂。但玄宗對楊貴妃之死一直是耿耿於懷。他從成都回來後,即派人去祭悼她;後來又想改葬,遭宦官李輔國反對而停止,卻密令宦官將貴妃遺體移葬他所。又讓畫工畫了貴妃的肖像,張掛於別殿,“朝夕視之而欷歔焉”。

而權宦李輔國爲了立功以固其恩寵,上奏肅宗說:“上皇居興慶宮,日與外人交通,陳玄禮、高力士謀不利於陛下。今六軍將士盡靈武勳臣,皆反仄不安,臣曉喻不能解,不敢不以聞。”這年七月,李輔國乘肅宗患病之機,矯詔強行把玄宗遷居西內。

在途經夾城時,李輔國又率射生將五百騎,劍拔弩張,氣勢洶洶地攔住去路。玄宗膽戰心驚,幾乎墜下馬來,幸虧高力士挺身而出,玄宗才安全地遷居甘露殿。事後,肅宗沒責怪李輔國,反倒安慰他幾句。不幾天,玄宗的幾個親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潛通逆黨”的罪名,被流放於巫州;陳玄禮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觀。

之後,肅宗另選後宮百餘人,到西內以備灑掃。剩下玄宗隻身一人,煢煢獨處,形影相弔,好不悽慘,正是:如何四紀爲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李隆基憂鬱寡歡,兩年後駕崩。而同年久病纏身的李亨亦駕崩。這個時間點太過巧合,不能不讓人懷疑不久人世的肅宗在臨終前害死了父親,以免其復位威脅自己的兒孫。

衆人盡皆黯然,雖然當下境況不同,但是如果皇帝失勢,他們的下場也許都不如晚年的玄宗,很可能在退位的當日就被誅殺,後宮被清洗。所以最好還是讓德祐帝在蒙元繼續當和尚,將景炎帝歸葬紹興祖陵吧……

第866章 誰服誰第449章 挑明第377章 出陣第900章 熬到頭了第1357章 攻難守易第1404章 蕩濁流清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856章 前車之鑑第1218章 疑陣重重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1268章 沒法活了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1427章 針鋒相對第607章 不簡單第1005章 未必第1097章 篡班奪權第660章 小報第650章 鋪開第930章 開張了第043章 作夢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1368章 剝絲抽繭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35章 籌劃第673章 風暴第1037章 義不容辭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001章 逃亡第1210章 是否正確第450章 擇機而動第358章 主流第287章 善後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679章 茅塞頓開第879章 非他人所比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037章 挑兵選將第387章 摒棄前嫌第001章 逃亡第265章 陷陣第844章 不送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331章 整軍再戰第859章 都是美女第1112章 南渡第1235章 驚聞噩耗第903章 演射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228章 恐懼第142章 安瓊策(一)第1438章 出乎所想第353章 大捷第900章 熬到頭了第214章 說陣第387章 摒棄前嫌第477章 其中有詐第1335章 盡數封爵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359章 態度第978章 人才難求第135章 籌劃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1007章 撐腰第401章 戰事起第086章 人心難測第1103章 夾城失守第1012章 變通之法第632章 協作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1105章 感觀第088章 爭執第1044章 政治角度第1082章 以毒攻毒第1078章 烈焰焚城第748章 變局第218章 良師第563章 人選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336章 棄子第884章 掰扯掰扯第068章 預想之地第174章 圖治第1457章 處處董卓第325章 疑竇叢生第1254章 海寇兇猛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285章 天意如此第1321章 有眼不識第200章 塵埃落定第1420章 達成共識第684章 真相與否第138章 肉疼第1021章 自有主意
第866章 誰服誰第449章 挑明第377章 出陣第900章 熬到頭了第1357章 攻難守易第1404章 蕩濁流清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856章 前車之鑑第1218章 疑陣重重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1268章 沒法活了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1427章 針鋒相對第607章 不簡單第1005章 未必第1097章 篡班奪權第660章 小報第650章 鋪開第930章 開張了第043章 作夢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1368章 剝絲抽繭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35章 籌劃第673章 風暴第1037章 義不容辭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001章 逃亡第1210章 是否正確第450章 擇機而動第358章 主流第287章 善後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679章 茅塞頓開第879章 非他人所比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037章 挑兵選將第387章 摒棄前嫌第001章 逃亡第265章 陷陣第844章 不送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331章 整軍再戰第859章 都是美女第1112章 南渡第1235章 驚聞噩耗第903章 演射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228章 恐懼第142章 安瓊策(一)第1438章 出乎所想第353章 大捷第900章 熬到頭了第214章 說陣第387章 摒棄前嫌第477章 其中有詐第1335章 盡數封爵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359章 態度第978章 人才難求第135章 籌劃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1007章 撐腰第401章 戰事起第086章 人心難測第1103章 夾城失守第1012章 變通之法第632章 協作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1105章 感觀第088章 爭執第1044章 政治角度第1082章 以毒攻毒第1078章 烈焰焚城第748章 變局第218章 良師第563章 人選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336章 棄子第884章 掰扯掰扯第068章 預想之地第174章 圖治第1457章 處處董卓第325章 疑竇叢生第1254章 海寇兇猛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285章 天意如此第1321章 有眼不識第200章 塵埃落定第1420章 達成共識第684章 真相與否第138章 肉疼第1021章 自有主意